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應該如何理解苦難?結合一個姊妹的提問談下自己的看法

2020-12-15 歷史波斷

愛很博大:老師你好,關注你很久了,最近我身邊發生一件事,讓我產生了迷惑,希望能得到你的指點

我的一個朋友也是親戚,她是一個虔誠的信徒,幾年前她丈夫的哥哥因病去世了,過了兩年,她的丈夫也由於心臟病去世了,都是剛五十多一點,今年就在這個月她的二兒子遇到了車禍不在了,才剛剛三十歲,因為她在我們這兒應該是最早信主也是最虔誠的,所以風言風語很多,她親戚都去找陰陽先生,她認為這不潔但也沒有辦法對抗眾多親戚的壓力

我作為她家的親戚,而且跟她的大兒子也是無話不談的朋友,而且我接觸耶穌信耶穌跟他也有很大的關係,我應該怎麼做

大唐福音:姊妹,平安。我感覺你好像一位姊妹。如果錯了的話,請勿見怪。首先感謝你對我的信任。在這裡,我說說我我所能理解到的一些對於困難的看法。

首先,苦難對於基督徒來說,是一種試金石。神因為愛我們,但唯恐我們意志不堅定,也為了試煉我們,就讓我們經歷種種苦難,作為考驗和鍛鍊。越是苦難的人生,越是值得榮耀。你想,耶穌是神的愛子,但耶穌——按常情來說——過的是什麼日子呢?從小父親身份不明,父母帶著他顛沛流離,青少年開始就做木工等體力活,三十來歲,很可能都沒有成家生子,好容易成為一方信徒的領袖,卻被人構陷吊殺在十字架上。耶穌揀選的十二使徒也類似,絕大多數都為弘揚福音而殉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其實也常常見到這種情況,成功者對於自己過去受過的罪津津樂道,聽到的人也欽佩不已。但過去的傷疤是誰都可以揭的嗎?

如果這個人還是一個失敗者、不太成功的人士,賣弄過去的苦難只會讓人鄙視,讓人懷疑他的能力,甚至因此而疏遠他。比如魯迅筆下的祥林嫂。趨利避害,是很簡單的邏輯,人們怕祥林嫂連累自己。所以說,從我們個人的角度來說,苦難能否成其為折磨的關鍵,是我們如何看待這種所謂的苦難。百戰百敗,愈挫愈奮,這是強者,相信最終會看到神的微笑;灰心喪氣,從此頹廢下去,破罐子破摔,這是弱者的做法。

其次,覺得有些苦難不是來自於神,而是來自於宇宙中的惡勢力,也許是就是所謂的撒旦的力量。確實有些認識不清的人,以及一些確實心存惡意的人(這種人雖然極少但確實存在),會因為各種原因(我們可以理解為撒旦的撥弄),將各種煩惱、苦難施加在善良的人身上。這種人和這種勢力的目的就是要阻撓我們對於耶穌的信念,讓我們質疑神、質疑宇宙真理和公義的存在,從而最終背離神。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有時確實必須提防苦難,提防不公義的人,因為他們不僅要跟我們爭奪世俗世界的權益,還要剝奪我們信仰的權利。

第三,我們還有從神的角度、從相對比較的角度看待苦難。我的一個親戚38歲就因為心梗沒了。她是一個佛教徒,生前經常放生,念經拜佛,沒少花錢。她離開前不久,還託我在網上幫她買地藏經抄寫。可能是自己也感覺身體不好吧。但是她選的路不是很好。她是一個內向的人,本來就有消極悲觀的傾向,因為修行佛教的緣故變得更加悲觀消極,因為墮胎最終誘發了心梗。我沒有盡力勸她歸信耶穌,是非常慚愧和追悔的。她沒有後,她的父母非常悲痛。我就勸他們其實像她這樣年紀輕輕就沒了的人有很多。網上一搜一大把。還是名人、被新聞報導過的。不知名的更多。這個世界每天大約有一千一百萬嬰兒出生,有九百萬人死亡。

多麼龐大的數字啊。相當於每天大約死掉一整個瀋陽市的人口還不止。生老病死,是我們人生的常態。人類和萬物生靈,因為不斷地新陳代謝,才得以獲得整體的永生。我們都是別人的生命的重生,我們也都是別人生命的起點。從掌管宇宙的神的角度來看地球人類的生老病死,這就更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當然,這對於任何具體的個人來說,都是生命無法承受之重。這是不是就是說神太無情了呢?神不夠民主,不尊重個體生命了呢?無神論者可以這樣說,但是無神論者既然不承認神,質疑神的不公義在他們也就是一個偽命題。在我們耶和華的兒女來說,我們是擁有永生和末日審判的,所以今生的生死離別並不是最終的人生終點。

也許我們在旅遊時,每離開一個美妙景觀時都會戀戀不捨,但我們有誰會因為這個就在一個地方止步不前,永遠不肯離開的呢?基督徒在很多地方相對於世俗的人,未必有值得自誇的地方,但在擁有天國方面,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勝過任何人。

如果對方並不是一個基督徒或者是一個對於主的信仰不那麼堅定地弟兄姊妹,我們對他說,主因為愛誰誰誰就把誰招到天上去了,這可能很難讓他們信服。世俗的現實做法是啟發他們為愛繼續堅強。自私的人最先滅亡。因為自己只有一個,找為自己活下去的理由少;因為別人有很多,所以找為別人活下去的理由更多。不幸的人,不要一味的安慰他們,這只會讓他們變得更加自怨自艾。

思想上,要讓他們明白他們還有很多社會責任未盡,那些愛他們的活人和他們所愛的活人需要他們活得更好;那些死去的人看到他們活得更好才能含笑於九泉之下;生活上,要給他們安排更多的工作和事務,讓他們為別人奉獻自己的愛,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在忙碌中逐漸的平復激越的情感,重新找到生活的支撐點。再次感謝姊妹對我的信任。我說的這些不知道是否足夠,是否有不對的地方。願神祝福你和你的親友!阿門!

相關焦點

  • 反思:基督徒用「苦難是祝福」安慰受傷的人是否合宜?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受苦,這可能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現實,然而耶穌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但在中國教會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苦難是祝福,患難是恩典,或者說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這兩句佳話幾乎是我們90後基督徒從小聽到大的,以至於相當一部分弟兄姊妹認為這就是聖經上的話,這是給我們帶來很多安慰的話。那麼這到底是不是出自聖經呢?
  • 【話題】教會如何幫助和關懷單身基督徒?單身基督徒的婚姻是靠自己...
    ——教會因先給與單身基督徒話語 其次才是團契聚會曾在教會做過婚姻講座的李姊妹表示,教會的職能主要是給予神的話語,因此單身的基督徒最重要的是要先從教會得到話語的餵養。李姊妹認為,時下的年輕人時間太多,精力也很旺盛,如果沒有神的話語、不在真理上明白對和錯,會跟著自己的私慾和想法去走,也容易走偏路。
  • 作為基督徒,並不是說我們信了上帝,就可以豁免人生的苦難!
    作為基督徒,並不是說我們信了上帝,就可以豁免人生的苦難!經文: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並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谷。( 詩篇 84:6~7 ) 」這裡面,詩人講到一個心中想往錫安的人,他是非常有福的,雖然他經過的是流淚谷,是一個艱難的人生低谷,但我們要說我們作為基督徒,並不是說我們信了上帝,就可以豁免人生的苦難。
  • 光照人前 基督徒紀明玉姊妹為主作美好見證
    不久前,當廈門市同安區電視臺《同安新聞》播出了基督徒紀明玉姊妹30多年來樂此不疲助人為樂的事跡後,引發廣大熱心的觀眾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對紀明玉姊妹的敬意。她是千萬基督徒中的一位,她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只是做出一個基督徒應有的本分,她的愛心善舉,深深地感染著周圍的人們。
  • 從百歲基督徒姊妹簡過壽誕助力慈善談基督徒的「善心、善行、善果」
    前不久,《石獅日報》報導了石獅市醫院退休老醫生(基督徒)肖仁慈姊妹迎來了百歲壽誕,壽誕那天既沒有禮炮震天,也沒有大擺筵席,而是在子孫的陪伴中愉快地度過了百歲生日。更值得稱讚的是,肖仁慈醫生將簡辦壽慶省下的100萬元,將其中的50萬元分別捐給新湖社區愛心互助會等社團組織,其中捐給石獅教堂5萬、湖濱堂會5萬);其餘50萬元則捐往漳浦縣舊鎮芹山村,建設老年活動中心。
  • 基督徒女性可以主動追求男性嗎?
    首先,要有一個前提:基督徒。至於為什麼要選擇基督徒,理由大家都很明了,就不贅述。其次,雙方屬靈要成長。若對方屬靈太不成熟,那麼今後,雙方都會很累,尤其是信仰程度好一些的那方更需要足夠的愛和包容,並不斷否認自己,去適應對方。
  • 基督徒如何看待清明節祭祖?
    最近有好些基督徒會問:「請問我們信主的人是否也可以掃墓?」「如果可以當如何做才討神喜悅?」 說起「孝」,我們自然而然的會想到孝敬父母。然而,國人在「孝」的認知中,認為祖先是人生命存在的本源,所以對逝去的祖先報以崇敬。《史記.禮書》說:「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
  • 獻給基督徒姊妹:領丈夫歸主的三大絕招
    親愛的姊妹們,你們是否再為自己的丈夫還沒有信主而憂愁呢?你是否嘗試過很多種方法來向他傳福音但都以失敗告終呢?看到丈夫的剛硬不悔改,你是否對他已經失去了信心呢?今天筆者通過牧者們的分享整理了幾點領你丈夫歸主的絕招,願在你的生活中給你帶來幫助。
  • 在困苦中應該如何真實地禱告
    今天我們就以詩篇第4篇分享在困苦中應該如何真實的禱告。本篇詩雖以晚上作其情境,它主要論及在紛擾的狀況下,內心所得的平安。當夜晚來臨時,人難免會想起一天的過失和難處,考量當前的困境。根據第三章的內容押沙龍的背叛,可能仍是本篇的背景。因為大衛在此仍然像前一篇一樣,受到羞辱,被謊言、憤怒和悲觀所包圍。
  • 基督徒編劇張心潔:親身經歷上帝關乎離婚之法的恩典
    編者按:心潔姊妹在婚姻中特別蒙了上帝的看顧與引領,雖然第一次婚姻分手了,但她卻得著了比夫妻複合更好的禮物,那就是與上帝親密的關係。她愛上了耶穌,耶穌基督成為了她的良人。婚姻中的各樣滋味心潔姊妹都嘗過,願心潔姊妹的系列文章給可以很多在婚姻中迷茫的靈魂帶來幫助。
  • 作為基督徒父母,我們對自己的兒女,應該擁有一種什麼樣的期望?
    我覺得在你們的陰影下,我的人生已經沒有希望了。當初,你們真的不應該生下我…….」老師講完這個事情後,不少家長都受到了深深的觸動,我聽完班主任的講述後,在扼腕嘆息之餘,也在不斷地反思:作為一名基督徒父母,我們對自己的兒女,到底應該擁有一種什麼樣的期望?
  • 基督徒,請你做一個積極的客旅!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暫時的居住著,不管是不是基督徒,只要是相信靈魂不滅的人,除了輪迴說,應該都是如此認知。傳統教會中一種對「客旅」的看法,在此筆者提出一些異議。關於客旅,聽到最多的就是一些「不要積蓄財寶在地上,要積蓄財寶在天上」「為末日而活,為末日預備」「我們在今生只是客旅,世界不是我們永遠的家園」等等此類的言論……只是我們今生到底如何在這個世界上活著?
  • 北京缸瓦市堂平安夜聖劇《我是基督徒》
    昨夜,北京缸瓦市教堂11位弟兄姊妹,用3個生活中的小故事,將「我是基督徒」這句信仰告白背後的力量,演繹在數百名基督徒和慕道朋友的面前,感染著眾弟兄姊妹思想,「基督徒」這3個字所蘊含的魅力。一個女孩陪著奶奶去看奶奶曾經的學生,回來的路上遇上一個年輕打工仔持刀搶劫。這個打工仔說自己打工的錢要不回來,實在沒錢才這樣做。後來,打工仔在看到老人手提袋中的聖經後,想起自己的奶奶也是基督徒,就很疑惑地說信這個真的有用嗎?女孩的奶奶給這個年輕人傳福音,並且給他開了張借條,告訴他這些錢不是他搶來的,而是奶奶借給他的,並且留了地址姓名郵編,他可以隨時還。
  • 功敗垂成的「基督徒」
    ,卻又堅持用他們自己的方式生活。」』」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一個快要成功的人,他成為王邀請的賓客,坐在筵席的座位上,正準備享受美食。耶穌說這是一個天國的比喻。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這個人正走在進天國的路上,並且他和那些中途放棄的人不同,他似乎已經走到天堂門口了,只要敲門,有人給他開門,他進去就可以了。可是,當他敲門的時候,裡面的人卻對他說:「我不認識你。
  • 四旬節已到 基督徒當如何過好預備復活節?
    作為基督徒,當跟上屬靈的節期來生活。四旬節是復活節前的一段準備時期,是基督徒為了紀念耶穌的一個節日,也稱預苦期。天主教將之稱為四旬期,即大齋期。在這個期間,基督徒要不斷默想那位除去我們罪孽的耶穌基督的愛。
  • 恩典之聲:基督徒如何與世界分別為聖(下)(2016-8-11)
    基督徒應當做有智慧的人,開口就說智慧的恩言。在路加福音16章內有這樣一個比喻:討飯的拉撒路躺在財主家門前,只能吃財主桌上掉下來的碎渣充飢。兩人死後,財主下到地獄在陰間受苦,拉撒路卻躺在了亞伯拉罕的懷中。在這個比喻裡,有提到一個細節:「財主舉目遠遠地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裡,就喊著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
  • 基督徒如何對待教會的牧師和長老?
    :20有人來問,我們該如何對待教會的牧師和長老?筆者以前聽過一個在中國大陸服侍十幾年海外組織的負責人說到,他們在經過這麼多年的服侍後發現,中國教會根本就沒有真正的教牧和牧養。許多地方號稱有幾千人上萬人的基督徒中間竟然找不出幾個合格的傳道人!惟願上帝憐憫中國教會,光照中國教會看到自己在上帝面前的犯罪、虧欠、無知和假敬虔,早日地悔改!不要繼續輕看教牧職分!
  • 為什麼基督徒有苦難」這個問題給出答案,請你耐心看完,耶穌愛你
    不管是神命定的旨意還是許可的旨意,約伯能在苦難之中就都認定有神的美意,像夜鶯在黎明還未來到的漆黑的夜間就發出歌唱,「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該稱頌的!」遇禍遇福兩般皆可,即或不然遭遇大災大難,信仰篤定,持守純正。
  • 基督徒,如何讓軟弱無力的信仰活潑有生命?
    基督徒,如何讓軟弱無力的信仰活潑有生命?
  • 神學家:基督徒應該禁食嗎?為何西方基督徒對禁食如此陌生了?
    (圖:Pixabay/Rovin) 四旬期是教會的一個很重要的傳統,認為這是一個悔改的時期,是一個拒絕罪的誘惑和除舊更新的時期,這段期間非常重視禱告和禁食,不少基督徒也在此期間會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