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很多學校開始復學,但有家長發現孩子比班裡的同學都要矮很多,難免擔心著急。有家長就來私信我:醫生,我家孩子比同齡人都要矮很多,該怎麼辦?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孩子長個?
雖說孩子的身高受遺傳影響,但後期的營養、睡眠、運動等因素也會影響孩子身高,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的長個黃金期。
第一個黃金期:學齡前期(3-6歲)
此時正是孩子生長發育的最重要時期,也是孩子長高的基礎階段。因為這時候人體的骨骼正值儲備期,所以孩子需要補充鈣物質。3-6歲的寶寶平均每年身高增長為7釐米左右,媽媽要注意別讓孩子挑食、厭食的壞習慣影響了孩子的身高。
第二個黃金期:發育期(10-16歲)
這個時期是孩子發育關鍵期,孩子個頭好比雨後春筍,「嗖嗖」地直往上躥。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攝取的鈣量不能夠滿足孩子生長發育所需的,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不但要注意孩子的飲食營養,也要給孩子額外補充鈣質,才有利於孩子長身高。
1、營養要均衡
營養均衡、葷素搭配是孩子的飲食主要原則,在孩子身體生長高峰期時,需要大量的鈣元素促進骨骼生長和發育,一定要多給孩子吃一些含鈣高、富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如:深海的魚類、蝦類、海帶、海苔、奶酪、奶片、牛奶、雞蛋、雜糧、蔬菜水果等。這樣能夠保持營養均衡,有效的預防營養缺乏,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好處。
2、睡眠很關鍵
睡眠對孩子至關重要,因為在深度睡眠時會分泌很多生長激素,如果孩子的睡眠不規律或者睡眠時間不夠會影響孩子的激素分泌,所以優質的睡眠對孩子的成長大有助益。
下面是專家推薦的標準睡眠時長、入睡時間點,家長可以參考一下。
3、鍛鍊不能少
父母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去戶外做運動,多曬曬太陽。適量的運動可以刺激孩子的骺板和骨骼,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強化身體的肌肉、骨骼和韌帶。不過家長要注意在帶寶寶做運動的時候,儘量給他穿一雙柔軟、舒適的運動鞋,以免他的腳部骨骼受傷。
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做一些跳躍運動:跳繩、摸高、籃球等,也可以做一些伸展性的運動:遊泳、單槓、跑步等,在運動方面,要養成規律,定時、定量的運動。
家長們一定要及時關注孩子的生長狀況,可以定期記錄孩子的身高、體重,除了在家監測,也要定期去醫院檢查,發現問題可以及時有效的幹預孩子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