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鴯鶓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它們的人工養殖又是怎樣的呢

2020-12-23 光頭讀書會

本期主題:你們知道鴯鶓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它們的人工養殖又是怎樣的呢

三農導語:說起來鴯鶓,大家可能都會充滿了疑惑,也總是有人把鴯鶓錯當成了鴕鳥,而實際上它們是除了鴕鳥之外陸地上最大型的一類鳥類。成年的鴯鶓們往往體重可以超過45千克之上,它們也是一種非常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最喜歡吃一些青草還有小型的昆蟲,隨遇而安,對於疾病也有著不錯的抵抗能力,是十分適合一些當地的農戶進行養殖的。同時鴯鶓還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肉質細嫩鮮美,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很低,是非常健康態的肉質產品。它們的皮質透氣能力出色,柔韌程度高,質地柔軟,表層觸感也非常的出眾,也因此得到了許多人們的追捧。鴯鶓的鳥類蛋殼顏色高級精緻,還能夠被用來進行藝術品的製造,身體羽毛可以做防塵處理,油脂則可以用來製作消炎藥跟化妝品,對於運動後的身體損傷還有一定的保護跟修復。

一,鴯鶓的其他介紹

它們的身體背部有一個脂肪袋,其中產出的少量優質具有非常高的科研前景,可以備用做於新型保健類藥品的開發。鴯鶓的繁殖時間點是從每年9月份一直到次年的5月份的,處於常規繁殖時期的雌性鴯鶓一般可以產出30枚左右的鳥蛋,每枚鳥蛋的重量可以達到360克到430克左右,繁殖的高峰時期可以每3天生產1枚,自然條件下鴯鶓是由雌性跟雄性共同進行孵化的,而我們的人工養殖就可以採取科技的手法了。幼崽時期的鴯鶓只需要3個多月的培育,就可以進行常規的基地養殖,也不需要我們去提供過多的溫度調節。

二,鴯鶓養殖產地的選擇跟搭建

人工進行鴯鶓養殖的話,必須給它們留有充足的活動範圍,養殖場地不可以積水較差,生存環境周邊可以栽種上一些高大的樹木類型,還有花花草草,圍欄和圍欄之間最好是建造間隔上1米多寬的綠化帶,養殖舍內部的通風透氣程度一定要優質,每100平方米的養殖密度大概在100隻鴯鶓,並打造出240平方米到320平方米的日常運動場地。

三,鴯鶓的常規投餵

大約8個月大小的鴯鶓,每天都需要進食550克以上的精製飼料,通常飼料成分都是以玉米為主的,再配合上880可左右的青草飼料,每天3次的投喂,定時定點,保質保量。投餵得青草飼料需要被我們切碎成1釐米到2釐米的長度,每一隻鴯鶓每天都需要有1千克的優質純淨水,而且飲用水源不可以被太陽光充足暴曬,不然鴯鶓飲用之後是會得病的。這樣經過8個月到10個月的養殖,它們就可以走向成年了。

所投餵的青草飼料在放置之前,是需要進行消毒的,10分鐘左右的消毒液浸泡即可。用清水衝洗之後,還要在早晨跟下午餵食之前,進行養殖鳥舍的打掃,還有綠化帶的護理,工作和外來人員進出都需要徹底的檢查消毒。

四,鴯鶓的科學繁殖和孵化過程

我們的鴯鶓最適合一夫多妻制,因為在它們進行繁殖的自然階段,都會有配偶的爭奪過程,雌性的鴯鶓還會在沙土下面進行產卵巢穴的搭建,每生產出10枚到12枚鳥蛋,就需要大概44天的孵化時間,我們所進行的人工二年養殖,可以在17個月到22個月時達到繁殖所需要的成熟,鴯鶓的孵化時間一般都是在45天到50天左右,進行孵化時的最佳溫度是36攝氏度上下,最佳的環境溼度則是在百分之44到百分之52之間,鴯鶓孵化室內的空氣流通一定要順暢,保證隨時的新鮮程度。

幼鳥們剛剛破殼的時候,沒有健全的羽毛,需要人工進行保溫管理,等待3個多月的養殖過程,就可以進行常規的養殖管理模式了。

小編提醒:我們的鴯鶓都是非常漂亮且活潑的,大家在養殖的時候,也可以和它們成為好朋友,彼此增添生活的樂趣,祝願大家養殖愉快。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養殖鴯鶓,需要注意場地建設,主要原因農戶需要注意
    【本文由「農村小黃花」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在養殖鴯鶓之前,很多農戶可能都不太了解這種動物,有一部分農戶只知道鴯鶓看上去長得很像鴕鳥,這可能是農戶對鴯鶓唯一的了解途徑了。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其實鴯鶓並不是鴕鳥,它們還是有著極大區別的,當然這個問題對於沒有養殖的農戶來說,關注度自然是不太高的。不過作為一種特禽養殖,養殖的過程當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的麻煩,農戶們也覺得非常頭疼。那麼關於這個問題,小編個人建議大家在養殖之前,一定要建設好場地,為什麼說養只鴯鶓需要建設場地呢?
  • 這幾年特種養殖興起,有農民想養殖鴯鶓,那麼養殖鴯鶓要注意哪些
    鴯鶓是鴯鶓科的鳥屬動物,原產於澳大利亞,不過現在也有了一定的養殖面積。鴯鶓是非常適合農戶養殖的,因為鴯鶓的適應能力非常強,並且鴯鶓基本上全身都是寶,肉質鮮美,脂肪等高熱量物質含量低,皮有著良好的透氣,柔韌美感。蛋還可以雕刻成工藝品進行收藏。許多農民看到前景,想要養殖鴯鶓。
  • 鴯鶓養殖很簡單,你掌握養殖技術了嗎?養殖鴯鶓的注意事項告訴你
    小編覺得鴯鶓的養殖是比較簡單的,只要了解了正確的養殖技術就可以輕鬆的養殖鴯鶓。鴯鶓你是不是都沒有聽說過?阿豆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鴯鶓,它是現存的第二大鳥類,鴯鶓算是比較特殊的鳥類了,因為在動物學科它自己單獨佔了一個鴯鶓科。因為鴯鶓這兩個字比較繞口,所以養殖戶通常管它叫澳洲鴕鳥。大家不要看鴯鶓那麼特殊,它可是比較容易養殖的呢!
  • 身高1米8大鳥總來吃「霸王餐」,酒吧無奈貼出告示:鴯鶓禁止入內
    它們不喜歡過普通鴯鶓應該過的生活,(可能它們也不知道普通鴯鶓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整天像倆無業游民一樣,在鎮上四處亂竄,哪有食物就往哪鑽。如果鴯鶓長得跟雞差不多大,這也不算什麼新聞了。但這兩隻可是身高超過1米8,鳥類中第二大的鴯鶓啊!
  • 會吐出黑色液體的墨魚大家還記得嗎,它們的人工養殖是怎樣的呢
    本期主題:會吐出黑色液體的墨魚大家還記得嗎,它們的人工養殖是怎樣的呢三農導語:墨魚,也被大家稱作為烏賊,之所以以墨開頭,正是因為它們在遭遇到危險的時候,會吐出大量的如同墨汁般的黑色液體這樣一個特性,來幫助自己進行逃跑
  • 養好鴯鶓並不難,這些方法要注意,趕快一起來學習!
    現在我國很多養殖戶已經開始養殖鴯鶓的工作了,雖然這是一種鳥科動物,原產地也並不是在中國,而是在澳洲,但是現在在中國已經有了一定的養殖規模。有很多養殖戶都有想要養殖的想法,但是卻苦於不熟悉養殖技術,所以無處下手。
  • 鴯鶓抵抗能力強,就會好養殖嗎?沒有科學的養殖技術是不行的
    了解過特種養殖的朋友,想必對鴯鶓都不陌生。大家最開始關注鴯鶓是因為它比較大,並且它的抵抗能力比較強,是比較容易養殖的。但是在開始養殖鴯鶓之後,很多養殖朋友便不這樣認為了。小編覺得養殖朋友出現這樣的想法,就是因為沒有提前了解好鴯鶓的養殖技術。
  • 立夏,拿出鴯鶓蛋才夠666!寧波這裡有鴯鶓,長...
    別看它們嘴小小的,進食速度卻不慢,頂多也就20分鐘,三四棵白菜就已經被啄得只剩菜心。「除了白菜和每天固定投餵的配料,它們也會自己在場地裡找一些草或樹葉吃。」寧波雅戈爾動物園動管部工作人員說。鴯鶓是一種看起來有些「木訥」的動物,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就是呆呆杵在那裡「想心事」,又或者看起來漫無目的地在場地內晃來晃去。
  • 鴯鶓和鴕鳥不是長得一樣嗎?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鴯鶓是鳥綱鴯鶓科唯一的物種,以擅長奔跑而著名,是澳洲地區的特產,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體型僅次於非洲鴕鳥,因此也被稱作澳洲鴕鳥,也被稱作尤加利鳥,翅膀比非洲鴕鳥和美洲鴕鳥的更加退化,足三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
  • 「鴯鶓蛋」是什麼?蓮都這個人竟賣到200元一個!
    李蘭枝手捧鴯鶓蛋 李蘭枝,家住蓮都區聯城街道陳村,是麗水市李氏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十多年前,她在報紙上第一次看見澳洲鴯鶓,心中對這種動物充滿了好奇和好感。三年前,機緣巧合,她再次接觸到這種來自南半球的動物,當即決定在自家地裡嘗試養殖。經過不斷的嘗試,現在她的養殖場裡遍地都是澳洲鴯鶓、孔雀、山雞等珍禽,麗水多處休閒旅遊山莊都向她拿貨。用李蘭枝的話說,現在初步完成了她的「三年計劃」。鴯鶓是什麼動物?
  • 鱷魚、袋鼠、鴯鶓都成菜餚,澳洲土著至今保存哪些奇葩餐食習慣?
    澳大利亞這片大陸上本就有很多全球其他地方見不到的野生動物,這些動物被土著人獵殺後成了他們的盤中餐。▲澳大利亞超市出售的鱷魚肉,售價約合122元人民幣一斤灣鱷是一種很神奇的物種,它們會「吃什麼像什麼」。如果餵食它們雞肉,它們身上就會有雞脂肪;如果餵食豬肉,就會有豬脂肪;如果餵魚,就會像魚一樣。而這些不同口感的鱷魚肉也會有不同的最佳烹調方式。
  • 這種動物營養價值極高,但對生活環境十分苛刻,人工養殖難以成功
    我們知道人類是很懂得吃的,幾乎除了有毒和實在難以下咽的東西外,我們都會拿來嘗試。其中雞鴨魚豬是我們常規的食物,當然還有鵝,狗,兔,牛等等肉類,再次就不一一詳細列舉了,畢竟地球上好吃的食材實在太多,今天我們主要介紹一種:蛙類,這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動物,我們通常能在市場上、餐桌上看到它們的身影。
  • 鴯鶓需要注意飼養管理,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其實只有兩個問題
    【本文由「唏噓感慨當初」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在飼養管理的問題上,很多農戶都是非常關注的,尤其是對於養殖鴯鶓的農戶來說。養殖鴯鶓在我們生活當中真的不常見,在小編的身邊,只有一家農戶在養殖鴯鶓,而且養殖的方式還是大家都不太了解的。
  • 羊駝是很可愛的一種動物,但你知道在農村該如何養殖嗎?
    相信大家一定都對羊駝這種動物並不陌生吧,這是一種長相可愛的動物,同時也是一種極具經濟價值的動物。那麼它到底有何經濟價值呢?首先羊駝的肉是可以食用的,而且有著大補的功效,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而且羊駝肉的脂肪含量較少,無論是減肥的人還是健身的人都能夠大快朵頤。
  • 鴯鶓戰爭:士兵與鴯鶓的戰爭,為何是以鴯鶓的勝利告終
    士兵們來到這裡開始開荒後,發現這裡的氣候非常好,而且這裡的動植物的種類繁盛,性情溫和,因此沒過多久士兵們就和這群動物打成一片。其中就包括鴯鶓,在當時鴯鶓看起來非常的傻,而且因為沒有見過人類,所以有時候也會傻傻地跑過來打招呼。士兵們在這裡的生活一開始還很不錯,因為這裡的食材非常豐富,所以他們也並沒有開荒時那種悽涼的氣憤。
  • 這種國外珍禽很像鴕鳥,性格溫順親近人類,如今我國各地都有養殖
    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每家每戶基本上都有養殖雞鴨的,要麼用來過年過節或者接客的時候吃,要麼就專門賣給城裡人,做點小生意。而且農村養出來的家禽一般都要比城市養殖得好,因為都是吃的鄉下純天然的綠色飼料,沒有打過激素。其實除了雞鴨鵝這些家禽以外,像孔雀、鴕鳥這些動物跟雞鴨一樣也屬於禽類,只是在一般人很少養殖而已,因為比較珍貴,所以它們大多數是在動物園用來做觀賞類禽類。
  • 我國養殖量較多的12類特禽,合法養殖不是野生動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成為各方面普遍贊同的意見。近日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要求全面禁止食用包括野外生長、人工繁育、人工飼養在內的野生動物。
  • 全面禁止食用之後,人工繁育野生動物養殖者何去何從?
    2月24日,《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出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從業人員說,人工繁育野生動物養殖行業正在經歷「地震」。在不安中,他們堅持,他們放棄,他們觀望。
  • 科普:別在指著動物園的「鴯鶓」說是鴕鳥了,因為那真的不是鴕鳥
    但是動物園裡有很多以次充好,偷梁換柱的動物,有沒有把你矇混過關呢。近期有網友反應,自己在動物園看到的動物不是鴕鳥,而是鴯鶓,而旁邊的小孩問大人那時什麼動物?大人也都說是鴕鳥,鬧了很大的尷尬。那麼搞了一次究竟鴕鳥和鴯鶓怎樣辨別呢?
  • 食火雞,體型和速度都比鴯鶓鴕鳥弱,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鳥?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澳大利亞士兵們解甲歸田,開始了自己的美好生活,沒過多久,鴯鶓就打破了這種平靜,不斷破壞莊稼,讓士兵們顆粒無收。士兵們拿起武器奮起反抗,結果不盡人意,於是澳大利亞開始派軍隊去消滅它們,打響了第一次鴯鶓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