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網友劉女士的故事:
媽媽,你要是能總不在家就好了,其實你去看姑姑那天,我過得好開心!我想看多久電視就看多久電視,也不會有人老是叫我學習……
我聽了女兒的話,心裡一酸。
那天,我去看望她姑姑,特地找了一個星期天去看她,因為怕沒在家孩子不能自覺學習,所以晚飯也沒吃,便急匆匆的從外面趕回來了。
卻不想聽到了孩子一段話。
心裡真的是五味雜陳,很不是滋味。
也許我真的對她太過嚴厲了吧。
她7歲就讀了一年級,身邊一些朋友的小孩,有很多都是8歲去讀的。他們認為這樣孩子成熟一點,學習起來會更容易,而我卻覺得幼兒園的生活太過輕鬆,還是想早點讓孩子學到知識。所以小小的她就得背起一個大書包上學了。
讀小學以後。她倒是適應能力挺強的。很快能夠跟上大家的學習進度。而且也很懂事,放學就認真寫作業,作業本上字跡工整。看著她懂事的樣子,我心裡也感到欣慰。
但隨著年級越上越高。感覺她的成績從一二年級的上遊變成了現在中上遊,沒有那麼拔尖了,我心裡就有些焦急,按她這樣的成績要。在六年級的畢業考試上,考上這裡的第一初級小學是比較難的。
所以我開始幹涉她的學習。
然後我去買很多輔導書,讓她每天做題,然後我給她批改。通過這樣的學習,她的成績果然有了進步。
但可能也給她的壓力很大,畢竟附近有些小孩總是很自由的樣子,而她看電視超過半小時就會被我說,我每天要規定她要完成什麼樣的任務,要填多少頁數學的輔導書、要讀多久的課文、寫多久的書法……
聽了她的話,我有點心酸,更多的是無奈……
如果可以,我想向女兒說一下這段話,告訴她,媽媽的無奈和彷徨。
一個人到中年的媽媽想對孩子說的話。
孩子,今年的錢真的很難賺的。走到外面經常會看到店面貼著旺鋪招租的紅紙,表示生意很難做,有些店經營不善倒閉了。
在開發區,以前幾百人的工廠,現在只有幾十人在做。原來非常熱鬧的商業街,現在只有零星的幾個人在走,身邊有做生意的親戚,有很多因為生意差,叫苦不迭的。
打工的也不一定輕鬆。工廠倒閉,很多人就失業了。如果沒有好的技能的話,很多人只能去幹送快遞、做搬運等這些不需要太多技術含量的活。
送快遞的,每天要風裡來雨裡去給人家送件。
做搬運的,200多斤的水泥背在身上,日子一久了,身體也就壞了。
做包子的,凌晨三四點就得起來幹活。
沒有知識、沒有技術的平民大眾生活真的很辛苦。
如果記得有句話這樣的。
如果你現在吃不了學習的苦,將來就得吃生活的苦。
媽媽以前也不能充分理解這句話,現在人到中年,卻突然對這句話理解的非常透徹。
爸爸媽媽就是這些平民大眾之一,沒有太大的本事,只有生活磨練的勤勞的雙手,我們每天辛苦的幹活,就懷著一個信念希望能給孩子創造一個幸福安定的未來。
但是孩子,幸福的未來,最主要還得自己爭取。
咱們是平民百姓,爸媽也沒什麼特別的能力。就希望你們能好好讀書,充實自己。讓自己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將來可以在社會的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自己為自己贏一個幸福安定的未來。
你知不知道在這個社會上人其實真的分有三六九等的。在讀書的時候,你感到什麼人都一樣,人人都是平等的。等到了社會,你就會發現,人被分成幾個階層。
我跟你說一件很簡單的事。
那天,媽媽去超市。超市門口有個老阿姨的車子倒下去了,然後媽媽和一個衣著光鮮的阿姨同時停下來幫助老阿姨把車子扶好。那個衣著光鮮的阿姨告訴老阿姨她是市裡的一名醫生,如果有一些身體不舒服的情況可以告訴她,那老阿姨對她千恩萬謝的,然後同樣幫助了老阿姨的媽媽反而被晾在一旁。
你看啊,因為阿姨是醫生,而媽媽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所以她會更受到別人的尊重。
但媽媽不能因為這樣的情況生氣,因為要成為一個醫生其實很難的,要讀很多很多的書,需要很強的意志力、耐心和悟性。
當阿姨在拼命讀書的時候,媽媽可能過得比較輕鬆。現在媽媽嘗到了「輕鬆」的後果了。
所以希望你能夠好好的學習,成為一個自律優秀的人。
一種低級的自由是一個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一種更高端的自由,卻是極度的自律,讓自己足夠強大,從而獲得更多的自由。
所以人到中年,媽媽明白了這個道理。開始變得努力起來。有時候你會看到媽媽,媽媽會自己逼自己,努力起來。去做一些兼職賺錢,學習新的知識,做筆記。媽媽也會去逼你,希望在最好的年華好好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只要好好學習,好好的努力,我們通過知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一些。
所以,孩子去學習吧!不要怕吃苦,現在苦一些,將來你的未來會很精彩。
. 原創不易,給溫小言點讚。
. 如果你家裡有小孩,你會逼他學習嗎?
. 今年,你生活得容易嗎?
. 請評論告訴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