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和奇異果聽起來像是毫不相干的兩個水果,其實這兩個名字代表的是同一種水果,那為什麼同一種水果會有兩個聽上去毫不相干的名字!而這兩個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今天就為大家講述一下獼猴桃和奇異果名字的由來。
獼猴桃最早被記錄在《詩經》中,它當時的名字叫做「萇楚」,隰有萇楚,猗儺其枝這是《詩·檜風·隰有萇楚》裡對獼猴桃的描述。獼猴桃被古人採食的歷史非常悠久,除詩經外,在《爾雅·釋草》中也有萇楚,東晉著名博物學家郭璞把它定名為羊桃。
而萇楚第一次以「獼猴桃」的身份出現應該是在唐代,唐《本草拾遺》載:「獼猴桃味鹹溫無毒,可供藥用,主治骨節風,癱瘓不遂,長年白髮,痔病,等等。」說明至少在一千二百多年以前的中國獼猴桃除作為野果食用外,當時也已經被用作藥物。
至於獼猴桃後來為什麼成為奇異果,這要從100多年前說起,當時一位紐西蘭女校長在中國旅遊時發現了獼猴桃,並帶回了紐西蘭。從次獼猴桃開始了它的移民生涯,經過不斷的培育、改良,獼猴桃開始在國際上名聲大振。
後來到了1959年,獼猴桃又被紐西蘭人換了個特別高冷的名叫「melonettes」,是由於他們打算向北美出口的時候給換的。這個詞基本上是個把melon這個詞法語化,表示「小瓜瓜」。其實紐西蘭人也和我們中國人一樣,感覺法語特別高大上有木有?
但是進口商對此名並不滿意,因為獼猴桃吃起來的感覺跟瓜不像,而且當時莓類水果和瓜類水果在進口時,關稅較高。為了避稅,Ziel Co.決定給獼猴桃起個新名字。
有水果商建議採用紐西蘭特有的Kiwi鳥來命名該水果,因為Kiwi鳥也有類似獼猴桃那樣毛茸茸的羽毛,顏色也相差不遠。Kiwi鳥是尾巴翅膀極短不會飛的鳥,非常珍貴,只在紐西蘭僻靜的叢林裡才能見到,所以成為紐西蘭的國鳥。Kiwi鳥為紐西蘭人驕傲,紐西蘭人也自稱為Kiwi。於是獼猴桃被命名為Kiwifruit,聽上去倒是象紐西蘭土生土長的水果了,至此奇異果這個名字在國際上開始大放光彩!
總而言之,不論是叫獼猴桃還是奇異果,只要能滿足人們對美味的追求,這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