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孩子比逼自己容易

2020-09-10 華為山河理財

最近看了一個理財大V(定投從零開始)的一篇文章,深有感受,

其中一段原文如下:

就是使勁栽培孩子,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未來望子成龍,因為逼孩子比逼自己容易。自己才30多歲,就放棄希望不想努力了。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遊戲小號,大號讓自己玩廢了,但是覺得自己掌握了大部分通關秘訣,想要努力練小號,再修煉一遍就牛逼了。

我覺得不要說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的起跑線不是孩子自己,而是父母!你的經濟條件,你的學識,你的道德三觀決定了你孩子從哪開始跑。如果你自己是個普通人,經濟也不怎麼樣,你的孩子即使會唱歌會畫畫會跳舞,長大了也是從零開始奮鬥的普通人。

我的孩子也到了報各種興趣班的年紀,我們也給她報了好幾門。原來覺得是隨大流,別人家長有報,那我們也報。現在想想,其實就是上面大V說的道理,自己覺得往上奮鬥太苦太累,就妥協放棄,轉而寄希望於孩子身上,因為逼孩子比逼自己容易。

最後的事實很殘酷很現實,孩子即使學會了各種才藝,但是原生家庭條件不好,最後還是要走一遍父母的老路。


希望大家最後都能看清現實和未來,孩子的起跑線不是孩子自己,而是父母,共勉之!

相關焦點

  • 孩子,逼不逼自己,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可是,沒有年少時逼自己一把,魏凱倫恐怕還得回到那寸步難行的大山,重複他父輩們艱難的命運。所以,孩子,你要相信,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很多時候,你不逼自己一把,生活就會反過來逼你。你逼自己,只是逼一陣子,而生活逼你,往往會逼一輩子。
  • 董卿:「你不逼孩子,將來生活會逼他!」,我得先狠狠的逼自己
    董卿說:「你不逼孩子,將來生活會逼他!」這句話讓多少家長焦慮了。我也是焦慮的家長之一,而我卻想先狠狠的逼自己。我從董卿父親逼她讀書的故事中,也看到了董卿自己本身對讀書的熱愛,看到她的父親為她創造了一個讀書環境。
  • 孩子,請逼自己優秀
    有一個夜晚,漫天星光下,收完小攤後,補鞋的父母想起白天,客人包著鞋的報紙上,有一段話,是一個叫龍什麼臺的人說的,覺得很好,想學給孩子聽,那段話很長,學不出來,父親囁喏了很久,千言萬語憋成了一句話:兒子,你要逼自己優秀,然後驕傲地生活。那一段話,是一位著名作家說的。
  • 多少雞娃的父母,是因為「逼孩子總比逼自己容易」
    雖然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夫妻雙方確實要保持統一戰線,但是如果一方教育理念帶出的問題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影響,我認為另一方必須要站出來調整,爸爸這種自己管不了而放任的心態,對孩子來說也是傷害。朋友,你可以看書啊,整天讓孩子看書,自己不看的家長,你覺得說服力大嗎?麥阿姨有個朋友,就是在孩子練鋼筆字的時候,自己也練毛筆字,不僅和孩子一起學習,還能修身養性平心靜氣,這種陪伴難道不好嗎?有些家長明明是自己在進行低質量的陪伴,孩子出了問題,最後還要甩鍋給孩子,誰的問題更大,一目了然。
  • 孩子一句話讓媽媽落淚:人到中年,我逼孩子,也逼自己
    那天,我去看望她姑姑,特地找了一個星期天去看她,因為怕沒在家孩子不能自覺學習,所以晚飯也沒吃,便急匆匆的從外面趕回來了。卻不想聽到了孩子一段話。心裡真的是五味雜陳,很不是滋味。也許我真的對她太過嚴厲了吧。
  • 該不該逼孩子學藝?Angelababy:為什麼當初沒有人逼我?
    現在有一些家長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自認為自己很有「遠見」,帶孩子的時候提倡「快樂教育」,打著為了「孩子好」的口號,要讓孩子有個「美好童年」。這種散養式的「快樂教育」真的就是對孩子好的教育嗎?
  • 晚九點的興趣班:憤怒的家長、委屈的孩子,逼孩子總比逼自己容易
    可是現實是,這個時候,很多人正在各種補習班、興趣班門口和自家孩子彼此較勁。大人覺得孩子絲毫不理解大人的苦心,孩子覺得大人太霸道,什麼都得說了算,根本不考慮自己的愛好和想法。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孩子甚至家長的業餘時間都被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擠佔了。一,當真心望子成龍遇上了扎心了老鐵。
  • 孩子,請逼自己優秀,然後驕傲地生活
    兒子,你要逼自己優秀,然後驕傲地生活。那位淳樸的,補鞋的父親說不出作家的這樣話,他只有一句話,逼自己優秀,然後驕傲的生活。我們的身邊,逼自己變得優秀想孩子長大後體面,受人尊重,有選擇,有自由地生活,就要捨得小時候逼孩子變得優秀。
  • 孩子,請逼自己優秀,然後驕傲地生活!
    孩子的父親,原本應該不在家,在公司的,回來了......孩子的母親則一早催促家裡的阿姨準備水果和拖鞋,平常,這些事情,孩子的母親是不會親自過問的.......我十分好奇,想一會兒來的,是什麼樣的人呢?這樣大的能量,是不是三頭六臂?
  • 董卿:你不逼孩子,將來生活會逼他
    01 每一個成功都是不可複製的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一個孩子長大後什麼樣全部都藏在他的家庭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課堂。 董卿曾在採訪中透露過自己的家庭教育。 可孩子還小,在很多事情上他們都沒有主動性,而作為家長的你,每一次的放縱,都是在把孩子逼上絕路。 02 我們是如何走向平庸的? 董卿曾說:「我一直堅信一句話,性格即命運,你的性格有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而在你的成長當中最初耳濡目染的榜樣,就是你的父母。」
  • 「越沒文化的人越喜歡逼孩子」董卿:你不逼孩子,將來生活會逼他
    因此心疼小女孩的網友們給出了「越沒文化的人越喜歡逼孩子!」的評價。 讀書雖然並不是邁向成功的唯一道路,但是以家長的角度看待這個新聞的話,父親其實並沒有做錯。 2、吃過苦的孩子才能更加努力 學習是很苦的,如果家長不逼迫孩子,那麼大多數孩子都會選擇更安逸的生活方式。但是吃過努力的哭,孩子將來才不會吃生活窘迫的苦,相信新聞中的父親更是因為自己沒有文化,承受了許多痛苦,所以才會讓孩子努力學習的吧。
  • 逼孩子外向,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毀掉一個孩子,你可能是對他不信任,否定,或者逼他外向。前兩者,很多父母覺得確實是不太正確的做法,但往往很多父母覺得第三種情況並不屬於將孩子變化的情況。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只有外向,才可能從社會生活以及學校學會很多東西。
  • 阿里入股申通:不逼自己一把,命運就會逼你一輩子
    去年,美團收購摩託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套現15億離場,逼自己一今年,阿里吞下申通快遞,創始人陳小英套現146億離場,逼自己一把,豁然開朗。每個人都有困境的時候,有些時候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潛力、多大的能力,能絕處逢生,能浴火重生。
  • 有遠見的家長,都這樣培養孩子,該逼就要逼一把
    有遠見的家長,都這樣培養孩子,該逼就要逼一把教育孩子有很多方法,每個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也都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家長怎麼教育,都是為了孩子以後的發展考慮。現在大家的物質條件都變好了,家長不僅能夠滿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甚至可以提高孩子的生活品味和生活檔次。
  • 「為什麼當初不逼我一把?」,孩子的質問,父母的自責
    成年的我們多少都有些後悔當初的學生時代沒有拼盡全力去努力一把,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偶爾也會怪父母為什麼沒有狠狠拉自己一把。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家長一定要為孩子的將來負責。孩子還小,沒有足夠的能力和見識做出正確的決定時,身為父母,「逼」孩子堅持下去就變得格外重要。不能到事情發生不好的變化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 家長不能讓孩子給逼瘋了
    我感覺要被孩子給逼瘋了你有一顆太躁動不安的心❤,隔著手機屏幕我都能感覺得到,這樣是不行的,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你的焦躁不安早已通過情緒傳遞給了孩子,孩子能夠學好才是怪事。孩子撒謊不愛寫作業,馬虎丟三落四太正常了,孩子沒這些毛病就不是孩子了,那是聖人。每個孩子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做家長的任務就是培養孩子的優秀習慣,摒棄孩子的不良壞毛病。
  • 讀書,要逼自己一下
    我就是這樣一位業餘讀書的人,平時沒有給自己明確目標。一本書可以一周也可以一月讀完,每天可以讀幾頁,也可以讀一章,都是隨自己個人時間支配和心情。這不,最近一個時期因孩子高考而中斷了有一月有餘,這也許不是中斷的真正原因,還是自己養成一個良好的讀書習慣而已。志願填報之後,又開始了讀書,真正靜下心來讀書,才感覺任何一本書籍都有其可讀之處,都能有所收穫。
  • 為什麼父母自己不努力,卻總逼自己孩子「努力讀書」呢?
    ,在煲劇,但是卻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好好讀書。另外,作為父母,你要求孩子努力讀書那是沒有錯的,但是至少你自己也要帶好頭,努力在家裡營造一個帶有「學習的氛圍」吧!而不能自己不去學習,相反還營造一個不利於學習的地方,這個時候孩子怎麼可能靜下心來工作呢?
  • 逼孩子學習,我做對了!你可能做錯了
    前兩天回答網友關於逼孩子學習的提問,網上展現量高的讓我驚訝!當時因篇幅有限,沒有展開闡述。關於逼孩子學習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必要更清晰說明我個人看法。逼孩子學習,我做對了,你可能做錯了!我沒有逼孩子補習課外班,也沒有強迫孩子學不感興趣的愛好。平時多留意和關注孩子,日常生活學習中有意思的事多加以引導罷了。漸漸發現自己的孩子具有一定學習天賦,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小學就該讓孩子充分發揮天性,鼓勵孩子獨立學習能力!
  • 「那個逼孩子學習的媽媽」,後來怎麼樣了?
    最終,孩子還是拗不過媽媽,上了車,去學舞蹈。我不禁想到一個問題:到底該不該「逼」孩子一把?,不要讓未來的自己懊悔當初為什麼那麼輕易放棄,不要讓自己午夜夢回時,心裡全是不甘和後悔。可是,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輕易地讓孩子打了退堂鼓,孩子很可能會在將來後悔,當初的自己為什麼沒能咬咬牙堅持下去;我們也會自責內疚,為什麼當初沒能逼孩子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