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中國式禮貌」,正在傷害孩子,家長趕快停止

2020-08-30 阿福媽媽

很多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會逼孩子講禮貌,於是就出現了「中國式禮貌」,這種「中國式禮貌」無形中給孩子帶來了很多傷害下面這4種就是很好的詮釋,家長要趕快來停止這樣做,不然後果很嚴重。

逼孩子打招呼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逼迫孩子打招呼,即使是孩子從來沒見過的陌生人,甚至一些孩子不願意開口時,還會被家長貼上膽小、害羞的標籤

雖說家長這樣做也許是無心之舉,但卻傷害了孩子的自尊,所以家長不要逼迫孩子去打招呼,更不要在孩子不願意的時候給他貼上這種標籤,這會讓孩子的內心受到傷害,從而影響孩子長大以後的正常社交。

家長過度謙虛

很多家長都存在過度謙虛的現象,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很優秀,當別人誇獎孩子的時候,家長總是會替孩子謙虛,開始否定別人的誇獎。

而如果孩子在場的情況下,這些否定會讓孩子變得膽怯、越來越不自信,所以在面對別人的誇獎時,要學會肯定孩子的優點,並且感謝別人的誇獎。

家長也可以這樣教孩子,用感謝去回應別人的誇獎,才是最好的方式。

要大的讓小的

這是很多非獨生子女家庭的通病,比如在玩玩具的時候,如果弟弟或妹妹喜歡哥哥或姐姐手裡的玩具時,那麼家長就會要求哥哥或姐姐把玩具讓給小的玩。

這好像看著是一直禮貌的謙讓,但是它是在家長的幹預情況下發生的,這樣會傷害到孩子的物權觀和自我認識。所以家長要讓孩子有先來後到的意識,因為有一天到了社會上,不會有人因為你年齡小而讓著你。

無限原諒他人的過錯

很多時候出於禮貌,我們都會用一句「沒關係」來回應他人的道歉。但是,生活中不是所有對不起,都應該換來一個沒關係,不要讓孩子陷入這個誤區。

要知道的是,並不是所有錯都能被原諒,要讓孩子有自己的底線,當別人觸碰到自己的底線時,就不是能禮貌原諒的事情。

孩子的教育問題非常重要,而家長在教育孩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這將深深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所以做家長的不要因為這些「中國式禮貌」,而傷害到孩子的內心。

相關焦點

  • 「中國式禮貌」正在摧毀孩子,家長卻不知,這3種行為請停止
    「禮貌」是每個家庭都會教孩子的事情,也是我國自古以來所看重的事情,當一個孩子擁有禮貌時,外人對孩子的父母也會高看一眼,孩子也會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有一些所謂的「中國式禮貌」,其實並不被別人贊同,而且還正在一步一步摧毀孩子。
  • 這5種中國式禮貌讓家長有了面子,卻傷害了孩子
    中國是禮儀之邦,與人來往之間非常注重禮節。從小聽的最多的話,除了好好學習、聽話以外,估計就是要懂禮貌了。不過,教孩子禮貌是好事,強迫式的禮貌,卻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傷害。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4大最傷孩子的「中國式禮貌」,以及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講禮貌。
  • 5種「中國式禮貌」,正在瓦解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別再沾沾自喜了
    哲學家Herzen說:「禮貌是比最高智慧、一切學識更重要的東西」。懂禮的孩子更易被眾人接納,擁有最好的機會。但每位父母對「禮貌」的定義不同,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也有一些「特別的禮貌」,或許會給孩子帶來傷害而非成長。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很多家長卻都在做
    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一直以來中國人都非常的注重禮節,即使到了現代,父母依舊會利用古時候的故事和案例去教育孩子,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孔融讓梨,這更是登上了小學的教材上。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加懂事、聽話,還有的父母會強制讓孩子學會懂禮貌的思想,而這就是「中國式禮貌」,這樣的禮貌不僅沒有讓孩子養成好品質,反而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甚至三觀都出現扭曲的情況,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很多家長卻都在做!有哪些行為是屬於「中國式禮貌」的呢?
  • 這4種「中國式禮貌」,可能會影響孩子心理,家長卻還在引以為豪
    但是,有一些常見的「中國式」禮貌並非有益,它可能會慢慢地毀掉你家孩子。,我也注意到了許多家長都習慣用禮貌來綁架孩子,這一點我覺得沒必要強迫孩子過度禮貌,可能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這4種「中國式禮貌」,可能會影響孩子心理,家長卻還在引以為豪
  • 這「中國式禮貌」看似在培育孩子的品行,卻正在悄悄毀掉孩子
    這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看起來是在培育孩子的品行,其實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家長沒必要教,如果你也有,請一定要注意起來。,我們的禮貌講究退一步海闊天空,所以在遇到矛盾的時候,很多家長都要讓孩子學會忍讓。
  • 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家長沒必要教
    我們國家歷來以「禮儀之邦」聞名,講文明懂禮貌成為固定的行為準則。禮貌的行為有助於人際交往,禮貌的人有助於社會和諧穩定。然而,有一些常見的「禮貌」並非有益,它正在一步步改變著我們的孩子,你中招了嗎?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孩子,家長沒必要教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卻總視而不見
    總是習慣性犧牲大寶,要求大寶忍讓,但家長要知道一味的追求這樣的禮貌是會傷害孩子的同理心,導致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認為自己必須無條件退讓。家長常讓孩子做這3種「中國式禮貌」,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是在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不要視而不見。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孩子,多數家長卻都還不自知
    中國的「禮儀之邦」可以說是聞名舉世,中國在教育上自然也離不開對於禮貌的教導,還記得「孔融讓梨」嗎?孔融七歲的時候,將大的梨子讓給了哥哥,給自己留下了最小的那個梨子,這個故事流傳千史,甚至成為我們小時候課本上的一個典範。
  • 這4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你家孩子,你還在沾沾自喜嗎
    講禮貌確實很重要,但有些「中國式禮貌」並不值得推崇,因為它不僅不能帶來積極影響,反而損害孩子的身心在她眼裡,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就是不禮貌,而事實上,這種自以為是的「禮貌「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禮貌,反而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 「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家長要警惕,別再引以為傲了
    這讓小曼的父母感到格外丟臉,於是他們就開始批評女兒沒有禮貌,做得不對。這讓小曼很長一段時間都悶悶不樂,她非常受打擊,也開始疏遠父母了。分析: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們生活中還是非常常見的,不僅是小曼的父母會喜歡這樣做,還有很多家長也很願意這樣做。而這種做法,其實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中國式禮貌」。
  • 這3種「中國式禮貌」,影響孩子成長,很多家長中了卻不自知
    有教養的人,一定是個有禮貌的人。中國的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於是一直耳提面命的要求孩子講禮貌,見到人要問好之類的。也還用中國古代很多關於禮節的故事來教育孩子,比如「孔融讓梨」「漢文帝親嘗湯藥」等故事來教育孩子,要尊老要愛幼。
  • 這幾種禮貌傷害孩子的身心,家長為了面子傷害孩子,太不值
    文|文兒不可否認,中國特別注重面子的問題,對很多人來說,他們既想要裡子,更想要面子,有時為了面子好看,哪怕裡子已經千瘡百孔,也要強顏歡笑。而且很多時候,孩子也成為了大人們撐面子的工具,只要自己的虛榮心得到滿足,完全不在乎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 「來,快叫阿姨「,這4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摧毀孩子
    而這位鄰居也很是熱情,經常在家裡弄一些兒童活動,那天,依依媽開心地帶孩子去參加,結果在表演環節,依依媽希望孩子可以去表演一下新學的英文歌,可依依正在玩玩具,滿臉的不願意。依依媽這時候一下就生氣了,大聲地呵斥孩子,最後惹得依依哇哇大哭。其實,孩子和媽媽都沒有做錯什麼,只是媽媽被這種中國式禮貌束縛住了,並不認為是在傷害孩子,而是自己覺得沒有面子。
  • 催娃叫人、強迫娃「營業」,這5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孩子
    」並不會讓孩子變得禮貌,反而可能傷害他們。一方面,我很喜歡人多的熱鬧氛圍,也能見到久違的親戚朋友,另一方面,我又十分反感和他們的禮貌應酬,尤其是我媽喊我打招呼的時候。後來和朋友聊起這個事,發現跟我一樣對這種「中國式禮貌」反感的人不止我自己。
  • 催娃叫人、強迫娃「營業」,這5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孩子
    「中國式禮貌」並不會讓孩子變得禮貌,反而可能傷害他們。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小時候最讓我糾結的事兒,就是逢年過節家裡來客人。一方面,我很喜歡人多的熱鬧氛圍,也能見到久違的親戚朋友,另一方面,我又十分反感和他們的禮貌應酬,尤其是我媽喊我打招呼的時候。後來和朋友聊起這個事,發現跟我一樣對這種「中國式禮貌」反感的人不止我自己。
  • 這3種中國式禮貌,家長沾沾自喜,卻對孩子造成不小的傷害
    講禮貌是中國美德,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禮貌都是適應孩子的。曉依本來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孩子,但是她的媽媽不管是熟悉的人還是陌生人,只要是碰見都要讓曉依問候,但是孩子總是不會順從母親,見人就會躲在母親的後面,這樣曉依的媽媽很是生氣,覺得自家的孩子太不爭氣了,沒有一點出息。很多人都喜歡愛說話、愛打招呼的孩子,但是有些孩子的性格並非都是開朗的,以下三種禮貌式的問候,反而是在傷害孩子。
  • 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正在悄然毀掉孩子,很多家長還不明白
    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正在悄然毀掉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未來的希望,所以家長都會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告訴孩子懂禮貌:見到站長輩要問好,接他人的物品要用雙手,作為打孩子要讓著弟弟妹妹等,這樣的思維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 4種「中國式禮貌」悄然來襲,許多家長自鳴得意,老外反覺沒必要
    5種「中國式禮貌」悄然來襲,許多家長自鳴得意,老外反覺沒必要前些天,涵涵媽給自己3歲的女兒報了一個幼兒英語班,老師是一位外國人,口語相當標準,涵涵媽覺得這可以幫助女兒打好口語基礎,也就沒覺得學費昂貴。」這位外教把涵涵哄好後,繼而對涵涵媽說道:「在中國生活的這段期間,我也注意到了許多家長都習慣用禮貌來綁架孩子,這一點我覺得沒必要強迫孩子過度禮貌,可能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 這4種中國式禮貌,對孩子並無好處,家長別讓他為你的虛榮心買單
    中國一直以禮儀之邦著稱,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傳統中,禮儀成為了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精髓。至今,中國家長也在以中國禮儀要求著他們的孩子,讓孩子們保持禮貌,那麼這些禮貌是否全都需要全盤繼承?是否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或者說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