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要經營好「流量」,必須將周邊客流吸引到門店「就地消化」,而非捨近求遠到線上去引流。顧客就是尋求一些生活消費服務,也未必願意要去花力氣去線上查找、比較和折騰。
新店開業,最要做的事就是拓客引流;生意下滑了,也要拓客引流。因此接下來,將為大家分析在信息化時代下,行之有效的拓客引流該怎麼做。
一)設計流量入口
流量入口需要處理好以下幾點:首先,要讓員工和顧客感到特別簡單,方便他們執行和參與;其次,入門誘餌要足夠直接和誘人,足以讓他們產生行動力;再次,人氣氛圍必不可少,人氣代表著潛在的信任和安全感。
而除了線下店門口的熱鬧氛圍之外,你所能觸達終端顧客的所有入口,都應該能體現出很有人氣的感覺。
引流魔盒通過遊樂內容和商業推廣融合,藉助內容和引流爆款,幫助實體店建立流量入口。
二)設計引流爆款多數情況下,門店要靠主營產品來引流,這樣可以確保引來的客戶多數是目標客戶。但也不盡然,只要我們意識到引流一定是要最大程度地吸引目標客群,就可以藉助一些目標客戶比較感興趣的「爆款」產品作為引流誘餌。那麼,哪些類型的產品適合作為引流爆款產品呢? A) 剛需類 就是不管怎樣,人們都必須要用的產品, 另外一種剛需品,是專用類的。它可能受眾面不大,但某一類人必須要用,比如相機鏡頭,越專業,對於一部分人來說越有誘惑力。 再分的話,就是多數人都使用的產品,它跟高頻類有點相似,但受眾面更廣,男女老少可能都用得著,這種商品作為爆款引流也有效果,但對於用戶篩選來說,可能不如上面兩種那麼直接。
B)超值類用得最多的爆款策略,就是超值類。這也是目前大眾消費最無抵抗力的產品形態。超值類商品也分兩種:高性價比,付少得多。 高性價比,就比如小米的產品,如小米手機、小米電視,這些產品幾乎顛覆了原有行業的潛規則,總是以價格屠夫的身份殺入各個全新領域。同行賣10萬的產品,小米在確保同樣質量的前提下,賣1萬,這就是高性價比策略。 另外一種是付少得多,這也是走大眾消費市場的企業使用最多的方法,最常見的是超市賣洗衣液,買1桶送1桶,再送塑料盆、手拉車等,這種策略始終有效。 爆款產品不同於禮品,給人以免費贈送的感覺。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之所以用產品引流,而非用禮品引流,也是為了擺脫消費者對於市場活動的慣性認知。作為企業方,我們希望自己拿出去的東西能夠被顧客感知到價值,並且願意為此買單。
引流魔盒的引流機制是:引流爆品,用戶通過娛樂互動獲得,然後在手機傳播鏈和大屏傳播鏈傳播放大用戶受眾,最後顧客可以到店核銷,實現引流閉環。
三)設計傳播機制到這一步,才真正體現出為何門店擁有自己營銷工具是如此重要。營銷工具的核心價值就在於,能夠快速觸達門店周邊流量,通過人的傳播力擴大引流影響力。先說硬廣,這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購買廣告資源,然後天然轉化率層層衰減。我們留意一下電梯廣告,其實很少有當地實體店的內容,能上廣告的是規模和品牌有一定實力的企業。但不能否認,硬廣這種宣傳渠道一定微小的價值,企業主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可以酌情選擇。 然後是轉述,這就好比是口口相傳,想指望顧客和圍觀者主動傳播活動話題,不是不可以,只是對於話題本身的策劃能力和時效性要求更大。對於大多數中小型門店來說,這種傳播效率太慢了。 對於普適性的傳播機制,轉發的可行性最高。其投入成本低、操作難度小,關鍵是傳播速度快。因此,我們應該在引流的傳播環節重點考慮設計促進轉發的獎勵機制。
引流魔盒:通過大屏互動傳播鏈將門店流量連鎖共享出來,為各個門店使用;同時,基於各自手機端的私域流量,實現共享傳播,根據各自的傳播量,實現數據對衝,這樣誰也不吃虧,誰也不佔便宜,目標明確,傳播迅速,觸達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