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兒童智能玩具車品牌小司機近日宣布,已於 2017 年 8 月完成 500 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昭煥資本、投哪兒、伸軒資本和遙指科技。
小司機成立於 2017 年 7 月,主要從事兒童智能玩具車的設計、研發和運營。目前,小司機已在杭州 4 個小區內鋪設試點,單點的車輛在 8-15 輛,標準定價為 3.5 元/ 10 分鐘。據小司機創始人兼 CEO 何繁榮介紹,目前小司機的轉化率為 30 %(社區的客流量可估算),復購率在 50 %。
小司機的特點在於模式和產品上的微創新。
首先,小司機的共享模式區別於傳統的兒童車自購模式。何繁榮告訴36氪,從上遊生產廠商的數據來看,國內每年約生產 1250 萬輛兒童玩具車,其中一半銷往國外,另外 600 萬輛大部分都被中國家庭購買。自購的痛點在於,一輛兒童玩具車的售價在 600-4000 元之間,價格較高;1米長的車身較為佔地,玩具車要在空曠場地,上下搬動較為麻煩;孩子對單個玩具的興趣難以持續等。故此,何繁榮認為,小司機分時租賃模式可為家庭帶來便利和實惠,戳中剛需。
其次,相比於傳統的遊樂場項目,小司機通過技術將玩具車聯網升級,可實現無人值守式經營,從而提升效率、節省人力成本(人貨比可從原來1網點/人變為100網點/人)。除便於管理外,小司機自主研發的兒童車也具有更強的適用性和安全性。
適用。小司機對產品進行商用化改造,包括用鋰動力電池替換傳統鉛酸電池,延長續航;將塑料外殼替換成鋁合金材料,使玩具車更加耐用等。安全。家長可用手機掃碼,在微信公眾號中開鎖、遙控小車(適合 3 歲以下孩子)、限制時速、遠程剎車及設立地理圍欄等。
在整體空間布局上,小司機與社區物業合作,為兒童玩具車搭建車棚,可遮風擋雨、在車棚配置自動充電樁(用戶為玩具車接上電源後系統方能扣費、還車)。
除了共享的運營模式,小司機還想用進入智能玩具車產銷的市場。
從整個兒童玩具車產業看,中國存量市場可達上百億。但據何繁榮介紹,國內約有 1000 個生產廠商,長期以來沿襲傳統製造業的做法,收入規模不大,到目前為止也沒出現一個強勢品牌。小司機用網際網路思維升級產品、走自有品牌路線,瞄準的正是這一存量市場。
未來,小司機在設備產品線上的規劃是,待擁有足量的渠道和用戶後將開發新型智能玩具,充分抓住孩子「愛博而情不專」的特點挖掘市場價值,接下來小司機可能會為玩具車加入人機互動、在線音樂等新功能,同時開發新造型及新品種;其次,何繁榮表示,團隊發現發達國家對高端智能童車存在明顯需求,因此,國際市場也是小司機考慮開拓的方向。
除了兒童智能車產品,小司機表示,在聚合線下精準流量後,將運營線上兒童消費娛樂平臺。採用這種思路的還有36氪曾介紹過的搖搖車品牌「小騎手」。
在落地上,小司機預計,2018年將在商超、遊樂場、景區等場所新增 2000 個網點,以每個網點10輛計,約投放 2 萬臺。目前,小司機正在招募有物業公司、商場、培訓機構等線下場景資源的城市合伙人,據何繁榮介紹,小司機單臺設備的成本在 1000 元/臺,回本周期約為 6 個月。同時,小司機已啟動 Pre-A 輪融資,融資金額約 1000 萬元,資金主要用於產品迭代和市場擴張。
在團隊方面,小司機創始團隊有4人,CEO何繁榮曾就職通用安吉星、車音網,具備10多年車聯網從業經驗。硬體 CTO 華威 畢業於浙江大學,曾就職於信雅達、UT斯達康、鵬盾電子商務等,精通軟硬體開發、工業自動化和物聯網技術。軟體 CTO 張輝曾任支付寶高級工程師、淘寶開放平臺技術部主任、返利網技術部副總,具備10多年網際網路平臺、產品設計及開發經驗。COO 顧伊力曾創辦廣告公司,實現年銷售額過千萬,具備 7 年傳媒公司經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