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輋天主堂是粵東最早的天主教堂,是天主教會在陸河的發源地

2020-12-20 慧言歷史妙語古今

陸河是「中國青梅之鄉」。

全縣青梅種植面積達10萬多畝;是省級「林業生態縣」,森林覆蓋率達70.7%,擁有全國最大的紅錐林自然保護區;陸河青梅、陸河木瓜均被列入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陸河是中國青梅之鄉,梅園又稱青梅園、梅花園、青梅村、梅花村、世外梅園、香雪谷、共光青梅旅遊風景區等,每年舉辦攝影大賽、青梅節、梅花節。

梅花期在春節前後開放,每逢花期,漫山遍野,梅花盛開,飄香四溢;青梅成熟初夏(4月-5月)讓遊客感受在青山綠水之間感受到梅香。

天主教傳入東坑區大溪輋的時間,是1801年,一位歸僑稱鄒前王母(揭陽縣大洋鄉人,真實姓名無從查考)從泰國回國後,選擇偏僻的山村大溪輋梅樹村定居,宣揚天主教。七、八個月後,取得了當地四戶人家的信仰,發展了十多名信教徒。

清道光初年(公元一八二二年),由於宣宗帝禁止傳習天主教,鄒前王母也因之被驅逐出國,天主教活動就此中止。直至鴉片戰爭結束,由於中英籤訂了「南京條約」,法國也於一八四四年逼使清政府籤訂中法「黃埔條約」,這就為法國天主教傳入開放了門戶。

一八四五年,法國天主教會派遣了一位傳教士(稱馬神父),隻身來到偏僻的山村——大溪輋梅樹村,繼續了天主教的宣揚和發展信教徒。

從此以後,每隔數年、十多年就要更替神父,

由於一百多年來,外國和本國傳教士相繼到大溪輋進行傳教活動,使得天主教信教徒不斷地得到發展,現在屬大溪輋天主教會的信教徒達三千一百多名,遍布在海豐、揭西及陸豐四個區鎮。

天主教堂建於一八五二年,位於大溪輋的一個小盆地中,即在大新鄉至富口鄉之間的墩下村裡。這裡四面山林青翠,清泉流水,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在佔地三百平方米的教堂主體建築和神父樓、教學樓、拴馬房等建築群點綴下,構成一幅雄偉壯觀的圖景,使人賞心悅目,可見當時建築教堂時對園林布局藝術已相當有研究。

教堂內是圓柱石拱,瓦面設置七棟七大拱,石拱柱梁上雕刻著一幅幅人物圖案,形象構思是吸取西歐國家天主教義的「天國幻影」的藝術形象,雕刻技術精練,用刀神工。

教堂中央還設置主祭臺,牆壁懸掛十字架、大幅聖母像、兩邊設置副祭臺,莊嚴神聖。神父樓座落教堂前面,水泥鋼筋結構,內設神父臥室、避暑室、會客廳、膳廳,清靜雅致。

教堂左邊繞山傍屹立一座佔地三百八十多平方的兩層教學樓,樓的頂尖矗立著「鐘樓」和十字架,這座教學樓是教會活動中開展文化教育、提高信教徒文化素養,接受天主教的宣揚和信仰的所在地。近幾年來,教堂及其它建築物都得到維修,供信教徒正常活動。

村子裡有很大一部分村民信仰天主教,大溪輋天主堂重建完成的樣子,是由2016年教友捐資2019年初完成,建成後成為粵東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堂。

大溪輋天主教會為天主教傳入海陸豐地區(汕尾市)首站,是陸河乃至汕尾乃至粵東地區天主教的發源地。

相關焦點

  • 遠東第一大教堂——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
    遠東第一大教堂——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1910年徐家匯天主堂落成,它是中國第一座按西方建築方式建造的教堂,落成之日即成為當時的「上海第一建築」,「遠東第一大教堂」。17世紀初,西方傳教士就開始在上海地區活動。
  • 上海百年天主教堂鬧白蟻 為中國十大最美教堂之一
    徐家匯天主堂修繕項目由徐房集團上海徐房建築實業公司承接,將儘可能恢復教堂當年的原有風貌。  徐家匯天主堂的修繕工期從2015年11月16日至2016年8月17日,修繕項目由徐房集團上海徐房建築實業公司承接,將儘可能恢復教堂當年的原有風貌。
  • 中國中西合璧、別具風格的最美十二處天主教堂風景
    3,大理古城天主教堂教堂坐落在大理古城人民路一靜謐的胡同裡。這座天主堂最大的特點是把白族建築最優秀的一面展示出來,特別是在木雕與石雕方面,達到了最高的水準,成為白族的建築典範。12,濟南第一座天主教堂——將軍廟天主堂在濟南老城區有一條將軍廟街,以其獨有的歷史文化內涵,向來往的人們彰顯著自己的古老和悠久。在這條古老的街道上,坐落著濟南第一座天主教堂——將軍廟天主堂。
  • 曾被稱為「遠東第一大教堂」的上海徐家匯天主堂啟動大修 建堂105...
    說起上海的地標建築,不得不提位於徐家匯的天主教堂。它是中國著名的天主教堂張之一,為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稱為「聖依納爵堂」,主教座堂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動土興建,清光緒三十六年(1910年)9月大堂落成,哥德式風格。
  • 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是中西建築風格共融的典範!
    王府井天主堂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王府井天主堂是一座羅馬建築風格的教堂,是中西建築風格共融的典範。雖然身處鬧市,卻絲毫沒減少它聖潔的氣質。節日期間有時不經意從王府井天主堂前走過,渾厚的電風琴聲和唱詩班陽光般的歌聲會從裡面傳出來,蕩漾在冬日的空氣中。
  • 王府井奪目異彩的天主教堂:聖若瑟堂
    王府井天主堂,俗稱東堂。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讓它成為人們的熟知。它正兒八經的名字叫聖若瑟堂,也被人形象的稱為八面槽教堂,即是說這座三層羅馬式建築,在細部的處理上,成功地融入了許多中國傳統建築的元素,是中西建築風格的共融。這是由耶穌會士在北京城區繼宣武門天主堂之後興建的第二所教堂。天主教即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普世大公天主教會。
  • 天津市最大的天主教堂,典型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天主堂!
    天津市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天主教天津教區主教座堂,典型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整體建築呈「品」字形,樓座以黃、紅花磚砌成,上砌翠綠色圓肚型尖頂,簷下為半圓形拱窗。教堂每日早晨舉行宗教活動,逢星期日及天主教節日,早晚皆有宗教活動。
  • 澄海哥特天主教堂與平安夜「聖嬰巡遊」鬧熱
    同治九年(1870),法籍布塞克神父在澄海吳厝村建立一座小教堂,光緒二十五年(1899)再建成祿格堂,成為澄海天主教會傳教中心。天主堂細節漢化祿格堂建築群總面積2100平方米,原堂區包括修道院、唱經樓、小花園、蓮池、姑娘室、神父樓和主座教堂。
  • 奇葩小鎮永寧:天主教堂和人魚寶貝?
    答|百度派 @楊倩這裡是永寧,擁有清朝時期修建的美麗天主教堂,鄉土氣息濃厚的傳統市集,以及那造型獨特的……我男人給它取名人魚寶貝。。。於是打開某眾某評網,搜延慶+永寧,第一個跳出來的竟然是一座漂亮的永寧天主教堂,地理位置顯示在永寧古城內。哦,還有古城啊,聽起來不錯,行程就這麼定了:古城,教堂,吃豆腐。安頓好家裡這隻傻汪,我們二人就開著車向永寧粗發了。
  • 陸河第一關:旗頭嶂
  • 羅馬天主教會在英國最早的駐地坎特伯雷,傳說中的英格蘭花園
    這個城市也是羅馬天主教會在英國最先出現的地方,它也是羅馬天主教會在英國最早的駐地點,它作為大教主落腳的地方,也就成為了英國最有權威性和最具代表性的宗教首都,凡事崇尚天主教會的人們,他們都很嚮往這個地方。坎特伯雷又有另外的一個名字,叫做英格蘭花園。走進這個城市看見的是綠茵茵的村莊,山體是和緩的丘陵地帶,精緻裝扮的鄉村小院,和長長的海岸線。
  • 經典教堂建築巡禮之——濟南將軍廟天主教堂
    濟南將軍廟天主教堂全名聖母無染原罪教堂,因為坐落在將軍廟街上而被人們俗稱之將軍廟天主教堂。是濟南最早的天主教堂,始建於清順治七年(1650年),由西班牙教士嘉伯樂在將軍廟街購地13.6畝建成,為歐式風格建築,後在教會與民眾衝突中被焚毀。教堂的全貌。
  • 冷空氣逼近陸河...
    陸河的小夥伴們周末是不是浪得很開心呀小編有消息要告訴你們那就是颱風要知道陸河可是福地「蘭恩」究竟在哪登陸?會影響廣東嗎?會影響陸河嗎?此前,最早發布的預測圖「蘭恩」竟朝著華南沿海撲來?!這麼看來颱風不會登陸我國陸河的小夥伴可以先鬆口氣!但,並非如此簡單!大家請注意
  • 陸河梅鄉三產融合煥新顏
    陸河青梅令人垂涎。 細品青梅,不得不提「中國青梅之鄉」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在人類歷史上,青梅栽培至今已有3200年,陸河青梅種植歷史達2900多年。在陸河,穿越千年的傳統種植和青梅加工碰撞出異彩花火。這裡生長的青梅做為果界翹楚,品質上乘。
  • 陸河參訪團訪問臺灣親人紀實
    其中,包括到新竹縣新埔出席陸河籍範氏家廟(祠堂)重光慶典和訪問祖籍陸河(為行文方便,以下稱作「陸河籍」)的範氏宗親。本人受汕尾市臺聯會副會長範思友先生的邀請,參加了此次活動。我們的臺灣之行受到陸河籍範氏宗親、羅氏宗親等的熱烈歡迎和熱情款待!
  • 天津都有哪些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天津人氣最高的六大教堂
    清鹹豐十年(1860年)天津被闢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此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各式各樣的天主教堂、基督教堂也隨之紛紛落戶津門。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天津人氣最高的六大教堂吧。一、西開教堂西開教堂位於天津市和平區西寧道,地處繁華的濱江道商業街的最南端,始建於1917年,是天津教區主教座堂,也是天津市區最大的天主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