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兒保中心:快住手!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新生寶寶

2020-12-25 騰訊網

快住手!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新生寶寶,別再做了!

寶寶出生後,很多媽媽將全身心的愛給寶寶,恨不得二十四小時都將寶寶帶在身邊。

但媽媽也是新手,寶寶出生,身體等都很不成熟,經不起大人的各種折騰,所以在新手媽媽照顧寶寶的時候,這幾種危險的行為千萬別做,不然會傷害到可愛的寶寶。

用力搖晃寶寶入睡

有些媽媽可能在日常中,喜歡晃著寶寶入睡。不經意地使得寶寶頭部劇烈搖晃,這時寶寶各項都沒有發育成熟,大腦還沒發育好,而頸部肌肉對頭部的支撐力較弱,搖晃過程會對大腦內的血管進行牽拉,可能造成顱內出血,留下偏癱、癲癇、失明等後遺症,腦損傷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正確做法:當我們需要通過輕微搖晃來安撫寶寶時,注意力度一定要輕柔,可以配合輕拍寶寶的後背。

過早豎抱

過早豎抱寶寶是不可取的。因為寶寶頸椎處於較脆弱的階段,加上頸部肌肉力量不足,不能很好地支撐和控制頭部,加上家長可能掌握不好方法,會有損傷到寶寶頸椎風險。

建議在寶寶滿三個月後才開始嘗試著豎抱,3個月以內的寶寶頸椎尚未發育完善,頭大、頭重、骨骼的膠質多,肌肉還不發達,頸部肌肉也還不是很有力,寶寶的脖子還很軟,不能很好地支持自己的頭。所以對於1~2個月的嬰兒,最好採取平躺的姿勢,儘量不要豎抱,也可採用角度較小的斜抱。

如果在3個月內因吃奶後拍嗝等情況,需要豎抱的情況,一定要注意用手託住寶寶的頭部,給寶寶頭部一個有力的支撐。這樣就不會因為豎抱而給寶寶的頸椎造成傷害了。

正確的豎抱方法:豎抱時媽媽須用手託住寶寶的頭和腰背部;或將寶寶的胸部靠在媽媽的肩上,一隻手挽住寶寶的臀部,另一隻手託住寶寶的頭,寶寶的胸部和頭部的重量都會落在媽媽的肩膀和手臂上。剛開始豎著抱的時間可以短一點,隨著寶寶月齡增加,可以適量增加豎著抱的時間,讓寶寶舒適,大人也舒服。

把屎把尿

這個真的是老生常談了,在這裡還是要再強調一次,不要給孩子把屎把尿!

1、會影響寶寶脊椎發育:在給孩子把屎把尿的過程中,孩子脊椎部分是彎曲的,另外,寶寶腰腿部分會形成一個對摺。這個時候,所有的壓力都會集中到寶寶尾椎上,但家長們需要知道,這時寶寶的脊椎發育並不完善,這樣的姿勢,對寶寶傷害是非常大的。

2、影響寶寶的心理髮育:許多家長在給寶寶進行把屎把尿時,總會定下幾個固定時間點。有時候孩子正玩得好好的,結果就被家長把著進行排便。但孩子這時也並不想進行排便,卻要被家長一直的把著,對寶寶來說,這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情,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也十分的不利。

3、容易引起寶寶脫肛和痔瘡:在家長們把著孩子的時候,想一想那個動作,很容易使寶寶的腹壓增大,引起直腸往下滑動,經常這樣的話,很容易導致脫肛。孩子在4歲之前的時候,都很容易出現脫肛的現象。如果家長們不想孩子以後受到這樣的折磨,就不要再對孩子把屎把尿了。

4、影響孩子括約肌的發育:在寶寶三歲左右的時候,位於尿道和肛門處的括約肌才能夠發育成熟,這是寶寶能夠自主控制大小便的基礎。但是,家長們如果經常對孩子把屎把尿,就會造成孩子對便意的感知能力下降,只會在被把的時候排便,不把的話,就容易尿褲子。

正確做法:在日常的生活中,媽媽應該讓孩子進行自主排便的時候,就要對孩子進行訓練。當家長們發現孩子會告訴自己想要排便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教孩子脫褲子、排便等一些簡單的動作,可能孩子剛開始的時候會做不好,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有耐心。這樣下去的話,孩子們一般在2、3歲的時候,就都會自主排便了。

相關焦點

  • 武漢兒保中心:新生寶寶的這些「異常表現」,爸媽別擔心
    新生寶寶的這些「異常表現」,爸媽別擔心女兒出生後,先生很開心,但也有些神經兮兮:她怎麼總打嗝;她呼吸怎麼這麼急促,為什麼時快時慢;她喉嚨裡怎麼會有痰的聲音……她不會有什麼問題吧。我也曾看到網上有媽媽詢問為什麼寶寶總是下巴抖動,下面的回答讓我哭笑不得:是缺鈣吧,趕緊補葡萄糖酸鈣;是缺氧吧,趕緊做頭部掃描;是不是天氣冷,凍著了?
  • 快住手!你做的這些行為,可能會讓狗狗「折壽」
    做過的話,就快住手吧!也有可能是因為犬瘟、犬傳染性肝炎、支氣管炎、咽炎等嚴重的健康問題,主人沒有及時發現,可能會讓狗狗小命不保!結語:這些行為你做過多少呢?你家狗狗多少歲啦!
  • 這個「夏天神器」讓寶寶成「腦癱」,大多家庭仍在用,家長快住手
    這個「夏天神器」讓寶寶成「腦癱」,大多家庭仍在用,家長快住手。這個「夏天神器」讓寶寶成「腦癱」,大多家庭仍在用,家長快住手。這個「夏天神器」讓寶寶成「腦癱」,大多家庭仍在用,家長快住手。這個「夏天神器」讓寶寶成「腦癱」,大多家庭仍在用,家長快住手。
  • 武漢兒保中心:新手爸媽如何照顧新生寶寶?
    新手爸媽如何照顧新生寶寶?這九條越早知道焦慮越少 寶寶出生後,新手爸媽到底應該怎樣照顧新生嬰兒?需要注意哪些?有哪些技巧?接下來給大家科普關於新生寶寶的九個注意事項,助您在新手媽媽的路上不迷茫不慌張~
  • 寶寶總是哭鬧,檢查竟是脊椎扭傷,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到寶寶
    現在很多家庭在寶寶即將要出生時就備好了尿不溼,而以前用的「尿布」幾乎已經淘汰,尿不溼可以說為寶媽省了不少力氣,孩子剛出生時拉尿次數非常多,用尿不溼既衛生又方便,還不用清洗,只是在給孩子換尿不溼時,寶媽們還是要多注意的,不然很容易傷害到寶寶。
  • 有多少人不知道傷害手機的三大行為?住手
    有多少人不知道傷害手機的三大行為?住手!從表面上看,我們對手機都很了解,因為至少手機永遠伴隨著我們,但事實上如果我們談論真正的手機維護,我們可能對他們知之甚少,雖然國產手機的價格很方便,但要想開一部國產手機並不難!
  • 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這些行為要避免,很可能會給寶寶造成傷害!
    在寶寶出生後,馬上就成了一家人的焦點,不管是日常護理還是餵養方面都要十分謹慎。但是現在有很多新婚夫妻,因為對此不太了解,所以在生完孩子之後手忙腳亂,不知道該怎麼辦,到頭來不僅影響了產婦的產後恢復,還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其實是在新生兒出生後的24小時內,有些行為是需要避免的,否則很容易會給寶寶造成傷害。
  • 武漢兒保中心:究竟要不要給新生寶寶洗胎脂和剃胎毛?
    究竟要不要給新生寶寶洗胎脂和剃胎毛?有新手媽媽問,孩子出生後,醫生沒有把孩子身上的胎脂洗掉,說自然吸收,是這樣嗎?我們這個地方在孩子滿月後有剃胎毛的習俗,同時還包括剃眉毛,剪睫毛,認為這樣孩子以後頭髮和眉毛就會長得烏黑髮亮。不知道這個習俗有科學依據嗎?
  • 快住手!寶媽這4種行為讓寶寶越來越醜
    其實只要人的五官端正,顏值一般都不會低,而五官是否端正則和寶寶小時候的面部發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些家長就是因為不注意這方面的保護才導致寶寶越來越醜。那麼究竟是怎樣的錯誤行為才會影響到寶寶的「顏值」呢?下面就為大家總結了這4種家長們常犯的錯誤。
  • 養育小知識|這些行為正在傷害寶寶的聽力!
    2020.12.11 【象大大親子今日分享】 這些行為正在傷害寶寶的聽力 1、抱著寶寶大聲說話 寶寶對人的聲音非常敏感,有的父母嗓門很大,在和別人說話時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聲音,說話聲很大。卻不知寶寶的耳膜是特別脆弱的,這種突如其來的聲音對他們的聽力無疑是一種傷害。所以,父母平時一定要控制好自己聲音的分貝,避免損傷寶寶的聽力。
  • 這些行為,對寶寶的乳牙傷害很大,快來看
    幼兒的乳牙雖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脫落,但是不積極護理孩子的乳牙就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想讓孩子擁有一口好牙齒,作為家長不但要鼓勵寶寶從小堅持刷牙、定期做口腔檢查,還要幫助寶寶改掉以下這些壞習慣。特別是一些媽媽喜歡在睡覺前給寶寶吃藥,就更容易讓寶寶的口腔內長時間積聚這些糖類,引起蛀牙。因此,服用止咳糖漿、咽喉含片後一定要督促寶寶漱口刷牙哦!2.熱食冷食交替食用冷熱食物交替吃其實是很傷牙齒的。
  • 武漢兒保中心:抱娃是個技術活!呵護0~1歲寶寶頸部要這樣抱
    呵護0~1歲寶寶頸部要這樣抱雖然媽媽們都知道新生兒的脖子很脆弱,需要小心呵護,但究竟怎樣做才更科學,才能避免「常理中的誤區」?這些成為媽媽們關心的問題。武漢瑪麗亞兒保中心專家表示,新生兒由於頸部和頭部還沒有完全發育,骨骼和肌肉的力量還不足以支撐頭部,加之新生兒頭部在全身的比重比較大,所以不正確的姿勢可能會對寶寶的骨骼和大腦造成傷害。
  • 這6個日常行為可能會傷害到寶寶的視力,爸爸媽媽要引起重視
    寶寶的視力對於很多父母來說,都是心頭傷。看不見、摸不著。也許有些不經意的行為,可能都會對寶寶的視力帶來很大的影響。下面家長這些日常的行為,可能會傷害的寶寶的視力,家長需要引以為戒:這樣光線較弱,對寶寶的視力影響較小。秋冬季節,家長在給寶寶洗澡時,注意浴霸的光線,禁止浴霸的光線照射到寶寶的眼睛。以免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日常中應該注意的,比如拍照,寶寶拍照時儘量少用閃光燈,降低閃光燈對寶寶視網膜的傷害。
  • 這些行為會傷害寶寶的脊柱,你有嗎,快改了吧!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些人的儀態有問題。很多人都意識到,在他們成年後,他們的頭會不由自主地向前傾斜。事實上,人們的姿態在幼兒期就開始形成了。 娜娜感到特別難過和後悔,因為她的孩子的健康差點就受到來自她這個母親的傷害,因為她缺乏為人父母該有的知識。幸運的是,娜娜及時糾正了她對成功的渴望,她的孩子最後的也沒有什麼健康問題。 嬰兒有固定的時間翻身和坐著。當寶寶到了這個階段,他會自己學習,所以他的媽媽不用太擔心。
  • 別對寶寶做這4個「親密」行為,可能會傷害娃,再疼愛也不合適
    可是,那些在父母長輩眼中看似對孩子的「親密」行為,實際上卻對孩子存在殺傷力。行為一:過早豎抱寶寶寶寶出生後的生長發育特點是頭大、頭重、骨骼膠質多且相對鬆軟、肌肉力量薄弱且大腦袋需要靠頸部的肌肉和韌帶支撐。
  • 別對寶寶做這4個「親密」行為,可能會傷害娃,再疼愛也不合適
    生活中,豎抱寶寶,可以讓家長跟孩子面對面並產生更「親密」的互動行為,這是家長喜歡豎抱的重要原因之一。這是因為1-3個月的寶寶儘管頸部肌肉力量在逐漸增強,但是還不足以完美的支撐頭部。一旦過早的豎抱寶寶,很有可能會導致頸部損傷。想要豎抱寶寶不對其造成傷害,一定要等到寶寶的頸部能夠支撐起他們的頭部後,在豎抱時,為了避免寶寶後仰,建議用手託住寶寶頸部。
  • 想剃寶寶胎毛的父母,現在要趕緊住手了
    想剃寶寶胎毛的父母,現在要趕緊住手了 2021-01-14 0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孕期傷害寶寶的這些行為,你需要知道
    爭吵與人爭吵 與人發生爭吵特別是夫妻爭吵,會導致焦慮和抑鬱,這會傷害你的寶寶這些情緒上的變化是由女性的新陳代謝或荷爾蒙引起的,它們會影響大腦和情緒。這時候,你需要控制調節好自己,比如和朋友去看個電影、逛個街,冥想等等。
  • 抱孩子的舉動,可能會傷害到「這些」寶寶!
    門診,遇到一對年輕的父母,著急忙慌的抱著孩子衝進診室:「醫生,快,你看我家孩子怎麼了,左胸前起個大包;現在我們都不敢抱孩子,一碰就哭。」給寶寶做了相關檢查,問了家長平時有沒有經常抱著孩子舉高高,媽媽說孩子爺爺經常抱著孩子舉過頭,放下來用頭抵孩子親暱;老人疼孩子,看似親暱無害的舉動,卻正是傷害孩子誘因。
  • 家長這「2種常規行為」,是孩子脾胃的「天敵」,趕快住手吧
    寶寶出生以後,家人們每天對寶寶都是呵護備至,時刻關心著寶寶的身體變化,很多寶媽都知道,孩子的脾胃情況,是反應孩子健康與否的晴雨表。當寶寶脾胃出現問題,那麼就說明寶寶身體出現狀況了。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家人們的重心都移到了這個新生生命上了。讓寶寶健康成長,成為了家人最重要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