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格局:三大業務均有利可圖 小米模式能跑通嗎

2021-01-11 新浪財經

原標題:小米的格局 來源:虎嗅網

作者|Eastland,虎嗅研究總監

頭圖|IC photo

2020年3月31日盤後,小米集團(1810.HK)發布了2019年業績公告。

報告顯示,2019年小米營收2028億,同比增長17.7%;經調整淨利潤115億,同比增長34.8%。報告還顯示,截至2019年末MIUI月活用戶達3.1億,同比增長27.9%;IoT設備接入數達2.35億(不包括手機、筆記本電腦),同比增長55.6%;人工智慧助手「小愛同學」月活用戶達6040萬,同比增長55.7%。

格局初定

1)營收結構及增長推動力

2019年,小米三大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手機1221億、IoT與生活消費產品621億、網際網路服務198億。

其中,手機銷售收入佔營收的比值從2015年的80.4%降至2019年的59.3%,首次降至60%以下。

2019年Q4,智慧型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網際網路服務收入分別為308億、195億和57億,手機銷售收入佔比54.5%。

2017年,手機業務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高達68.9%,2019年僅為26.8%。IoT與生活消費產品銷售成為推動營收增長的主要動力,2019年貢獻達59.2%。網際網路服務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逐年提高,2019年達到12.6%(2018年為10%)。

從營收結構來看,小米顯露出百花齊放的格局,但手機的基石地位不會動搖。

2)三大主業之間的關係

智慧型手機

2019年是小米手機採取雙品牌策略的第一年:小米品牌「探索和應用前沿科技」、瞄準高端手機市場;Redmi接過「性價比旗幟」捍衛大眾市場。

2019年出貨1.25億部,同比增長5%;平均售價(ASP)同比上升2%;手機業務毛利潤率上升一個百分點,達到7.2%。算不上驚喜,但穩住了陣腳。特別是Q4實現了淡季不淡,出貨3260萬部,同比增長30.5%。

AIOT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現在叫AIOT)包括智能電視、可穿戴設備、智能音箱等,已經成為推動營收增長的主要動力,2019年各季度銷售收入均超過100億,Q4達到195億。

AIOT的典型特徵是作為流量入口的潛力,賣出硬體不是生意的結束而是生意的開始。智慧型手機「太典型」被「單列」了,智能電視註定會成為第二個。

2019年,小米智能電視出貨1280萬臺,同比增長52.4%。其中Q4出貨440萬臺,同比增長35.5%(樂視巔峰時期的2016年賣出600萬臺)。

筆者多次提出:小米IoT業務的本質是「定製電商」。小米IOT是開放平臺,不論是否拿到小米投資,只要產品的設計、質量、兼容性達標就可以通過小米在自有渠道銷售。小米還嘗試開設線下門店,路數與蘋果將通過MFi認證的商品在Apple Store體系銷售相同,比京東自營業務更加精專。

網際網路服務

2019年小米網際網路服務收入198億,主要來自智慧型手機廣告和遊戲。2019年Q4網際網路服務收入達到57億,其中廣告、遊戲收入分別為30億和8.7億。

移動端信息流月活用戶達到7870萬,同比增長32.6%,目前是廣告收入的主要來源。智能電視活躍用戶不到3000萬,與三大視頻網站差距很大,廣告價值還有待挖掘。

3)小米模式的核心是硬體獲客

「小米模式的核心是硬體獲客」,這差不多是業界共識。但在分析小米財報時,許多人趨向於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機銷量上,或是習慣使然或因看到網際網路服務收入佔比尚少,認為「無關大局」。

根據以往幾年的數據,可以建立模型分析智慧型手機銷售(同時也是獲客)對其它業務的帶動效果。

在此拋磚引玉提一個思路:

智慧型手機用戶也是IoT產品及網際網路服務的目標用戶。2019年12月,MIUI月活用戶達到3.1億,較2018年末增加6800萬,同比增幅27.9%。

分別以IoT銷售收入、網際網路服務收入為分子,以手機銷售收入為分母,得到的比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兩項業務的成長性。

2017年Q4~2018年Q3,AIOT銷售額與手機銷售額的比例在31%~36%間的「箱體」中波動。2018年Q4向上突破到60%,2019年Q4達到63%。

網際網路服務收入與手機銷售收入的比值可謂「波瀾不驚」,從2018年Q1的13.9%到2019年Q4的18.5%,八個季度上升4.6個百分點。

智能電視將成為繼手機之後第二個網際網路服務承載平臺,2019年12月智能電視及小米盒子月活用戶達到2770萬,同比增長49.1%,付費用戶370萬、同比增長62.9%。

BAT「一手遮天」,美團、小米、字節跳動、拼多多們崛起各自都有非常規獲客手段:美團的看家本領是高頻服務、字節跳動擅長算法、拼多多靠洞悉人性的補貼,小米的核心邏輯是硬體獲客。

小米模式在起起步階段硬體收入佔比極高,讓人以為這就是一家硬體公司。硬體銷售的日積月累,小米網際網路服務的「私域領地」將越來越大。2019年手機銷售收入佔比跌破60%,未來還會繼續降低。

小米模式能跑通嗎?

小米硬體獲客模式已被驗證,但這條路能否走通還要看經濟效益。

1)三大業務均有利可圖

2019年Q1,小米手機業務毛利潤8.8億,毛利潤率3.2%;2019年Q4,毛利潤24億,同比增長58%,毛利潤率7.8%。可以看出小米手機業務毛利潤呈現一定的季節性波動,低谷出現在Q1。

AIOT業務的本質是定製式自營電商,因為除智能電視、筆記本電腦等個別商品,小米渠道銷售的商品都由第三方生產,與京東自營的區別是,小米對產品設計、功能、定價、兼容性有一些硬性規定。自營電商毛利潤率達到10%就不算低了。2019年Q4,小米AIOT業務毛利潤18億,毛利潤率為9.4%。

網際網路服務收入雖然只佔營收的十分之一,但盈利能力卻超過手機業務。過往八個季度,網際網路服務毛利潤始終高於手機。2019年Q4,網際網路服務毛利潤36億,毛利潤率63.7%,同期手機業務毛利潤24億,毛利潤率7.8%。

2019年Q4,手機、AIOT、網際網路服務毛利潤分別為24億、18億和36億。手機、網際網路服務毛利潤貢獻率分別為31%、46%。

2)邊賺錢邊獲客

用藍色折線代表毛利潤,彩色堆柱代表市場、行政、研發三項費用。只有藍色淹沒彩色才會有經營利潤。從下圖看到,小米雖然談不上暴利,但贏得比較輕鬆。

雖說是「硬體獲客」,但銷售、推廣硬體也要花錢。2019年市場費用104億,月活用戶較2018年增加6800萬。同期拼多多月活用戶增加了2.1億。乍看拼多多獲客效率很高,所以市值達到417億美元,比小米高95億美元。

從獲客角度,小米與拼多多有兩大根本不同:

第一,通過硬體銷售獲得的用戶忠誠度高。手機用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智能電視最少五年,只要還在使用小米的硬體,用戶就跑不掉。而拼多多用戶忠誠的對象是「便宜」,必須用肉眼可見的便宜讓用戶保持活躍。粗略估算每名用戶每月要「薅走」5塊錢,2020年拼多多市場費用將超過300億,其中大部分將用於讓現有用戶保持活躍。

第二,小米是邊贈錢邊獲客。以2019年Q4為例,小米賣出3260萬部手機,每部手機只賺73塊毛利潤,卻獲得一個忠誠用戶。2019年,小米淨利潤超過100億,拼多多虧損70億(營收301億,市場費用高達272億)。

硬體獲客說起來簡單,跑通這個模式,做成氣候的,唯有小米。基因純正的網際網路公司從微軟、谷歌到BAT、奇虎360或多或少進行過硬體方面的嘗試,但都沒有了下文。蘋果不是純正的網際網路公司,資本市場也只給了20倍左右的市盈率。

現有3億MIUI用戶;2019年新增1.2億手機用戶及1280萬家庭用戶(每臺智能電視對應一個家庭),通過硬體銷售獲得的用戶留存率高、維護成本低;每年有100多億淨利潤……

可以說:時間是小米的朋友。

End

相關焦點

  • 剖析小米商業模式:「鐵人三項」的幕後真相
    現有網際網路業務有多少是手機廠商本該有的,有多少是小米獨有的?新零售和手機有什麼生態關係?關於商業模式,小米只是給出了一個整合式的概念:獨特且強大的「鐵人三項」模式。網際網路增值服務所指的遊戲業務,並非小米吃雞這類獨立遊戲收入,而是應用商店,遊戲中心的分發收入。可以說,目前小米網際網路業務的主體,依然是高度依賴手機生態。小米該有的,華為OPPO也能有。目前蘋果的服務佔比收入約10%,分析師預測未來3-5年裡,將會增長到20%。
  • 剖析小米商業模式,『鐵人三項』的幕後真相
    洋洋灑灑的招股書,我們看到了收入,看到了利潤,看到了股權結構,看到了夢想願景,但一直有一個根本問題沒有看透,小米是業務模式究竟是什麼?關於商業模式,小米只是給出了一個整合式的概念:獨特且強大的『鐵人三項』模式。鐵人三項,指的是硬體、網際網路服務和新零售。小米也對外放出了這麼一張商業模式圖。
  • 終於做電飯煲了,小米百貨模式是如何成功的?
    以上幾點中,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最關心的應該就是這款來自米家的壓力IH電飯煲,下面先來解讀下這款售價為999元的產品到底有什麼能耐?真的能阻止大媽去日本嗎?米家壓力IH電飯煲使用的底部、四周和頂部的全方位純銅導線3D環繞IH電磁加熱方案,在整個煮飯過程中能夠將內膽內部溫差縮小到1℃以內,能使鍋內任何位置的米飯口感均達到一致。
  • 雷軍爆裂突擊,小米新設三大部門,「手機X AIOT」戰略落地!
    不過,當下最受關注,還要算全方位逆勢增長的小米了。在Redmi Note9系列旗開得勝,小米11未發先火的情況下,盧偉冰開始馬不停蹄地趕赴線下,為每個縣都有小米之家積極奔走。當然,在盧偉冰從雷軍手中接過中國區重任的時候,滿血復活的雷軍,也開始了他最新的爆裂突擊。12月18日下午17點44分,中國知名科技媒體正式發文,報導了一則關於小米的重磅消息。
  • 小米的商業模式
    (AMZN)之後成立了該公司在短短幾年內,小米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但是,2016年銷售額直線下降,公司排名下降。快速發展的科技世界中的許多人都認為小米將徹底崩潰。|||小米的商業模式根據IDC的數據,在2016年的低點,小米的智慧型手機銷量從2016年的7,000萬部下降至4,100萬部。
  • 小米新設三大網際網路部門,是要搞什麼大動作了嗎?
    近日小米集團公布了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新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雖然我沒有使用過小米系列的手機,但是我還是比較關注小米集團的相關發展的。今日,小米集團公布了公司最新的組織架構升級及幹部任命,宣稱新成立三個網際網路一級部門,分別為軟體與體驗部、網際網路業務部、業務中臺部,部門總經理分別是金凡、馬驥、仇睿恆,均直接向CEO雷軍匯報。可能很多人都比較疑惑,小米集團為什麼突然新增了這三個部門呢?是有什麼特別的規劃嗎?
  • 小米組織架構調整 新設三大部門加強數位化能力建設
    據悉,通過此次組織變革,小米希望能進一步提升手機及其它核心設備的互聯互通能力及整體體驗,完善長期可持續的高效商業模式,加強集團的數位化能力建設。 從新成立的三大部門構成來看,均由過去的多個獨立部門整合而來。
  • 超級獨角獸小米千億IPO:雷布斯的首富夢能圓嗎?
    有消息稱,小米此次發行預計籌資至少100億美元,這一規模的IPO將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也是自2014年以來全球最大科技新股。在中國獨角獸企業中,排名居於前三的小米一直保持著獨樹一幟的風格,就如同它的創始人雷軍一樣。在資本的圍獵中,小米既沒有站隊於BAT三大巨頭,反而一路逆襲,發展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米生態鏈,還培養出了幾家獨角獸企業。
  • 小米架構再調整:成立軟體與體驗部、網際網路業務部、業務中臺部
    雷鋒網消息,12月18日,小米集團進行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成立軟體與體驗部、網際網路業務部、業務中臺部三大部門。據悉,新成立的三個部門資源整合涉及此前五個網際網路部門,以及電視、筆記本、帶屏音箱、小米移動、大數據和雲平臺等業務,並分別由金凡、馬驥、仇睿恆為三大部門總經理,直接向CEO雷軍匯報。此前,小米在2018年9月13日進行架構調整,並成立了十個新業務部,形成了支撐小米隨後業務發展的基本企業架構。
  • 最前線|小米有品開賣奢侈品,小米電商業務想要「出圈」?
    截至發稿,該頻道入口已從小米有品首頁輪播圖撤下,現位於「有品米粉節-全部會場-服飾運動」分類下。小米有品「名品折扣」頻道入口及頻道詳情頁面(圖片來源:36氪自小米有品App截取)36氪瀏覽「名品折扣」頻道詳情頁發現,該頻道商品將於4月1日0點正式開售,目前處於預售狀態。
  • 小米開啟加速模式,每個縣都要有小米之家!
    從小米科技公布的財報來看,智慧型手機業務依舊是其最重要的營收來源——智慧型手機業務營收佔總營收的66%;另外小米在今年第三季度的營收增長同樣來自於智慧型手機業務,數據顯示小米在今年第三季度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高達4660萬部,營收為476億元,同比增長47.5%。
  • 小米把電飯煲和手機賣到日本,你看好嗎?
    此前,早有國內手機廠商華為、 OPPO 前去試水,但所佔市場份額寥寥。但作為亞洲第三大手機市場,日本是極具潛力與吸引力的。而對小米來說,國內市場份額被擠壓,海外市場的擴張是必然之舉。隨著印度等市場的增量空間減少,小米固然要尋求新的市場增量,而具有極大市場潛力且難以被徵服的日本市場,正是小米下一個要啃的「硬骨頭」。
  • 全力推進手機×AIoT戰略 小米宣布整合成立三大部門:直接向雷軍匯報
    據了解,此次調整主要是為了落實小米集團手機×AIoT戰略,進一步提升小米生態中手機及其它核心設備的互聯互通能力及整體體驗,繼續完善長期可持續的高效商業模式,加強集團數位化能力建設。新成立的三大部門均由過去的多個獨立部門整合而來。
  • 10億賭約揭盅時:小米贏格力有無懸念?小米其實已經贏了
    雷軍說:「小米模式能不能戰勝格力模式,我覺得看未來五年。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董總輸我一塊錢就行了。」「1塊錢不要再提,要賭就賭10個億。」董明珠說道。如果照這樣來算,小米去年營收為1146億元,如果全年維持75.4%的增長速度的話,今年營收有望達到2050億元。而格力去年營收為1482億元,如果全年維持在31.4%的增長速度的話,今年營收有望達到1935億元。也就是說,從營收數據上看,小米有可能會贏過格力。不過,從淨利潤來看,小米與格力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 2020 年,小米要做好「二選一」這道題
    原標題:2020年,小米要做好「二選一」這道題小米開創了"生態補貼硬體"的做法,且取得了巨大成功。從十年前創業,到現今2500億港元的上市公司,其中相當原因要歸功於該商業模式走得通走得好。簡單總結該模式,則是:測算手機毛利率底線,獲得用戶和流量,再通過廣告及其他業務溢價補貼硬體。
  • 小米公交開啟鄭州「綠城通」限時0元開卡活動 僅限三天
    小米公交官方消息,在「綠城通」五周年之際,通過小米手機開通「綠城通」手機公交卡,將迎來限免開卡活動,活動期間用戶開通卡片將免費。(限時0元開卡:12月23日00:00-12月25日23:59) 支持機型: 小米8(含透明探索版與屏幕指紋版)、小米MIX系列、小米Note 3/2、小米6/5/5s/5s Plus手機 值得一提是,小米錢包官微宣布,為慶祝小米Play新品類手機即將發布,小米錢包小米公交長安通限時免費開卡中
  • 小米新設三大部門 雷軍「手機X AIOT」戰略效應持續擴大
    通過此次組織變革,小米希望能進一步提升手機及其它核心設備的互聯互通能力及整體體驗,完善長期可持續的高效商業模式,加強集團的數位化能力建設。據了解,新成立的三大部門均由過去的多個獨立部門整合而來。「手機 X AIoT」的產品組合,再加上最優秀的軟體體驗,這可能是小米最強大的護城河。商業互聯互通 數據中臺賦能小米未來MIUI 只是小米網際網路業務的起點。應用、遊戲、主題、音樂、視頻甚至話費充值,小米一直不遺餘力地提供各項服務。
  • 小米新設三大部門 雷軍"手機X AIOT"戰略效應持續擴大
    通過此次組織變革,小米希望能進一步提升手機及其它核心設備的互聯互通能力及整體體驗,完善長期可持續的高效商業模式,加強集團的數位化能力建設。據了解,新成立的三大部門均由過去的多個獨立部門整合而來。軟體與體驗部由原網際網路一部、電視部、筆記本電腦部、帶屏音箱、相冊、雲、帳號和負一屏等核心體驗業務相關部分組成,原網際網路一部負責人金凡擔任總經理,喬忠良為副總經理。
  • 雷軍的「小米」多元化商業模式的緣何熬成「粥」?
    一點兒都不像傳統的手機廠商,更像是網際網路公司,速度之快,非傳統手機廠商所能想像,小米成功心訣被雷軍總結為:專注、極致、口碑、快,也就是所謂的網際網路思維,一時間引發了各界對網際網路思維的討論,也有大量的業內和業外公司模仿小米模式並取得了階段性成功,雷軍就像是那個看破網際網路天機的人,被大家簇擁著推向了「雷布斯」的神壇。
  • 小米6有必要換小米9SE嗎?小手機愛好者別糾結
    龍兄是非常喜歡玩機的,尤其是各種小手機,能單手操作的。我始終認為,越小才越精髓。這次小米9se一發售時,我還在用著小米6。這也是目前為止我用過最滿意的小手機,就是有點重!小米9SE和小米6的機身尺寸是很相似的,這也是為什麼我拿他們來對比,也希望給大家帶來一點點參考!下面龍兄從幾個方面簡單的對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