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出生後,被家人視為掌上明珠,一直關心寶寶的身體變化,而很多寶媽都知道,孩子的脾胃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發育,孩子之所以會出現脾胃虛弱,主要是由於飲食不良,過食而致寒,使脾胃陽氣虛弱,會使人產生抑鬱、憤怒、焦慮等不良情緒,想要預防脾胃病,關鍵在於保護脾胃功能,所以平時要注意保養脾胃。
飲食調整是維護脾胃的關鍵。所以飲食要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最好以素食為主,與此同時還要經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滿足身體的需要,保持大便通暢,少吃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等不利於身體發育的食物。
特別是寶寶身體處於生長發育過程中,脾胃特別容易出問題,很容易引起寶寶身體的一些不適。但是有些父母卻忽略了自己的一些錯誤行為,這才會導致孩子的身體出現問題,兒科醫生提醒,父母的這兩種習慣,是孩子脾胃的「敵人」,趕快停手!
1、吃得越多越好
很多父母害怕孩子吃得少,希望孩子能多吃點,這樣可以長高長壯,可是在有些時候,孩子根本都不想進食,父母卻一味的追著餵孩子或者強迫孩子吃。如果孩子吃得太多,很容易增加他們脾胃的負擔,造成他們脾胃的問題,俗話說的好:「要孩子安全,就要感受饑寒交迫」的滋味,意思就是孩子不要吃太多食物,對身體不好。
2、多吃肉類
不少家長覺得孩子在成長時期一定要補充更多的營養,所以他們大都餵給孩子很多肉,盲目的認為多吃肉就能變得強壯,其實不然。如果給孩子吃太多肉,對身體不好,吃多了更容易給孩子的脾胃造成負擔,胃也不容易消化。
有的寶寶脾胃虛弱表現為消化系統問題,進入胃的食物沒有完全消化,可能會出現腹瀉、便秘、消化不良、打嗝等症狀,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身體變化,發現異常要去醫院檢查治療。
補充營養物質並不意味著吃得越多,孩子的健康就會越好,擁有一個合理的飲食習慣,每天葷素搭配,這才是對孩子來說最有營養、最健康的飲食習慣。
每日補充1物,調理脾胃,遠離積食:
孩子會因積食而影響到身體發育情況,大多是因為脾胃出現了問題,家長應當幫助孩子擺脫積食的困擾,以免錯過長身體的時機,所以家長可以經常給孩子補充1物,調理脾胃的同時還能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讓孩子體內的食物殘渣儘快清理出來,從根本上做好預防積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