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是中西建築風格共融的典範!

2020-12-15 娛樂大咖婷姐

王府井天主堂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王府井天主堂是一座羅馬建築風格的教堂,是中西建築風格共融的典範。雖然身處鬧市,卻絲毫沒減少它聖潔的氣質。節日期間有時不經意從王府井天主堂前走過,渾厚的電風琴聲和唱詩班陽光般的歌聲會從裡面傳出來,蕩漾在冬日的空氣中。

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北段進行改造後,原先圍繞神秘教堂的圍牆被拆除,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灰色的歐式尖頂建築因其古老而越發透出神秘,新鋪就的門前廣場在綠樹環繞中更具濃鬱的人文色彩。在周圍的現代化建築映襯下,王府井天主教堂成了這條大街上的新景點。教堂門前廣場已鋪裝完畢,廣場兩側設有座椅可供行人小憩。

王府井教堂,北京叫做東堂,因此,北京還有西堂,南堂,由於我小時候家住在王府井附近,所以,位於東堂子胡同的王府井教堂就是我們的兒童樂園,我們下學後經常在此玩耍。 小的時候,看見教堂就害怕,因為裡邊總是黑洞洞的,彩色教堂玻璃在我們心目中的印象絕對不是彩色的,而是神秘的,這種感覺直到去過歐洲的梵蒂岡後才略有好轉。

王府井天主堂位於北京繁華的王府井大街74號,是耶穌會士在北京城區繼宣武門天主堂之後興建的第二所教堂,俗稱東堂,又名聖若瑟堂、八面槽教堂。現存的教堂建築雖是一座三層羅馬式建築,但在細節的處理上,卻融入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元素,成為東西合璧的傑出之作。

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的北段路東,有個小廣場,小廣場的東側有一個古老的建築,就是天主教的教堂。一般的教堂都是封閉式院落,但是唯獨王府井這個大教堂,是開放式的,敞開著博大的胸懷,接納著來自五湖四海的信徒。整合建築群莊嚴、肅穆,灰色的基調亦顯示出一絲神秘

非常漂亮的西洋教堂,歐式奶油蛋糕風格。很多逛王府井的遊人都會來這裡觀賞。教堂很大氣,前面有個小園子和入口,很整潔美觀。可以走進教堂,裡面高高的穹頂,莊嚴肅穆輝煌。如果碰到有正在進行的唱詩或講道活動,可以安靜坐下來接受一下薰陶,感受一刻寧靜的氣氛。

相關焦點

  • 中國中西合璧、別具風格的最美十二處天主教堂風景
    3,大理古城天主教堂教堂坐落在大理古城人民路一靜謐的胡同裡。這座天主堂最大的特點是把白族建築最優秀的一面展示出來,特別是在木雕與石雕方面,達到了最高的水準,成為白族的建築典範。6,西藏鹽井天主教堂這是一座四合院建築,氣派的教堂坐西朝東,輕輕推開教堂的大門,建築風格從形式到內容類似藏傳佛教的佛殿或經堂,體現了天主教傳入後隨俗施教的風格,裝飾也有藏文化的痕跡,聖經也是用藏文寫得。
  • 經典教堂建築巡禮之——濟南將軍廟天主教堂
    濟南將軍廟天主教堂全名聖母無染原罪教堂,因為坐落在將軍廟街上而被人們俗稱之將軍廟天主教堂。是濟南最早的天主教堂,始建於清順治七年(1650年),由西班牙教士嘉伯樂在將軍廟街購地13.6畝建成,為歐式風格建築,後在教會與民眾衝突中被焚毀。教堂的全貌。
  • 號稱華東最大的天主教堂,已有100多年歷史,極具哥德式風格
    在濟南的旅行中,最讓我驚喜的就是這個地處山東大學老校區旁的洪家樓天主教堂,如今成為了濟南標誌性的建築之一。別看這個建築不起眼,但卻是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堂,更是中國三大著名天主教堂之一。說到濟南洪家樓天主教堂的歷史,那就要起源於1902年,天主教山東北境的荷蘭籍主教申永福主持新建了這座教堂,經過了三年完工,也就是說如今的這個教堂已經擁有了100多年歷史。雖然說是天主教堂,但是這卻是一座中西結合的建築,在大門前面你還可以看到東方龍的雕刻。進入洪家樓教堂內部之後就可以看到濃濃的西式風格,穹頂上繪滿了宗教壁畫以及眾多的花卉元素。
  • 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已成為人們喜愛的生活方式之一。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各城市也在大力發展旅遊業,提高自身城市知名度,希望在旅遊業上帶動城市的發展。上海是一個國際大都市,也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城市,有著悠久的城市發展歷史和許多著名的景點。人人都知道上海這座城市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會」,最典型的海派文化是上海的招牌。
  • 聖巴巴拉教堂,新哥德式建築,是歐洲最有名的天主教堂之一
    聖母升天與聖若翰洗者教堂,最初為哥德式風格,後被摧毀,重建後為巴巴洛克風格,被稱為巴洛克哥德式建築,建築風格獨特,在捷克建築史上有重要地位。庫特納霍拉小鎮的興衰與採礦業不可分離,而捷克銀礦博物館展覽了小鎮採礦工業的歷史,旅客可以深入地下500米,來到中世紀的礦井,體會當年庫特納霍拉的輝煌。該博物館的銀製品和首飾非常豐富。
  • 天津市最大的天主教堂,典型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天主堂!
    天津市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天主教天津教區主教座堂,典型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整體建築呈「品」字形,樓座以黃、紅花磚砌成,上砌翠綠色圓肚型尖頂,簷下為半圓形拱窗。教堂每日早晨舉行宗教活動,逢星期日及天主教節日,早晚皆有宗教活動。
  • 貴州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歷經百年洗禮,教徒很多
    在貴陽有一處天主教堂,在康熙35年(1696年)的時候,從福建代牧區分設貴州代牧區。1715年併入四川代牧區。100多年之後,1846年羅馬教廷宣布恢復貴州代牧區。之後在貴陽建造天主教堂,期間也毀過幾次,屢毀屢建,如今我們看到的貴陽市北天主教堂的外觀、構造基本是以前的樣子,從清朝時候的老照片可以看到,變化不太大,最大的變化就是教堂附近的平地、平房,如今也變成了居民樓和大廈,原本天主教堂突兀的孤立一座,現在卻被掩藏在高樓之間,不仔細看卻發現不了。貴陽在清朝年間的天主教堂有許多,六衝關如今還有幾座教堂的遺址,不過已經荒廢。
  • 德紹-沃爾利茨園林王國——歐洲園林建築的典範之一
    建於18世紀的德紹-沃爾利茨園林王國是歐洲園林建築的典範之一,2000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十八世紀中葉,在歐洲大陸一些以往的幾何式花園被改為風景園的同時,一些新建的園林則直接採用了自然風景園的風格,較早的實例是德國德紹(Dessau)附近的沃爾利茨園。
  • 江南四大名樓之一,是典型的皇家建築風格,高52米多
    與黃鶴樓和嶽陽樓等著名古建築不同,這座古建築對外知名度不高,成為當地城市非常重要的潛在資源,因此被認為是江蘇的文化地標之一。江蘇在南京鼓樓區獅子山頂的位置是高52米以上的鼓樓建築物,共分7層,因此綜合來看,可以說是那座古建築的規模。
  • 濟南規模最大天主教堂,哥德式建築震撼人心,低調鮮有遊客知道
    很多外地遊客來到這裡,都要去大明湖、趵突泉這樣的著名景點看一看,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在濟南,還藏著一座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堂——洪家樓天主教堂。它以洪家樓村而得名,是濟南市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堂,在中國近代宗教建築中,佔有重要地位。是濟南市最著名的古典歐式建築之一,也是濟南教區主教座堂。
  • 中國三大著名天主教堂之一,與巴黎聖母院非常相似,免費對外開放
    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出國去旅遊了,出國遊就可以避開國內很多的遊客,而且國外的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也是非常的值得一看的,比如說位於法國的巴黎聖母院就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景點,不過不幸的是法國這個著名的地標建築在前段時間因為一場大火損失慘重,這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的消失的確是人類一重大損失,就算後面復原也失去了原有的價值了。
  • 極樂寺,東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值得一看
    如今極樂寺進行了擴建,除了原有的寺廟建築格局外,在其東面也修建了新的釋迦牟尼佛和七級浮屠塔。極樂寺是東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與長春般若寺、瀋陽慈恩寺、營口楞嚴寺並稱為東北四大佛教叢林。極樂寺其實不大,多是些做功課的老人,最值得一看的是五百羅漢堂和寺後的七級浮屠塔,每年5月,丁香盛開時很美。
  • 班都拉公園:英國殖民風格建築群,緬甸建築的典範
    仰光市政廳的建築風格,融合了殖民風格的樓體和緬甸風格的屋頂,被認定為符合緬甸建築的典範。市政廳斜對面是一座教堂,教堂邊上是高等法院。該大樓於1905年興建並於1911年竣工,是殖民地時期建設建築,現以已列入仰光市文化遺產名錄。蘇雷塔也位於公園附近。
  • 吉林市這些哥德式建築,充滿文藝範的旅行打卡地
    不同的建築風格豐富了城市色彩的同時,也讓人擁有著不同的視覺感受。這其中,就不得不提及哥德式風格。相比於其它建築風格,它異域風情十足,是城市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哥德式建築風格,源於11世紀時期的法國,13至15世紀流行於歐洲,風格多用於教堂建築,其特點為建築高聳挺拔、有尖塔,花窗帶有裝飾性圖案的玻璃,整體風格典雅又但十分精緻。在吉林市,就有這麼幾處哥德式建築,展現著這種建築風格的風採。
  • 中國建築四大類別,感受中華美學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築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8、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
  • 是四個有名的天主教會之一,有400年歷史,融合中西方的建築風格
    長期以來,天主教傳入我國,各地建立了天主教會, 特別是在一些大城市,除了天主教會以外還有很多基督教會, 北京有四個有名的天主教會, 王府井天主教會就是其中之一, 我國王府井的天主教是羅馬風格的建築,也完美地融合了中國的風格。
  • 泛船浦教堂:福州最美教堂之一,也是福建最大的天主教堂
    福州泛船浦教堂位於閩江南江濱,建築佔地面積達8400平方米,為哥德式風格,是福州最美教堂之一,也是福建最大的天主教堂。五口通商後外國人在中洲開闢新港,以便番船停泊,教堂因此得名番船浦,之後音譯為現在的泛船浦。
  • 中國最古老的中西特色建築群,還是世界文化遺產,遊客絡繹不絕
    澳門歷史城區主要以澳門舊城為中心,通過相鄰的廣場和街道,串聯起逾20個歷史建築。而歷史城區的範圍東起東望洋山,西至新馬路靠內港碼頭,南起媽閣山,北至白鴿巢公園。是中國境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築共存的歷史城區,也是400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多元共存的結晶。
  • 這的建築是拉美與西班牙風格完美結合的典範,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
    這的建築是拉美與西班牙風格完美結合的典範,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這個美麗的地方就是位於拉丁美洲的蘇克雷古城。蘇克雷城與礦城波多斯相距175千米。由幾大宗教團體創建的大量的塔和鐘樓在安第斯地形中形成了一道優美的風景線,這些能夠追測到西班牙初期(16世紀)的建築和後來的紀念碑相結合,保存完好共同形成了當地的建築風格。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混合式,新古典主義和古典主義。從正面來看,它們基本上是白色的,而用磚角、陽臺、鑄鐵的花格圖案和木製的百葉窗。
  • 王府井奪目異彩的天主教堂:聖若瑟堂
    這是北京王府井大街74號。王府井天主堂,俗稱東堂。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讓它成為人們的熟知。它正兒八經的名字叫聖若瑟堂,也被人形象的稱為八面槽教堂,即是說這座三層羅馬式建築,在細部的處理上,成功地融入了許多中國傳統建築的元素,是中西建築風格的共融。這是由耶穌會士在北京城區繼宣武門天主堂之後興建的第二所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