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博物館新館今日開館 雍正故宮文物大展免費開放

2020-12-22 東方網

  想一睹「四爺」真容嗎?想看看雍正皇帝的「高級審美」嗎?故宮太遠,今天奉賢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作為該館開館的第一個臨展——「雍正故宮文物大展」也將同時對外開放,120餘件故宮博物院院藏的珍貴文物,講述雍正皇帝的人生經歷、政治措施及雍正王朝的藝術工藝。

  據了解,此次大展為期3個月,從5月16日到8月16日,這是目前滬上首次雍正文物專題展、也是迄今為止展出故宮所藏雍正文物數量最多的一次展覽,其中不少文物是首次走出故宮面向觀眾。

  昨天,記者來到奉賢博物館,工作人員正在加緊完成展館周邊的綠化帶修飾。為了確保大客流安然有序地觀看展覽,博物館在停車指引的各個路口安排了安保人員,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也在緊鑼密鼓地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120餘件展品悉數亮相

  湖水泛著波光,青草透著生機,站在奉賢博物館新館內,就能感到生態環境與人文歷史有機結合在了一起。在這美輪美奐的博物館裡,120餘件珍貴展品悉數亮相,大展展品分為四個部分,包括雍正從政時期的物品、字畫、陶瓷、雜項,其中有雍正用過的璽印、穿過的服飾、用過的武器,以及各類日常用品,比如雍正用過的西洋眼鏡,此外還有瓷器、琺瑯器、玉器、硯臺、香爐等。

  很多歷史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中都出現過雍正,可雍正究竟長什麼樣呢?在此次臨展中,有一個長42.5釐米、寬30.1釐米的清人畫胤禛便裝像軸,這張生活照還原了雍正皇帝的風採。

  據了解,雍正故宮文物大展除了在臺灣展出過39件展品之外,從未對外大規模展出過。為此,故宮相關專家重新梳理了雍正相關的文物,此次大展全方位展示了雍正的執政、生活的美學。

  「我們原本也想引入一些特展,將更多優秀的資源引進到奉賢。」奉賢博物館館長張雪松說:「但我們離故宮博物館實在有點遠,總覺得不太可能實現。」說起故宮大展來到奉賢的緣由,也是有次奉賢區相關領導參加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專項活動時,遇到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聊起了能否引入相關展覽資源到奉賢。沒想到,單霽翔居然一口答應了,但要找個與奉賢相符合的切入點。

  於是,奉賢相關文史專家們聚在一起反覆探討「故宮與奉賢」之間的關係,奉賢區領導也數赴故宮,與專家探討後,最終鎖定了「雍正」。

  雍正批准奉賢建縣

  奉賢建縣就在雍正年間,清朝時期,上海這塊區域原本只有松江府和上海縣。有大臣提出,這塊區域面積非常大,而且又是魚米之鄉,稅收非常多。經過幾輪上奏批覆,最終,雍正批准了奉賢等縣建縣。

  此外,在雍正三年到十三年期間,雍正大力推進的海塘建設也在此期間完成。「奉賢臨海而建,周邊有長長的海岸線,在唐代、宋代、明代時期,政府為了抵禦海潮,就反反覆覆建了土塘、柴塘,往往一次大潮來了就被衝走了。」張雪松說:「雍正皇帝意識到這個問題非常嚴峻,就決心花大力氣修海塘,下諭旨表示修築海塘要一勞永逸,不計成本。」

  其實,當時國庫並不充裕,修牢固的海塘必須要用石頭。奉賢沿海並沒有石頭,必須要從吳縣一帶把石料毛胚開採後運到奉賢來,整個工程投資非常大。張雪松介紹說,「整個工程也發生過偷工減料、質量下降的情況,也遭遇過錢不夠的尷尬,於是雍正就讓戴罪官員罰款,來補充工程的費用。」最終,整個工程花了10年時間終於完成了,現在,依然有4.5公裡暴露的海塘在奉賢境內。

  新館將成網紅打卡地

  奉賢哪裡最美?如今十有八九的奉賢人會說:「上海之魚,也就是金海湖。」這是上海地區面積僅次於滴水湖的人工湖,它將連接黃浦江和東海,是南橋新城的核心景觀湖,也是未來奉賢的標誌。

  在這片區域的黃金位置,便是奉賢博物館新館,放眼四周一片綠意盎然,視野非常開闊。很多奉賢市民茶餘飯後都會到這裡來走走看看,呼吸新鮮空氣。「我們看著博物館一點一點造起來,感覺特彆氣派,沒想到我們奉賢也能有這麼美的博物館。」家住南橋的張阿姨經常會帶孫子來這裡玩耍,「開館第一天,我們一定要進去看看這麼高大上的建築。」

  從遠處望去,奉賢博物館新館的三個球狀結構,仿佛有種「大珠小珠落玉盤」之感。「這裡一定是新的網紅打卡地。」從小在奉賢長大的朱先生對這裡也是充滿期待,「在最美的自然環境,能夠看到最濃厚的歷史文化,還能有比這更值得令人期待的事嗎?」

  奉賢博物館新館是相互獨立的三個橢圓建築,既有公共綠化、景觀水系,還有公共空間,也是希望市民遊客參觀之餘,有一個趣味十足的活動場地。

  鎮館之寶永遠「在路上」

  柘林古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如石斧、石鏃、石矛、石刀、石鐮、陶紡輪、陶網墜……其實,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奉賢縣境內西部地區已有先民在此居住生息,良渚文化、馬橋文化、吳越文化的遺存在這片土地上薪火相傳。

  在奉賢博物館新館內呈列著有關奉賢歷史出土的各種文物,為了讓觀眾更加生動地了解這片土地上的變化,館內有很多互動專區。此外,館內有兩個常設陳列展示區,海塘廳將奉賢海塘的歷史價值和意義置於中國海塘歷史整體的發展中展示。歷史廳則通過建制沿革、經濟發展、社會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奉賢4000餘年歷史的形成與演進軌跡。

  也許很多市民遊客都會好奇,奉賢博物館新館的鎮館之寶究竟是什麼?「其實,我們館藏的各類研究奉賢地方歷史的文物都是鎮館之寶,不論是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還是四團出土的宋瓷,或是宋賢墓出土的金銀器,每一樣都是研究奉賢歷史的鎮館之寶。」張雪松說:「當然我們更鼓勵大家把與奉賢歷史有關的,或者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文物捐贈給館裡,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供更多人欣賞,所以我們也覺得更多鎮館之寶在路上。」

  據了解,奉賢博物館新館對外開放後將連續推出數個重磅臨時展覽,未來還將推出中國工藝藝術品展、國際紙藝雙年展、中國古代銅鏡學術研討會及展覽等,並配套推出系列教育活動及互動體驗活動。

  博物館不僅是承載文化歷史的空間,更是人們參與活動的平臺。「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走進博物館,因此我們也要不斷跨界。」張雪松表示,「新館開館以後,我們將把博物館作為一個文化空間,與時尚、教育、體育等結合起來,不斷製造讓人們來博物館的理由。」

  也就是說,未來市民遊客將有機會在奉賢博物館新館裡看時尚走秀演出、學生還可能在博物館裡上課……此外,奉賢博物館新館還將「腦洞大開」,推出各種有意思的文創產品。

  觀展攻略

  想要更好、更快地與「雍正」近距離接觸?這份攻略請收好!

  三種方式免費預約

  奉賢博物館新館實行免費預約參觀,預約方式有三種:微信預約、官網預約、現場預約。

  「市民遊客可以關注『奉賢區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在菜單欄目中選擇『參觀奉博』中『參觀預約』。此外,還可以到我們官網(www.fxbwg.cn)進行預約。」奉賢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說:「在我館未達到當日額定預約上限時,市民遊客也可持二代身份證於取票機進行現場取票,如果沒帶有效身份證件的觀眾,可至C棟一樓服務中心進行現場登記取票。」

  上述負責人表示,個人網絡預約須提前一天,團隊網絡預約須提前兩天,團隊人數10-120人,當天無法進行預約。網絡預約均採取實名制,必須提供預約人真實姓名、二代身份證號碼等信息,每張有效身份證件每天限定預約一次。

  目前,奉賢博物館新館開放日每天可預約時間為上午9:00-12:00、下午12:00-16:00,市民遊客預約成功後,可在預約參觀日期當天持二代身份證或微信預約成功返回的二維碼取票入館,錯過預約日期則預約作廢。

  此外,奉賢博物館新館還提供團體講解服務,必須提前48小時進行電話預約,預約電話:021—37136868(每周二至周日),團體人數限制為10—30人。每個團隊當日最多預約兩批講解。至於個人遊客,觀眾可自助租借語音導覽設備,兩大常設展廳設備租借免費,臨展廳-雍正故宮文物大展設備租借20元/個。

  300餘個車位免費停

  目前,奉賢博物館新館的停車位都向市民遊客免費開放。據了解,奉賢博物館停車場地下車位116個、微型機動車地下停車位4個、小型機動車地面停車位4個、地下無障礙停車位5個、大客車地面臨時停車位3個。此外,博物館對面的青年藝術公園停車場也對外開放,共有173個地面停車位。

  如果市民遊客搭乘公共運輸觀展,也十分方便,軌交5號線金海湖站下來後,既可以步行、也可以騎行,不過步行需要30分鐘,如果天氣好,市民遊客也可以當作休閒散步,一路的風景都很不錯!在奉賢博物館新館門口,停放著不少共享單車,因此也可以選擇騎行。

  為了方便市民遊客,奉賢區特別開通了一個公交站點,市民遊客可以乘坐奉賢21路至湖堤路湖畔路站下,向南沿湖畔路直行約800米到達。

  奉賢博物館相關負責人提醒,「上海之魚」目前仍在建設完善中,交通路線也將不斷進行更新,市民遊客出行前要做好相應攻略。

  自駕路線

  藎S4滬金高速公路路線:

  S4南橋出口-年豐路-望園南路-航南公路-金海路-年豐路-湖堤路-湖畔路333號

  (自S4南橋出口駛入年豐路,300米後左轉入望園南路,110米右轉,在航南公路行駛920米,右轉入金海路,250米後左轉進入年豐路,繼續行駛220米後左轉進入湖堤路,1.2公裡至道路盡頭右轉進入湖畔路,800米後到達。)

  藎南奉公路路線:

  南奉公路-金海路-年豐路-湖堤路-湖畔路333號

  (沿南奉公路行駛至與金海路交叉口,右轉進入金海路,沿金海路行駛1.5公裡,右轉進入年豐路,220米後左轉進入湖堤路,1.2公裡至道路盡頭右轉進入湖畔路,繼續行駛800米後到達。)

  開放時間:2019年5月16日起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館)

  閉館時間:每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票價信息:免費

  新館地址:上海市奉賢區湖畔路333號

  [雍正宸翰方印]

  這枚壽山石材質的印章,雍正用了很長的時間,這枚印章平常都放在「尊親之寶」的匣子裡,說明雍正非常喜愛這麼印章。

  [清人祭先農壇圖]

  這是描繪清朝皇帝祭祀農神活動的紀實繪畫作品,這幅繪畫非常精美,展現了非常壯觀的祭祀景象,祭先農壇圖中一條御道由右向左延伸,道路兩邊置燈。左邊畫中出現了眾多身著朝服的官員。離這些官員不遠的前方,有三十餘名侍衛環列成一個半圓形,他們個個佩帶腰刀,肩扛旌旗,簇擁著在前面緩緩行走的雍正皇帝。

  這幅畫帶有明顯的宮廷繪畫的風格,畫中雍正並沒有穿黃袍。據了解,該圖共有上、下兩卷,上卷現存北京的故宮博物院,而下卷則收藏於法國巴黎的吉美博物館。

  [軍機處]

  雍正年間設立了軍機處,那軍機處究竟長什麼樣呢?本次展覽第一次還原了軍機處的模樣——一個炕與兩個炕幾。軍機處一點也不豪華,甚至可以用非常簡樸來形容。其實,軍機處是大臣等候上朝時候,雍正與近臣交流的地方,發折、接折、見面、述旨……這是軍機處的工作流程。在這裡,市民遊客也能從一個側面看出雍正簡樸的日常作風。

  [暗花紗男單朝袍]

  [黑漆描金雲龍紋套箱]

  1.9米長的黑漆描金雲龍紋套箱非常值得一看,內、外層箱的箱體兩端均有銅質提環,套箱外側通體黑漆地,用泥金勾畫龍戲珠紋,間布流雲紋。黑素漆裡,不露木胎。

  很多人猜測這是不是放奏摺,或者珍貴寶物的地方?其實,這裡是放草的地方。據說,當時順治的陵墓上長了三百株奇草,這是祥瑞之兆,因此雍正就把三百株草分成了六捆,放置於此。黑漆描金雲龍紋套箱也是首次出故宮展出。

相關焦點

  • 奉賢博物館參觀相關問題解答
    4月26日,上海奉賢發布了【最新】故宮博物院的寶貝要來奉賢啦!奉賢博物館建成,5月迎客,後臺收到粉絲的留言,諸如奉賢博物館將展出哪些故宮文物?去奉賢博物館該怎麼走?5月16日正式開館後,如何買票參觀?小編現在就來一一解答網友的提問,詳情見下。  奉賢博物館將展出哪些故宮文物?
  • 故宮雍正文物大展正式登陸上海,數件國寶首次出宮!
    *免費是的,就在5月16日,雍正故宮文物大展即將在上海開展,展出來自北京故宮的120件代表性重磅文物,全方位欣賞雍正的執政、生活的美學!開展前幾天每天都達到四五千人觀展,碰上周末還要翻倍,人氣相當火爆!#2雍正故宮文物大陸首展!時隔十年,「雍正故宮文物大展」居然又要在魔都開啟大陸首展!
  • 上海市奉賢區博物館
    上海市奉賢區博物館家門口的人文生態大課堂  2019年5月16日,歷時數年打造的奉賢博物館新館在奉賢新城的上海之魚景觀綠地中正式對外開放,但是在發揮文物保護、歷史研究、宣傳教育等功能上,奉賢博物館從來沒有停止過腳步。
  • 上海又添新博物館!建築大師藤本壯介力作!
    這次,他給奉賢博物館新館的設計理念是要打造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新館展廳面積有16799平方米,三大展廳分別為奉賢歷史陳列廳、海塘文化陳列廳和臨時展覽廳。其中,臨時展覽廳為承接外館合作展覽之用,按照國家一級展廳的標準建設。
  • 安慶博物館已正式開館 周二至周日免費開放
    核心提示:目前,安慶博物館面向公眾免費開放,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公眾可提前通過皖事通安康碼預約參觀。
  • 5年後,故宮、上博建成新館,每25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組圖)
    年底前,籌劃多年的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將開工建設,規模約12.5萬平方米,預計2020年建成,獻禮故宮600歲生日。本月初,上海博物館擬建東館的消息正式落地,其定位於「世界頂級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竣工時間同在5年後。  南北兩大博物館的「你追我趕」只是縮影。截至去年底,全國博物館總數已達到4510家,「近10年中,平均每年增長200多個」。
  • 上海酒店7月起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等;雍正心愛之物本周...
    小夥伴們要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今日聚焦120餘件國寶亮相,復原當年「軍機處」▌今日《解放日報》6版報導,上海奉賢博物館新館將於本周四正式投入營運,為期3個月的「雍正故宮文物大展」同步亮相,並免費對外開放。
  •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館啦 面向公眾開放,免費參觀,需提前預約
    位於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文校區內的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上周正式開館,「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同步開幕。該博物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布展面積3200平方米,現有藏品8000件,年展出藏品4519件。  記者獲悉,該博物館今起接受社會公眾預約參觀,老百姓可以去一睹中醫藥文化風採了。
  • 魔都竟有那麼多寓教於樂的小眾博物館,還有個超震撼的展覽來了!
    地方……真的是遠了點(奉賢的盆友別打我)——奉賢博物館新館!開館之展真的是重量級:雍正故宮文物大展!要知道,作為清代高級審美代言人的雍正,總共就辦過2次文物展,一次是2009年臺北的「雍正時期文物展」,當時就是每天4、5000人的排隊盛況,十年之後終於迎來了大陸首展,就在魔都,就在很遠很遠的奉賢博物館……(奉賢的盆友真的別打我)
  • 武漢科技館新館今日開館 每周三至周日免費開放
    武漢科學技術館新館宇宙展廳 記者許魏巍 攝漢口沿江大道武漢關附近又多了一道靚麗風景,大武漢又多了一處科普旅遊休閒「新地標」。今日,歷時5年建設、總投資5億元、由原武漢客運港改造而成的武漢科技館新館正式開館。
  • ...期待已久的株洲博物館、美術館新館開館啦!國慶假期 參觀注意事項
    今天,大家期待已久的株洲博物館、美術館新館開館啦!參觀信息館內基本陳列免費向公眾開放,12周歲以下未成年人須由成年人陪護或由學校老師組織方可入館參觀。觀眾需憑有效證件領取門票方可進入。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館);每周一(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及農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閉館。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今日正式開館!國慶長假來享受一場免費文物「盛宴」吧~
    今日(9月30日),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在文化公園正式開館!十三行博物館內有什麼精美藏品?它又述說著廣州哪方面的光輝歷史?政務君今天就帶你一探究竟!由中共廣州市荔灣區委、荔灣區人民政府主導籌建,歷經三年,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今天終於向公眾免費開放!免費開放!免費開放!
  • 珠海這個博物館正式開館,免費向市民開放!
    珠海市香洲區容閎博物館今日正式開館,免費向市民開放。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市旅遊發展中心、團市委、香洲區委宣傳部、香洲區各鎮街、各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市青年聯合會、市海外留學生聯誼會、市旅行社行業協會、容閎研究會、容閎博物館施工方、容閎博物館布展方等單位代表和社區群眾近200人參加活動。
  • 奉賢博物館開館在即 內景提前探秘
    肩負傳承與弘揚文化使命的奉賢博物館,在與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團隊的合作下煥發著活力與生機。目前,館內公共空間已準備好迎接觀眾圖片說明:開放多元的室內活動空間(即將有café進駐)  開館當日全部展廳同時開放,奉上最佳參觀路線:
  • 大埃及博物館新館明年開館 五千多件圖坦卡蒙文物將全面展示
    而在新館即將展出的5萬件展品中,有3萬件是從未展出過的珍貴文物,但大埃及博物館完全開放預計在2022年。新華社圖  「圖坦卡蒙」的法老傳說  談及這些展品,陶菲克表示,有關法老「圖坦卡蒙」(Tutankhamun)的文物將是新館展品的重中之重。  圖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的一位法老(約是公元前1334年—前1325年或前1323年在位)。
  • 臺北故宮南院開館迎客
    亞洲文明交融 南北展品互通 12月28日,臺灣地區現任領導人馬英九、香港影星成龍等人,浩浩蕩蕩地前往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故宮南院)所在地——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太保市,親臨故宮南院舉辦的盛大開館儀式。 有人說馬英九、成龍現身開幕式,暗合「龍馬精神」的彩頭,並與故宮南院的文化意象相呼應。
  • 佛山市博物館新館預計明年對市民開放
    在佛山市博物館、佛山市博物館學會等單位的組織、承辦下,2019年全市文博和非遺宣傳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展示、論壇、展覽、表演等形式,增強全社會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佛山市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曹學群說,市博物館作為佛山市級綜合性公共博物館,正處於新館籌建階段,預計明年對公眾開放。
  • 珠海博物館新館 為何遲遲不開館?
    南都訊 記者朱鵬景 「珠海市博物館新館到底什麼時候開館,這一工程與珠海大劇院同步建設,進度卻嚴重落後」。在2019年珠海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歐陽斌、徐焱軍質疑,為何博物館還不開放?    「我去年就已經提交過關於博物館建設的提案,遺憾的是,今年還是沒能看到新館開館。」市政協委員歐陽斌也表示。
  • 李長春宣布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館 館藏涉及甲骨文
    中新網安陽11月16日電 (記者李志全) 世界上使用方塊字最多的國家——中國,今日正式向世人宣告擁有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亦是全球唯一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當日下午十五時十六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甲骨文故鄉古都安陽宣布: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館,這個館藏涉及甲骨文、金文、簡牘和帛書、少數民族文字的博物館至此撩開神秘面紗。據知,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中國文字博物館,旨在展示中國文字在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是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窗口和國際性文化交流的平臺。值得關注的是,開館後免費向公眾開放。
  • 滕州博物館新館開館!來看看有哪些鎮館之寶
    滕州天氣預報  12月 02號 周六 -1℃~09℃ 雪  01月 03號 周七 -7℃~05℃ 晴  萬眾一心迎挑戰 眾志成城戰疫情  12月31日上午,滕州市博物館新館舉行開館儀式  滕州博物館新館位於市區內龍泉廣場東北側,荊河西岸,為龍泉廣場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滕州市博物館是一座集歷史、藝術、人文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現代化地方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