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銀行迎來了更多思考
為打破傳統銀行在時間、地域上的限制,向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一些傳統的中小銀行發起了直銷銀行的業務。從各直銷銀行的上線時間看,主要集中在2014年至2015年。此後幾年,國內直銷銀行的陣容不斷發展壯大,這一經濟形態也被看作傳統銀行機構向網際網路金融生態延伸的典範。不過近幾年,直銷銀行的發展步伐逐漸慢了下來。
尤其是隨著傳統手機銀行功能的不斷豐富,手機銀行出現了與直銷銀行在業務上的高度重合,為節省成本,多家直銷銀行調整了服務渠道,選擇了將直銷銀行與手機銀行合併的道路。
比如今年5月15日,廣發銀行在其官網發布消息:本行直銷銀行網站將於2020年6月12日停止提供登錄窗口,客戶可通過廣發直銷銀行APP登錄並辦理直銷銀行資產查詢、產品購買、贖回等業務。無獨有偶,之前浦發銀行、平安銀行等也是如此。
面對這一局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主要原因在於,我國直銷銀行在業務層面的探索比較多,部分銀行也僅作為網絡金融業務的補充,缺乏統一規劃和準確定位。其次,直銷銀行部門對內缺少話語權,難以調動足夠的資源形成發展合力;對外難以形成經營特色,進而凝聚核心競爭力。
這也是很多直銷銀行目前正在解決的主要問題,即同質化的問題。不過,問題的出現,既帶來了阻礙,也隱藏著生機。
求變和創新
面對現狀,很多直銷銀行早已開始另闢蹊徑,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比如從生活場景入手獲取流量和日活度的江蘇銀行直銷銀行、漢口銀行直銷銀行等。
近來,江蘇銀行直銷銀行推出了「車輛智慧年檢」功能,打造了「開放式」理財超市,併集合了生活繳費、油卡充值、美食電影等生活場景類服務;去年,漢口銀行直銷銀行APP新增了線上交通罰繳功能、公積金提取業務。
增加新功能、擴大營業範圍是更廣泛滿足用戶需求的方式,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2020年5月25日,徽商銀行北京、深圳、成都、寧波四家分行正式對外營業,省外分行的成立讓徽商銀行直銷銀行徽常有財如虎添翼,徽常有財也將幫助分行打開更大的市場,徽商銀行及其直銷銀行之間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當然,還有的直銷銀行從用戶本身著手,因為明確特定的用戶群體,才能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近日 ,民生直銷銀行正式上線企業「雲錢包」服務。為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雲錢包」以企業為核心,結合企業特點為企業量身定製金融產品及服務,打造專屬金融服務方案。
不一而足,直銷行業都在積極應對整個市場的變化和挑戰,行業似乎迎來了新的起色。
當一個事物的運營模式能被更優質的方案替代,它的唯一性也將面臨質疑,打造差異化的服務,建立自身的特定用戶人群和市場,這些行動正在瓦解行業問題本身。而走出直銷銀行獨特的「自營」之路,為數位化轉型「賦能」,將是直銷銀行們接下來的努力方向。
特色就是價值
在5G、大數據、雲計算等金融科技進一步發展和落地的當下,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加強數位化轉型已成為直銷銀行破局的關鍵。比如在技術的加持下,構建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關注消費者自身的消費需求。
比如徽商銀行直銷銀行新增的「雲代發」業務解決方案,通過「非接觸」線上化手段,實現資金批量清分,便捷了企業和員工。確實,將直銷銀行業務與更多應用場景融合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趨勢。
不過,反思現狀,當直銷銀行的初衷被打破,手機銀行迎面而來,這種衝突只有壞處嗎?好像並不是。時代總是會淘汰一些過時的事物,那些在時代的洪流中存活下來的倖存者,都有其獨特的價值。而這種獨特終將建立在與其他事物相互融合、相互補充的基礎上,然後進化出更符合時代特徵和需求的新物種。
事物的偉大似乎並不是非要樹立一個旗幟,特立獨行,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才是真的體現價值。未來,隨著直銷銀行的繼續迭代,它最終的價值表現形式到底是移動端、PC端,還是小程序,似乎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文/之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