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名師對話2】音樂教學語言的運用

2021-02-21 中小學音樂教育雜誌社

音樂教師的課堂語言素養直接關係到音樂教學活動的效果。教師的語言要講究藝術性,富有感染力,或親切溫和、或幽默風趣、或熱情有力、或柔和細膩……在教學中,恰到好處的教學語言的運用,可以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說過:「教師的語言素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

「教學語言單調」「教學指向不明」確實是新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好不好」「是不是」「可不可以」,這是新教師在教學中經常出現的用詞。我曾在一堂指導課中記錄一位新教師的教學用語,其中,「好不好」一詞被高頻率使用:「一起來拍一拍,好不好」「老師唱小雞說話嘰嘰嘰,小朋友唱嘰嘰嘰,好不好」「再來一遍好不好」「這組唱唱小雞說話,你們組仔細聽,好不好」「小雞和小鴨一起來唱一下,好不好」……一節課用了26個「好不好」,反映了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單一與貧乏。

音樂課堂的教學語言要簡潔明了、生動傳神並富有學科的特點,這樣的教學語言有助於有序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質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下面,和老師們談談音樂教學中「導入語、提問語、指令語、過渡語、評價語、小結語」這幾種教學語言的運用。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起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學習欲望與學習熱情,促使其以積極的狀態投入學習的作用。教師的導入語是能否集中學生注意力,產生學習動力的關鍵因素。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導入類型來設計導入語。「直接導入」可以採用簡短的語言陳述或設問,直接指向學習的內容。比如,《維也納的音樂鍾》一課,課件展示維也納美景,教師的導入語:「有一位叫柯達伊的音樂家非常喜歡維也納,他在離開這座城市的時候準備了一件禮物送給維也納,大家猜一猜是什麼呢?」又如,《叮鈴鈴》一課,教師在播放歌曲之前,設問導入:「歌曲帶給你怎樣的感覺?把我們帶向了哪裡?」遊戲、謎語等「趣味導入」的語言要簡潔而有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如《對花》一課「猜謎導入」的導入語:「國色天香,這是什麼花?」「花中皇后,又是什麼花?」還有律動表演、節奏傳遞等「活動導入」,音畫欣賞等「情境導入」等,不論哪一種導入形式,導入語都要講究自然、簡練、新穎、靈活。

在音樂學習中,良好的問題情境能形成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聆聽、探究、創造,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因此,提問語的巧妙設置尤為重要,語言要精簡,抓住重點,吸引學生注意,引發學生思考。

比如《化裝舞會》一課「感知舞蹈特色環節」:1.學生欣賞探戈舞蹈視頻,找一找「這段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什麼動作?」2.教師問「為什麼探戈舞蹈中會有甩頭動作呢?」引發學生交流之後教師作介紹。3.設問「舞者在什麼時候甩頭?表情是怎樣的?」教師表演,學生帶著問題觀賞。學生注意力非常集中,專注觀察教師的動作,主動發現與交流。

「教學指向不明」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降低教學效率。因此,某一教學環節要進行怎樣的實踐活動(演唱、律動、樂器伴奏等),活動的操作方式、具體要求是怎樣的,教師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並且明明白白地告訴學生,讓他們知道做什麼、怎麼做。

如《乘雪橇》一課欣賞A』樂段之前,教師說:「請同學們完整演繹B樂段,當聽到熟悉的A樂段歌唱性主題旋律再次響起時,隨音樂舞動起來。」指令清晰,學生聽辨準確,表演完成度高。

提示性的指令語可以融合力度、速度、情感等要素,使它具有音樂特質,具有韻律感,富有感染力。比如「再 來|一次|」「大家再來|一 起||」。教學指令可以用語言描述,也可以結合手勢、眼神等「體態語」給學生明確的提示。

音樂教學各環節之間的銜接是整節課流暢呈現的重要因素,教師要注重各環節過渡語的設計與運用。過渡語要自然妥帖、生動傳情,融入教學情境之中娓娓道出。

比如,《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課,1.由「隨樂律動表演」到「欣賞草原活動場景」的過渡語:「歌聲中,我們來到美麗的大草原,寧靜的大草原馬上就要熱鬧起來了,一起來看看。」2.由「表演小馬散步」到「隨伴奏音樂按XX X的節奏輕敲筷子,模擬小馬跑步」的過渡語:「小馬跑起來了,我們也來賽一賽」。3.由「表演小馬跑步」到「學生聆聽教師演奏,欣賞草原美景」的過渡語:「小馬跑累了,要休息一下。讓我們停下腳步,看看藍天白雲。」

教學評價有教育、激勵與改善功能,它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走向,影響著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表現要做出即時、即興、恰當的評價,特別是激勵性的評價,傳遞給學生一種被肯定與被欣賞的信息,有利於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增強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評價語要具體。評價內容要言之有物,客觀真切。比如《我的家在日喀則》一課感知歌曲旋律環節,學生先用「bang」模唱第一個音,個別學生的音準有偏差,教師說「你很認真,就差一點點了,再聽聽。」當學生聆聽後再次準確演唱時,教師由衷地說:「這回音準棒棒的,厲害了。」之後,學生「最大限度記憶旋律」,用「bang」模唱自己能夠記憶的部分。有的學生準確模唱出兩小節旋律,教師用誇讚的口吻說「XX準確地唱出了兩個小節的旋律耶,我們把掌聲送給他。」

評價語要生動。評價包括有聲語言(即口頭評價)和無聲語言(即體態評價),體態包括表情,動作,肢體等。如,表示讚賞可微笑點頭、豎起大拇指、與學生擊掌、擁抱……這些都會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以示提醒可用「捻指聲」喚回其注意力,機智而不失幽默地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可相互結合,靈活運用。

小結語一般用於課的結束部分,也可用在某個教學環節的結尾。如果把導入看作一節課的開場,那麼,課的結束部分就是謝幕的環節。好的小結語能夠起到歸納、強化、升華、延伸的作用。

如《化裝舞會》一課採用歸納式小結「今天我們欣賞了探戈音樂,了解了探戈這種舞曲的體裁,感受探戈舞曲歡樂與憂鬱並存的情感內涵。希望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能去關注探戈音樂,感受它的獨特魅力。」

《雪絨花》一課通過小結升華情感:「在音樂中,歌唱是表達情感的最直接方式。今天,我們在《雪絨花》的歌聲中不僅感受到了上校全家以及奧地利人民心中濃濃的愛國情,還體會到了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溫馨畫面。愛上音樂,愛上生活,從愛上歌唱開始,老師希望並祝福同學們能通過歌唱,領略音樂所綻放出的美好」。

上述要點供老師們參考。教學語言的運用還要關注語氣語調的抑揚頓挫和音量的把控。音調太高、音量太強,學生會疲勞;音量太弱,學生聽不清楚,會分散注意力。口頭語言的運用應和體態語言恰當結合。教師的性格、特點和能力等有所不同,教學語言的風格也會各不相同,老師們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實踐中靈活運用,熟練掌握,形成個性化的、富有特色的教學語言風格。

相關焦點

  • 肢體語言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需要將抽象的音樂詞彙、概念等形象化,以利於學生理解。肢體語言的有效表達,是將抽象的學習內容形象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則結合教學實踐,對肢體語言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提出幾點淺見。
  • 教師肢體語言在幼兒音樂活動中的運用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從自身的學科特點出發,運用肢體語言的途徑,實施想像,創新教育,讓幼兒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從多個側面感受音樂,理解音樂,並有創造性地表現音樂,使幼兒在肢體語言與音樂有機結合中感受到音樂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幼兒音樂活動中根據音樂並結合肢體語言的方式進行教學,體現了音樂新課程關於「發展幼兒音樂興趣」、「強化幼兒音樂審美體驗」和「鼓勵幼兒音樂創造」的重要思想。
  • 「產婆術」對話法在政治教學中運用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一個關鍵的環節就在於如何促進教與學的主體間的聯繫。我認為,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情境,並以此為契機,緊密圍繞授課內容,向學生提出有關的問題,開展與學生之間的對話,為開展思想政治課教學打開一個窗口。
  • 走向語言融合的教學對話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滿堂問」和學生信口開河的回答,看上去交流熱烈、氣氛活躍,但由於停留於問題的淺層,缺少思維的深度,自然也不是教學對話。語言融合實現了對話各方智慧的碰撞和思想的交織,既是區別於一切虛假、空洞對話的外顯標誌,也是對話者促進視野融合、達成相互理解與自我理解的內在需求。
  • 音樂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將音樂巧妙地運用到地理教學中,不僅能豐富教學手段,而且能啟發學生的想像力,將學生的聽覺、視覺融入教學內容中,大大增強感官效果,激發學生的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音樂在課堂導入中的運用課堂導入作為一節課的總起,對整節課的教學效果至關重要。
  • 淺談舞蹈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長知識了
    通過音樂教學實踐和課題的研究探索,結合小學生的年齡,心理及生理和小學生音樂教學的要求和特點,對小學生音樂教育如何運用舞蹈律動進行探究,從中得出結論:運用舞蹈律動教學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對小學生音樂音樂素養與整體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 【教學心得】體態語言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英語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一定要注意體態語言的運用,充分發揮體態語言的優勢,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一、正確運用臉部表情可以調節課堂氣氛1.教師的微笑可以激勵學生學習,也能讓課堂氣氛更加輕鬆社交場合中最富有吸引力、最有價值的面部表情是微笑。
  • 淺談音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我的課堂更是離不開音樂的點綴和陪伴。中國的文學向來就和音樂融於一體,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元曲,無不可吟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更需要用音樂這門藝術來進行輔助教學。因為音樂和語文是相互補充的,使用得當,既能創設特定的教學環境和愉快的學習氣氛,又能提高課堂效率,從中還能培養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審美能力。
  • 【名師修煉】易增加 | 對話教學,智慧課堂
    課堂教學風趣幽默,提出「對話教學 智慧課堂」教學主張,以「唯美教育」辦學理念。他,頭銜眾多卻很低調。第一次見易增加老師,肯定覺得這是個普通的老師,甚至有點兒「弱」——瘦瘦的身材,聲調不高,說話實在。你肯定不會想到,這個「文弱」的老師,背後有眾多具分量的頭銜。他,成績斐然卻總說「不累」。
  • 學學名師運用「教學機智」的技巧
    #最近一階段時間,市、縣、鎮級教師公開課接連不斷,筆者連續學習了幾節課,其中不乏許多高質量的課堂,也觀摩了幾位名師的優質課。幾節課過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名師的課堂教學「機智」,他們能夠面對複雜的課堂沉著應對,使課堂如行雲流水,流暢自如。新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學生、內容、環境四因素需要整合,使課程變成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環境」,教學過程也變為師生共同參與的一個十分複雜的動態過程。
  • 看名師如何打造金課?北師大「名師教學觀摩月」火熱來襲!
    一年一度的「名師教學觀摩月」是北京師範大學傳統的教學交流活動,旨在展示教師教學改革成果,促進教學交流,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這裡有經驗豐富的教學名師,也有初出茅廬的青年才俊,還有兄弟高校的十佳教師。
  • 江小雲| 例談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情境創設的策略
    無論學習哪一種外語,其最佳的學習環境就是置身於其所學的語言環境之中。[1]因為學習環境和所處的生活環境仍是以母語進行語言交流。對學生來說,英語沒有像母語那樣使用廣泛,英語似乎沒有真正的「用武之地」。因此在對話教學中,創設有效的環境、情境、場合,以讓學生運用英語,有創造實踐的機會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將結合實例,淺談如何有效創設情境的策略。
  • 淺談音樂數位化和現代音樂的教學手段,以及數位化音樂的運用
    在聲樂教學中可以引入數位化 音樂 教學手段。它可使聲樂教學直觀化,並且可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訓練,使聲樂課堂教學具有延續性,拓展了聲樂教學的領域,具有省時省力、節約師資等特點。數位化音樂教學手段運用於聲樂教學是可行的,它將為聲樂教學帶來新局面。
  • 深思篤行 練就獨門教學「秘籍」
    他發現,在物理教學中,只有教師成為身體力行的創新示範者,學生創新的火苗才會被點燃。比如,經常遇到實驗器材操作不方便、實驗演示效果不理想、實驗器材缺乏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錢永昌自己動手對實驗器材進行改進,不僅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還促進了本校師生的創新風尚。近年來在國內外科技創新大賽、發明比賽上,學生頻頻獲獎。
  • 課堂 | 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五個環節
    對話教學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那麼,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開展對話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呢?
  • 構建簡真智慧課堂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朝天實驗小學成功舉辦第三屆「名師匯,簡真行」教學研討活動
    2018年11月28日至30日,我校成功舉辦了第三屆名師匯教學研討活動。吸引了東城區兄弟學校語文、數學、英語、音樂學科共119名教師觀摩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構建簡真智慧課堂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旨在探討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和策略,構建簡約且真實智慧課堂,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 教學設計 一節英語對話課教學(附專家點評)
    ④能獲取文章的主要句型,進行解構重構,培養語言交流運用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從對話場景了解西方家庭將寵物視作家庭成員的文化特徵,激發學生對待寵物像愛家人一樣尊重關愛之情。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和家人生活的溫馨點滴,領悟到對家與家人的愛與責任。
  • 談高校音樂欣賞課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點
    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擴展了音樂課的教學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尤其是為音樂欣賞教學帶來了嶄新的局面,極大地緩解了課時少而教學內容多的矛盾,有效地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許多優於傳統教學的優點,因此越來越受到老師和學生的喜愛,逐漸成為各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的主流輔助手段。
  • 思維品質如何融入教學活動?這位特級教師的課堂探索值得一看丨名師...
    曾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黑龍江省勞動模範、省政府特殊津貼、省教學名師、省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省級課題,教學成果《高中英語五種課型教學模式建構與實踐創新》榮獲全國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出版教學專著一部,主編教學論著、教材11部。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思維的工具。
  • 京翰名師說2013年高考英語:綜合語言運用是重點
    總的來說,2013年湖北英語高考試卷體現「穩定中求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突出語篇,強調語言交際化,注重英語運用的實際語言環境和英語的實際運用」的命題原則,人文性濃厚,突出語境,貼近生活,是一套符合新課程標準,能有效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能力的試卷。注重基礎,著力內容創新,側重考查考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是2013年湖北高考英語的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