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的小辛,平時食慾很好,能吃下不少東西,家裡人還稱他是「大胃王」。不過最近的一段時間,小辛一直說自己肚子疼,家裡人也沒有當回事,也沒有空陪孩子去醫院看看,給娃吃了消食片,症狀有所緩解,很少出現肚子疼。
直到昨晚22點時候,小辛突然上吐下瀉,在床上打滾,連連說肚子疼,家裡人趕緊帶小辛去醫院做檢查,查出了積食。經過醫生的仔細檢查之後,發現小辛是由於長期過量進食,導致脾胃虛弱,小辛本身脾胃就很差,平時吃太多零食,飲食也超過正常孩子的量,很容易就會積食不發育。
醫生跟小辛的爸媽解釋道,孩子在還小的時候,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善,飲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像零食一定要少吃,平衡孩子的飲食,才能能夠有效的調理自身的脾胃,減少積食的產生。像下面的3種食物,是積食的「禍根」,家長少給娃吃。
「積食王」找到了,3種食物經常吃,孩子脾胃虛弱,趕快住口
1、薯條
薯條屬於一種油炸食品,很多孩子看到看到薯條都管不住自己的嘴,像薯條這類的油炸食品,裡面含有非常多的熱量,油炸太難消化,會拖垮娃的脾胃功能,造成積食難消化,長期如此就會引發脾虛,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
2、湯泡飯
很多孩子不愛吃飯,家長為了能讓娃多吃點,經常給孩子吃湯泡飯,湯泡飯不需要仔細咀嚼
直接進入到脾胃當中,加重了消化負擔,脾胃會不堪重負,造成食物滯留在腸胃裡面,從而導致積食的形成。
3、經常吃快餐
在大城市生活的父母,大多數時間都忙於工作,根本沒空照顧孩子,就是給錢娃自己買吃,不是吃快餐,就是吃路邊的小吃,很容易損傷孩子的脾胃功能,會導致營養攝入不良,而且還會減少益生菌的攝入,給孩子脾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像上面的這3種食物,是「積食王」,平時偶爾吃一下還可以,但是如果長期食用,不利於脾胃的發育,以及營養的攝入,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阻礙,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
此外,家長做好2件事,孩子積食清得快!
1、飲食調整
孩子的飲食一定要做到清淡,飲食均衡,太小的孩子不適宜跟大人吃一樣的飯菜,需要另外準備。孩子平時吃8分飽就可以了,過量進食會損傷脾胃,平時還可以給娃吃一些蔬菜和水果,有利於娃的成長。
2、培養運動興趣
孩子吃完飯後,如果不愛運動的話,是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家長平時多帶娃到小區下面散步,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還能夠加快孩子的腸胃蠕動,幫助孩子消化和吸收腸胃中的食物,避免積食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