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2個多月了,準大一新生們基本已經進入了大學的校園,而大三大四的學長學姐們也在準備實習或者跟考研相關的事情。
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層次學歷教育,目前我國大概有300萬左右的研究生,在今年9月22日的時候教育部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並宣布了一個新消息,那就是印發了《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
《意見》中明確表示教育部門要針對研究生教育進行改革,合理制定跟學位授予相關的科研成果要求,並加大分流的力度,讓那些不合格的學生無法畢業。
其實《意見》的出臺主要是為了彌補研究生培養中的5大不足之處,第一個是對研究生教育規律認識不到位,部分學校只顧著擴大招生規模,反而忽略了高質量、個性化的培養。
第二個是學科專業剛剛起步,對緊缺型人才和部分「卡脖子」技術突破的支撐不夠有力。第三個是部分導師指導能力不夠,師德師風的建設需要加強,在擴大導師規模時要慎之又慎。
第四個是研究生培養機制不夠完善,分類培養體系的建設還有待持續深化,對重點學科的和基礎學科的保障也不是特別到位。
第五個是相關規定滯後於實踐發展,對分級管理和分類評價有影響,存在一定程度的學位「注水」現象。
對於上述幾個問題,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表示研究生培養需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推動深層次和結構性的變革,而且研究生培養要以「立德樹人、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工作主線,不斷的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需要學生自己的努力,導師還要發揮言傳身教的作用,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此外還要推進學科專業的調整,設置較差學科門類,不斷優化學科的專業結構,並完善人才的培養體系,而且還要強化導師崗位管理,把師德師風、學術水平、指導精力投入等方面納入導師評價考核體系中。
除了對研究生教育規劃了路徑外,教育部還研擬了「十大專項行動」,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出更多的人才,為推進科技創新做出貢獻,各位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