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是建立在傳統的量性和質性研究方法的基礎上,承繼了兩者優勢,將研究與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密切結合起來的一種研究方法。行動研究起源於社會心理學研究領域,由Kurt Lewin在1944年提出,認為這種研究方法結合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特點,可以使得理論和實踐相互作用並達成統一。行動研究最先被教育學領域採納,上世紀90年代以來才逐漸應用於護理研究領域。由於行動研究綜合了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研究方法,將理論的關注點與解決實際問題直接結合起來,因而被稱為理論、研究、實踐之間的橋梁。
(一)研究目的
行動研究不再僅僅遵從常規研究中「發現知識」的目的,而是嘗試將「發現知識」、「應用知識」、「傳播知識」等本來在「科技轉化模式」中不同階段的目標在一個平臺上進行了相應的結合。從某種程度上說,行動研究不僅是一種研究的新思路,同時它還是一種教育的方法,即在真實的情境中去學習,也即為「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
(二)研究特點
行動研究是一種新的研究範式,它具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特點:
1. 實踐性和變革性:研究問題直接來源於實踐,是針對實踐中的實際問題進行改革,在改革過程中針對遇到的問題不斷進行評估、計劃、實施和評價等反覆的調整過程,最終達到解決實踐問題的目的。
2. 參與性:在行動研究中,研究對象被稱為「實踐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不再是被研究者,而是以合作參與者的身份成為了研究隊伍中的一分子。通過對過去行動的反思研究和新的「行動」的實施,所有的參與者將研究的發現和收穫直接運用於實踐中。
3. 協作性:指研究過程中作為外來者的研究人員與該領域的實踐人員間的密切互動作用,兩者一起參與行動研究過程。它要求實踐者積極反思,參與研究;要求研究者深入實際,參與實際工作;兩者要相互協作,共同研究,研究者的參與使他們從「局外人」變為「參與者」。研究者和實踐者共同參與研究,參與從計劃到行動,從反思到評價的全過程。
4. 反思性:行動研究是在具體情境中進行的一種自我反思的研究方式,是在評價基礎上的反饋和反省,並形成前瞻性的探索。其目的是解決實際問題和提高實踐者的行動能力。
5. 動態循環性:行動研究一般由反覆多次的發現問題、制定計劃、行動、評價等步驟組成,形成螺旋式動態循環(見圖1),最終達到實踐問題的解決。
6. 發展理論:通過動態研究,以及對行動效果的理性思考,對以往理論進行修改,或產生新的理論指導具體實踐。
7. 收集資料方法多樣:行動研究過程中不限定收集資料的方法,可以採用質性研究中常用的訪談、觀察等方法收集資料,還可以同時使用量性研究中常用的資料收集方法如問卷法、實驗法等,從而更加豐富了所收集的資料,為進行實踐變革和開展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信息。
(三)分類
行動研究既是一種研究方法又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具體途徑,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要根據具體情況(如研究的問題、所需要的信息及情境)選擇行動研究的類型。不同學者對行動研究的類型劃分有相似之處。目前在護理研究中比較常用的是由Holter等提出的三種類型的行動研究:技術合作型、相互合作型、提高解放型。
1.技術合作型(technical collaborative approach):研究者的目的是測試某項行動幹預措施的有效性。這種幹預是基於預先設定的理論框架之上的。提出的研究問題是檢驗此幹預措施能否被運用於實際的情境中。研究者帶著設定的問題和幹預措施到特定的情境中;通過各種方式引發實踐者對幹預措施的興趣,進而協助實踐者實施行動幹預措施。此類型的優點在於能產生有效的即刻的實踐變革。不足之處為當組織成員的熱情逐漸消退,原先的組織結構和實踐形式又會重新出現,因而使得行動缺乏長期效果。
2.相互合作型(mutual-collaborative approach):研究者與實踐者一起發現潛在的問題、可能的原因和可行的幹預措施。其結果是研究者與實踐者達成對問題和原因的新的共識,以及對變革過程進行計劃。此類型的優點在於能產生相對較長時間的變革而不僅是變革本身帶來的瞬時熱情。不足之處為當參與變革的實踐者離開或大量新的組織成員進入此情境時,變革將難以維持。
3.提高解放型(enhancement approach):也稱為參與式行動研究(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在此類研究中,研究者幫助實踐者對自己的社會和歷史進行批判性反思,了解那些深藏在自己文化中的價值觀念,從而根據價值辨析所處情境中的問題。在此過程中,解放被傳統觀點所束縛的思想,提高實踐者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較前兩種類型而言,這種變革具有一定的可持續性。
(四)適用範圍
由於行動研究方法可以彌補理論和實踐之間的空缺,因此近年來行動研究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護理工作中,研究領域主要覆蓋了護理實踐、護理教育以及護理管理。廣義而言,只要從特定情境出發,研究者和實踐者一起合作、共同行動,採用科學的研究方法解決某個實際問題,都可採取行動研究方法。具體而言,行動研究方法可用於促進護理實踐中的變革研究,評價護理改革項目的進展,探討何種課程體系能夠彌補理論和實踐之間的空缺等,同時也可激勵護理人員運用研究指導實踐。
(北京大學護理學院 劉宇副教授 龐冬副教授)
參考文獻:
1.李崢,劉宇. 護理學研究方法.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2.Burn,N.& Grove, SK. The practice of nursing research: Appraisal, synthesis, and generation of evidence (6th ed.). St. Louis, Missouri: Saunders. 2009.
3.胡雁. 論行動研究在護理研究中的應用. 中華護理雜誌, 2014, 39(2): 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