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寶寶脾胃的「推手」竟是家長的3大習慣,家長們快住手吧

2020-10-23 桔味濃縮汁

最近幾天,氣溫一直在下降,換季給帶娃的父母帶來了很多麻煩。這段時間,很多父母反映說,孩子最近總是生病,稍不留神就感冒和咳嗽,而且食慾也變差了,吃飯吃得少了,有的孩子還出現脾虛的情況,孩子吃東西不易消化,非常容易積食,積食又影響脾胃的運化,這樣反反覆覆,孩子真的遭罪。


孩子積食的時間越長,對發育的影響越大,但為什麼孩子會積食呢?其實父母的是「催化」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第一,父母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積食,第二,父母也是孩子積食的「幕後推手」。有些父母平時不注意帶娃,有些不良習慣很容易導致孩子的積食。

孩子積食了,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留心了

1.睡眠不安,磨牙

俗話說:「胃不和則不安。」如果孩子積食了,食物在體內不易被消化,孩子會出現腹脹、腹痛,影響孩子的睡眠。

2.食欲不振

積食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胃口不太好,出現挑食、厭食的情況。

3.口腔氣味

孩子胃裡堆積食物,時間長了容易發酵產生異味。當氣味上升時,就會形成口臭並散發出來。另外,如果仔細看,會發現孩子的舌苔變得又厚又膩,甚至變成黃色。


毀掉寶寶脾胃的「推手」竟是家長的3大習慣,家長們快住手吧

1.奶粉太濃,餵飯過度

許多老一輩人帶娃都想把孩子餵的白白胖胖,他們堅持「最好多吃點」的原則。喝牛奶的時候奶粉很稠,餵飯追著孩子喂,不考慮孩子脾胃的消化能力。如果過量進食,很容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消化能力下降、積食和脾胃虛弱。

2.給孩子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在很多家長眼裡,肉類、魚、蛋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被稱為「有營養」的食物。為了讓孩子多吃,卻忽視了孩子身體發育所必需的礦物質、微量元素、纖維素等營養物質。孩子吃多了這些食物也很難消化,超出了脾胃的承受能力,容易出現積食。

3.缺乏經驗和食物不對

寶寶的脾胃不成熟,但是身體需要更多的營養,所以輔食很重要。一般來說,在2歲之前,有三種「食物」是不能碰的:調味品、果汁和菠菜。老人總是說「吃鹽長力氣」,這是很不科學的。調味品會增加腎臟和脾胃的負擔;果汁中保留的營養成分很少,但含糖量很高。菠菜、韭菜等富含草酸的蔬菜,會影響鈣的吸收,延緩孩子的發育。


相關焦點

  • 3個「惡瘤」式習慣,正毀掉孩子脾胃,很多家長卻不自知
    導讀:3個「惡瘤」式習慣,正毀掉孩子脾胃,很多家長卻不自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個「惡瘤」式習慣,正毀掉孩子脾胃,很多家長卻不自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這「2種常規行為」,是孩子脾胃的「天敵」,趕快住手吧
    寶寶出生以後,家人們每天對寶寶都是呵護備至,時刻關心著寶寶的身體變化,很多寶媽都知道,孩子的脾胃情況,是反應孩子健康與否的晴雨表。當寶寶脾胃出現問題,那麼就說明寶寶身體出現狀況了。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家人們的重心都移到了這個新生生命上了。讓寶寶健康成長,成為了家人最重要的心願。
  • 毀掉孩子脾胃的殺手,不是吃撐,而是家長的3個習慣
    其實從某個角度來說,養孩子,還就得「嬌生慣養」,尤其是在照顧孩子的身體,保護孩子的脾胃方面。家長一個不小心,孩子就很可能出現問題,讓家長非常頭疼。如果孩子脾胃變差,消化能力就會變弱,對於營養的吸收就會不斷下降,長時間下去,抵抗力也會跟著下降。
  • 毀掉孩子脾胃的「習慣殺手」,家長千萬要注意,尤其提醒老人
    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帶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按照老辦法或是自認為的一些習慣,往往方法不當,就傷害了孩子的脾胃。毀掉孩子脾胃的三種「習慣殺手」>讓孩子吃太多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正處在長身體階段,一定要多吃、吃好,身體才能長的快,長的高,不容易生病,所以在孩子吃飯的時候,想盡各種辦法讓孩子多吃。
  • 毀掉孩子脾胃的「罪魁禍首」,是家長的3種習慣,娃積食又愛生病
    3、面色異常脾胃虛弱的兒童面色暗黃、暗淡,鼻梁上可見明顯的藍靜脈。孩子脾虛積食,多半是因為家長很多習慣導致的,沒有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孩子很容易脾虛積食。毀掉孩子脾胃的「罪魁禍首」,是家長的3種習慣,娃積食又愛生病 1、追著餵養老人帶孩子,生怕餓了孩子,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時候,就會追著他們喂。還經常給孩子吃大魚大肉,孩子稚嫩的脾胃根本無法承受,只會造成脾虛積食。
  • 這個「夏天神器」讓寶寶成「腦癱」,大多家庭仍在用,家長快住手
    這個「夏天神器」讓寶寶成「腦癱」,大多家庭仍在用,家長快住手。,所以為了讓夏天都能好好的過去,家長們到處收集夏天神器,能給寶寶降溫,但是這個夏天神器卻是能給寶寶變腦癱的一個東西。這個「夏天神器」讓寶寶成「腦癱」,大多家庭仍在用,家長快住手。
  • 兒科醫生:毀掉孩子脾胃的殺手,不是吃撐,而是家長的3個習慣
    是不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照顧不到位?還是粗心給孩子吃了一些冰涼的食物呢?可是家長們對孩子疼愛都來不及怎麼可能會照顧不好呢?還有其他幾個因素,可能會影響寶寶的脾胃。這種做法不是愛孩子的表現,不能餓了就給他吃飯,而是要定時定點,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這樣不僅有助於孩子脾胃消化,家長也能夠輕鬆一些。
  • 兒科醫生:這2個習慣,堪稱寶寶「脾胃殺手」,很多家長還坑娃
    但是孩子脾胃不好,是能讓家長看出來的,如果孩子有了脾胃差的表現,家長一定得多注意。有眼袋孩子有眼袋,並且還是紅紅腫腫的那種,那就說明孩子的代謝出現了問題,這也說明孩子的脾胃出現了不適。3.舌苔又厚又黃這一點相信很多寶媽都知道的吧,中醫上說,舌頭的各個位置都和人的脾胃息息相關,如果積食不消化,舌頭第一個就能看出「端倪」來,舌苔白膩,厚重,就說明孩子脾胃不好了,如果孩子的舌苔已經發黃,這就說明孩子的脾胃真的很差了,家長要馬上給孩子調理。
  • 讓寶寶脾胃虛弱的這4個習慣,家長們;快來看看你們犯了嗎
    我相信,如果你問父母對寶寶的希望是什麼,希望就是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快樂也許容易,健康並非如此簡單。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苦惱寶寶的身體健康,說現在的生活環境條件比以前好,怎麼寶寶的身體素質還變差了,動不動就感冒。的確,現在的生活可以不愁吃喝,但食品質量卻是越來越讓人擔憂。
  • 家長注意;寶寶這幾種睡覺「姿勢」,是寶寶脾胃亮起了警示燈
    大多數的新手寶媽們帶孩子沒有經驗,迷迷糊糊不斷探索。孩子還小,也不會說話,不能有直接把自己的意思說給媽媽聽,只能通過一些「小動作」來暗示家長們「我出問題了,快來幫幫我」。一般這種情況下,每個寶寶都有提高自己喜歡的睡姿,熟睡之後就基本不會再動了。如果寶寶出現難哄睡,經常進行翻身,踢被子,最後趴著睡的情況。家長們要注意,寶寶已經不是不困,很可能是由於寶寶吃多了沒消化掉,導致寶寶肚子脹身體難受。因此不建議家長們在睡前給孩子吃太多晚餐!尤其是零食!
  • 兒科醫生發飆:家長別「虐待」孩子脾胃了,這3種習慣趁早改
    其實,之前微博上有一位兒科醫生曾「發飆」,喊話寶媽,不要按照自己的意願餵養寶寶,要科學餵養。因為正是錯誤的餵養導致寶寶脾胃失和,寶寶才會呈現「亞健康」病態。記得這位醫生「發飆」後,有人評論,寶媽的錯誤餵養相當於對孩子的「變相虐待」,親手毀了孩子的脾胃,讓孩子體質變差,更容易生病。
  • 孩子的免疫力無意中被家長毀掉,竟是頻繁生病的真正元兇
    有不少寶媽說,平時帶孩子兢兢業業,小心謹慎,家裡天天消毒、人多的地方從來不去可孩子還是頻繁的生病:發燒感冒、甚至嚴重點的得了肺炎….這個問題是很多家長的疑惑。到底原因出自哪裡?總是小毛病不斷的寶寶,看是不是自己無意中好心辦壞事兒,無意中毀掉了寶寶的免疫力。1、寶寶生病就趕緊用藥普通的感冒發燒,病程約需1周左右,我們通常所用的感冒藥只起到緩解和控制症狀的作用。咳嗽其實是人體的一種防禦機制,治療應以化痰為主而不是消炎。
  • 寶寶脾胃虛易積食,跟家長3個行為有關係,別再做「幕後推手」了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寶寶經常食慾不佳,而且總是積食。有時候不是他們身體素質差,而是家長的這些行為引起的,所以大家不要再做「幕後推手」了哦。家長的3種行為容易引起寶寶積食:1、吃太多營養豐富的食物在有些父母眼中,像肉類這種高蛋白的食物就是有營養的,對孩子的身體有好處,所以會給他們吃很多,尤其喜歡拿來煲肉湯。
  • 寶寶出現3種表現說明脾胃功能太虛弱醫生:5個習慣平時一定要改
    餵寶寶吃飯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閨蜜最近就為此煩惱不已,她家寶寶吃什麼都沒胃口,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到底該如何餵養寶寶?很多人都是憑經驗,我提醒閨蜜是不是寶寶脾胃出了問題。一般來說,如果寶寶出現這幾種情況,脾胃功能可能比較虛弱,家長要重視起來。
  • 家長這些餵養習慣,讓孩子脾胃「雪上加霜」,家長卻不自知
    ,而且營養吸收不夠,孩子還很容易積食,體質會慢慢變差不說,還會隔三差五的生病,家長也會跟著著急。家長這些餵養習慣,讓孩子脾胃「雪上加霜」,家長卻不自知!吃飯不規律孩子在喝奶的是哦戶,都是按需餵養,每天吃飯的次數都是沒法確定的,但是等著孩子大一些,穩定輔食了之後,一日三餐的時間一定要規律,如果一直沒有給孩子穩定三餐的話,就會讓孩子的脾胃一直處在工作的裝填,很容易造成孩子脾胃越來越弱。
  • 轉告家長:這3個餵飯行為,是在"虐待"孩子的脾胃,快住手
    人體裡的脾胃是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負責運輸營養,主運化。一旦脾胃&34;,消化功能紊亂,人就容易生病,尤其是小孩子的脾胃特別嬌弱。如果孩子出現脾胃不和的情況,就很容易影響孩子以後的成長發育。2、多運動,充足的睡眠時間家長每天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成長,比如慢跑、騎自行車、打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 孩子積食愛生病,家長3大習慣成為「罪魁禍首」,觀3處杜絕積食
    經過和醫生的交談我才知道,造成孩子身體積食的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飲食量控制的不好,經常讓孩子吃太飽,吃太快或者其他的一些不合理的餵養方式都會導致孩子的身體積食,降低身體免疫力,不僅影響孩子身體發育,還會導致孩子頻繁生病,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嚴重,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身體積食的症狀,及時化解,讓孩子免受積食的困擾。
  • 武漢兒保中心:快住手!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新生寶寶
    快住手!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新生寶寶,別再做了! 寶寶出生後,很多媽媽將全身心的愛給寶寶,恨不得二十四小時都將寶寶帶在身邊。 建議在寶寶滿三個月後才開始嘗試著豎抱,3個月以內的寶寶頸椎尚未發育完善,頭大、頭重、骨骼的膠質多,肌肉還不發達,頸部肌肉也還不是很有力,寶寶的脖子還很軟,不能很好地支持自己的頭。所以對於1~2個月的嬰兒,最好採取平躺的姿勢,儘量不要豎抱,也可採用角度較小的斜抱。
  • 這3種餵飯方式傷孩子脾胃,尤其第三種,家長快停手吧
    很多寶媽也這樣做~快停手~ 兒科醫生建議:這3種餵養方式別喂,尤其是第三種!強迫孩子吃飯 在家長們看來,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要多吃飯,才能有足夠的營養,甚至有些家長為此強迫孩子,這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不僅影響孩子的消化和食慾,還易導致肥胖,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腦部發育,增加腸胃負擔等壞結果。
  • 4個異常提醒你:孩子已經積食嚴重了,家長快住手,別再亂餵了
    很幸運,我婆婆就是一個「趕潮流」的奶奶,老一輩那些不好的育兒習慣在婆婆身上一個都沒有發現,孩子一周歲就交給她帶,到現在已經有兩年多了,兩年的時間婆婆把寶寶照顧得很健康,幾乎沒生過什麼病,讓我安心上班特省心,而且寶寶性格脾氣都很好,經常被誇是個「報恩的寶寶」,我知道這都是婆婆精心照顧的結果,所以特別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