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住手!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新生寶寶,別再做了!
寶寶出生後,很多媽媽將全身心的愛給寶寶,恨不得二十四小時都將寶寶帶在身邊。
但媽媽也是新手,寶寶出生,身體等都很不成熟,經不起大人的各種折騰,所以在新手媽媽照顧寶寶的時候,這幾種危險的行為千萬別做,不然會傷害到可愛的寶寶。
用力搖晃寶寶入睡
有些媽媽可能在日常中,喜歡晃著寶寶入睡。不經意地使得寶寶頭部劇烈搖晃,這時寶寶各項都沒有發育成熟,大腦還沒發育好,而頸部肌肉對頭部的支撐力較弱,搖晃過程會對大腦內的血管進行牽拉,可能造成顱內出血,留下偏癱、癲癇、失明等後遺症,腦損傷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正確做法:當我們需要通過輕微搖晃來安撫寶寶時,注意力度一定要輕柔,可以配合輕拍寶寶的後背。
過早豎抱
過早豎抱寶寶是不可取的。因為寶寶頸椎處於較脆弱的階段,加上頸部肌肉力量不足,不能很好地支撐和控制頭部,加上家長可能掌握不好方法,會有損傷到寶寶頸椎風險。
建議在寶寶滿三個月後才開始嘗試著豎抱,3個月以內的寶寶頸椎尚未發育完善,頭大、頭重、骨骼的膠質多,肌肉還不發達,頸部肌肉也還不是很有力,寶寶的脖子還很軟,不能很好地支持自己的頭。所以對於1~2個月的嬰兒,最好採取平躺的姿勢,儘量不要豎抱,也可採用角度較小的斜抱。
如果在3個月內因吃奶後拍嗝等情況,需要豎抱的情況,一定要注意用手託住寶寶的頭部,給寶寶頭部一個有力的支撐。這樣就不會因為豎抱而給寶寶的頸椎造成傷害了。
正確的豎抱方法:豎抱時媽媽須用手託住寶寶的頭和腰背部;或將寶寶的胸部靠在媽媽的肩上,一隻手挽住寶寶的臀部,另一隻手託住寶寶的頭,寶寶的胸部和頭部的重量都會落在媽媽的肩膀和手臂上。剛開始豎著抱的時間可以短一點,隨著寶寶月齡增加,可以適量增加豎著抱的時間,讓寶寶舒適,大人也舒服。
把屎把尿
這個真的是老生常談了,在這裡還是要再強調一次,不要給孩子把屎把尿!
1、會影響寶寶脊椎發育:在給孩子把屎把尿的過程中,孩子脊椎部分是彎曲的,另外,寶寶腰腿部分會形成一個對摺。這個時候,所有的壓力都會集中到寶寶尾椎上,但家長們需要知道,這時寶寶的脊椎發育並不完善,這樣的姿勢,對寶寶傷害是非常大的。
2、影響寶寶的心理髮育:許多家長在給寶寶進行把屎把尿時,總會定下幾個固定時間點。有時候孩子正玩得好好的,結果就被家長把著進行排便。但孩子這時也並不想進行排便,卻要被家長一直的把著,對寶寶來說,這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情,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也十分的不利。
3、容易引起寶寶脫肛和痔瘡:在家長們把著孩子的時候,想一想那個動作,很容易使寶寶的腹壓增大,引起直腸往下滑動,經常這樣的話,很容易導致脫肛。孩子在4歲之前的時候,都很容易出現脫肛的現象。如果家長們不想孩子以後受到這樣的折磨,就不要再對孩子把屎把尿了。
4、影響孩子括約肌的發育:在寶寶三歲左右的時候,位於尿道和肛門處的括約肌才能夠發育成熟,這是寶寶能夠自主控制大小便的基礎。但是,家長們如果經常對孩子把屎把尿,就會造成孩子對便意的感知能力下降,只會在被把的時候排便,不把的話,就容易尿褲子。
正確做法:在日常的生活中,媽媽應該讓孩子進行自主排便的時候,就要對孩子進行訓練。當家長們發現孩子會告訴自己想要排便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教孩子脫褲子、排便等一些簡單的動作,可能孩子剛開始的時候會做不好,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有耐心。這樣下去的話,孩子們一般在2、3歲的時候,就都會自主排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