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友在武漢某論壇發帖
隨貼附上了
# 初三男生被家長扇耳光跳樓 # 事件後
博主 @迎十裡發的文章
讓大家有感而發的起因,是 9 月 17 日,武漢江夏區一中九年級一學生因被母親扇耳光跳樓,送醫後宣告不治,令人惋惜。當天下午,該同學因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被請家長,後在五樓走廊被母親扇了兩耳光後乘人不備跳樓。
悲痛的同時,
這件事讓許多網友感到唏噓。
而對於孩子的做法,
網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類似的事件並不止這一件。
去年,上海的 17 歲男孩因為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在高架橋上面對母親的批評,男孩突然跑下車後迅速跳橋,母親眼睜睜看著孩子跳下橋,捶地痛哭。
這個男孩年僅 17 歲,但在跳橋那一刻,沒有半分猶豫,整個過程,不到 5 秒。
2019 年 7 月 5 日下午,一名二十多歲的女孩,突然從南京三汊河大橋跳下,雖然警方全力營救和打撈,女孩還是不幸身亡。
當天下午,南京三汊河大橋下,一對頭髮灰白的男女在岸邊悲痛欲絕,現場留有一雙鞋子和帽子。
雖然警方全力營救和打撈,女孩還是不幸身亡。而就在前一天,在三汊河大橋上,一名 20 歲左右的女孩想跳橋,附近小區一名保安正好路過,將其救下。
隨後,民警將女子帶至派出所。女子表示她因不滿父親對有輕微抑鬱症弟弟的過度看管,與父親爭吵無果後便想以自殺的方式讓父親後悔。而這名女孩穿著的衣物,和 7 月 5 日下午女孩跳橋前脫下的鞋帽非常相似,疑似是同一個人。
有的人說孩子的行為過激,是因為他們心靈太脆弱,現在的孩子承受能力低,受不了什麼挫折;有的人說孩子的心理教育比文化教育更重要,父母不應該忽視。
這些事件中的父母不知道,壓死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到底是什麼。
"我打你,我罵你,等你長大了,就會明白我是為你好。"這句話可能許多人小時候都聽過。在許多中國家長的傳統教育思維中,當你是為孩子好的時候,打罵就變得合情合理。當然除了打罵之外,還有很多語言冷暴力。只是家長們根本不知道,他們的一言一行,對於孩子而言,有多大的影響。
有網友說:"我認為打孩子,罵孩子,美名其曰是為孩子好,只是大人沒有辦法控住自己的情緒,等到在孩子身上發洩了自己的情緒後,很愧疚,然後自我催眠,我都是為了你好,是因為你不聽話,或者做錯了事,我才打你,罵你的,你要明白我的用心良苦啊。
教育孩子的方式那麼多,為什麼偏偏選擇打罵這個暴力的方式呢,是因為這個暴力方式最簡單,表達最直接,見效最快吧。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再不聽話,打兩頓,總有一天,會打到孩子聽話,會打到孩子臣服。
可是這樣長期下去,暴力環境下的孩子會長成什麼樣的呢?"
蘇蒂小騎說:
許多育兒方式刨到深處,都是想要贏孩子、讓孩子聽話的。在這個核心上談一些更美好的方法,並不能改變其本質就是利用了彼此的強弱懸殊。可以閉上眼睛想想,十幾年以後,希望自己和孩子是什麼樣的關係。想讓孩子聽話的時候又會怎麼處理。
打孩子?對不起你那身板兒未必打得贏了。
罵孩子?腿在他身上,罵急了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不給食物?誰要吃你做的飯,人家可以點外賣。
不給錢?身邊好兄弟哪裡不能借,打零工也行啊。
我不愛你!不愛就不愛,我有自己的靈魂伴侶。
現在的招兒,到那時都不再好使了。你說慘不慘 ?
誰都希望自己總贏,承認這一點並不羞恥。但,對方又憑什麼願意總輸?經營好一段關係,不應該只琢磨著靠手段去贏對方,而是彼此尊重和理解。總贏的,那是老闆;有輸有贏,才是朋友。
管教孩子就好比大禹治水,他選擇的並不是堵而是疏。
有時候父母的失控的情緒,甚至把孩子最後自我治癒的機會也一併剝奪了。
一次次的爭吵與打罵,如同炮火般一次次地摧毀孩子的內心世界,把一顆渴望愛與安全感的心變得支離破碎。
孩子與其說是生命的延續,不如說是思想的碰撞和火花。是你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未來新世界撞擊出來的新的意念和想法,是獨立的存在的個體。
養育一個孩子,不只是讓他吃飽穿暖,家長要做的事情是教育。而教育這個詞,家長在其中要學的有太多太多。
來源:湖北經視綜合得意生活論壇、江蘇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