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成都】1月31日報導(文/張淑英)
對小孩來說,玩就是一切,而且玩對他的成長確實至關重要。玩的過程中,寶寶知道了如何去探索世界,學會了如何掌握技能,比如:爬、走、說話、唱歌、畫畫,以及結交朋友。
獵雲網近日接觸到的小司機,就是一家社區兒童電動玩具車共享平臺。談到創業初衷,小司機創始何繁榮說:「不少學齡前孩子的家長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擾:高價為孩子買了一輛兒童玩具車,放在家裡特別佔空間,孩子要使用時上下搬動費力,並且孩子對單個玩具使用興趣保持時間不長。玩具車的共享(分時租賃)為家長帶來了便利和實惠,為孩子帶來了童真的樂趣。小司機找到的正是用戶的這一痛點。」
7月份時,何繁榮買了十輛玩具車在自家小區做起了實驗,「結果如我們所料,小朋友們不用任何引導,就主動來玩車了,而且捨不得離開,我們對家長和孩子做了一圈採訪,他們覺得這種方式挺好的,比起自己買車要省得多,而且車子利用率高。我們算了算,平均一天下來,也有幾百塊的收入,投資回收期很短,是蠻不錯的生意。」
據了解小司機已在杭州 4 個小區內鋪設試點,單點的車輛在 8-15 輛,標準定價為3.5 元/ 10 分鐘。轉化率為 30 %。合作方式上,目前小司機主要是與社區物業合作,在主體空間內搭建一個無人值守的兒童玩具車車棚,且車棚帶有自動充電樁。
作為孩子長期使用的玩具車,小司機的安全性如何保證呢?何繁榮說:「本身玩具車就是一個很成熟的產品,銷量也是非常好,全年有1250萬的銷售量;從速度上來講,玩具車的速度跟成人走路的速度不相上下,最高不超過6公裡/時;其次是小司機在後期的實施中也為玩具車做了電子圍欄,小朋友在使用的過程中是不能開出小區的,接近小區門口時會警示家長,開出小區時,玩具車會自動停止運行;最後從保險的角度來講,小司機跟中國人壽籤訂了協議,小朋友在每一次的使用過程中都能保證其安全性。」
關於投放區域這一問題何繁榮則表示,「不限制場景,但我們認為最理想的場景是小區,因為用戶集中、安全性較高,年後也會投放一些玩具車在商場。」
使用上也非常方便,家長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支付寶以及小司機APP1.0等多個通道掃碼開走,手機即可變成遙控器,滿足3歲以下不會開車的孩子的需求,擴大了使用者的範圍,也將實物遙控器的丟失率降至0%,用後歸還自動充電即可。
目前,小司機已經把開發兒童智能車作為一個重點,走自有品牌的路線,新型的玩具車不僅可以實現掃碼租用、自動充電、手機遙控等功能,還會增加NB-iot定位功能,保證孩子行車安全,家長可以用手機裡的App設立地理圍欄並限制時速,甚至在緊急情況下遠程剎車,預防事故的發生和車輛的丟失。
電動玩具車本身不僅使用新型的鋰動力電池,外殼採用鋁合金材料替換塑料,使電動車更加耐用。可以說,傳統的兒童玩具車可以改造提升的空間非常大,而現在的智能技術又很多,我們把成熟的技術方案集成起來,可以造出多款更貼近用戶需要的玩具車,就像私家車的更新迭代一樣。
融資上,小司機已在2017年8月完成5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昭煥資本、投哪兒、伸軒資本和遙指科技。目前小司機也在積極籌備下一輪融資。
團隊方面,小司機核心成員有4人,CEO何繁榮曾就職通用安吉星、車音網,具備10多年車聯網從業經驗;硬體CTO華威畢業於浙江大學,曾就職於信雅達、UT斯達康、鵬盾電子商務等,精通軟硬體開發、工業自動化和物聯網技術;軟體 CTO 張輝曾任支付寶高級工程師、淘寶開放平臺技術部主任、返利網技術部副總,具備10多年網際網路平臺、產品設計及開發經驗;COO 顧伊力曾創辦廣告公司,實現年銷售額過千萬,具備 7 年傳媒公司經營經驗。
本文來自獵雲網,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