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2020年8月3日05版
十年,在歷史長河中,也許只是滄海一粟,但對於南陽醫專中外合作辦學而言,則是一段有關「蝶變」的真實演繹。
從少到多,合作項目提質擴面。由最初的護理、藥學、醫學影像技術3個專業,擴展至如今的護理、藥學、醫學影像技術、口腔醫學、臨床醫學、康復治療技術、護理(國際護理方向)等7個專業,專業涵蓋領域更加全面,結構更加優化。項目招生人數也由2011年的198人增加到2020年的680人,總人數達4000餘人。
從小到大,中外交流「朋友圈」越拓越廣。南陽醫專已與菲律賓伊密裡歐學院、美國哈森大學、日本大阪滋慶學園、馬來西亞林肯大學學院4所高校開展合作辦學項目,先後有30餘名教師、50餘名學生赴國外合作高校交流學習,近30人次國外合作高校教師到南陽醫專授課,為學生打開一扇「世界之窗」,博採眾文化之所長。
十年磨一劍,飽含著質感的數字熠熠生輝。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學生在與全國名校競技的賽場上,摘金奪銀,盡顯風流。據統計,2016—2019年,榮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涉外護理大賽英語模仿朗誦比賽、全國涉外護理大賽英語演講比賽、全國涉外護理技能大賽、全國衛生職業院校口腔技能比賽等獎項60餘項。
而這又成為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和繼續深造天平上的黃金砝碼。據了解,南陽醫專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畢業生不乏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大城市三甲醫院就業,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
高質量的畢業生,良好的社會聲譽,讓南陽醫專的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2018年,在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的全國高職高專院校排名中,南陽醫專綜合排名居全國醫藥類高職高專第一位,教育競爭力排名居全國高職高專院校第二位。
窺一斑而知全豹。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十年之際,我們從南陽醫專5位優秀畢業生的真實案例裡,看他們如何「低進高出」演繹自己的「逆襲」人生。
2020屆國際教育學院護理學專業梁祥祥
「厚德、恆志、精術、濟世」指引一生
認真學習、精進業務是每一位南陽醫專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在三年的學習生活裡,我秉承「厚德、恆志、精術、濟世」的校訓,爭分奪秒,刻苦學習,虛心求教,不斷攀登知識的高峰。通過努力連續兩年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並獲得了「河南省文明學生」等榮譽稱號。
今年,我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進行臨床實習期間,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主動請求前往急診科和發熱門診病區工作。雖然檢測體溫,採集咽拭子,護送發熱病人前往隔離區都承受著巨大的風險,但每每看到痊癒患者臉上的笑容和淚水,我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為醫護工作者,為患者奉獻一生是多麼的幸福。在疫情期間,由於我表現突出,在2020年「五四」前夕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
今天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為傲。感激學校良好的學習環境與豐富的實踐活動,讓我在醫學這條路上,有更多的機遇。面對未來,我信心十足,不管人生道路何等艱辛,我都會勇敢地走下去。
2019屆國際教育學院護理學專業卜凡
學校是我職業道路上的明燈
剛入學時,性格內向的我習慣於待在舒適圈中,不敢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在老師們的鼓勵下,我開始嘗試參加交流講座、英語比賽等學院、學校舉辦的各項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跳出了自己的小天地,融入了大集體,眼界得到進一步擴展。
大一暑假,在老師的推薦之下,我和其他同學遠赴內蒙古參加全國涉外護理職業技能大賽。比賽之前,學校對我們進行了長達半個月的培訓,本該休假的老師們也輪流授課,每天為我們做賽前輔導,這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專業技能也得到提升。在大一下學期,我獲得校級一等獎學金,第二學年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
在一次職業規劃講座中,我得知,未來還可以有出國讀書、工作、專升本等多種選擇,這次講座讓我明確了未來的前進方向。於是,大二下學期,在學校鼓勵下,我選擇了專升本深造。
選擇這條路,無疑壓力是巨大的。但有了老師的鼓勵、同學的支持以及自己的拼搏,2019年,我以河南省專升本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河南科技大學護理學院進行本科階段的學習。
如今回望我在南陽醫專的三年時光,不禁感嘆自己在這所學校豐富多彩的成長經歷。有時常想,如果沒有國際教育學院,就沒有今天的我。有太多感謝的話想說給學校和老師,千言萬語化作一句祝福:「寧水泱泱成偉業,桃李芬芳夙願酬」。
2017屆國際教育學院口腔醫學專業張鈺婕
母校為我插上勇攀高峰的「翅膀」
從專科到本科,從本科到研究生,每一步的提升,都離不開在南陽醫專打下的基礎。
今年我被遵義醫科大學錄取,成為一名研究生。回想在南陽醫專的日子,最難忘的還是這裡的老師和課堂。
南陽醫專的老師專業知識紮實,臨床經驗豐富,教學方法也十分靈活,特別是李釗老師的牙體牙髓病學課程。李老師講課深入淺出,特別善於舉病例,用類比的方法幫助我們理解。比如在講解窩洞分類和窩洞預備原則時,他會把晦澀的內容以卡通圖案的方式畫在黑板上,我們通過這些可愛的圖形,記住了一個又一個知識點。
有了堅實的基礎,我沒有停下腳步,老師們也時常提醒我,要不斷豐富更新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擔得起託舉他人生命的重任。
南陽醫專是我學業的起點,在這裡我遇見了優秀的老師和同學,他們為我插上了勇攀高峰的「翅膀」。2017年,我進入新鄉醫學院繼續本科階段的深造。今年,我又順利考上了研究生,不負老師的教誨,不斷攀登醫學這座「白色象牙塔」。
2016屆國際教育學院護理學專業張一丹
這裡讓我產生對醫者最初的崇敬
「偶爾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畢業後,我仍時常想起入學第一課,老師寫在黑板上的話。醫學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人學,離不開高精尖的技術、精湛的專業知識,也同樣需要人性的光芒與對生命的敬畏,如此才真正稱得上仁心、仁術。這句話也讓我對醫護專業有了最初的崇敬。
畢業後,我就職於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9年被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評為「先進工作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我第一時間向醫院遞交請願書,馳援武漢,並出色完成任務,被醫院評為「抗疫尖兵」。
記得第一次為病患採集咽拭子標本時,我清楚地聽到自己「怦怦怦」的心跳聲,但看到患者痛苦又無助的眼神時,我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內心突然平靜下來,只期盼早日為患者解除病痛。
我真心感激母校的栽培,無論是學校的專業課程、實訓實習,還是各類文體活動,都提升了我的綜合素質,培養了我過硬的心理素質,才使現在的我能夠在關鍵時刻有條不紊地處理各種突發情況。
今後我將更加努力用所學回報社會,為人類的健康事業,奉獻出自己的光和熱。
2018屆國際教育學院護理學專業何影
這裡的嚴格塑造了我
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護理不是一門簡單的學科,它對於患者康復而言,意義的重大不言而喻。在南陽醫專讀書時,任課老師對各門課程要求十分嚴格,也正是這種嚴格,為我研究生深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對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學習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預防醫學、護理科研等課程時,我都要求自己細緻掌握護理學分支領域的要求和注意事項。對專業的嚴格要求,也內化為對自己學歷水平的進一步追求,今年我通過研究生考試,進入南陽師範學院生物與醫藥專業繼續醫學領域的研究。
能夠在醫學道路上不斷前進,我要感謝母校——南陽醫專為我提供的良好學習平臺、雄厚的師資和一流的教學環境。從一名專科生到現在的研究生,是母校培養了我嚴謹求學的態度和嚴於律己的精神,才使我能站上更高的舞臺。
南陽醫專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我會帶著這份美好繼續奮鬥!
編輯:曾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