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生了娃之後,就不斷有人跟我說「小孩子不能嬌生慣養,要不以後難淘」之類的話,其實從某個角度來說的話,養孩子,還真的就要「嬌生慣養」,尤其是在找顧孩子的身體、保護孩子脾胃等方面,家長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讓孩子很不適應,也會讓家長操心。
如果孩子脾胃變差,消化能力就會變弱,對於營養的吸收就會不斷下降,長時間下去,抵抗力也會跟著下降。但是孩子脾胃不好,是能讓家長看出來的,如果孩子有了脾胃差的表現,家長一定得多注意。
這4個情況,幫助媽媽快速識別孩子脾胃情況
1. 鼻梁長「青筋」
正常情況下,孩子的鼻梁上是沒有青筋的,但是如果家長在,某一天發現孩子的鼻梁上突然長出了青筋,那可能是孩子的脾胃出現了問題。
2. 有眼袋
孩子有眼袋,並且還是紅紅腫腫的那種,那就說明孩子的代謝出現了問題,這也說明孩子的脾胃出現了不適。
3. 舌苔又厚又黃
這一點相信很多寶媽都知道的吧,中醫上說,舌頭的各個位置都和人的脾胃息息相關,如果積食不消化,舌頭第一個就能看出「端倪」來,舌苔白膩,厚重,就說明孩子脾胃不好了,如果孩子的舌苔已經發黃,這就說明孩子的脾胃真的很差了,家長要馬上給孩子調理。
4. 排便不正常
不管是經常便秘或者拉肚子,都有可能是孩子脾胃變差的緣故,家長要多注意。
這2個習慣,堪稱寶寶「脾胃殺手」,很多家長還坑娃!
1. 吃太撐
很多家長都覺得,小孩子現在正處在長身體的階段,吃多、吃好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長得更高更快,但是現在日常的經驗告訴我們,「少食多餐」才是好的飲食方式,也就是每頓少吃一點,每天吃飯的次數增加一點,這樣才會更有利於孩子對營養的吸收,吃太撐的話,反而會給孩子的脾胃造成很大的負擔。
2. 大魚大肉吃太補
孩子的發育期,家長總是變著花樣給孩子做大魚大肉,初中是好的,但是方式是不對的,為了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給孩子適當「補補」並沒有錯,但是正確的應該是從各個方面來進補,而不是緊盯著大魚大肉這一塊,這些食物本來就不好消化,常吃更是會給孩子瞥齷增加負擔。
寶寶的脾胃是要好好養護的,上面2個習慣就不要有了,平時的時候清淡好消化的食物就是最好的,三餐定時定量,養護好孩子的脾胃,才能更好的讓孩子發育成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