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搜狗拼音輸入法以不正當競爭為由起訴騰訊並要求賠償以及道歉,已經被法院確認證據真實、充分,予以立案,擇日對騰訊進行審判。
之前,騰訊因抄襲、惡意幹擾等行為屢屢被告,但終因綜合實力懸殊太大屢屢脫險,這次恐怕不同,原告席上的是搜狗,站在背後的是搜狐。
面對起訴,騰訊沒有任何「悔改」的跡象。騰訊對被搜狗起訴的官方聲明,對自身的抄襲和惡意幹擾等證據確鑿的問題一概迴避,整個聲明充斥著老王賣瓜的自誇,幾乎就是一篇虛假廣告。作為一個公眾企業,騰訊沒有讓公眾看到哪怕一點企業公民的誠信和負責任態度。
騰訊產品線過長以致於幾乎成為所有網際網路公司的「公敵」,由於騰訊擁有幾乎壟斷中國IM市場的QQ聊天工具,大量的用戶使得騰訊在網際網路行業四處出擊。這也形成了一個讓人頗為注意的事實:騰訊一直是一個奉行拿來主義侵蝕別人的公司。
從模仿國外即時通訊軟體ICQ創辦中文OICQ,再到被ICQ起訴後改名到QQ,騰訊的成功就是從拿來起家。當擁有數億的QQ用戶後,騰訊徹底將中國IM市場壟斷,這也就意味著無論騰訊「拿來」什麼新產品,都會取得一定的成績,這對於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創新而言,都是可怕的夢魘。QQ與美國ICQ、QQ遊戲與聯眾,QQ秀與韓國賽我,QQ旋風與迅雷,QQ堂與泡泡堂,QQ炫舞與勁舞團,QQ影音與暴風影音,騰訊拍拍與淘寶易趣,財付通與支付寶……這些一個又一個得軟體被騰訊「拿來」,早已嚴重阻礙了整個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此前,騰訊雖然沒少陷入訴訟官司,但大都有驚無險,這其中,被網民譽為「戰無不勝「的深圳南山區法院居功至偉。但這次不同,騰訊被告的地點是首都北京,站在原告席上的是搜狗,無論從行業影響力還是社會地位,都不輸於騰訊,搜狐還曾經是北京奧運會官方網站的承建者,這對騰訊將是一個空前嚴峻的挑戰,對行業更是一個建立中國網際網路良性競爭規則的機會。
或許文字輸入是繼搜尋引擎之後,又一個潛藏著巨大商業價值的地方。儘管具體的盈利模式現在尚未清晰,但對搜狗來說,搜狗輸入法的戰略性地位無需置疑。自從其問世以來,相繼出現谷歌輸入法和QQ拼音輸入法的挑戰,前者因深陷抄襲搜狗詞庫事件困擾,反而進一步強化了搜狗拼音輸入法的市場霸主地位。後者卻在一問世,就讓搜狗飽受抄襲和惡意刪除的困擾。在今年年初QQ拼音輸入法正式版發布後,就被指責界面與功能抄襲搜狗拼音輸入法。
用「一直在模仿,從未想創新」來形容騰訊並不為過,騰訊作為中國網際網路的巨頭之一,依靠「拿來」的創新,對中國網際網路的良性競爭實在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案例。如果騰訊仍然不能改變一味的抄襲,仍然不能對此進行反思,不但自身將要面對更多的起訴,自身和行業的發展,都將受到極大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