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需要從做家務開始

2020-11-15 睿智燈塔家庭教育

孩子不愛做家務怎麼辦?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乖巧懂事,但現實總會與自己的想法相反,很多家長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實在太懶,讓他做一點小事,都拖拖拉拉,讓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引導孩子主動愛上勞動呢?

《少年說》有一個女孩站在高臺,控訴自己的家人,希望他們不要再把她當成小孩看待。

已上中學的她,不會自己扎辮子,不會使用筷子,吃飯的時候家人只給她一把勺子,而夾菜的事全由家人來代勞。即使給手機充電這種小事,也不被允許做。甚至,早上起床家人還會幫她穿衣服。

從表面來看,不做家務似乎是孩子的問題,但事實上,我們常說孩子沒有問題,如果孩子有問題,一定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真正需要反思的是父母。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去承擔家務呢?


1、家長的過度溺愛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就對孩子十分溺愛,什麼事都不讓孩子做,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孩子唯一要做的就是要好好學習。

2、父母與孩子陷入了權利之爭

有些父母比較權威,經常命令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所以,這種行為只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迫於父母的權威,他們要麼爽快地答應,要麼頑固地對抗。

3、家長並沒有對孩子進行引導

有的家長並沒有花時間教孩子,在做某件事應該怎麼做,也沒有給孩子相應的鍛鍊機會。當孩子去承擔家務的時候,只會覺得下不了手,擔心自己做不好,內心又很發愁,就會產生牴觸情緒。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顯示:

愛做家務活的孩子,就業率為15:1,與不愛做家務活的孩子相比,收入要高20%,婚姻也更幸福。

《正面管教》也積極倡導讓孩子從小參與家務,以此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歸屬感、價值感與成就感。

因此,從小做家務的孩子,比不做家務的孩子更獨立、更有耐心、更懂得有效利用時間。讓孩子適當地承擔家務,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幫助。

那麼,孩子不愛做家務怎麼辦?如何引導孩子主動愛上勞動呢?以下是睿智燈塔育兒導師提出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如何引導孩子主動愛上勞動:尊重孩子,給孩子選擇權

當父母需要孩子幫忙的時候,不要強硬地和孩子說:「一會你幫媽媽把桌子和地板打掃乾淨,知道了嗎」?這樣只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從而拒絕你的要求。

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給他們更多選擇的機會。比如,你可以這樣說:今天我們全家一起打掃衛生,你想掃地、整理房間還是疊衣服?不給孩子拒絕的選項,他就會自然而然地參與進家務勞動中來。

2、如何引導孩子主動愛上勞動:概念清晰,把任務具體化

家長在給孩子下達家務指令時,不要含糊籠統地說「把這裡收拾一下」,這樣孩子並不知道怎麼去做,最終也只能以失敗收場。

家長可以在紙上給孩子列一個清單,告訴孩子如何做,比如先把垃圾用掃把掃乾淨,再拿抹布拖一遍,詳細的家務指令,可以讓孩子更有條理、更有邏輯地行動,也能充分理解父母的要求。


3、如何引導孩子主動愛上勞動:家長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孩子年齡比較小,可能做的事情沒有達到父母的標準,這個時候家長先不要先責怪孩子,而是應該先誇獎孩子,然後再指出缺點,這樣孩子在以後才會更加努力。

另外,家長也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平常不能抱怨家務,而是向孩子傳達出做家務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同時,家長做家務的過程中,也給給孩子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孩子不愛做家務怎麼辦?世界上沒有懶孩子,只有不會教育引導的父母。希望家長們能夠多學習一些科學的育兒知識,來應對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睿智燈塔APP,歡迎各位朋友登錄查看,跟睿智燈塔專家學習更多育兒方法。


相關焦點

  • 孩子主動做家務,是家庭責任感的第一步
    孩子該不該做家務,到了90後父母這一代,已經不再有爭議了,當然該做。在家裡的每一份子,都應該有作為家人的責任。雖然學習很重要,雖然爺爺奶奶會寵愛,但是教會孩子做家務,甚至是讓孩子建立一個「家裡的事兒我有責任去做」的概念,十分重要。
  • 培養孩子獨立,從做家務開始
    從小就鍛鍊幹家務的孩子,社會和環境適應能力強,往往比不會幹家務活的孩子更懂得照顧自己和別人,這種人更受別人喜愛和歡迎。家務能讓培養孩子良好的協調能力,靈敏度、集中力,能讓孩子富有責任感和義務,能培養孩子獨立處事能力……;這些對孩子以後的人生是很重要的。
  • 培養孩子習慣-從做家務開始
    從小就鍛鍊幹家務的孩子,社會和環境適應能力強,往往比不會幹家務活的孩子更懂得照顧自己和別人,這種人更受別人喜愛和歡迎。家務能讓培養孩子良好的協調能力,靈敏度、集中力,能讓孩子富有責任感和義務,能培養孩子獨立處事能力……;這些對孩子以後的人生是很重要的。
  • 做家務的孩子成績更優秀,從現在開始培養,一點都不晚
    這是不少家庭中最常出現的兩句話。但是這樣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逃不過「公主病」、「王子病」,甚至是「巨嬰」的標籤。許多孩子上大學了都不會打理自己的生活起居,還需要媽媽請保姆照顧孩子。看到說「不愛做家務,不愛收拾自己的房間」,我很想說,其實大家天生就不喜歡做家務。如果可以選擇舒舒服服躺在沙發上,可能很少有孩子選擇做家務吧。所以不需要孩子「愛做家務」,他能做就好。家長們也不用特意要求孩子完成作業一樣完成家務,通過觀察,我發現從小玩家務長大的孩子,他才有可能會願意做家務。
  • 三招教你培養孩子的家務能力,會做家務的孩子,將來更優秀
    文/阿凱媽媽在父母的心裡,孩子永遠都是小朋友,需要家長幫助和照顧。不忍心讓孩子受到一點點的勞累,所以把所有的家務活動都由自己承擔。其實培養孩子的家務能力,讓孩子適當地參加到家務勞動當中,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好處,會做家務的孩子將來會更加的優秀。
  • 寶寶家務年齡表來襲,教你如何培養孩子耐心獨立責任感
    在做家務這件事上,不少父母認為孩子主要任務是學習,似乎極力包辦,但卻越幫越忙...其實讓孩子幫忙做點家務,不光是幫父母分擔,還有很多好處,做家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自主能力、動手能力和做事情的效率、耐心、肯吃苦的性格,但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又適合做什麼家務呢?
  • 【初三大吉】劍橋幼兒園@您 | 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從做家務開始
    在家庭中更是如此,讓孩子做家務,會使他們更加明確自己的任務範圍,形成責任感。3.做家務讓孩子更加心靈手巧看我們襪子洗的多乾淨!孩子沒有參與到家庭勞動中來,就體會不到父母每日做家務的辛苦。當孩子開始做家務,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觀察,從而幫助孩子的成長呢?下面劍橋為各位家長朋友列舉出引導孩子做家務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成人開始先做起來。這樣孩子才有機會看到完成家務的的完整示範,從而學習到我們專注做事的樣子。
  • 家長引導孩子做家務,網友點讚 專家:這是培養責任感的好方式
    每一項家務在做之前,朱女士都先演練,或在旁邊指導,比如買菜前,朱女士會教兒子先列菜單,然後寫所需素材,再到菜場根據需要購買。回來後再一步步教如何擇菜、清洗及烹飪等。  好的是兒子始終有顆好奇的心,每一樣也都願意去嘗試去體驗。
  • 原來做家務好處這麼多?好的家庭教育,從捨得讓孩子做家務開始
    談及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時,中國家長普遍認為做家務是父母的事,孩子是不需要參與的。他們的說詞通常是「做家務是大人的事,孩子好好學習就行了。」哈佛大學學者曾做過一項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結論驚人: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為1∶10。
  • 怎樣把男孩培養成男子漢?就讓他從愛上做家務開始吧
    培養男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易也是眾所周知的。培養人的過程是一個複雜過程,但複雜的事情可以簡單做,重複做,最終也能取得不錯的效果。讓男孩做家務就是這樣一個可以重複做的簡單事情,最終,簡單可以造就不平凡。做家務可以信手拈來,不需要像學習其它才藝那樣花費大筆錢財在高大上的地方進行。
  • 小的時候做家務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培養孩子,從做家務做起
    都上了幼兒園大班了連自己吃飯都不會,起床穿衣服都是父母伺候著,這樣的家庭教育把孩子培養成了一個不殘疾的「植物人」,這也不能怪孩子,究其根本還是父母給慣的。如果真是皇帝的家庭他長大了還是有人伺候也就不說了,但是,就怕是個普通家庭,孩子長大了,父母也老了,再說,他也不是永遠不會離開父母的,一旦步入集體生活,不是「尊貴」而是「笑柄」。
  • 學會這幾招,培養孩子做家務的好習慣!做家庭的小主人
    您的孩子有主動參與家務勞動的意識嗎?他認為自己是家庭的小主人嗎?讓孩子學習一些生活技能,經常和父母一起做家務,不僅是對能力的鍛鍊,更是對責任感的培養,對孩子的未來很有益。「包辦式」父母,讓孩子無活可幹「只要你乖乖的,家裡什麼活兒都不需要你幹!」「哎呀,寶貝你怎麼能端飯呢?萬一燙到了怎麼辦?!」諸如此類的話,是不是經常出現在你的家庭中?如果真是這樣,你就要小心了,孩子自理能力的鍛鍊機會以及對家庭的責任感可能正在被剝奪。
  • 怎樣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家長們經常擔憂,說自己的孩子總是愛推卸著責任怎麼辦?上學也總是丟三落四,忘記帶各種東西,做作業也總是拖拖拉拉……其實,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反映出了孩子責任感的缺失。其實,如果家長們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就可以培養出有責任感的孩子。
  • 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要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能夠承擔起生活壓力的孩子,才能有擔當,有作為。好好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對自己、對家庭的擔當、負責任。責任感可以轉化為孩子學習的動力。所以,要想讓孩子熱愛學習,培養他的責任感是很有必要的。現在,大多數家庭生活條件已經不錯了,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什麼家務都不讓孩子幹,甚至連孩子自己的事情也都包辦了。
  • 常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如何讓孩子愛上做家務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多名家長和2萬名小學生進行的家庭教育狀態調查中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異的比例為86.92%;而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異的比例僅為3.17%。
  • 哈佛調查表明:從小鍛鍊娃做家務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而這些瑣碎的事情,體現在家庭之中,必然是孩子做家務的能力。對於現今多數的家庭而言,家長們對於孩子學習方面的期待更高,並沒有對孩子的家務能力有所要求。許多孩子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家務活是專屬家長負責的,自己坐享其成就可以。
  •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智慧媽媽這樣做
    正因我深深意識到責任感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所以,父母作為孩子的輔助者,更應該幫助孩子樹立責任意識,培養他們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養成良好的品質。只有敢於承擔責任、並且勇於承擔責任,才能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所以,我決定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 高情商一定要做好3點,培養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很重要
    有無責任心,將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的成功和失敗,這在人與人的所有關係中也無所不及。孩子的責任心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以身作則培養出來的。高情商一定要做好3點,培養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很重要!
  • 讓孩子做家務是吃苦?捨不得用孩子才是害,孩子做家務對照表收好
    「你那個時候做家務是因為沒辦法,現在條件好了,怎麼能夠讓孩子吃苦呢?」  「吃苦」「勞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讓孩子幫忙做家務就開始變成勞累孩子,讓孩子吃苦了。  相信有很多老一輩的人,甚至是很多的爸爸媽媽其實都是這樣認為的,那麼這樣的想法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呢?
  • 為什麼一定要培養孩子做家務的能力?
    說真的,我媽把我寵壞了,拖地洗碗等等一切的一切,都不用我操心,以至於成年以後,我就有很多毛病,比如襪子脫了亂丟,房間不喜歡整理,煮飯難吃…這還是表面上的,深層上去挖掘,就是因為小時候沒做家務,導致了我做事不認真,粗心大意,責任感不強….靠譜爸爸說這些,還真不是調侃,有充分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