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桔梗作為中藥材具有鎮咳、祛痰的作用,而作為食品來說他也是老百姓醃製鹹菜、泡菜的原料,中國桔梗在安徽,安徽桔梗在太和,那太和縣自然就成了我國主要的產區之一,每年的農曆小滿以後是播種桔梗的最佳時節,那今天筆者就帶大家去太和縣看一看
王傳瑞在一個月前種下的種子,眼看幼苗已經浮出土,可是教育3天的大雨讓90畝的育苗地全部都泡在了水裡,桔梗它是一種根莖作物就怕水泡,定位受災位置,測量受災面積,查看幼苗的受損情況,中藥材種植最怕的就是天災,早在7年前徐立華就開始推廣中藥材種植保險業務,但是到2017年投保的種植面積還不到5萬畝,據徐立華介紹,中藥材的賠付率達到300%, 中藥材種植有4大風險,水災、凍災、旱災、蟲災,考慮到太和縣屬於中原地區,前幾年主要是以乾旱為主,沒想到今年碰到了雨水災害,給受災地塊拍照做記錄,當場填寫報告,保險賠付3天就能拿到,桔梗一畝地的保費是150元,農戶自繳20%,實際上農戶自繳保費只拿30元,政府府補貼80%,總共算下來賠付款9.6萬元。
天放晴了,王傳瑞就趕緊組織村民來補種桔梗種子,希望能趕上這一茬,種植技術員馬興光也正在組織村民到田間拔草,每個人每天的收入有60元,去掉人工等費用一畝地淨收入1600元,其中有位農戶叫張金明,家裡2.6畝耕地全部流轉給了種植基地,土地租金每年每畝1000元,在種植基地幹農活每年還可以多賺6000元
另外一塊秸稈地裡,小學的孩子們正在田間地頭上自然課,地裡一半是小麥一半是桔梗,對小麥來說孩子們都認識,但怎樣分辨雜草和桔梗孩子們覺得很新鮮,兩年前這個開設了田間自然課,在田間地頭了解當地特色和文化成了孩子們的最愛, 收工後張金明回家吃飯,他家門前的菜園子辣椒,黃瓜,西紅柿自己吃是足夠了,據張金明介紹,老房子是爺爺那時候建的,後來改建的,政府補貼13000元,蓋了三間房花了6000元,現在是老倆口住在這裡。目前桔梗可以做桔梗菜,未開還會有桔梗飲料,桔梗餅乾等。
我國每年的需求量將近5000噸,那用於食品加工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光是銷往日本韓國的鮮桔梗每年近2000噸,中藥材產業要想升級,無論是食品藥品兼容標準的制定還是保險金融的配套都迫切需要同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