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難周:基督徒當怎樣默想主的受苦

2020-12-15 基督教資訊平臺

4月12日(本周日)是2020年的復活節,這周被稱為受難周。受難周是教會非常重要的節期,是紀念耶穌基督為了拯救世人,在十字架上受難,並且復活的偉大時刻。

 2020年的受難周來的有點特殊,因著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教會還沒有恢復實地聚會,弟兄姐妹只能自己在家度過。在這一周裡,我們應該怎樣預備自己的心,默想耶穌基督的救贖大愛呢?

下面是三個小建議:

第一,讀經,了解受難周所發生的事件,通過神的話語還原當時的歷史,讓耶穌所經受的一切印在我們腦海裡。這一周發生的事情非常重要,耶穌基督的身份,使命在這周完全表現出來,這一周發生的事情,也改變了猶太民族及全人類的歷史。從耶穌榮入聖城耶路撒冷開始,到咒詛無花果樹,潔淨聖殿,需要再來,勸勉門徒,責備法利賽人,與門徒吃逾越節的筵席,被捕,受審,被釘十字架,埋葬,復活等,一個個去讀,最好是四部福音書裡每部受難周的經文都讀一遍。

第二,聽道,默想,禱告,明白耶穌受難的意義。雖然不能實地聚會,很多教會開通了網絡牧養,舉辦網絡敬拜,默想,禱告等信仰活動,信徒可以參加自己所在教會舉辦的活動。主在受難周期間,抵擋了世間權位的試探,忍受了不被理解的孤單,忍受了被門徒出賣的傷心,經受了在十字架上被父神,被世人棄絕的痛苦等,這些心情的世界很難用言語表達。主在馬太福音11章提到不被理解的沉悶心情:「我可用甚麼比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基督徒應該成為明白主的心情的人,在這個期間,我們要努力默想主裡面痛苦,與主一起傷心,難過,哭泣,我們越是明白主裡面的痛苦,就越能明白主對我們的愛是多麼的深。

第三,服侍,實踐愛的誡命,用行動理解主的十字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主在最後的晚餐上卑微自己為門徒洗腳,為我們做了服侍的榜樣,並且告訴我們也應該照著去行。主說就像祂怎樣愛我們,我們也要這樣相愛。十字架是愛,愛是行動,當我們去服侍別人的時候,才能切身體會主背負十字架是多麼不容易。在受難周,我們可以效法主去服侍我們的家人,關心這段時間沒有見面的牧者同工和弟兄姐妹。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也為新冠疫情下受痛苦的人禱告,為所有的抗疫人員禱告,為疫情得到遏制,儘快結束禱告。

願廣大弟兄姐妹在受難周裡,通過讀經,聽道,默想,禱告,侍奉,去明白主所走過的苦難的道路,參與到主的十字架當中,經歷與主同死的世界,復活節的時候生命迎來復活。

相關焦點

  • 受難周·團契日靈修:我們是怎樣的基督徒?
    經文:(太26:17-25)受難周的第五天是禮拜四,稱為團契日。在這一天中耶穌與門徒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享受逾越節的筵席;設立聖餐;為門徒洗腳,團契勸勉。今日的靈修中,我們將目光放在逾越節筵席中,門徒在面對主耶穌時,有怎樣的表現,可以給受難周默想的我們,有什麼樣的反思?
  • 今天是受難周第五天也稱設立聖餐日我們默想主耶穌設立聖餐的意義
    深愛著我們的主耶穌啊,今天是受難周的第五天,被稱為「設立聖餐日」,也被稱為「濯足日」、「團契日」,因為你在今天為門徒洗腳,與門徒共進晚餐進行團契,並在最後的晚餐上設立了聖餐這個聖禮。主耶穌為門徒洗腳,為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讓我們時刻記得,在天父的世界裡,應當是大的服侍小的,服侍的人才是真正的主人。主完全謙卑了自己,雖然是我們的主,卻甘心情願做了最卑微的僕人。
  • 基督徒丨受難周·靜默日靈修:耶穌也需要「細拉」
    今天是禮拜三,是受難周的第四天,稱為靜默日(靜休日)。在前一天,耶穌教訓門徒和百姓,與祭司、文士、法利賽人辯論。而後的這一天,聖經沒有任何關於主耶穌言行的記載。那麼,在受難周的靜默日中,沒有經文的記載,我們又該如何靜想,靈修呢?
  • 耶穌基督受難周:紀念受苦的耶穌
    春風化暖,萬物復甦,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迎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受難周求主憐憫施恩幫助,讓我們能將心歸回,進入到生命的深處,再次沉思默想並記念:耶穌為我們的受苦!主啊!值此今日受難日,讓我們再次跟隨禰的腳步,去把禰的痛苦用心去感受。
  • 今天是受難周第四天,也稱靜修日,讓我們安靜思想主耶穌的愛!
    慈愛的天父,感謝你的恩典,讓我們在受難周的時候,再一次來到你的面前,向你獻上我們真誠的祈禱。主啊,現在是紀念你為我們受苦受難的時間,讓我們懷著謙卑的心,為自己的罪也為世人的罪,在你面前卑微、祈求!今天是受難周的第四天,在這一天裡,聖經上並沒有記載主耶穌做了什麼事情。所以,教會傳統普遍認為,這一天是主耶穌的「靜修日」。主耶穌從耶路撒冷退回到了住處,這一天在天父的面前安靜祈禱休息。是的,即使是在事工最關鍵的時刻,主耶穌也記得安靜在天父的面前。
  • 每日默想丨基督徒怎樣更好的去默想神的話語(2020-5-9)
    很多基督徒知道應該努力默想神的話語,但是不知道該怎樣默想。常常出現的情況是讀完幾句經文幾個章節,合上聖經,卻沒有記住任何東西。不僅剛信主不久的基督徒說不會默想,就連信主了十幾年的基督徒也覺得自己不會默想神的話語。默想神的話語真的很難嗎,有什麼方法呢?
  • 受難周默想:你是否知道主的十字架
    這是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場面,四部福音書都記載了這個場面,在主被釘十字架最後的時刻,人們在譏誚祂:你如果是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吧。如果我們在當時這個場面,我們會不會也像他們這樣譏誚主呢?耶穌沒有回應他們的譏誚,選擇了沉默。耶穌沉默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從十字架上下來,相反,他真的是神的兒子,完全有能力下來。
  • 長春海口路基督教會舉辦受難周聖餐禮拜
    主耶穌受難周第五天,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最後的晚餐的那天,主設立了聖餐。這聖餐象徵著主的生命,當我們領受這聖餐,意味著分享主的生命。因此稱為聖餐日。2019年4月18日,長春市海口路基督教會舉行了聖餐禮拜,17點30聚會開始,滿有恩典的讚美、禱告及詩班獻詩之後,閆鵬牧師開始證道。崇拜及證道的主題為《客西馬尼之夜》。
  • 福州基督教花巷堂於受難日舉行洗禮和聖餐禮
    受難日崇拜 進入聖周以來,福州基督教花巷堂以《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為主題開展受難周紀念活動。4月14日至4月21日,每天早上七點至八點安排晨禱默想聚會,並按照受難周中的各個事件證道,分別與廣大信徒分享不同內容的經文,以靈修默想崇拜感懷耶穌的犧牲。4月19日是主耶穌受難日,上午陳立福主任牧師在新堂帶領會眾「主為我死 我為主活」的默想禱告,並以《警醒禱告 免入迷惑》為題講道,之後舉行了隆重的洗禮和聖餐禮儀式。
  • 今天是受難周第三天,也稱教誨日,讓我們思想主耶穌最後的教導
    今天是受難周的第三天,《聖經》記載,主耶穌在這一天做了很多事情,他不僅教導門徒,還跟文士、法利賽人、撒都該人辯論,給我們留下許多寶貴的教訓。在這一天,主耶穌譴責了文士和法利賽人,非常有智慧地回答了法利賽人關於納稅給凱撒的問題,又解答了撒都該人關於復活的問題,並且告訴了我們最大的誡命是什麼。這些解答直到今天仍然給我們帶來很大幫助。
  • 受難節聖經經文美圖: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最後七言
    本來,十字架是人類最殘酷的酷刑,是對一個人最深刻的咒詛和羞辱,然而,主耶穌卻因為對世人的大愛,甘心情願走了這最悲痛、又最偉大的苦路:背負和代贖了全世界的罪孽,讓罪惡的人類可以重新和聖潔公義的上帝恢復關係。對於基督徒來說,我們最需要注目的是耶穌受難至復活的這三天,這是上帝愛的頂點,耶穌在此將上帝和上帝的愛完全向我們顯明了。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唯有認識他,才能認識上帝。
  • 每日默想丨基督徒當靠主常常喜樂
    圖源:pixabay 腓4:4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保羅已經學會了怎樣靠主喜樂,他希望腓利比的教友也學會靠主喜樂。保羅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基督徒不單是是在事情順利的時候喜樂,不順利的時候也要喜樂,不單是在事情成就的時候喜樂,平時生活中也要喜樂,你們要常常喜樂。基督徒的生活應該是喜樂的生活。靠著主的恩典生活的人,每天都在天國裡,每天都是喜樂的。基督徒的喜樂與世上的喜樂不同。
  • 文化課| Good Friday,耶穌受難日也是英國公共假日
    單從這個名字上來看,感覺Good Friday和耶穌受難可是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其實這一天充滿了宗教意義!這一天,是紀念耶穌在十字架上被釘死受難的日子。既然是耶穌釘十字架的日子,理應看作是「Bad Friday」,但因為有人相信「Good」一詞從「God」變化而來,本來意思是「God’s Friday」(神的星期五)。基督徒們則相信「Good」表示由耶穌的死帶來的拯救對世人是上好的饋贈。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擔當了世人的罪,使人與天父重新和好。
  • 受難日|你受刑罰,使我們得平安
    在今天紀念主為我們受死的日子裡,我邀請你回到他的施恩寶座前來禱告,存著謙卑的心、帶著最深的渴慕來尋求他,用讚美的聲音和感謝的話語來回應他至高無比的愛。------與最愛你的祂 道晚安----為我們捨命流血的主耶穌我們深深的感謝禰受難周之際來臨我們默想這一周的日子
  • 恩典之聲:基督徒:你是否知道主禱文的深意?(2016-4-11)
    主禱文每個基督徒每天都在背,早就銘記在心,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對主禱文的理解卻是很淺薄,基督徒需要每天不斷去默想其中的深意。「我們在天上的父」——首先禱告時,我們要認清楚我們所禱告的對象。我們在天上的這一位父神,是有能力有權柄的,「他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33:9)」。
  • 受難節的紀念——耶穌的十字架是我的榮耀
    幾乎忘記受難節就是今天像每天一樣忙碌著瑣碎的事在一天的結尾 才想起做點什麼加以紀念總是忙碌著以為世上的事情都是重要的神的事情常被放在一邊信徒對信仰的敷衍 如同世人一樣蔓延沒有尊敬 沒有謹慎 沒有嚴肅每一天過得都是自己的心願在受難節的這一天 我該做什麼而一個教會在舉行聖餐
  • 「基督的武器」:中世紀的耶穌受難圖像與符號化
    然而,在整個中世紀時期,大多數的基督徒甚至相當一部分神職人員都難以準確、全面地把握基督復活的深刻神學內涵,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的信仰。在中國,清明時節是追思的時候,而在西方中世紀歷史上也有類似的傳統。在中國文化中,追思的象徵元素包括奠酒、香燭和紙錢、柳枝等等。而在中世紀歐洲,追思的圖像符號體系都集中在耶穌的受難與復活之上。
  • 基督徒和世人相處的四個原則
    基督徒在這個世界,會有兩個生活圈,一個是教會,另一個是世界。當我們明白耶穌基督的救恩和聖經教導的真理之後,在教會裡面比較容易過著彼此相愛和侍奉的生活,但是在世界上,總是不可避免地要在世界的生活圈生活,那基督徒怎麼和非基督徒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呢?
  • 大火後一年,巴黎聖母院瓦礫中紀念耶穌受難,大主教呼求:主啊……
    巴黎大主教在巴黎聖母院的重建瓦礫堆中,主領耶穌受難紀念儀式。(圖/notredamedeparis Instagram擷圖)一年前(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遭受祝融之災,最近重建工程因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