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春宣布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館 館藏涉及甲骨文

2020-12-27 中國網

中新網安陽11月16日電 (記者李志全) 世界上使用方塊字最多的國家——中國,今日正式向世人宣告擁有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亦是全球唯一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

當日下午十五時十六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甲骨文故鄉古都安陽宣布: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館,這個館藏涉及甲骨文、金文、簡牘和帛書、少數民族文字的博物館至此撩開神秘面紗。

據知,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中國文字博物館,旨在展示中國文字在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是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窗口和國際性文化交流的平臺。值得關注的是,開館後免費向公眾開放。

遠遠望去,佔地一百多畝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如同象形文字的「墉」字。它的主體館建築採用殷商時期的饕餮紋、蟠螭紋圖案浮雕金頂,是一組具有現代建築風格和殷商宮庭風韻的後現代派建築群。

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了「中國文字博物館」館名,被譽為中國文學泰鬥的馮其庸出任首任館長,國學大師饒宗頤等七人被聘為顧問。滿頭銀髮的馮其庸表示,能成為首任館長倍感榮幸,願為中國文字、文化、文明的傳承與發展作出自己微薄的貢獻。

今天的開館現場,當地舉行了一系列盛大的慶典儀式,包括首屆中國文字發展論壇、當代中國六百位書法家作品展、四D影片《甲骨文》首映式等等。為了確保「震撼」,司母戊鼎、吳王光鑑、子魚尊、秦二世元年詔版等十六件「國寶級重點文物」以借展的方式展出。

據了解,中國文字博物館的整體布展分為序廳、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特別展覽四個部分,共入藏文物四千一百二十四年件,其中一級文物三百零五件。

在這裡,人們可以通過出土的文字文物,了解到漢字的起源、發展和演變歷程;直面安陽殷墟甲骨文的發現、發掘和研究歷程。更重要的是,還能夠欣賞到「故宮博物院院藏中國歷代書法」和「民族文化宮博物館館藏民族文字文物精品」。

不過,這個堪稱創舉的文字博物館目前完成的僅是一期規劃。即將實施的二期工程還將包括倉頡館、科普館、研究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等,兩期總投資超過五億元人民幣。(完)

    "囧"字成網絡"大明星" 最古老文字網絡時代煥新彩

    我國首家文字博物館即將開放 中國國家級文字博物館開館

 

相關焦點

  • 中國文字博物館:四千文物集一「墉」
    11月16日,民眾在河南安陽參觀中國文字博物館內館藏文物。當日,中國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國家「十一五」期間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文字博物館在甲骨文發祥地河南安陽開館。中新社發 王中舉 攝  中新社安陽十一月十六日電 題:中國文字博物館:「文字之家」  中新社記者 李志全  從古至今追隨中華文明被傳承、沿用的中國文字終於有了一個自己的「家」。中國第一個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十六日在甲骨文故鄉河南省安陽市開館。  何以落戶安陽?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
  • 文字作證
    □本報記者 任國戰  七朝古都安陽,因出土「甲骨文」而聞名海內外。  而一年前薈萃中華文字樣本精華的中國文字博物館的開館,又為這個城市樹起了新的文化價值坐標。  國人紛紛慕名前往。  人們忘不了,中國文字博物館從籌建、奠基到開館,都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並得到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成就了這一充分展示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字、文化和文明的民族工程、歷史工程、國家工程。  人們忘不了,在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館之際,是江澤民同志親自為博物館題寫了館名;在博物館開館當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親臨現場宣布中國文字博物館正式開館。
  • 你知道中國第一座文字博物館在哪裡嗎?
    安陽是我的家鄉,中國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國家「十一五」期間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文字博物館在甲骨文發祥地河南安陽落成開館。中國文字博物館,佔地面積143畝,是一所以「文字」為主題,兼具與文字相關的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三大功能為一體的專業博物館,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座以文字為主要「藏品」的國家級博物館。
  • 從文字中挖掘文化力量——訪中國文字博物館副館長、南方科技大學...
    □河南日報記者任國戰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張龍飛「文字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它保證了文明的延續,保障了知識的積累,帶來新的創造。」11月16日,中國文字博物館舉行開館十周年紀念活動,中國文字博物館副館長、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唐際根接受了記者專訪。
  • 中國文字博物館安陽奠基 省領導徐光春、王全書參加奠基儀式
    國家文物局的領導稱:該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家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  「現在我宣布,河南中國文字博物館開始奠基!」昨天上午11時許,隨著省委書記徐光春鏗鏘有力的聲音,鼓樂齊鳴、彩帶飄揚、氣球滿天,備受中央、省、市各級領導重視和社會各界關注的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河南中國文字博物館,在安陽正式奠基開工。
  • 「甲骨之約」甲骨文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亮相中國文字博物館
    近日,中國文字博物館舉辦了「甲骨之約」甲骨文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以實際行動傳承中華優秀文化,以創新手段弘揚甲骨文的獨特魅力。本次大賽由中國文字博物館、守望漢字聯盟主辦,市字苑文化產業開發中心承辦,展覽以「甲骨文」為主題元素,以創意與生活、教育、美食、娛樂、環境等為結合點,通過獨特的設計,將古老與現代相融,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承推廣甲骨文知識,服務社會需求。
  • 靈臺縣博物館館藏王錫齡捐贈金石拓片展5月12日在莊浪縣博物館開展
    「金石恆久遠 墨拓傳千年」靈臺縣博物館館藏王錫齡捐贈金石拓片展將於5月12日在莊浪縣博物館開展。據莊浪縣博物館消息,在第44個「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靈臺縣博物館、莊浪縣博物館聯合舉辦「金石恆久遠 墨拓傳千年」——靈臺縣博物館館藏王錫齡捐贈金石拓片展。金石即鑄造或鐫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謂之「金文」,又稱「鐘鼎文」,以殷周器物銘文為其肇始,剜刻在石質碑碣上的銘文,謂之「石刻」或「石銘」。
  • 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專家:還有比它更早的,只是很難讀懂
    沒有他,我們就不知道中國還有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但是,還有比這更轟動的,轟動程度不亞於甲骨文的發現。殷墟發現了大量甲骨文,但甲骨文還不是最早的文字。還有一種文字,比甲骨文早了1000多年。1960年,莒縣出土的陶器上,發現了下面這幅畫,就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文字。可它讀什麼呢?
  • 巨野博物館盛大開館
    日期:[2018年10月24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8] 巨野博物館盛大開館10月14日,承載著滄桑大野歷史和文化的巨野博物館盛大開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磊,巨野縣委書記王昌華,巨野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東出席活動。   王磊在致辭中指出,巨野博物館作為全市重點文化旅遊建設項目,無論是規模還是設計標準都走在了全市前列。各相關部門要把博物館管理好、運行好,不斷繁榮文博事業,壯大文化旅遊產業,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 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今天開館
    今天上午,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開館。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出席開館儀式並宣布開館。戚哮虎、許明、繆承潮出席。千百年來,為抵禦大潮入侵,人們在河口兩岸修築錢塘江海塘,不僅留下規模宏偉、構築精巧的歷史遺蹟,更映襯著人與自然相偕而行、和諧互動的生動場景。歷時三年竣工的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位於江幹區九堡文體中心南樓,是江幹區首個國有博物館,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的海塘遺址博物館。
  • 國內首個藝術教育主題博物館寧波開館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寧波11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今天,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在浙江省寧波市正式開館。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宣布開館。文化部原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王文章,十二屆全國人大原常委兼副秘書長李連寧,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副主席許江,華茂集團董事局主席徐萬茂等嘉賓出席。
  • 已發現的甲骨文僅2000字被釋讀 中國文字博物館懸賞:破譯單字獎10萬
    「破譯未釋讀甲骨文,每字獎勵10萬元」——近日,中國文字博物館官網發布一則關於徵集評選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的「懸賞公告」,稱為充分調動海內外甲骨文研究者的積極性、創造性,解決甲骨文釋讀目前面臨的瓶頸問題,推動甲骨文釋讀取得新的實質性進展,面向海內外公開徵集優秀成果並予以獎勵。
  • 山南市博物館開館啦!
    中國西藏網訊 9月11日,總投資7354萬元的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博物館正式開館。 山南市博物館前身為山南雅礱歷史博物館,建成於1995年,是西藏自治區第一家國立博物館。2015年國家投資建設博物館展館,2017年批准成立山南市博物館機構。
  • 北京小眾遊:國家典籍博物館,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承基地!
    為了傳承歷史文化,歐美等發達國家都設有國家級典籍博物館。而咱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也有一個國家典籍博物館。它在國家圖書館的隔壁,依託於國家圖書館豐富的館藏,收藏了非常多寶貴的典籍。這裡系統地展示了國家圖書館館藏精品,時間跨度非常大,有3000多年前的甲骨,也有現當代名家手稿。藏品類型有甲骨、遺書、古籍、手稿、西文善本等等,不由地感嘆咱中華民族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展出方式並不局限於實物,還通過多媒體展現,以及相關場景還原等。
  • 寧波首家「藝術教育」博物館開館
    今日,國內首個以「藝術教育」為主題的博物館——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在寧波正式開館。館藏匯聚了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先驅作品百餘件,系統梳理了百餘年來中國近現代美育發展脈絡,旨在打造開放、多元、無圍牆的社會美育實踐基地。一起來看↓開館儀式現場。
  • 中國航空博物館重新開館迎客,需預約參觀~
    中國航空博物館重新開館迎客,需預約參觀~ 2020-11-10 16:5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中國水利博物館在杭州蕭山開館(組圖)
    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陳磊(右)和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左)為博物館揭牌 參觀博物館中國水利博物館今天開館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全國節水大使候選人、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張澤群宣讀節水倡議書   浙江在線蕭山3月22日訊( 記者 楊曉燕 廖小清 通訊員 謝根能)  3月22日是第18個「世界水日」,高128.9米、建築面積達3.6萬平方米的國家級行業博物館——中國水利博物館在浙江杭州錢塘江南岸正式開館。
  •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開館 梳理中國近現代美育發展脈絡
    11月21日,國內首個以「藝術教育」為主題的博物館——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在浙江寧波正式開館。博物館由葡萄牙建築大師阿爾瓦羅·西扎設計,館藏匯聚了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先驅作品百餘件,系統梳理了百餘年來中國近現代美育發展脈絡,旨在打造開放、多元、無圍牆的社會美育實踐基地。
  • 三峽博物館這些甲骨文告訴你
    1月15日,由中國國家圖書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主辦的「洹水殷契——商代甲骨文特展」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開展。展覽通過70餘片珍貴甲骨,輔以書籍等實物展品,帶領觀眾走近商代先民生活,感受甲骨文承載的文化記憶。
  • 紐約宣布博物館24日可重開,大都會仍然29日開館
    經歷5個月的停擺後,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宣布紐約市各大博物館可以從8月24日起恢復開放。在此之前,不少博物館已經做好準備,並多次向政府說明,博物館能夠為觀眾提供安全的體驗。澎湃新聞獲悉,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等已確定具體的開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