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中出現「異常」情況怎麼辦?學學名師運用「教學機智」的技巧

2020-12-16 劉老師教育研究工作室

#教學#最近一階段時間,市、縣、鎮級教師公開課接連不斷,筆者連續學習了幾節課,其中不乏許多高質量的課堂,也觀摩了幾位名師的優質課。

幾節課過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名師的課堂教學「機智」,他們能夠面對複雜的課堂沉著應對,使課堂如行雲流水,流暢自如。

新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學生、內容、環境四因素需要整合,使課程變成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環境」,教學過程也變為師生共同參與的一個十分複雜的動態過程。

這種開發性的課堂猶如戰場,瞬息萬變。課程的生成性與開放性,教學目標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學生對課程的多元化反應和個別差異等價值取向,使課堂教學中不可控因素增多。現代課堂對教師的課前備課和課堂現場調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更加強調課堂教學順著學生的思維走。教師不但要有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的能力,而且要能夠靈活果斷地採取恰當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推進教學發展的進程。

要想在課堂教學的預設和生成之間搭設一座平臺,使二者和諧統一,構建靈動的語文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教學應變能力,即教學機智。

下面略舉幾例感受學情應變「機智」的精彩。

一、導入的機智

正如諸葛亮巧借東風,語文課的導人也可借他山之石攻玉。如學習《美「挑戰者號」遇難記)-文.我就借板書一句名言直接人題,強烈震撼學生心靈。「見小利面忘義非英雄也,見大利而忘命真英雄也。」

學習《音樂巨人員多芬》就直接借音樂家貝多芬自己的一句名盲「我從不向扼運低頭」,直接讓學生走進貝多芬不屈的精神世界,激起了學生對音樂巨人的關注和崇敬,周望走進文本,與作者貝多芬同學展開對話。

再如,學習(論語》十則,借「聰「字啟發學生讀書要像孔子說的那樣:心到,眼到,口到,耳到,就一定能成為大智之人,一下子將學生引入積極的情緒狀態,為做個「聰明人」而努力。

二、點拔的機智

學生在閱讀文本過程中,受自身閱歷和閱讀範圍快小的影響,難免會遇到困難思路受阻,如果困擾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就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學習效率。

此時,教師如何不顯山、不露水,輕輕一語的啟發撥雲見日.讓學生豁然開朗,化被動為主動。抓住學生發展的最近區域,給予點撥引導。精典之作《再別康橋》深情地表達了詩人對康橋的留戀不舍.詩中提及河邊垂柳,學生藉助想像和聯想是能夠再現康河康橋的美麗動人的.然而如何藉助「柳」這一意象表情達意,教師只需提醒學生藉助漢語中的諧音現象理解,「柳」,「留」也。

那隨風擺動的支支柳絲不正如康河的纖纖細手要將詩人盛情挽留嗎?那其中獲得的美感足以讓人陶醉,怎不令作者動心動情呢?小說《心聲》一文結合課文李京京讀書之感人,巧妙點化學生讀書要用愛心去明讀,就能達到聲情並茂。

三、糾錯的機智

有位教師講的公開課(黃河頌),磅礴的氣勢精美的面面、愛國的激情讓師生心潮澎湃。學生朗讀課文一不小心將字讀錯了,只見該教師鎮定自如,糾正了讀錯的字,並巧妙誘導:愛祖國首先要愛祖國的語言文字,那就從讀準寫好每一個漢字開始。這樣寬容的愛既告誠了學生,又挽回了學生的尊嚴,可謂教學機智的最高境界。

另有一生學習《孔乙已》時談到他讀課文後有想哭的感覺,卻把「哭「少寫了一點,此時老師智慧地指引:「是啊,魯迅先生對孔乙已也很同情,但「哀兒不幸,怒其不爭,欲哭無淚」井順手將那少掉的一點補上,學生流露出欣喜感激之情。教育技巧的必要特性之一就是隨機應變的能力。

四、評價的機智

開放性的課堂學生思維異常活躍,常會提出許多電越知識體系範疇或教學進度的問題。教師是如何從學生出發,以學生學習需要的滿足為歸宿,又不脫離教學目標.教師除了從欣賞學生的角度出發用愛心和普意去理解、關注學生的感受外.更需要遵循教學原則,眼觀全局,藉助評價,藉機施教,明斷暗收,為我所用。

如課堂上學生的思維定格在某一角落,糾纏不休山窮水復,此時教師可對前面的討論交流作簡要評價,並開啟一個新思路,如「剛才同學們是從文章的重要內容去賞析的.能換個角度想思,有沒有新的發現?」若加上老師期待的眼神,學生的思維定會再度活躍。

五、「選點突破"的機智

以往的課堂過於強調教師的引領,出現了「灌」,現在也有教師過於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結果倒向了「亂」。

如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尊重與引領之間找到平衡,既尊重學生的主體閱讀體驗,又從審美角度給予升華,讓學生的閱讀體驗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課堂教學因緊緊圍繞學生面顯得自然流暢,尤其是當實際生成與課前預設不相符合時,教師應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臨時變卦,及時調整自己的預設,自然引導學生提升固有的認識。

如學習《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也許有學生首先關注文章的眼睛一標題.也許有學生能一下子抓住關鍵語句,尤其是文章結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教師無論選擇哪一個契入點人手,均需在深人把握課文的基礎上.把握時機,伺機而動,投情人境,營造輕鬆而富有創造性的學習氣氛,引導學生在更高層次上展開思考。

六、突發事件的機智

曾感嘆於這樣位教師的機智:一個寒冷的冬天,學生正在教室用心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突然大風夾著雪花猛地吹開了教室的門,使學生們不約而同驚喜地叫到「哇!」,此時,老師也迅速作出反應,充滿深情地說:「同學們,春天在哪裡?瞧這潔白雪花已迫不急待地破門而人,不正是要告訴我們: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教室裡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為教師的精彩。

這類偶發事件,對教師是一種挑戰,但經敦師敏銳地感知、靈活的思維並及時、巧妙的處理,能對教學起到烘託補充、增效的作用。

(作者:煙 柳)

相關焦點

  • 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技巧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提問可以考察學生對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培養思維能力。所以,提問這一教學環節直接關係著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的問題一定要經過精心篩選,避免隨意性。問題選擇得當,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共鳴,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
  • 教學技巧 | 在英語課堂上如何巧妙的運用課堂導入
    好的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注重英語課堂導入,以提升學生運用聽力微技能的水平。(二)導入的原則性如果把課堂看作「一湖水」,把課堂的精彩生成看作「千層浪」,那麼有效導入就是可以激起千層浪的「一石」。一個有效的教學導入環節,不僅能夠起到畫龍點睛、事半功倍的作用,還能夠使教學目標層層推進。
  • 教學技巧 | 在英語課堂上如何巧妙的運用課堂導入
    好的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注重英語課堂導入,以提升學生運用聽力微技能的水平。問題有效地激發了學生聽的欲望,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聽力水平,這種導入方法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非常實用。利用視聽導入法不能局限於電影和歌曲,欣賞電影對白或相關音頻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
  • 智慧分享,共同成長 ——陳玉紅名師工作室開展「智慧課堂運用價值...
    為認真落實市教育局關於名師引領智慧課堂的文件要求,促進智慧課堂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教師信息素養,陳玉紅名師工作室將從2020年12月14日到12月18日開展為期一周的智慧課堂教研討論觀摩活動。
  • 在課堂教學中該如何運用「討論法」
    在課堂教學中該如何運用「討論法」時至今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問一答的現象較為常見,教師問,學生答,學生被老師牽著鼻子走。這種問答加串講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必須加以改進,才能讓學生自主地、創造性地學習。
  • 【與名師對話2】音樂教學語言的運用
    音樂教師的課堂語言素養直接關係到音樂教學活動的效果。教師的語言要講究藝術性,富有感染力,或親切溫和、或幽默風趣、或熱情有力、或柔和細膩……在教學中,恰到好處的教學語言的運用,可以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說過:「教師的語言素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
  • 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運用上看課堂教學的創新本質
    課堂教學的本質是創新,是師生生命活力的體現。這一點不僅體現在教學設計上、教學過程中,還體現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運用上。從教學模式的選用上來看,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但就實際的教學過程而言,教師在運用的過程中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能千篇一律、千「課」一面。
  • 課堂枯燥、遇到教學瓶頸?你該學學遊戲化教學設計了
    課堂枯燥、遇到教學瓶頸?芥末堆 6月23日 訊  6月17日至19日,芥末堆在深圳連續舉辦兩場遊戲化教學設計工作坊,旨在讓老師習得遊戲化教學設計的方法,設計出可以運用到實際教學中的課程。
  • 四手聯彈中一些教學技巧的運用
    【新同學】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鋼琴課堂」關注。   四手聯彈這種鋼琴演奏形式在中國的教學中,很少會被教師採用。但國外的音樂院校旱已將其歸入室內樂的教學中,因為相互協調配合的本領對一個音樂學生的成長很重要。針對四手聯彈的重要性及中國鋼琴教學理論對其研究幾乎為空白的現狀,本文將從幾方面簡要的對鋼琴教學中四手聯彈技巧的運用做些分析與論述。
  • 「走向國際化的英語'4C'聽說課堂」——記2019之秋浙派名師第29屆「名校•名師•名課」初中英語經典課堂教學藝術展
    周瑜老師指出,王超老師的課堂設計思路分明,邏輯清晰,非常有利於鍛鍊學生的聽力技巧、提高聽說能力。Tom的課堂則是透過高度的課堂參與度提高學生英語聽說學習的興趣與效率。     11月19日下午,由上海市及杭州市的優秀教師聯袂組成的名師團隊閃亮登場,他們進行了以「多元互動的高效聽說課堂的創設」為主題的課堂演繹。第一位進行課堂展示的教師是來自上海市的李婧老師。
  • 面試過程中犯錯,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無論是教師資格證考試還是教師考編制,面試必不可少,面試中總會有考生過度緊張,忙中出錯,只要一出錯就會更緊張,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呢,想要在面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除了要做充分的準備之外,還要學會正確地處理面試中所犯的錯誤,力求犯了錯不扣分或者少扣分,甚至把錯誤合理轉化,成為一個亮點,獲得加分。
  • 【教學心得】體態語言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英語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一定要注意體態語言的運用,充分發揮體態語言的優勢,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一、正確運用臉部表情可以調節課堂氣氛1.教師的微笑可以激勵學生學習,也能讓課堂氣氛更加輕鬆社交場合中最富有吸引力、最有價值的面部表情是微笑。
  • 16位名師公開課,5000教師在線觀摩!浙派名師經典課堂教學藝術展火了
    名師助力,引領教學實踐浙派名師研究院此次藉助直播手段,克服了空間和時間的局限,在各大名師的傾力付出下,讓更多教師有機會接受到優質的名師資源,感受到更專業的智慧課堂現場。課中,樊老師圍繞主題核心,在平板上多次布置閱讀小測試,在樊老師的閱讀課上,平板與英語學習相得益彰,運用科技手段將課堂節奏牢牢把握,使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都在高效中進行。
  • 給教師的100條課堂教學建議
    35 在隨堂練習中精彩展開 名師課堂教學中隨堂練習的設計以落實雙基、發展智力、提高學科素質為目標,依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來設計,有利於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 科研論文丨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肯定性評價語的作用及應用技巧
    課堂評價語的界定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答問、作業、演示、表現所做出的評價性語言。是教師教學機智、口語技巧、教育智慧的全面展示,更是教師文化底蘊、人格魅力、愛生情懷的真實體現,雖產生於即興,卻根植於教師個人良好素養之中。而在現代教育的大背景下,課堂教學中的肯定性評價語,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起到了較好的激勵作用。
  • 淺談電子白板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巧妙地運用電子白板可以加快學生與語文知識的相融相通,降低教學難度,以其動態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使課堂教學密度加大,課堂氣氛活躍,尤其能使學生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自學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如果我們老師上課的時候用好它,那效果可就不一般了。
  • 「費曼技巧」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費曼技巧」是一種學習方式,能夠促進學生提高知識的吸收效率,真正理解並學會運用知識。這個學習方法看你能否用直白淺顯的語言把複雜深奧的問題和知識講清楚。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如果學生能用通俗語言描述數學問題,將很大程度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 【名師課堂】want的用法
    本次校園名師課例標題是《want的用法》。同學們在外研社四年級上冊的教材中首次接觸want這個動詞,一直到六年級下冊,其用法仍是要求掌握的重難點。為了讓同學們對want的用法有一個從宏觀到微觀、從粗略到具體的了解,故選擇此內容作為課例題材。本課的教學目標旨在讓學生學會want的正確發音,掌握want的兩種用法,即want + sth和want to do…。
  • 重慶市小學語文學科名師培養對象送教渝北 讓語文要素在課堂教學中...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9日12時11分訊(凃小義)如何讓語文要素在課堂教學與學習活動中自然落地?日前,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文體單元教學研討觀摩活動暨「國培計劃(2019)」重慶市小學語文學科名師培養對象送教渝北教研活動,在重慶市渝北區長安錦繡實驗小學校舉辦。
  • 教學中如何與學生對話?看看這位特級教師的課堂新形態丨名師反思錄
    - 這是好老師 2020年的第27篇文章 -名師特級教師張韶龍丨名師反思錄名師是如何「煉成同時帶領學生體驗探究的趣味,在課堂後半部分的一些教學環節中,教師少講解,學生多探究,鼓勵學生在自主實驗探究過程中「做中學、說中學、悟中學、學中學」,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激發他們科學探究的樂趣。再如,在牛頓第三定律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基於問題的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