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以後,家人們每天對寶寶都是呵護備至,時刻關心著寶寶的身體變化,很多寶媽都知道,孩子的脾胃情況,是反應孩子健康與否的晴雨表。當寶寶脾胃出現問題,那麼就說明寶寶身體出現狀況了。
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家人們的重心都移到了這個新生生命上了。讓寶寶健康成長,成為了家人最重要的心願。但是帶娃的寶媽應該都知道,陪伴孩子成長並非一件易事,因為孩子年紀小,發育不成熟,經常出現脾胃虛弱的情況。
脾作為身體的能量生化之源,主運化、主代謝,對於營養物質的吸收、運輸至關重要,脾虛意味著吸收、消化不好,久而久之會影響到健康!
上周末,去閨蜜家做客,剛一進客廳,就發現閨蜜家的小寶寶眼袋泛紅,鼻梁上還有一根青筋,精神狀態非常差。閨蜜跟我抱怨道:昨晚孩子夜裡翻來覆去,一整夜都沒睡著,所以才會出現眼袋的。
我一看感覺問題沒有那麼簡單,根據我多年的帶娃經驗可以知道,小孩子的眼袋是反應孩子脾胃狀況的,便詢問閨蜜是否還有其他症狀。原來孩子還存在著胃口不好,嘴巴異味等症狀,這很明顯就是脾虛積食了。
孩子出現積食,跟家長的一些餵養方式是脫不了干係的。孩子脾胃本身就比較嬌弱,再遇上一些不合理的餵養方式,很容易損傷孩子脾胃,導致積食,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1、餵得太多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吃少不利於身體發育,所以經常追著孩子餵飯。但是要知道,如果孩子吃得太撐是不利於消化的,還會損傷孩子脾胃。古話說的好,「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就是小孩子不要捂的太多,更不要吃的太飽,對於身體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
2、營養過剩
很多家長覺得,小孩子正在長身體,一定要多多補充營養。補充營養對於促進孩子的發育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營養過剩,那麼可能更容易加重小兒脾胃負擔,腸胃也不容易消化,特別容易造成積食。
當孩子出現積食後,首先要從飲食方面進行調整,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再給孩子吃了,也暫時先不要再給孩子進補了。這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喝1種水,消化活性物質,促進腸道蠕動,加快胃液分泌消化食物,豐富的胺基酸、鋅微元素、角蛋白以及微量蛋白酶等,緩解患兒食慾不同症狀清理孩子體內積食,減輕脾胃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