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小知識|這些行為正在傷害寶寶的聽力!

2020-12-20 騰訊網

2020.12.11

【象大大親子今日分享】

這些行為正在傷害寶寶的聽力!

1、抱著寶寶大聲說話

寶寶對人的聲音非常敏感,有的父母嗓門很大,在和別人說話時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聲音,說話聲很大。卻不知寶寶的耳膜是特別脆弱的,這種突如其來的聲音對他們的聽力無疑是一種傷害。所以,父母平時一定要控制好自己聲音的分貝,避免損傷寶寶的聽力。

2、用力給寶寶捏鼻涕

當寶寶感冒發燒時,鼻腔內會出現很多的分泌物,一些父母就會習慣性地用紙巾把這些分泌物用力清理出來。但是,人的耳鼻咽喉等器官都是通過咽鼓管連通的,當父母用力捏寶寶的鼻子時,外界空氣就會通過咽鼓管流向中耳腔,很容易讓寶寶出現耳鳴、耳悶的現象,嚴重時還會導致鼻涕流入中耳腔,引發中耳炎,損傷寶寶的聽力。

3、頻繁給寶寶掏耳朵

很多父母都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給寶寶掏耳朵,每當看著寶寶耳朵裡的髒東西被弄出來,心裡就充滿了成就感,但其實父母這樣做很可能會損傷寶寶耳道深處的鼓膜,從而影響聽力。而且正常情況下,耳朵有自動清潔的作用,不用父母額外再清理,平時頂多用溼毛巾給寶寶擦拭一下外耳就可以了。

4、給寶寶戴耳機

有兒科專家表示,最好不要給9歲以下的寶寶戴耳機,尤其是聽立體聲音樂時。因為寶寶的聽覺器官正處在發育期內,非常脆弱,經不起外界的摧殘。若是戴上耳機,聲音會近距離直接刺激到寶寶的聽覺器官,使之異常興奮,長此以往,容易造成寶寶聽覺疲勞,損傷聽力。

相關焦點

  • 寶寶聽力易受損,這4種行為或造成永久傷害!家長千萬要注意
    養育孩子一天天的長大,看著他從牙牙學語到背著書包上學,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也很欣慰的事。但是在育兒的道路上,每位家長並不是全能的,有時會出現一些差錯,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有些傷害寶寶耳朵的行為千萬可不能有,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這些噪音會傷害寶寶聽力!
    1周歲以內,正是寶寶聽覺發育的黃金時期,但是,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噪音,無時無刻不在危害著寶寶的小耳朵,影響聽覺發育。而且這種傷害很可能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了,甚至可能始於嬰兒期。造成這種傷害的原因有很多。1.玩具噪音一些經過擠壓能吱吱叫的空氣壓縮玩具,經常被父母用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這類玩具在10cm內可達78~108分貝,相當於一臺拖拉機在耳邊響動,對絲毫沒有防備的嬰兒,難免會使其受到驚嚇!
  • 1-3歲寶寶養育小技巧,包括餵養、發育、行為引導、早教等
    1-3歲寶寶養育小技巧,包括餵養、發育、行為引導、早教等。 ,還給心理帶來嚴重的傷害。 1歲的寶寶出現打人等攻擊性的行為很正常,爸媽不需過於擔心,只需正確的引導,幫寶寶糾正這種壞習慣即可。
  • 寶寶能不能喝礦泉水?伊能靜知識講解,養育孩子不可馬虎
    尤其是在飲食上,之前有新聞報導過奶粉的事件,家中用最貴的錢,買的卻是假奶粉,這就是養育孩子知識不夠充足的表現。可是,相對明星來說,別看明星一天都忙,但是在養育的孩子方面上卻一點也不馬虎。4個月以前的寶寶是不需要喝水的,因為媽媽的母乳裡含有許多水分,再加上孩子年齡還小,每天不需要補充過多的水分,母乳裡所含的水分已經足夠了。
  • 家長的這些小動作正在損害寶寶的聽力,抓緊自查!
    在生活中,爸爸媽媽無意中做的一些小動作或習慣,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損害了寶寶的耳朵和聽力,寶寶聽力損傷是不可逆的,一旦損傷,很有可能會造成聽力障礙,繼而發生言語障礙。所以,我們要從寶寶小的時候,就對他們的聽力做好保護措施,而日常生活中,這些要點需要爸爸媽媽們多多注意。那麼,為了寶寶聽力的正常發育,有哪些習慣動作是需要避免的呢?
  • 你的過度養育,正在傷害孩子
    然而現實生活中,家長卻忘記了這個故事的教訓,總是用「揠苗助長」的方式養育孩子,在孩子的成長中參與過多,掉進了「過度養育」的陷阱:有了孩子後,全身心地撲在孩子身上,一切以孩子為中心;所謂過度養育,指的就是上述這些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不切實際的高期望、過度關注、過度幹涉的教育。
  • 你常做的5件事,正在偷偷損傷孩子的聽力
    養育孩子,看著他從牙牙學語到背著書包上學,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成就且幸福的事。但不少後天的聽力障礙不容易被察覺,往往會被家長忽視,可仍會造成輕度或中度的聽力損失,許多學齡兒童多動症、認知遲緩、反應遲鈍的情況都和聽力損失相關。本期《身邊醫生話健康》健康山西特邀山西省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王勤學醫生來教大家保護小耳朵的正確方法,保護咱家寶寶的聽力健康!
  • 孕媽的壞習慣,胎寶寶也會「耳濡目染」,這些行為會讓他聽力受損
    很多人覺得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是獨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是完全沒有聽力的。但其實並不是,實際上胎兒在5-6個月大的時候就能接受到來自外面的聲源信息了。其實,在懷孕12周的時候他的神經細胞已經開始發育了,到了26-28之後才會慢慢趨於成熟。所以,在這個區間內是胎兒聽力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是孕媽們更需要注意的時候。在孕期,孕婦的這幾個行為都有可能導致胎兒的聽力障礙!
  • 寶爸寶媽們知道,哪些行為會傷害孩子的耳朵嗎?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聽力非常靈敏,但同時也非常脆弱。擤鼻涕、打噴嚏、掏耳朵……這些平常的動作,如果做得不對,很容易傷害到寶寶的耳朵,甚至影響他的聽力。寶爸寶媽們知道,哪些行為會傷害孩子的耳朵嗎?傷害孩子耳朵的行為拍打寶寶的臉有些家長在逗寶寶時,會拍拍寶寶的身體鬧著玩,但千萬要注意別拍打寶寶的臉,以免刺激到耳膜。同時還要注意別讓其他孩子拍打寶寶的臉,因為孩子年紀小往往不知輕重,有時下手重了,會直接傷害到耳膜,造成寶寶的聽力受損。
  • 這些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寶寶的聽力,爸媽平時一定要多加注意
    在寶寶出生之後,寶寶身體各個部位的都會得到一定的發育,但是爸爸媽媽知道嗎,很多時候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行為可能就會對寶寶的聽力帶來直接的影響,其中有5種易損害寶寶聽力的行為,爸爸媽媽們可一定要注意啊。但是這種鞋子的質量都各不相同,有些鞋的分貝過高、過於刺耳的聲音就會損害到寶寶的聽力。所以,建議媽媽少給寶寶穿這種會發出聲音的鞋子。
  • 這3種行為會損害寶寶聽力,你可能經常在做
    3歲以下的寶寶聽覺器官發育還不完善,太大的聲音刺激對他們稚嫩的聽覺器官是有傷害的,而且這傷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寶媽們往往對對環境汙染非常敏感,卻常常忽略對噪音汙染。哪些常見場景會影響到寶寶的聽力抱著寶寶大聲跟人聊天抱著寶寶出門遛彎,遠遠看見熟人,
  • 破壞孩子身體界限感的養育行為
    在我們的養育文化之下,存在著許多破壞孩子身體界限的行為,成人的這些行為隱蔽於家庭日常生活細節之中國人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著錯誤的養育理念和方式,成為我們養育文化的一部分。當孩子生殖器隨意暴露時,為一些用孩子來滿足自己性慾望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機,這些人隨手就可以觸摸孩子的隱私部位。在這個案例中,年輕保姆逗弄2歲男孩生殖器的行為可以解讀為她用此種方式表達對孩子的喜歡,也可以解讀為是她的一種習慣,還可以解讀為她有戀童傾向,利用觸摸兒童生殖器滿足自己的性需要。在這些解讀中,我們無法確定她到底是哪一種狀況。
  • 除夕夜 如何不讓鞭炮聲傷害寶寶的小耳朵
    聽力損傷程度跟聲音強度、持續時間以及寶寶與聲源的距離都有關係。大概的參考原則是,如果你略提高嗓門就能蓋過噪音,那它應該不會傷害寶寶的聽力。非常大的聲音確實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損傷寶寶的聽力。非常大的聲音,指的是85分貝以上的噪音。聽力損傷的程度,跟聲音的強度、持續時間以及寶寶與聲源的距離,都有關係。
  • 寶寶出生頭8個月,養育重點有2個,錯過以後會有大麻煩
    導讀:寶寶出生頭8個月,養育重點有2個,錯過以後會有大麻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出生頭8個月,養育重點有2個,錯過以後會有大麻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養育新生寶寶,新手爸媽只有更懂寶寶、才能給予寶寶更好養育
    導語:3歲前是新生寶寶成長的重要時期,新手爸媽掌握越多科學育兒知識,越能給予寶寶更好養育。每當有新手寶媽進入小區育兒群裡的時候,先前已經進群的寶媽們都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學到的,領悟到的育兒知識分享給新手寶媽。5號樓新搬來的睿睿媽就是一位新手寶媽,她今天在群裡曬了張自己寶寶酣睡的照片。
  • 全球嬰:感冒居然會傷害寶寶聽力,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
    全球嬰母嬰知識:家長們日常關心寶寶的營養補充、長高長重、智力發育等卻非常容易忽視寶寶的聽力問題,尤其是嬰幼兒時期,對於兒童來說,如果聽力存在障礙,直接影響的就是語言的發展!  嬰幼兒不會表達,家長們就尤其要注意看他對聲響有無驚嚇、轉頭等反應。三四歲的兒童還需要關注語言的發展是否和同齡孩子水平一致,一些輕度聽力損失的兒童也會說話,但是清晰度和發展水平都會低於同齡兒童。
  • 這些日常行為損聽力 健康用耳不可忽視
    這些日常行為損聽力 健康用耳不可忽視 原標題:   3月3日是第20個全國「愛耳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麥飛指出,耳機音量過大、高噪音環境、用力擤鼻涕、挖耳朵等日常行為可能對聽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 2歲的寶寶出現這些行為,說明正在變聰明,再煩父母也得忍著
    」反而是寶寶正在變聰明的表現。,尤其是2歲這個黃金時期,父母再煩也得忍著不去阻止,假如寶寶出現了以下幾種行為,說明正在變聰明,父母們可千萬別阻止了。一、2歲寶寶出現這幾種行為,說明正在變聰明1、喜歡撕紙在寶寶三歲的時候就會開始喜歡撕紙,寶寶尤其喜歡將圖畫書撕得粉碎。一些家長會將書本、紙品都放在寶寶碰不著的地方,甚至買一些難以撕毀的書。
  • 寶寶聽力篩查出現問題,孕婦請自查,看看是不是孕期做了這些錯事
    不過很多寶媽自身並不曉得,可能自己目前正在做的某件事會傷害到寶寶的聽力。現實中有的寶寶聽力篩查最終沒有通過,有可能就是在孕晚期做了這幾件錯事,看看你都中了幾個!1、經常出入KTV等噪音大的娛樂場所在懷孕期間,寶寶的耳蝸和耳道其他結構還未發育健全,如果孕媽長期處於噪雜的環境,會對胎兒的正常聽力以及相關結構的發育造成很大影響,嚴重的還有可能直接導致胎兒失聰或者出現其他嚴重疾病。
  • 媽媽這4種行為,很容易損傷寶寶聽力,據說第1個,多數人都中了
    一般來說,寶寶在母體中4個月左右時就已經有聽覺了,不過這個時候他們對外界聲音還不是非常敏感。等到寶寶出生的一周後,他們的聽力發展迅速,會密切關注人的聲音,而且對噪音也會非常敏感。不過,這個階段,寶寶的聽覺神經系統非常脆弱,媽媽的一些不當的行為很容易損傷他們的聽力,特別是第1個,多數人都中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