豫南燒魚咋去腥?選對魚,不醃製,只用蔥姜,自釀甜酒

2020-12-11 普濟20180714

題記:燒魚煮肉炒白菜,家庭廚房日常活,各家都有自己的絕招。有的打滷面特香,有的紅燒肉軟糯,有的白菜杆能做成爆肉絲,成為鄰裡間展示的樣本。譬如侯耀文的炸醬麵,吃貨眼裡可能記不住他的段子,但是忘不了他的老北京炸醬麵。後來的趙忠祥也是,多次公開演示做炸醬麵,也做得很好。只是他的事太稠,在人們的印象裡,這個廚藝被淡化。

本文要分享的,不是炸醬麵,也不是紅燒肉,是做魚,豫南人做魚怎麼去腥,才能得到純純的河鮮味。我們從食材食理入手,首先搞清楚魚為什麼腥,用什麼手段去掉腥味,為什麼。便於大家明白裡面的道理,做起魚來就知道從哪裡下手,然後達到預期目的。

魚的腥味是怎麼來的

——廚師的祖師爺伊尹下了定義。

3669年前,公元前1649年,河南開封杞縣空桑村一個廚子家裡,喜添貴子。這戶人家姓姒(sì讀四),母親來自伊水,就給孩子以伊為氏,取名摯,大名伊摯。這傢伙就是史上大名鼎鼎的伊尹。他本來是偉大的政治家,輔佐商湯打下600年天下,隨後持續輔佐四代共計五代君主,當了50年宰相。伊尹的「尹」就是當時宰相的官職,不叫宰相叫尹。伊尹是對他的尊稱。

可是後來的三千多年,人們很快淡化了他的政治形象,卻牢牢記住他是個廚子,還被業界奉為祖師。魚的腥味,或者說魚為什麼腥,就是他被商湯王剛請去時對湯王說的:

夫三群之蟲,水居者腥,肉者臊,草食者羶。惡臭猶美,皆有所以。

大意是,人們吃的肉食共有三大類:水裡的動物,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其中,水裡的魚味道腥,食肉動物味道臊,食草動物味道羶。那麼,如此很不好的味道,人們為什麼喜歡吃呢?裡面都有道理啊。言下之意,廚師能用自己的本事,把這些惡臭不堪的食材,烹飪出美味佳餚。

——不同的魚,腥味不同,並不是都討人嫌。

僅以豫南地區家常魚類為例。共計三大類:飼養魚、野生魚、鱉鱔蝦蟹。為什麼把鱉鱔蝦蟹歸一類?是因為它們死了就很快變質,分解有毒素,不能吃了,自然不存在烹飪去腥。其餘的飼養類腥味較大,野生的次之。

但是,所謂的腥味,不論那種魚,不受外來幹擾的活體,身體及其分泌物不暴露出水面,就基本沒有腥味。譬如我釣魚時,如果有蝦上鉤,必須立馬吃了,沒絲毫腥味,味道極鮮,帶著淡淡鹹甜的鮮。再看漁民,都有吃活魚的習慣。至於魚生,絕對取至鮮活的魚,死魚肉就錯著檔次,哪怕你三文魚,也不如船上隨即取得的鮮活鱸魚。

——腥味怎麼來的,存在魚身上哪些位置。

不同的魚,會有不同輕重的腥味,根源還不在魚的種類。譬如前面所說的,正常情況下所有的魚都不怎麼腥,腥味是魚兒出水後,或者生命、身體受到幹擾後才會出現。換句話說,魚兒離水後開始出現腥味,死後腥味加重,越來越重。

有這樣的現象,手摸過魚,當時並沒有腥味。過一會,當手上粘有的魚身黏液快要幹的時候,腥味有了,還很濃。

用科學的概念解釋。魚的腥臭來自於三大部分的物質:

1.三甲胺。魚肉裡面鮮的味道,是魚肉中的一種物質,叫氧化三甲胺。魚死後開始還原為三甲胺,腥味出現。時間越長,量越大,就越腥;

2.哌啶。魚死了一定時間後,肉開始腐壞,會出現有液化現象,表現為發脹變軟。這就是魚肉在分解產生哌啶,有惡臭味,混合三甲胺,呈現腥臭味。前面說的手上的腥味,是黏液蛋白分解的哌啶,量不多,難洗掉。

3.魚油。魚的脂肪和其他動物脂肪不一樣,含有整酸,具有特別的魚腥味。

知道了腥味根源,我們在烹飪中就會有針對性的消除它。請接著往下看。

做魚為什麼腥,怎樣做到不腥

實際操作中,不可能全部用到剛出水的鮮魚,也不都是你想要的魚。當然了,在家裡燒個魚,不需要正規的廚師那樣,懂得精深的食材食理,隨意的時候比較多。那麼,成品魚餚的腥味就難以避免。總括起來,主要存在以下方面,只要有一個做不好,魚餚就會有腥味:

——魚的品質不好。

這個不好指的是品質,不是品種和大小,主要表現在三點:

⒈汙染水域裡的魚。不論是工業汙染、化學汙染,還是生活汙染,能活下來的魚,自身帶著怪味,再高明的廚師也做不出好味道。

⒉魚販子做了手腳的魚。前段時間網絡流傳的,賣魚的為了不當牟利,運輸活魚途中,養魚的水裡放柴油,逼著魚兒多喝水,增加了重量,還顯活性。於是,這樣的魚做出來不僅腥味重,還有柴油味。

⒊不新鮮的魚。這個好解釋了,死魚爛蝦,不可能再有鮮味。鮮味沒有,就是三甲胺和哌啶的腥臭味。煮魚放多少調味料也壓不住,總有一股怪味衝出來。

——廚藝不大熟練。

從做魚的順序說起,看哪個環節容易出問題:

⒈收拾魚。刮鱗、剖腹、去腸肚、摳鰓、洗乾淨。這一套流程裡,任一環節做不到位,都會出現腥味壓不住。其中主要的是扣出腸肚,一定要把腹腔內的黑膜和挨著脊骨的死血去除乾淨,這兩個部分是腥臭的根源。其餘的整乾淨就行,包括體外的黏液。

⒉煎魚。記住要熱鍋冷油、魚身子沒明水。這是煎魚的要點,否則魚會粘到鍋底搞不下來,結果會都搞爛。

這裡分享熱鍋冷油的訣竅:不要去搞飯店那套,把油燒熱倒掉再放冷油,家庭沒這條件,哪還搞兩個油盆?家裡辦法很簡單,先放三分之一的油,燒到冒煙,再倒進三分之二的油,接著放魚進去。

煎魚的訣竅還有,放鍋裡就不要動它,否則容易搞爛。等到焦香味出來,再翻身煎另一面,就不會爛了。

⒊煮魚。完全煎好後,火勢不要減小,趁熱放入拍姜、蔥段,接著加水,加入一勺自釀甜酒(醪糟)。不限開水涼水,但是加水量是關鍵。要是燒魚,加到即將掩住魚就好。如果是燉魚,加水到完全掩住魚,最多兩倍於魚。然後煮好調味出鍋。

——調料沒用好。

煮魚用到調料不多,但是投放時段很重要。該放不該放,或者不該放偏要放,就不能壓住腥味,也得不到充足的鮮香。

魚的基本調味料這麼幾種:鮮姜、香蔥、甜酒、鹽、油、胡椒碎。在此基礎上,可根據自己口味,至多添加幹辣椒和香菜。

調味料投放時間如下:

●沒做之前的生魚不要醃製,不放任何味料。這是個坎,很多人覺得魚腥,要用料酒蔥姜什麼的先行醃製,把腥味去掉。你沒想到,吃魚為了鮮,這麼一醃,鮮味沒了,剩下調料味。

●魚煎好放蔥姜甜酒,煮好放鹽胡椒碎香菜。就這麼簡單。

●煮好了趁熱吃,有的魚放涼了會出來腥味。

避免腥味的重點細節

——魚的前期處理細節。

前一章節裡,把魚的前期處理已經說得比較全面,只是為了方便小白能看明白,把問題和方法放在了一塊敘述,這裡就要系統的囉嗦一遍。

●首先是買魚。經常買菜的人,會有相對固定的商戶,這樣會減少很多麻煩,起碼不會給你有問題的魚。買魚當然是活魚,還要會辨認什麼水域的魚。譬如汙染水域長大的魚,通體渾濁灰暗,乾淨水域的魚鮮明發亮。其實我喜歡買死魚,因為忌憚殺生。海魚都是死的,沒得挑,河魚要挑那剛死不久的,腮鮮紅,身體光亮,最好是還沒變硬,跟活魚沒什麼區別,可是便宜很多。

●其次是收拾魚。前面說過的不重複,裡面的道理要強調。魚腥來源三部分裡,魚死後主要產生腥味,氧化三甲胺還原;死了一段時間或剖洗後暴露部分會產生臭味,蛋白分解的哌啶;魚油。避免的方法就是個及時處理,因為你不會買死了很長的死魚爛蝦。收拾後很快做了。

●不主張醃製,當然不包括桶鮮魚之類發酵做法。因為都已經明白了腥臭味的根源,怎麼來的。前期處理中還有腥臭,說明你廚藝實在不行,得強力補課。如果想著用醃製的方法去腥,什麼料酒花椒生抽懟裡面,醃多長時間。那麼,腥味確實少了很多,可是鮮味也沒了,就失去做這道魚的意義。

——「美拉德反應」是燒魚去腥的關鍵。

除了清蒸魚,一般的烹飪魚餚為什麼都要煎或炸?根本原因是要得到特殊的肉香,既有了鮮,又沒了腥。煎魚或炸魚是熱鍋和熱油把魚肉燒到焦黃,高溫逼出香味,這個過程就是「美拉德反應」。所以說,只要煎炸到位,白水都能煮出鮮湯。

——豫南的「甜酒」是煮魚的靈魂調味料。

分享到這裡就會明白,煮魚其實不需要很多的調味料。有生薑中和魚肉的涼性,香蔥融和美拉德的香味,黑胡椒平衡整體鮮香,香菜點綴鹽保味,齊活了。要特別提出的是甜酒,自己做的醪糟,具有料酒和糖、胺基酸的複合成分,調出來的魚湯味道鮮中帶甜,極鮮美。魚兒煎好加水時放入。

相關焦點

  • 燒魚時,用料酒還是啤酒?大廚透露:都不對,加它魚肉不腥還鮮嫩
    米酒很好喝,但是我卻喜歡拿它來做魚,一道香噴噴的米酒燒黃花魚,不管是宴客還是自己吃,都別有一番風味。米酒的口感香甜醇美,而且含的酒精量極低,魚肉中的分子,遇到它鮮香味就會散發出來,從而也可以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
  • 做紅燒魚時,牢記燒魚三技巧,不腥不破皮,鮮嫩入味,收藏過年做
    做紅燒魚時,牢記燒魚三技巧,不腥不破皮,鮮嫩入味,收藏過年做。紅燒魚很多人都愛吃,但自己做的總是沒有飯店裡的紅燒魚好吃,而且自己做如果煎不好的話,魚肉破皮,有肉散爛,賣相很不好看,魚處理不好,還比較腥,吃起來味道大打折扣了。紅燒魚也是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一道硬菜,尤其是年夜飯,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做一道魚肉,「年年有餘」不僅好吃,寓意還特別好「年年有餘」。
  • 學北方人做幹燒魚,油鍋裡一炸,5分鐘上桌,比清蒸紅燒都好吃
    前幾天在網絡上看到了一個北方人做幹燒魚,圍觀的人特別多,評論也很火爆,只見這位北方人把處理好的魚直接丟進油鍋裡,炸了幾分鐘就撈出來,再碼上一些炒好的胡椒在上面就結束了,特別簡單省事。在我一個南方人的印象裡,做魚一定要先醃製去腥,然後煎至兩面金黃還要放上生抽、老抽和料酒,大火小火一頓操作才能上桌,這麼粗狂豪邁的做法還是第一次見。
  • 最詳細,做魚不腥的寶典在這裡~~~ | 蒜頭燒魚
    【1】處理黃魚(去腥第一步)將黃魚在流水下用刀刮除魚鱗並衝洗乾淨,然後用廚房用紙將魚擦乾。【2】醃製(去腥第二步)順著魚骨橫切魚身,然後在魚盤上撒上適量鹽後將魚放在魚盤裡,在魚身上也撒上鹽。同時翻開魚肚,在魚內臟上也撒上鹽。
  • 多給孩子吃魚,記住醬汁比例,用來燒魚開胃,魚肉不腥還很鮮美
    多給孩子吃魚,記住醬汁比例,用來燒魚開胃,魚肉不腥還很鮮美從小到大,我受爸媽的教導,我爸媽經常說:「魚不僅僅肉質鮮嫩,魚還是非常營養,你要變聰明,要記性好,那麼你就要多吃魚。」在我印象裡,我很愛吃魚,不知道是想讓自己變得聰明,還是真正喜歡魚肉,總之我很樂於吃魚。
  • 燒魚時直接下鍋就錯了,多做這幾步,魚皮不破,肉質鮮嫩還沒腥味
    鯽魚的營養非常豐富,脂肪含量少,吃起來鮮嫩不肥膩,非常適合既想美容又怕肥膩的女性食用。鯽魚含有全面而優質的蛋白質,對肌膚的彈力纖維構成能起到很好的強化作用。但是鯽魚的腥味很大,燒得不好有一股濃濃的腥味,所以也有很多人不喜歡吃魚。還有的人因為燒魚時老是把魚皮燒沒了而懊惱,從而變得不喜歡吃魚了。
  • 不論做什麼魚,加上這一步,魚皮不破還不腥,味道更鮮
    我們都知道魚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對於人體的健康是有很大幫助的,尤其是對於一些體質比較虛弱或者是一些重要的年齡來說,經常使用一些小黃魚可以起到補氣養血的作用,而且對於一些手腳冰冷或者是面部比較蒼白的人來說,可以經常食用一些小黃魚,小黃魚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可以清除身體中的自由基
  • 家常燒魚好吃有技巧,學會這樣做,肉質鮮香又入味,適合做各種魚
    魚的營養價值更高,脂肪含量少,蛋白質含量高,多吃魚不僅有助於健康,提高免疫力,而且也可以增強抵抗力,所以當家中有孩子或者是孕婦,我們都會喜歡選擇經常食用魚。魚更是下酒菜的絕佳搭檔,各種麻辣鮮香的烤魚、滑嫩美味的燒魚、香酥可口的炸魚,都風靡著各個大街小巷,讓人愛不釋口不能忘懷,對魚的鐘愛從老人到孩童都會有不一樣的情懷。
  • 大廚的秘制幹燒魚,香氣十足沒腥味,秘密在這些調味料一樣不能缺
    大廚的秘制幹燒魚,香氣十足沒腥味,秘密在這些調味料一樣不能缺。魚,現在是家家戶戶餐桌常見的菜餚之一,但要想做的沒有腥氣又特別入味,還得是好吃的「幹燒魚」最入味,每家的製作方法千變萬化,家家都有自己的味道。
  • 嫩薑怎麼醃製好吃 做好這6步讓鮮姜更鮮
    生薑是我們平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材,不少人的在做肉的時候都會放入生薑這樣能夠幫助去腥味,那麼,除此之外,生薑還有一種吃法,就是醃製,很多人都喜歡吃醃製的生薑,那麼,醃製生薑需要選嫩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嫩薑怎麼醃製好吃?
  • 鯽魚煲湯,如何正確去腥味?掌握3個要點,肉嫩無腥,湯越燉越鮮
    鯽魚煲湯,如何把魚腥味完全清除是最關鍵,就算煎得不完美,但魚肉細嫩無腥,魚湯鮮美,也屬成功,那麼鯽魚煲湯,如何正確去腥味?掌握3個要點,肉嫩無腥,湯越燉越鮮。
  • 做魚時,去腥最忌加酒加醋,大廚教你正確做法,上桌就掃光,真香
    導讀:做魚時,去腥最忌加酒加醋,大廚教你正確做法,上桌就掃光,真香!當然也有不愛吃魚的朋友,他們覺得魚肉是有腥味的,其實不然,這只是你在烹飪的時候沒有注意方法才會造成這樣的情況,很多人在給魚肉去腥的時候,都會用一些調味品來掩蓋腥味,比如加酒、加醋、加花椒等等,其實這些並不是給魚去腥味的好方法,甚至在做魚的時候,最忌諱用酒和醋去腥味,今天大廚就來教大家正確做法,學會後上桌就會被掃光,吃起來很香哦,話不多說,趕緊學起來吧。
  • 豬肉去腥,焯水還是醃製?老廚師:差別很大,做錯了豬肉又老又柴
    但是豬肉中的腥味卻是大家都很在意的,無論如何烹調,製作豬肉,最為關鍵的則是去腥,否則會影響了一鍋的菜餚。我們在給豬肉去腥的時,有時候焯水,有時候醃製,在平時該如何去把握呢?我的表哥從事廚師行業很多年,他告訴我,豬肉去腥是有講究的,焯水還是醃製,區別很大,做錯了這一步,菜餚難吃又浪費錢。下邊就來跟大家分享關於豬肉去腥的方法,焯水還是醃製,別再做錯了。
  • 魚餚去腥的一些小妙招
    魚是我們生活中最常食用的一種食材,其營養豐富,肉質鮮嫩,但是魚的腥味很讓人討厭,如果除不掉,會影響魚的風味。魚的腥味是魚本身含有的氧化三甲胺,還原成三甲胺所產生的一種異味。清除魚腥味都有那些方法呢。1、將買回來的活魚餵養幾天,以減少魚腥味。
  • 不管蒸什麼魚,都別再加鹽醃製了,教你這樣做清蒸魚,魚肉更香嫩
    不管蒸什麼魚,都別再加鹽醃製了,教你這樣做清蒸魚,魚肉更香嫩一說到魚肉,人們總會想到各種各樣的做法,有人口味比較重,就喜歡紅燒、糖醋等做法,甚至還會加上各種醬來燉。【清蒸魚】所需食材:鱸魚、蔥姜、料酒、蒸魚豉油、食用油1、我們先來處理鱸魚,首先把鱸魚的魚鱗、魚鰓去掉,然後劃開肚子,把裡面的內臟都去掉。肚子劃開之後,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一層黑膜,這個同樣也是需要去除的。全都處理乾淨之後,我們就可以在水龍頭下衝洗乾淨了,洗乾淨之後在鱸魚的表面劃上幾刀。
  • 做幹燒魚,別只會加醋放酒!這才是最好的方法,隔三差五吃一次!
    前言:做幹燒魚,別只會加醋放酒!這才是最好的方法,隔三差五都要吃一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只要一說到吃魚或者跟魚相關的食材,大家總是會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魚很腥怎麼辦,那吃著豈不是胃口,尤其那種對魚腥味敏感的人,如果這道魚的魚腥味沒有處理好,這類人或者還會出現反胃的情況,就像之前我媳婦兒一樣。
  • 蒸魚冷水還是開水上鍋?教你正確做法,別再做錯了,否則又腥又柴
    今天去菜市場,看到有賣鯧魚的,就買了幾條,準備回家給孩子蒸個鯧魚吃。這鯧魚孩子最愛吃了,肉厚刺少,孩子吃著也放心,不用擔心被刺卡到。鯧魚不但味美,而且營養也是非常豐富的,老少皆宜。最愛清蒸的鯧魚,能吃到魚的原汁原味,味道非常的鮮美,營養也得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做法也超級簡單。
  • 燒魚紅燒還是清蒸?這樣做,讓味道更鮮美!好吃的秘訣教給你!
    大家燒魚都是怎麼燒的呢?是紅燒還是清蒸?其實在我們江浙地區,兩種做法都很常見,今天琳琳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們家鄉最為常見的家常燒雜魚。雜魚?其實就是各種魚在一起燒,喜歡吃什麼魚都可以放,這樣最能突出雜魚的鮮甜本味,而且營養豐富,最重要的是吃多了也不會胖哦!琳琳用了我們最常見的小黃魚和鯧魚,再加上五花肉(這可是琳琳的絕招哦)這樣會使這道菜的鮮味更加有層次感!
  • 一招告訴你煎魚不散、燒魚不碎、蒸魚不腥的方法!
    這個時候最讓人灰心喪氣的就是,魚還沒出鍋便已經「香消玉殞,魚不像魚」了。按下邊的步驟烹製,準保你的魚可以「穿戴整齊」地躺在盤子裡:有好幾個辦法:一煎魚之前可以先拿生薑把鍋擦一下,再放油煎魚。二煎魚之前可以先放些鹽在鍋裡炒一下,然後再放油煎魚。
  • 無論燉什麼魚,記住「4不放」,放錯了,魚又腥又難吃,還沒營養
    無論燉什麼魚,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去腥,淡水魚是土腥味,而海水魚那是純粹的腥味,只有去掉了腥味,那魚肉才能鮮美,因此許多人在燉魚時,就把所有的調味品,什麼桂皮、八角、大料、花椒等都加上一些,也許你做的魚沒有了腥味,但是魚本身的鮮味也不見了,而且在燉的過程中也沒有了營養,所以無論燉什麼魚,記住「4不放」,放錯了魚又腥又難吃,還沒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