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任國戰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張龍飛
「文字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它保證了文明的延續,保障了知識的積累,帶來新的創造。」11月16日,中國文字博物館舉行開館十周年紀念活動,中國文字博物館副館長、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唐際根接受了記者專訪。他表示,國人應主動了解文字背後的含義,從中挖掘更加厚重、持久的文化力量,推動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鑑和不斷進步。
唐際根曾紮根安陽二十餘年,主持殷墟發掘與研究工作,對中原大地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說,河南一直以來都很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殷墟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文字博物館建成開館並會同鄭州大學、安陽師範學院等高校開展甲骨文研究,甲骨文文化走進校園……全省以甲骨文為核心的文字研究、應用呈現出非常活躍的景象,讓人很受鼓舞。
進入新時代,如何更好地保護好、傳承好文字文化?唐際根認為,一方面,文字專家要加強對古文字的研究與考釋,並將研究成果推向社會、惠及全民。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要主動去了解文字裡的文化含義,讀懂文字背後的故事,不斷提升我們國家整體的文化能力、文化實力。
唐際根希望更多人能夠到安陽來,看看甲骨文出土的地方,追尋中華文化的根脈。安陽市也應該不斷推出更多、更吸引人的以文字為基礎的文化產品,在傳承、弘揚文字文化上有新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