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星河」 「非一般」精彩

2020-12-18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非遺文化「星河」 「非一般」精彩

  綠道上的雕塑

  楠亭故事花藝園

  青羊區非遺星河綠道已經對遊人開放

  皮影嬉戲區、竹編長廊、互動臉譜陣……昨日,記者走進剛剛打造完成對遊人開放的青羊區非遺星河綠道,身旁瀰漫著石斛、金銀花、沙參等各種花葯的獨特馨香,一步一景都充滿非遺文化元素。

  據介紹,非遺星河綠道全長包括天府二級綠道1800米,三級綠道3300米,它以「星+河」的理念,將文化沉澱和歷史記憶融合在一起,圍繞「星夢城市創展空間、星脈主題運動區、星源互動功能屋」三大板塊,打造出以生態為底本、文化為基調、產業為特色的星河綠道。

  100餘件奇趣雕塑 「嵌入」綠道

  記者注意到,綠道兩旁有很多手繪和雕塑作品。工作人員表示,綠道設計以36個手繪川劇臉譜為跑道標誌,兩邊還林立著造型各異的特色雕塑。扮靚綠道的同時,也營造出星河綠道獨有的藝術氛圍。

  此外,星河綠道兩側還以皮影、漆器、竹編、蹴鞠等非遺元素,規劃出皮影互動專區、兒童遊樂專區、休閒棧道區和多元互動區等景觀節點,為市民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非遺元素的慢活空間。

  記者沿著非遺星河綠道步行,間隔不到百米,就可看到打太極、沉思者、比武者等各種形態的雕塑「鑲嵌」在綠道兩旁,無論是人物形象、面部表情、肢體動作都栩栩如生。在皮影區,工作人員正對皮影人物進行最後的優化調整。人物以生、旦、淨、末、醜等傳統戲劇形象亮相,表情刻畫精緻,服飾造型生動形象。這些造型各異的皮影人物連接了一個圓形的互動裝置,當市民們通過轉動此裝置,皮影戲人物的手腳就會轉動,好似在玩皮影戲。

  3D功能屋文藝「出道」

  等您來「解鎖」

  「星河綠道的生態獨特性體現在其綠植根據二十四節氣種植著如石斛、金銀花、連翹、紫嬌花、魚腥草、車前草等時令中草藥。」青羊區建交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漫步其間仿若置身天然藥田,四季輪換生長的中藥植物的藥香使人心曠神怡。不僅如此,綠道周邊還有不少被管理方稱作「3D功能屋」的特色文藝小店,以花藝、手作、茶道和漢服等為主題,打造出星河綠道上的「世外桃源」。

  採訪中,記者正好遇到來自四川傳媒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們,正在給部分3D功能屋進行外牆裝飾。

  「注意邊緣收筆流暢,保證整個畫作的協調性。」帶隊老師正在指導學生們現場作畫。帶隊老師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手繪的這幅畫作是《山海經》,用了6天時間完成,每一幅畫作都是學生們自己設計,經過反覆設計修改,最終形成定稿,再按照比例放大畫在3D列印屋的外層。」

  不同主題、不同色彩、不同圖案的畫作裝扮著綠道上9座3D功能屋,炫酷而富有創意。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不少3D功能屋正在進行最後的整修裝飾,已有不少商家陸續入駐。

  記者看到,已開業的3D功能屋主題各異,有極富中國特色的烏木根雕商店,陳列出售造型各異的烏木根雕作品,店家匠心打造出仿古建築後花園,為星河綠道增添了雅趣;有鐵皮貨櫃改造的特色咖啡屋,為路過的遊人們奉上一把暖手暖心的咖啡;有充滿禪意和創意的押花工作室和茶意美學空間——悠南·見山;還有展售中國陶瓷的「大井陶藝」,把彩陶的絢麗和汝瓷的清幽展現在人們眼前。

  就這樣邊看邊吃,一天悠閒的時光悄然流逝。「集活力、創意、文藝、樂趣於一體,非遺星河綠道旨在為市民打造一個充分展示非遺元素的消閒空間。」青羊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黃成薇 閆青 記者 李自強 白洋 文/圖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相關焦點

  • 文化星河裡的非遺傳承人
    近日,淮南市文廣新局傳出消息,淮南又有三人榮登第五批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代表人名錄。記者隨後走近華嶽心意六合八法拳非遺傳承人吳英華、六洲棋棋藝非遺傳承人蔡濤和花鼓燈舞蹈非遺傳承人李琴,看看他們是如何在燦若星海的非遺傳承人裡閃爍著迷人的光彩。
  • 星河·領創天下(鄭州)打造文創+科創平臺,賦予文化新生
    來源標題:星河·領創天下(鄭州)打造文創+科創平臺,賦予文化新生 10月17日,隨著「星所在,鄭中心」星河WORLD·鄭州中國二砂文創園開園儀式暨戰略合作籤約在鄭州二砂文化創意園圓滿舉行,星河·領創天下(鄭州)也正式落地運營。
  • 4000多份順德非遺美食等你試吃!本周末精彩非遺活動來襲!
    ,使市民共享非遺保護成果,提高市民對非遺的認識,從而促進順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活動當天,將有順德非遺美食《尋味小奇兵》、醒獅、粵劇、永春拳、洪拳、八音鑼鼓等11個非遺項目進行活態展演。「諸藝之源」——洪拳的步穩勢烈、手法豐富、技擊性強,八音鑼鼓掌板鼓點流暢清脆、打鈸音色清澈響亮……關於順德非遺的精彩,一天之內一覽無遺。在活態展演區,將有傳統技藝、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項目共9個節目盛情綻放。
  • 花西子X李佳琦X人民日報新媒體《非一般非遺》,探索苗銀的守護與傳承
    (原標題:花西子X李佳琦X人民日報新媒體《非一般非遺》,探索苗銀的守護與傳承)
  • 51Talk助攻新一代為非遺文化發聲 中華少年說東北選區圓滿壓軸城市...
    東北選區是中華少年說城市複選階段最後一個選區,經過西安、上海、廣州、北京、成都、武漢、長沙七座城市精彩而充滿看點的比選,在歷史文化名城——「冰城」哈爾濱站,由中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主辦,北京中青盛世傳媒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大生知行科技有限公司(51Talk)承辦的2019中華少年說青少年非遺文化英語演講徵集活動城市複選最終塵埃落定。
  • 北京房山:逛廟會,品文化!非遺文化走進咱長陽社區
    ……12月17日下午在長陽鎮加州水郡商業廣場上隨著一聲聲吆喝嘉州水郡北區社區非遺廟會正式啟動為居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非遺文化體驗表演結束後居民們帶著社區發放的體驗券在十二個非遺體驗攤位前來回穿梭小編也跟著大家體驗了下品嘗了豆汁和糖葫蘆觀看非遺傳承人現場製作糖畫
  • 雷允上集團入駐——非一般的甄選鋪
    為響應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舉辦的「非遺購物節」活動倡議,實現非遺產品與消費者的無縫對接,蘇州非遺板塊在今年3月入駐蘇州旅遊總入口平臺。為了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暢通相對立體的銷售推廣渠道,「非一般的甄選鋪」線下共享店孕育而生。
  • 非遺文化進校園 中韓學子同臺演繹精彩
    附中高新學校舞蹈隊的精彩演出。   紅網長沙12月16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周丹 通訊員 粟芳芳)為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韓中學生文化藝術交流,進一步展現青少年的精神風貌,12月16日,湖南師大附中高新實驗中學(以下簡稱「附中高新」)舉行了第五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優秀節目展演暨第二屆中韓國際中學生文化藝術節。來自韓國仁川不老中學的30名師生一同參與了這一活動。
  • 【第520期】中醫文化進校園 非遺傳承正當時
    悠悠中華 ,文化燦若星河。非遺文化需要傳承,需要全方位、全學段、全過程融入孩子的教育當中,讓非遺走進校園既緊迫又重要。      12月25日,楓樹山南屏錦源小學響應雨花區教育局非遺進校園活動號召,邀請中醫藥科普宣講員陳金銀老師來校,給孩子們上此次活動的第四節課,以「服藥是吃藥嗎」為主題,在我校開展中醫知識科普展和非遺中醫科普互動講座,一起開啟一趟神奇而有趣的中藥探索之旅。     「神奇的中醫」先從「神奇的漢字」開始。陳老師用一個「服」字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
  • 四川各地非遺活動精彩來襲
    來源:四川非遺、四川文旅廳、川報觀察 今天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四川各地的非遺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 部分精彩活動 一起來看~
  • 上海大學講座回顧 | 文化自信:非遺傳承與生活美學
    後續上大MBA將與更多ECO資源合作,邀請更多來自各領域的重量級嘉賓為我們帶來文創產業、金融產業、區塊鏈產業、新零售與上海購物、智能製造與上海製造等方向領域的精彩分享,請持續關注後續活動預告及講座回顧。歡迎同學們關注並加入經濟與管理前沿專題講座課堂,聚焦經管熱點話題,吸納國內外優秀理論與實踐成果,縱覽精析領域前沿動態,成為領域精英管理者。
  • 延禧攻略,一部非遺文化遺產的攻略!
    關注精彩內容,就在這裡~隨著劇情的火熱播出,延禧攻略憑藉著精美的服裝道化,跌宕起伏的劇情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好評。然而亦有細心的觀眾發現,劇中有著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的展示。劇中非遺元素展示刺繡劇中以大篇幅、多細節的方式展示了刺繡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涉及到的就有手推繡、打籽繡、盤金繡、盤繩繡、珠繡、圈金等多種刺繡工藝,以及作為國務院批准列入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錦州滿族民間刺繡,其在劇中主要體現在服裝設計上。
  • 宿遷宿豫:「豫」見非遺文化,演繹時代新聲
    「啟動『非遺傳承進鄉村』活動暨傳統曲藝百場巡演活動,不僅把精彩的節目呈現給群眾,同時將黨的聲音、好人好事、移風易俗等內容融進去,把時代的聲音傳播出去,在豐富基層文化生活的同時,更進一步弘揚本土優秀傳統文化,讓非遺保護成果不斷惠及群眾
  • 傳承振興「非遺」 弘揚創新「非遺」文化
    為了更好地保護民族文化、保護滋養民族文化的土壤,2007年3月,磽磧藏族鄉的「上九節」也被正式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寶興,每年的「上九節」和「紅葉節」都會吸引眾多遊客,他們能在會節上欣賞到國家級「非遺」原生態多聲部民歌和省級「非遺」磽磧鍋莊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以及楊明星帶來的精彩表演。
  • 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 《非遺公開課》:一次別開生面的文化之旅
    國際在線消息:為讀懂非遺之美、傳承文化之根,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央電視臺將於6月8日20:08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特別節目《非遺公開課》。節目由董卿擔當主持,以專家授課、傳承人講解展示等多種形式,帶領觀眾走進寓教於樂的「文化課堂」。
  • 廈門舉辦閩南非遺文化鬥陣行 市民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在兩天的時間裡,非遺大舞臺好戲連連、湖裡非遺館底蘊深厚、閩南童玩項目吸睛無數,更有仙嶽書院「非遺小學堂」場場爆滿——「非遺鬥陣行」延續了今年廈門市非遺活動的熱度,為市民提供更多了解和體驗非遺文化的機會,讓市民可以「零距離」感受多彩非遺的樂趣。
  • 趕「非遺」大集 品文化大餐
    「唱山歌、打竹板、吃美食、看直播……」6月13日是我國第15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這一天,梅江區歸讀公園秀蘭紀念亭熱鬧非凡,由梅江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區文化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的梅江區綜合性傳習中心揭幕儀式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在這裡開幕。
  • 精彩表演弘揚非遺,南海九江《少年說非遺》決賽名次出爐
    8月27日晚,南海九江鎮《少年說非遺》決賽舉行,《九江燈謎代代相傳》在21個表演節目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名,《九江煎堆的前世今生》和《「數」說周家拳》分別獲得第二名和第三名。九江鎮歷史悠久,素有「儒林之鄉」的美譽,九江鎮文化發展中心主辦《少年說非遺》大賽,面向全鎮小學生弘揚九江傳統文化,旨在加強九江非物質物文化遺產的推廣和傳承,引導廣大學生對家鄉本土文化有更多了解和進行更深一步探索。
  • 2020肥西縣首屆非遺文化周在三河鎮拉開帷幕
    12月10日,肥西縣首屆非遺文化周在三河鎮拉開帷幕。當日,各類精彩的非遺民俗活動輪番上陣,各種非遺食品、飾品琳琅滿目,讓整個三河沉浸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特色非遺節目「鬧花船」「河蚌舞」「五童拳」等次第登臺,精彩的表演不時引來群眾的熱烈掌聲。
  • 懶人聽書推出「非遺有聲」專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6月13日,時值第15個文化與自然遺產日,主題為「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懶人聽書上線「非遺有聲」專題,收錄平臺內評書、相聲、曲藝、戲曲口傳類非遺大師名作,供聽友免費收聽,以此傳達非遺保護理念:保護非遺可以很簡單,「聽」即是一種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