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基一詞,源於英文「Niche」的音譯,中文的意思是:拾遺補闕或見縫插針。單從字面的意思就可以看出關於利基營銷模式的大概範疇。其實,利基營銷偏向於從戰略層面來思考營銷。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每一種營銷模式的側重點不同,選擇也就有所不同。根據企業自身的定位來決定選擇開展何種營銷模式,這就是企業的營銷配稱問題。正如有句話說得好:不要羨慕別人的路好走,直到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上一裡路。鞋有多大只有腳才知道。
網絡營銷的發展帶來的營銷變革,已經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網際網路轉型。就像有些專家的預言一樣,未來的企業應該都要具有網際網路特徵,才能在網際網路浪潮中做個時代的弄潮兒。菲利普 科特勒在《營銷管理》中給利基下的定義是:利基是更窄地確定某些群體,這是一個小眾市場並且它的需要沒有被服務好,或者說有獲取利益的基礎。又稱「狹縫市場營銷」,指企業為避免在市場上與強大競爭對手發生正面衝突,而採取的一種利用營銷者自身特有的條件,選擇被強大企業忽視的小塊市場,作為其專門的服務對象,全力開發並滿足這個小塊市場。
利基與大眾是相對的概念,利基營銷才是真正適合中小型企業。由於利基營銷的定義給出的選擇方向,明確了企業在開展利基營銷之前,就應該根據企業自身的目標消費群,找到適合這個群體的細分市場,通過準確的市場定位來開展。隨著網絡營銷的發展,消費者擁有了市場話語權,從被動變成主動,更多的個性化,小眾化需求顯現出來,為利基營銷的開展奠定了基礎。企業可以聚焦於專一化的小眾市場,由於中小型企業的資源稀缺性,只有採取這種營銷策略,才能快速進入市場,降低企業營銷成本。利基營銷目標明確,可衡量,可控制,船小好調頭,應該說是中小企業選擇的好模式,好方向。
利基營銷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戰略方向,大企業的營銷策略是少品種,大批量,小企業的營銷策略則是多品種,小批量。因此利基營銷為不同企業的性質提供了更多選擇的空間。大企業的利基營銷是如何找到潛在消費者成為忠誠用戶,或者是利用現有的生產線,開發出更多的利基市場,尋找新興市場。小企業的利基營銷更加適合新進入市場的小企業,通過縝密的市場調研和市場分析,選定目標市場,制訂明確的營銷目標。大企業可以把利基市場通過外包的形式給中小企業進行協作,整合供應鏈管理,或是自己開發出更多的利基市場。小企業的利基營銷策略就是專業化,專注化,只是針對市場的空缺進行開發,找到自己合適的利基營銷模式。
利基營銷是企業經營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利基產品,更加關注冷門的,小眾的市場。由於這個獨特性,利基營銷在網際網路上的營銷開展就應該專注於一個細分市場,制定專業化的營銷策略。它的目標受眾是一小部分可能購買特定產品或服務的人群,體現在SEO營銷上就是選擇更多的長尾關鍵詞。長尾關鍵詞的選擇就是對於利基產品的研究,雖然可能不常用,但是它的目標明確,只有需要的特定人群才會進行搜索,但是它的轉化率高,滿足一小部分有特定需求的人群。因此,利基營銷為中小企業在網絡營銷上指引了正確的選擇方向,具體的實施就是選擇SEO或是SEM的營銷方式,通過長尾關鍵詞的選取來與強大的競爭對手進行有效區隔,專注於不被看好或是競爭對手忽略的利基市場,通過網際網路來實現利基營銷目標。
與其說利基營銷是一種營銷模式,不如說利基營銷是一種營銷戰略。它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種新的營銷思維,發現有足夠規模及購買力的利基市場,這本身就是一個營銷定位的過程,與營銷的本質產品滿足需求也是互相匹配。利基營銷對於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很有效,能夠更好為SEO服務。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