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預感,這塊地要被轉成掛牌。
以防打臉,還是換成更穩妥的說法:這塊地大概率只有一家企業報名參與競拍。
哪塊地?
——經開區JK[202007]號地塊,共107.68畝,其中只有27畝用於居住。
不得不吐槽,「經開區真摳門兒」。
01
經開「拔毛」出讓107畝土地,可是…
經開房荒是眾所周知的。
這背後很大一個原因是經開區的可供地非常少。
雖然,在衛星雲圖上或是航拍視角下,經開區有很多空地,居住區的密度也非常大。但是,考慮到經開區工業先行的歷史遺留因素,很多土地尚不具備出讓條件。
所以,反映在供地上,尤其是居住用地的供給,相比於其它高頻供地區域,經開區顯得特別「摳門兒」。
1
小居住,大商業
不過,這個月的土地出讓,經開區可謂是大放血:12月份合肥共有9宗地出讓,經開區就佔了其中的5宗,共385.49畝!
但是,居住用地只有27畝,還是從一宗大地塊分離出來的。
這塊地也就是經開區JK[202007]號地塊,位於經開區正大廣場正對面,原東方家園家居城所在地。
土地面積:107.88畝,其中居住用地佔27畝,商業商務設施80.88畝;
具體四至:東至蓮花路,南至芙蓉路,西至金寨路,北至青翠路;
容積率:居住≤2.0,商業商務設施≤2.7;
綠化率:居住≥40%,商業商務設施≥35%。
該地塊將於12月18號被拍賣出讓,現在正處在報名參拍的階段。
2
建設要求稍顯苛刻?估計是
不過,看過這塊地的建設要求後,個人以為這樣的建設要求稍顯苛刻,報名參拍的房企應該不會多,也不排除為某企業量身打造的「嫌疑」。
首先,是一些居住用地比較常見的建設要求,比如,同步修建一座9班幼兒園,在三層以下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用房和設施,為老年人設置獨立的出入口、電梯和無障礙坡道等。
其次就是針對該商業商務設施用地設置的建設要求:
競得人須在土地成交後7個工作日內,向地塊內引入10家以上的產業類或金融類企業總部和至少6支基金,並且要出具入駐承諾,這些入駐的企業實繳註冊資本金總額還不能低於30億元。
這樣的建設要求有一些眼熟……
想起來了,蘇州10月份的一場土拍,針對他們的65號地塊做了如下的競買要求:
「引入一家連續5年被《財富》雜誌公布的世界500強中的網際網路服務和零售企業」,這樣的要求指向性太明顯:百度一搜,全是京東的身影。
果不其然,京東拿下該地塊。
圖|來源米宅
無獨有偶,10月份時,杭州也為支付寶專門設置了一塊別人買不走的地:要求競買人或競買人實際控制人的控股公司年合併營業收入不低於1000億人民幣。
這兩個例子有一個很明顯的共同點:地塊的競買要求不是一般企業能達到的,幾乎可以說是「量身定做」。
轉向合肥,經開區這塊地的競買要求自是不能同蘇杭同比,但觸類旁通的話,其實也可以大膽猜測:該地塊差不離是名花有主了,畢竟註冊資本金要實繳30億的話,小微企業是較難做到的,言外之意,拿地房企所需引入的企業總部得擁有足夠的分量。
至於這塊地到底花落誰家?又將以何種面貌問世?尚不可知。
不過,它現在是個什麼樣子,我還是說得上來的。
02
實景呈現,一地雞毛菜
經開JK[202007]號地塊,配套已拉滿,但論到未來發展還得看規劃。
1
一地的雞毛菜
整個地塊從外圍看來很規整,也很乾淨。
沿著芙蓉路和蓮花路,地塊不僅僅是被混凝土圍擋起來的,從圍牆到人行道之間還有非常繁密的冬青和花樹形成的綠化帶。
靠近金寨路的一邊,採用的則是普通的鐵皮圍擋,靠北一側則有大華國際港攔著。
它們形成兩道半包圍,把地塊很好的遮掩住。
從蓮花路邊的缺口進去一探究竟,才發現「別有洞天」。
放眼望去,靠近蓮花路的那半邊地塊儼然一座菜園子。
綠油油的應季蔬菜一片片的,我認得的就有香菜、蘿蔔、上海青、生菜、雪菜,還有打蔫兒的大白菜和著土就生的雞毛菜,它們最多。
還有一塊塊新翻的土地,看得出來是鐵鍁挖上來的,向上一面略顯平整,未經日曬,尚未鬆散開來。
還有零星幾位正在翻土播種的居民,一左一右相互協作。我問他們是不是這塊地要被賣了,結果被告知「不是這一塊,是對面那一塊」。
顯然,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腳下踩的這塊地即將易主。希望旁邊正在拆水泥地的施工人員會給他們一些提示。
我所說的施工人員,他們正在拆除的是原東方家園的遺留水泥地。
看公示牌,工期是50天,目前已經拆除了約3/4,已拆部分都被整理的很乾淨,還用綠色的塑料網遮蓋住了,為後期開建省了不少瑣事。
未拆除的部分主要是靠近芙蓉路這一頭,除了外圍的綠植,就是小面積的水泥地,零散分布著一些果皮紙屑,更像是路人隨手扔的。
基本上,地塊算是保護良好,除了高地不平和枯木雜草遍地之外,到沒有其它鬧心的東西。
雖然成了「菜園子」,但總比成為垃圾堆放場所要好些。
2
周圍儘是商圈
由內向外,環顧一圈,發現該地塊竟是立於繁華地段,但利弊要對半看。
地塊對面就是經開區最大的商業綜合體——建面近25萬方的正大廣場,周邊還有明珠廣場、尚澤大都會、中環城購物中心、萬象城,可謂是商圈林立,還都不遠,2-15分鐘,這些商業中心都可抵達。
論配套,未來居民的生活會很便捷。
但若論競爭,後期要是開發成商業綜合體的話,恐怕生意不太好做。當然,多的是後來居上的成功案例。
交通方面,西邊就是一條貫穿合肥南北主城的金寨路,南邊是一條橫穿經開區的芙蓉路,北入政務、廬陽也好,西進高新、南下濱湖也罷,都可以一路直抵。
繁華是真繁華,但是,缺點也很明顯,比如距離3號線安醫二附院站較遠,直線距離約2.2公裡;教育資源也不多,1公裡範圍內只有明珠小學這一所,放大到2公裡則是三所,中學就更少了。
想來,這也是只規劃小面積居住用地的原因之一,畢竟居民多了,教育資源也得跟上。
03
地價高2千/㎡,房價?估計又是精裝修
教育資源會不會有大變化,這類未發生的事,不需要考慮太多。
但是立於房地產行業,關乎教育的一個方面是學區,由此牽引出的房價、地價等信息是必須得考慮的。
首先學區的話,按照今年的劃分,該地塊的學區為明珠小學和46中海恆分校。
這兩個組合在合肥市場上沒太聽過,但怎麼說46中的口碑都掛在那,後期入市時,項目宣傳應該不會放過,其溢價效果還有待商榷。
其次就是地價。
該地塊的居住用地最高限價為1610萬元/畝,按照容積率2.0算的話,最高樓面價約是12075元/㎡。
對比今年上半年出讓的兩塊地,光是樓面價就高出近2000元/㎡,這還沒有算競自持面積。如果真的是多家競拍的話,不難想像又是一場突破限價的土拍。
再有就是周邊房源的價格,會不會與新項目形成倒掛?
二手房的話,最近的華地潤園,其二手房成交均價逼近1.9萬/㎡,也是最高的。其次是旁邊的金大地時代天街,均價1.5萬/㎡出頭。低的尚未破萬的也有,但多是1.2-1.3萬/㎡。
新房的話,該板塊內沒有在售的新房,只有中央公園板塊的公園萬象和中海上東區是新盤,目前少量精裝高層在售均價為1.8-1.9萬/㎡,小高層均價2萬/㎡出頭,精裝低密多層均價2.2-2.3萬/㎡。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這兩個新項目入市時,都突破了限價。
而該地塊,粗算不過才擠出來360套房,本身體量就很小,若要真的以低於周邊二手房或新房的價格入市,恐怕不止在售新房項目不同意,監管局也怕它擾亂了市場。
所以,幾乎可以預料到,該項目後期入市多半是精裝修,規劃高層的話,怕是不會低於2萬/㎡,若是低密多層,房源更少不說,每平米也得高2-4k才能入市。
要知道,這小小的27畝地,可是比半年前貴了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