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經常陷入我們家都5歲了,還沒開始學英語,現在是不是來不及了的焦慮中?
再去看看滿世界的宣傳海報,都在跟你說:語言敏感期,語言輸入階段,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不要奇怪,其實這一切在孩子還是幼兒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過這麼一個問題,在孩子一兩歲的時候,沒有人刻意教他說話,然而他卻能自然而然的說出自己的母語,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呀,跟大腦內與語言學習相關的區域「布羅卡氏區」有關。
根據大腦科學的相關研究成果,幼兒的大腦發育尚不成熟,所以大腦內「布羅卡氏區」在這個階段顯示非常活躍。在這個時期內,幼兒能夠有效的辨識語音,模仿語音,所以幼兒能夠在短時間內學會說話。
換句話說,只要在幼兒「布羅卡式區」活躍期間,任何語言學起來都是輕而易舉的。
然而,「布羅卡式區」的靈敏程度和年齡成反比,年齡越大,靈敏度就越差,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年齡越大語言學習能力越差了。
對於國內的孩子來說,中英思維差異是學習英語的主要障礙之一。然而從幼兒時期開始學習英語就可以儘可能地避免中英思維差異帶來的影響。
因為對於幼兒來說,母語和英語都處於起步和模仿的階段,並沒有形成固定的母語思維,也不存在所謂的中英差異,所以可以學會更快地用英語來進行思維。
了解語言學習四個階段,您會更從容
第1階段:沉默期
語言學家克拉申研究發現:兒童在習得母語時,要經歷為期大約一年「聽」的過程(沉默期),然後才能開口說出第一個詞。這一規律同樣適用於第二語言習得,沉默的長短因人而異。就像我們從小學中文一樣,1歲前通常都不會開口說話,在爸爸媽媽及周圍人大量的語言引導和刺激下,才逐漸學會說簡單的字、詞,會叫「爸爸」、「媽媽」,最後才發展為說完整的句子。第二語言的習得同樣如此,會經歷幾個月甚至1年不等的沉默期。
第2階段:英語語法幹擾期
從沉默期走出來的孩子,剛學會應用第二語言,不習慣第二語言的規則所以往往表達時容易出錯。就像1歲多的寶寶學母語,會出現「主謂賓」顛倒,「你我」不分的情況一樣。寶寶在剛學說話時,通常不會說:「我要喝水。」甚至會說:「豆豆吃水!」這是,通常媽媽不會責怪或糾正孩子,而是高興地對孩子說:「豆豆要喝水啊!」當媽媽不斷重複正確的時間長了,孩子也就學會了正確說法。語法幹擾期是每個人掌握語言的必經階段,是兒童掌握語法規則,建立語感的必然方式。
第3階段:學術英語提高期
孩子可以講英語了,不意味著完成了英語學習,這隻證明日常口語學習部分達到了一定水平,但是掌握得不全面。中國人除了會用中文進行生活層面的溝通外,還需要上學,學習語文課中的故事、詩歌,數學課中的數字、運算和邏輯,科學課文中的四季、氣候等學科知識,這些都是豐富語言運用的知識載體。許多中國孩子進入美國課堂會發現課本根本看不懂,學科詞彙聽不懂,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經歷過學術英語提高期,不了解學科思維方式和異國文化。學好學術語言,對孩子日後用英文工作,參與職場競爭,成為國際人才至關重要。
第4階段:學習曲線上升期
再優秀的孩子,都不能保證每次考試都得100分,同樣的道理,語言學習也有曲線上升期,這一階段中孩子英語水平的提高趨於緩慢。很多家長看不到孩子有明顯進步,就擔心孩子水平下降,便通過各種手段施加壓力。教育專家表示:在語言學習的曲線上升期,首先家長要學會堅持,幫孩子按照既定的目標學習。另外,在堅持的同時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英文水平會繼續提高。
在了解語言學習的四個階段後並知道在幼兒時期,你的孩子是一個語言天才,他可以輕鬆學會任何一國的語言。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學一門語言,那麼幼兒時期是效果最好的一個階段。
那麼問題來了,幼兒英語啟蒙這麼重要,該如何進行呢?
了解語英語啟蒙教育三個技巧,效果更突出
技巧一:專業英語啟蒙的老師
對於幼兒來說,英語的學習還處於模仿的階段,所以,老師必須具備專業的英語語言能力,可以正確地示範發音,讓孩子能學到純正的英語口語。
技巧二:興趣比方法重要
幼兒英語啟蒙的難點在於,幼兒的自律能力和耐性往往較差,所以對於幼兒來說,可以將英語學習與遊戲相結合,將猜動物,字母連線與英語學習相結合,也可以借用影音等多媒體手段,給孩子看一些英語動畫片,聽一些英語歌曲,創造英語學習環境的同時,再激起孩子學習英語的熱情與願望。
技巧三:鼓勵對比批評重要
另外,有研究表明,嚴厲的批評很容易在幼兒的心裡留下陰影,導致幼兒對英語學習產生反感。因此家長一定要以鼓勵為主,通過鼓勵給幼兒以成就感,進而幫助幼兒堅定學習英語的信心。
在中國,英語不但是最重要的第二語言,更是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的必修課。並且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裡,英語不僅僅是一種語言、一門課,更是很多人賴以生存的職業技能,這些細節,正不斷彰顯著掌握英語這門技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