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選地段、裝修、進貨、陳列到開業,好不容易忙活完了,卻發現沒人進店。」我相信這是大多數服裝實體店目前的處境。
不管是從事什麼行業,流量是關鍵,一般來說流量來源有三種:自然流量、營銷推廣和客戶沉澱。
那麼實體店到底如何才能快速引流呢?
1、選一款引流產品
開店初期,雖然沒有忠實顧客,但也不能讓店鋪看著很冷清,讓熙熙攘攘的人群進店很簡單的方法就是滿足顧客的消費心理。大多數人都有佔便宜的心理,或者說這個店有值得關注的額外價值,掌握了這點就很容易了。
用低價格的產品當作贈品吸引顧客,比如用0.5元的進價進一批發卡和頭飾,推廣方案為「只要進店就送價值10元的配飾」,不管她們會不會消費,店鋪的熱度都會增加。像某寶上9.9包郵的產品它們真的能盈利嗎?倒也不一定,經銷商只是運用這種方法來建立連接,增加人氣。
2、現金抵用券換購
現金抵用券的方式在很多行業都在使用,特別是在火鍋店,比如在你就餐完後送你一張滿200減38元的消費券,很顯然這種活動方式並不能很吸引我,為什麼?因為我就算不去也損失不了什麼。同樣的活動,精明的服裝商家會採取不同的方式:凡購買38元現金抵用券可以換購本店價值198元的連衣裙。當顧客花了38元去買現金抵用券時,就算她不去消費,店家也可以獲利38元。一旦顧客進店消費時,她所帶來的價值遠高於38元。雖然「券」的形式已經很老套了,但是其營銷模式可以不斷更新,抓住目標人群的消費喜好很關鍵。
3、與異業聯盟
通俗來說就是與不同行業的經營者聯合,共享一些目標顧客,從而達到互惠共贏的局面,這種模式的市場潛力非常大。「目標市場相近」和「門當戶對」是選擇異業的前提,同時異業聯盟分為三種形態:渠道異業聯盟、營銷異業聯盟和產品異業聯盟。舉個例子:女裝店可以和周邊的美容院合作。一般來說願意去美容院消費的女性,對生活質量和著裝打扮的要求會比較高,女裝店可以免費為美容院消費的顧客做日常穿搭,提供送貨和試穿的服務,一旦購買兩家店進行分成,這是典型的通過渠道分享交換流量。當然異業聯盟一定不要過多過濫,否則吃力不討好,到頭來還損害了本店的信譽。
這些只是引流眾多方式的其中一小部分,當店鋪有了流量,對於實體店來說如何利用流量進行社群營銷,把顧客圈住也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