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種方法教育孩子,等於把孩子往絕路上「逼」,趕快住手

2020-09-14 二月聊育兒

導讀:用這種方法教育孩子,等於把孩子往絕路上「逼」,趕快住手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用這種方法教育孩子,等於把孩子往絕路上「逼」,趕快住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世界上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要方法正確,孩子就是好孩子。
使父母更加後悔的是,他們以愛的名義使用錯誤的方法來過多地控制和監督孩子。孩子長大後依靠父母的「外部控制」,很難形成獨立的人格,他們孩子長大後,父母發現孩子有心理問題,對此感到後悔。
那時,過度的自責和cha惱有什麼好處?我們需要安定下來,專心聽兒童的聲音,從現在開始重視兒童的教育。
父母不僅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而且要懂得愛孩子的心。
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最容易繞道而行的就是過度控制孩子,強迫他們做自己不想要的事情,並批評和批評他們,以使孩子們沒有自尊心。
嚴格控制意味著父母根據自己的意願問孩子,而不考慮自己的要求,不管孩子是否同意,父母總是使用強硬的方法讓孩子屈服並屈服。
一個在被壓迫和控制下的環境中長期成長的孩子在心裡變得扭曲和沮喪,不要默默地爆發,而默默地死去,這表現出父母對孩子過度控制的負面影響在以下三個方面。


在許多情況下,並不是孩子不願意這樣做,而是父母強迫孩子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
即使孩子做錯了什麼,也不會欠他,因為他相信這是父母的願望,而不是他自己的願望。如果他做錯了什麼,應該因為他被強迫而被原諒。
一個在父母的控制下完成某項任務的孩子會抵抗這項任務,因為他從內部抵抗父母,並且由於他的力量薄弱,他無法抵抗父母,因此他只能主持任務面對具有敵意的任務,並且不得不屈服,就可以想像內部有多麼掙扎和矛盾。
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因為一個人的責任感是基於自願做某事並願意承擔後果。
為了使孩子承擔責任,他們必須尊重自己的決定,理解自己的思想,支持自己的行為,並讓孩子自願地形成一種價值感和責任感。
閉上你的眼睛,想想你自己。如果我們受到上司的控制和監視,每天都要做某件事,那麼我們是否更不願意在心中去做呢?
因為沒有人希望被別人煽動和受到別人的監視,因為煽動和監視本身就是一種不尊重,一種不尊重的感覺,所以我們不能投入100%的熱情去工作。
同樣,如果一個孩子多年受父母的控制,不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能獲得最基本的情感需求,那麼他會從內部抵抗父母多少呢!
這種關係的阻力越大,越疏遠,就越疏遠和陌生,最終親子關係變成一種沒有任何溫暖的關係。


對孩子的過度控制也會使他們膽怯,不願意承擔責任,缺乏獨立的見解,盲目地依賴他人或取悅他人。
小時候,他們習慣於看見父母的面孔和做事,而當他們長大後進入社會時,他們也習慣於看到別人的面孔。
您只會在工作中表現出希望,沒有骨氣,即使您與他人交談,也不敢看著別人的眼睛。
這樣的孩子在結婚後也會感到不安全,要麼過分依賴情人,要麼經常懷疑情人,終日焦慮不安。
這樣的人終生都不會感受到真愛,永遠也不會被愛,很難得到幸福。
首先是關係,然後是教育。
如果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不穩定並且不基於信任,接受和無條件的愛,則很難健康地發展。
心理學中有一個叫做「投射」的詞,指的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防禦機制。這意味著人們將把自己擁有但不能接受的情緒和特徵歸於並轉移。
控制孩子的父母缺乏安全感,父母會將這種安全感投射到孩子身上,認為孩子不遵循自己的方法是不安全的,因此,他們將在孩子的旗幟下控制和強迫孩子「對孩子有好處」。
教育的本質是一種內省,也是一種自我修養的過程。教育不僅應針對兒童,更應首先糾正父母。


我是一個家庭教育老師,一個高級的產科教師,也是一個多平臺的育兒作者。跟隨我給你帶來實用的母性和育兒知識。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疑問,請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讓你作為一個家長突然敞開心扉,不再孤獨地走上育兒之路。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家長這「2種常規行為」,是孩子脾胃的「天敵」,趕快住手吧
    寶寶出生以後,家人們每天對寶寶都是呵護備至,時刻關心著寶寶的身體變化,很多寶媽都知道,孩子的脾胃情況,是反應孩子健康與否的晴雨表。當寶寶脾胃出現問題,那麼就說明寶寶身體出現狀況了。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家人們的重心都移到了這個新生生命上了。讓寶寶健康成長,成為了家人最重要的心願。
  • 孩子挨打時出現以下反應,暗示家長該住手了,再打下去麻煩大
    但是有孩子後,還是被打臉了。當孩子屢次不改,明知有危險還非要去做,說多少次也不聽的時候,我在心裡想的是老祖宗的手藝不能丟,該打還要打。真的,有時打一頓效果好多了,棍棒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方法。最後,我氣得拿掃把往他身上打,誰知他也氣衝衝的跑到院子裡找了一根棍子,和我對峙,怒目圓睜,我絲毫不懷疑,下一刻我要是往他身上打,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往我身上招呼。當時,我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又心痛又無奈,只能放下手中的掃把。
  • 不「逼」孩子一把,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優秀,快用起來
    小的時候,父母對我們實行的都是「棍棒教育」,一旦我們有所懈怠,父母就開始進行「批鬥大會」,讓我們的童年都是有一種「水深火熱」的既視感。以致於當時就暗暗發誓,等自己有了孩子後,絕不會讓孩子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學習成績不要緊,只要孩子開心就好。而現在我們當了父母,才漸漸理解當初父母的苦心,雖然父母的方法有點讓人難以接受,但目的卻是為了我們好,而實際上他們這樣做也是對的。
  • 孩子摔東西時,媽媽這樣做是把他往絕路上逼,別再做了
    導讀:孩子摔東西時,媽媽這樣做是把他往絕路上逼,別再做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摔東西時,媽媽這樣做是把他往絕路上逼,別再做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用這種方法教育孩子,收穫的絕不僅僅是抑鬱症
    瘋狂打擊孩子的自信,摧毀孩子的自尊,是不少家長最大的本事。好的教育理念,咋學也學不會,學會了也不用;壞的教育、扯犢子的方法,他一學就懂、一懂就用、用了還不撒手。唉,你坑爹沒啥,坑了自己算自作自受,可坑了孩子,就是坑了未來啊。
  • 逼孩子和放任孩子,究竟哪個更殘酷?引無數家長反思
    謝謝爸爸,逼我練琴!」然而也有很多人認為:郎朗是被逼出來的「匠人」,其父親的教育方法畢竟只對少數人有效,對這種犧牲童年幸福的成長方式不敢苟同,孩子在童年時期應該「放任」一下。可見,孩子在學藝過程中,遇到犯懶等一些力不從心的困難時,引導孩子不拋棄、不放棄,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父母這種「逼」,是幫助孩子讓夢想照進現實的必修課。
  • 不要為了教育孩子,採用嚇唬孩子的方法,這樣做反而適得其反
    但是父母沒有住手的意思,反而越打越來來勁,最後乾脆把小男孩抱起來往草地上一扔說:「我現在不要你了,你自己看著辦吧!」扔下小男孩後父母轉身想回家。只見小男孩不顧身上的傷痛爬起來就追父母,追到後扯住父母的衣服哭著求饒:「父母我也要回家。」可是父母並沒有理會,再次把小男孩推向草地,如此動作重複了四次,最後孩子跟著父母回了家。
  • 該不該逼孩子學藝?Angelababy:為什麼當初沒有人逼我?
    現在有一些家長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自認為自己很有「遠見」,帶孩子的時候提倡「快樂教育」,打著為了「孩子好」的口號,要讓孩子有個「美好童年」。這種散養式的「快樂教育」真的就是對孩子好的教育嗎?
  • 孩子教育你落伍了嗎?孩子教育看這裡:孩子的五大綜合素質很關鍵
    著急的話思考以下問題,你的孩子在什麼時候開始教育的呢?你的孩子教育方式是怎樣的呢?孩子教育的結果是怎樣的呢?首先,在早教的過程之中,可以增加孩子與父母接觸的機會,增加親子之間的聯繫。這個階段的孩子處於懵懂期,對於外界存在的東西都充滿了好奇,想要去探索,想要用手,用眼睛去看,去感受,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去引導,這樣可以提高孩子對外界的感知度,促進智力的發育,發現新事物的同時提高思考能力。
  • 用聰明家長的方法,來解決孩子的教育
    ,但是不管家長用什麼方法到最後都不盡人意,甚至都拿生命去威脅孩子。總之就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方法,把孩子和家長都逼瘋,也是於事無補。,自己想不出來,就去找別人的方法,去學習去請教,再結合自己家的實際情況稍加改動,來解決自己家孩子的教育問題。
  • 小學生不做作業被父親扔墳地:這種教育方法,孩子終會離你而去
    孩子不寫作業,你是怒目相斥地暴打孩子一頓,還是苦口婆心地勸說?偏偏這位爸爸兩者都不佔,而是把孩子直接往太公的墳地一放,還拿走了孩子的鞋子,堵住了下山唯一的出口,以防孩子不好好面墳思過,跑下山來。網友評論:咋地,你這還是想讓太公從墳地裡跑出來教訓孩子啊?還是你家是千古門楣的大家族,讓孩子不能丟老祖宗的臉?大活人不教育孩子,讓黃土裡的人來教育,是何道理嘛!但爸爸的本意是好的,他只是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愛學習、愛讀書、有前途。只是這種嚇唬式教育,終究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 孩子不主動學習?「飢餓教育法」讓孩子愛上學習,比「逼」好用
    但是現實情況往往是家長逼得越緊,孩子學習似乎越吃力,別說主動學習,就是打開孩子天靈蓋直接灌也未必有用。那個去昂貴補習班的孩子,學習成績下降了瑩瑩是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學習成績平平,爸媽也想了各種辦法,效果並不是很好。聽說班裡的第一名總去一個補習班,雖然價格昂貴,但為了女兒的以後,瑩瑩的父母咬咬牙,還是將女兒送進了補習班。
  • 「新型教育手段」已逼瘋千萬孩子,也許你就是這種父母
    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可取,但如今卻有一種比打孩子還厲害的新型教育方式在家長中流行開來。但其實,激將法育兒是比打孩子更惡劣的教育方法因為孩子已經束手無策了,甚至還會被逼上絕路。不如誇獎孩子,誇獎孩子當下所具備的某種特質,讓他為了維護這種特質而努力。
  • 這個「夏天神器」讓寶寶成「腦癱」,大多家庭仍在用,家長快住手
    眼看著進入到三伏了,要說夏天最難熬的就是伏天,因為伏天實在是太熱了,又悶又熱,而且稍微動一下就全是汗,這對於大人來說難熬,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是更難熬的,尤其是那些不會說話的小寶寶。這個「夏天神器」讓寶寶成「腦癱」,大多家庭仍在用,家長快住手。
  • 逼孩子學習和放任孩子,哪個更殘酷?看完家長沉默了
    謝謝爸爸,逼我練琴!」然而也有很多人認為:郎朗是被逼出來的「匠人」,其父親的教育方法畢竟只對少數人有效,對這種犧牲童年幸福的成長方式不敢苟同,孩子在童年時期應該「放任」一下。書徵服了我初中作文700字  書徵服了我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題記  假如世界上沒有書,那又如何呢?
  • 逼孩子比逼自己容易
    最近看了一個理財大V(定投從零開始)的一篇文章,深有感受,其中一段原文如下:就是使勁栽培孩子,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未來望子成龍,因為逼孩子比逼自己容易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遊戲小號,大號讓自己玩廢了,但是覺得自己掌握了大部分通關秘訣,想要努力練小號,再修煉一遍就牛逼了。
  • 教育孩子的普通經典方法
    如何教育孩子一直是一個困難的問題,太縱容不行、太嚴厲也不行。今天就來談談用普遍通用的經典教育方法。,不管是教育孩子成人,還是教育孩子上學,父母都不要把他們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程式化的東西,孩子不一定會去遵守,甚至有可能去打破它。學習上和生活上都是這樣,一定要給他們一些自由,逼得太急或者是太有規則,只會讓他們覺得無趣,產生一些逆反心理,這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學習。
  • 孩子不喜歡看書?別逼孩子,用好這4個方法,讓孩子自己愛上看書
    導讀:孩子不喜歡看書?別逼孩子,用好這4個方法,讓孩子自己愛上看書古往今來,凡成才者必是閱讀者,閱讀習慣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想要真正的培養閱讀習慣,就要從小抓起,因為小時候培養習慣是最容易的,長大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的習慣,真的是比登天還難。
  • 這4種「中國式禮貌」,正在傷害孩子,家長趕快停止
    很多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會逼孩子講禮貌,於是就出現了「中國式禮貌」,這種「中國式禮貌」無形中給孩子帶來了很多傷害。下面這4種就是很好的詮釋,家長要趕快來停止這樣做,不然後果很嚴重。逼孩子打招呼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逼迫孩子打招呼
  • 孩子的懶惰,很可能是你逼的
    文 | 小虎今天看到了一位媽媽對管教孩子的吐槽。女兒,11歲,午餐時分,自己把媽媽做好的麵條端到了飯桌上,媽媽看到孩子端碗是用兩手捧著碗沿,內心很是害怕,就訓了孩子幾句,並告訴孩子自己所用的方法,孩子沒有吭聲,媽媽以為她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