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有位李先生的書寫到:倒馬針與截擔針法有關,是這樣麼?
答: 倒馬針與截擔針法無關,說此話的人應該是對截擔針法未曾研究過才會如此說。這除了要了解倒馬針,還要了解截擔針法。這裡首先看看截擔針法的意義是什麼,擔截法首載於《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其次《欄江賦》亦以它為重心,後代醫家對擔截有不同的認識及解說,其意義大致有下述幾點:第一種說法:認為是補瀉法:《針灸大成卷四?經絡迎隨設為問答》說「補針之法…再推進一豆謂之按,為截,為隨」「瀉針之法…退針一豆謂之提,為擔,為迎也」,楊繼洲是把截法與隨並論,擔法與迎並論的,是把截做為補法,把擔作為瀉法。第二種說法:是取穴的一種方法,如汪積《針灸問對》中所說:「截者截穴,用一穴也,擔者二穴或手足二穴,或兩手足各一穴也」。既可取單側一穴截之,又可取雙側雙穴擔之,如頭痛牙痛取單側合谷謂之上截;胸悶氣短取雙內關謂之上擔:腹痛腹脹取雙側足三裡謂之下擔。也可上下結合,採上擔下截或下擔上截,如胃痛胸悶嘔吐取雙側內關單側公孫謂之上擔下截,也有上下截法或上下雙擔法,如取雙內關雙公孫即是上下雙擔。此法目前廣被針灸學者運用。第三種說法:也是指不同的取穴法:據辭源等書所言:截,有截止,攔阻之意,擔,有負戴,承擔之意。那麼在經絡之上遊取穴就有截斷之意,如手三陽從手走頭,針上遊之合谷外關可謂之截,足三陰從腳走胸,針上遊之公孫太衝可謂之截;在經絡之下遊取穴就有承擔之意,如手三陰從胸走手,針下遊之內關列缺可謂之擔,足三陽從頭走腳,針下遊之足三裡足臨泣可謂之擔。此法不論單雙,只論上下遊取穴。從上述看來倒馬針為同側同經之兩針或三針並用,無上擔下截或下截上擔的問題。也無補瀉的問題,亦無上遊下遊的問題,因此應該是與截擔無關的。
邱雅昌董氏奇穴課程安排
2016年7月25日—7月30日(25日全天報到) 青島
2016年7月1日—7月6日(1日全天報到) 重慶
2016年7月18日—7月23日(18日全天報到) 西安
2016年8月18日—8月23日(18日全天報到) 廣州
2016年8月10日—8月15日(10日全天報到) 北京
培訓費用:4200元(包括:學費,光碟、講義兩本結業證書和兩年內3次免費複習)。把您的姓名和詳細地址(備註董氏奇穴和學習地區)發至13552854186手機上,登記報名為你預留座位!
手機號碼:13552854186
微信號:cpf3371
學習內容
第一天:
1、董氏奇穴的分布及手法(刺血、倒馬、動氣與牽引)。
2、董氏奇穴的理論與十四經理論比較。
第二天:
1、董氏奇穴一一部位到二二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紹
2、董氏奇穴三三部位到七七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紹。
3、董氏奇穴七七部位到十十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紹。
第三、四天:
1、董氏奇穴特殊診斷法。
(一)穴位理論:①奇正接軌論。②針證相對論。③穴位空間論。
(二)配穴理論:①專穴專用。②辨證用穴。③專穴配合辯證
2、常見病治療。
(一)、頭面頸項:頭部疼痛、眼的疾病、鼻的疾病、耳的疾病、口齒疾病、顏面疾病咽喉疾病、頸項疾病。
(二)、四肢軀幹:上肢疾病、下肢疾病。
(三)、胸腹病:胸膜炎、肋膜炎、胸悶、大腸部脹痛、子宮發炎等。
(四)、腰背痛:背痛、肩背痛、脊椎骨刺、腰痛、腎虛腰痛、閃腰岔氣等。
(五)、臟腑疾病:心臟病、肝膽病、肝硬化、肝炎、膽囊炎;肺病(肺氣腫、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氣喘等)、脾胃病(胃潰瘍、急性胃痛、十二指腸潰瘍、胃炎、食欲不振等)。腎、膀胱病(腎炎、水腫、腎結石等)。大小腸病(急性腸炎、慢性腸炎、腸出血、痔瘡、盲腸炎、便秘等)。
(六)、其它疾病:前後陰病(陽痿早洩、龜頭炎、尿道痛、遺精、小便出血等)。婦科病(子宮痛、輸卵管閉塞、子宮肌瘤、陰道炎、月經痛、難痛、久年不孕、乳房脹痛等)。中風症(昏迷、半身不遂、四肢發抖、中風血壓高等)。高血壓、黃疸、糖尿、失眠症、發高熱、癲癇、感冒、血管硬化、白血球過少、牛皮癬、青春痘、小兒夜哭、食物中毒等。
第五天:
1、疑難病治療思路,疑難病的治療沒有定法,本班提供一些針對疑難病治療的思路。
2、董氏奇穴放血療法示範。
3、共同討論董氏奇穴的學習體會。
培訓費用:4200元(包括:學費,光碟、講義兩本結業證書和兩年內3次免費複習)。把您的姓名和詳細地址(備註董氏奇穴和學習地區)發至13552854186手機上,登記報名為你預留座位!
手機號碼:13552854186
微信號:cpf3371
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