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預告:惹人煩惱的青春期

2020-08-22 哈你一米陽光

文 || 哈你

孩子是班裡的宣傳委員,為了出板報,常常要從網上下載一些資料。這一天,孩子查資料到了很晚,母親有心幫孩子,卻一不小心觸動了電源,電腦關機了。

孩子的眼淚一下就流了下來,母親這時卻冒出來一句:「你怎麼不存檔?」其實孩子想直接存在U盤,可是孩子剛插上U盤,電腦就關機了。而母親卻還在嘮叨,責怪孩子怎麼不養成存檔的習慣。孩子哭的更傷心了。

等到孩子睡了以後,這位母親陷入了沉思中……

各位書友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共讀《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這本書,上面這個情景就是作者和女兒在成長中真實遇到的事兒,這本書講述的就是作者的女兒在初中三年的經歷,和母親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煩惱和解決方法。

1

作者劉稱蓮,曾經是中學教師,為了孩子,開始探索家庭教育,現在是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諮詢師。曾經出版《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和《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兩本書一經出版就受到了家長的歡迎,在出版社和很多家長的呼聲中作者又出版了這本《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

與其它親子教育類書籍不同的是這本書沒有滿篇的大道理,而是通過女兒的成長,來揭曉初中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並給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辦法可以複製到眾多的中學生家庭中,無論你是貧窮富貴,都可以在書中找到方向。不像有的書,只是一種個例,雖然書中的方法很對,但是平常人卻不能把它用在自己孩子身上。這本書卻完全可以把很多方法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讓人在閱讀時就感覺到那就是自己的孩子身上發生的事兒啊。

母女吉他彈奏

2

《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這本書分別從學習、關係、青春、生活四個部分講述了孩子在初中階段的各種狀況。從女兒的小升初開始,講述家長在教育過程中呈現出來的焦慮。以及升入初中後,孩子的各種變化,家長心態的調整,活靈活現的展現了青春期的美好和煩惱,家長的無奈和探索。

青春期的孩子,轉變的時候沒有一點預兆。突然就穿衣風格大變,以前規規矩矩的衣服現在非要破幾個洞;本來很喜歡跳舞的,突然就不跳了。對這樣的情況,父母也束手無策。別著急,也許他們突然開始的另類選擇,只是為了不影響同伴的好感。

走進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在乎別人眼睛裡的自己。別人都穿這樣的鞋,我也要穿;別人都看這樣的書,我也要看;別人不去參加那個培訓班,我也不去。

也許在成年人的眼睛裡,他們就像跟風一樣,有的還被定性為攀比,但是他們只是在心裡不想和別人不一樣,想要輕鬆融洽的融入到別人之中。

就像在書中作者講述了女兒和舞伴的故事,女兒和這個女孩兒從小學就開始跳舞,兩個人一直都跳的挺好,可是有一天,這個女孩兒就是不跳了。大人除了覺得可惜,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只能任由孩子放棄。過了一段時間,女兒也不去了,說別人跳的太好了,身材也好,自己哪哪都不好,不跳了。

後來女兒透露,那個女孩兒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不跳了。而其實這兩個人身材很好,長得也算漂亮,但是再優秀的人也會心生自卑。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此時,父母如果不知道孩子的想法,強制順從,也許就會產生叛逆。因此父母不能根據一件事的表象就輕易否定了孩子的決定,一定要走進到孩子的心坎裡。

就像上面第一個放棄跳舞的那個女孩兒,在知道了孩子的真實想法後,父母開始慢慢引導。在她升到高中後,也意識到跳舞有可能給她的高考助力,又開始了跳舞。最後果然因為舞蹈讓她順利進入了心儀的學校。

舞者

3

很多時候,其實父母也想和孩子聊聊天,探尋他們的心思到底是什麼樣的。但是很多人發現,有那麼一瞬間,面對這些青春期的孩子,所有明白的道理,都使不上。他們不會聽你喋喋不休,甚至「啪」的關上房門把自己鎖在屋子裡,於是你就算是心中怒火熊熊,也不得不強迫自己壓下來。

那是自己的孩子啊,又怎麼捨得打罵,可是又該怎麼辦呢?

那就請跟隨我一起開始共讀這本《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相信你一定會從書中得到啟發。我將分四個主題來解讀,分別是:

1.孩子學習不積極,貪玩好動,那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好奇心

2.孩子感受到的愛才是愛,你的苦心要讓他明了

3.早戀不可怕,可怕的是墜入深淵

4.同桌學習那麼好,可是 學習好,便一好百好嗎?

青春是燦爛的,青春期也不該只有叛逆一個形容詞,如何陪伴孩子才能不雞飛狗跳?讓我們一起去書裡尋找答案吧。讓我們一起期待明日的共讀: 孩子學習不積極,貪玩好動,那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好奇心。

浪漫的青春

我是哈你,陪孩子成長是孩子和我共同的修行。如果你也關注孩子成長,關注 ,我們一起來聊聊孩子那些事兒。

相關焦點

  • 如何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6年陪讀爸爸經驗分享,值得借鑑
    3、孩子青春期叛逆問題明顯中學階段,許多學生會爆發「14歲現象」,這時候的學生處在青春發育期,激素水平飆漲,腦部新皮層的神經元細胞歷經著重組,父母會發覺,原先乖巧懂事的孩子突然變得越來越難管,一次又一次挑戰父母的底線,以證實自己是個「大人」了,她們談對象,抽菸,打架鬥毆,導致考試成績下滑。
  • 《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孩子感受到的愛才是愛,讓他明了你的愛
    各位書友大家好,今日我們共讀《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的第二個主題:孩子感受到的愛才是愛,你的苦心要讓他明了 。建議今日共讀書中的P85——P136。1在《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這本書中,作者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當她好不容易有了接女兒放學的機會時,她滿心歡喜的告訴女兒,放學後媽媽接她回家。可是得到的回答是:不需要!原來女兒想和同學一起回家。
  • 《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早戀不可怕,可怕的是墜入深淵
    這就需要父母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戀愛觀,引導孩子和異性交往的時候,彼此幫助,相互鼓勵,共同成長。 各位書友大家好,今日我們共讀《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的第三個主題:早戀不可怕,可怕的是墜入深淵。建議今日共讀書中的P137——P200。
  • 當孩子來到青春期:葉一茜和森碟「尬聊」,隔著屏幕都能感到尷尬
    孩子來到初中,也意味著步入青春期,父母怎樣跟娃一起走過這三年很重要。很多父母都會因此非常煩惱,難道孩子到了青春期,不願意和自己的分享身邊的事情,分享情緒上的喜怒哀樂就是正常的?這不是做父母的失敗嗎?當然不是,這是大部分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屬於正常現象。這一點連明星父母們都不能免俗,不少人也會因此煩惱。
  • 《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孩子學習不積極,那是因為好奇心不夠
    ;孩子打遊戲上癮了;更頭疼的是,有些孩子突然不想上學了。各位書友,大家好,今日我們共讀《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的第一個主題:孩子學習不積極,那是因為好奇心不夠。建議今日共讀書中的P01——P84。1 你相信嗎?孩子的天性都是向上的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就是不愛學習!你看的緊點就學習好點,看的鬆了就滑下來。
  • 叛逆、早熟、做事太出格,青春期的孩子,我該如何管教你?
    青春期父母陪孩子走過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一本適合青春期孩子父母的教育書籍《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初中是孩子成長發育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管理不好,孩子進了高中問題可能會更多,更棘手。《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由從事一線教學工作20年的老師編寫,沒有太多的大道理,為您詳細解讀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帶您了解孩子的情緒、情感,真正走進他們的世界。
  • 《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機會
    集合了知名心理學家和中國家庭教育踐行者的清清家教館,在今年出版的一本書,幫助我解答了很多關於孩子叛逆的問題。這本書就是《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中說,家長給幼兒期的孩子立規矩時,一定要注意這4個點:立規矩第一步:平復情緒
  • 《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好機會
    叛逆期,成為了孩子的一個錯誤時期。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集合了知名心理學家和中國家庭教育踐行者的清清家教館,在今年出版的一本書,幫助我解答了很多關於孩子叛逆的問題。這本書就是《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
  • 你家孩子正在上初中嗎,趕緊回家陪孩子,初中三年能改變孩子一生
    初中三年,對人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初中是連接小學與高中的樞紐。很大程度上初中階段成績的好壞和習慣的養成直接決定了一個人未來的前途。所以對於家長而言,陪護好自己的孩子走過初中三年比任何其他事情都重要,幫孩子走好塑造與定型的關鍵時期,對孩子受益一生!我們很多人天真的認為,孩子的學習算什麼,只要多賺錢,還有什麼事情不能解決的。朋友,你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
  • 青春期孩子像變了一個人?不是孩子變了,而是你根本就不了解孩子
    ,而是父母成長的速度追不上孩子成長的速度,是父母根本就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情緒情感特點。,甚至更為複雜嚴峻,可以說青春期是孩子一生中問題最多的時期,如果想陪伴孩子順利度過初中三年,就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讓孩子以比較好的狀態面對青春期的衝動,安心地投入學習。
  • 家長陪孩子走過高中用哪種方式要綜合考慮
    朋友小娟近幾天特別煩惱:因為孩子上高中住了兩個月學校又不想住了。小娟家老大今年9月份升入高中,一開始就打算讓孩子住在學校裡。小娟跟老公覺得孩子快16歲了,有生活自理的能力,再就是住校更節約時間,可以專心學習。
  • 兒子哈佛,女兒哥大,父親劉墉:小學到初中,我堅持陪伴孩子
    習慣要趁孩子小時就養好,讓好習慣在還沒太多自主意識時就「長」在身體裡。03,孩子上初中後,陪伴也不可少孩子進入青春期,兩個問題是我們最擔心的,一是叛逆不學習,二是和異性的交往。可以看到,劉墉陪伴孩子非常用心,從小學到初中,教育有張有弛,從不怠慢。他說,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當孩子成長的時候,父母也成長。小學,是孩子性格和學習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需要我們耐心教導;初中進入青春期,很多重要價值觀孩子還沒有正確認識,同樣需要我們輔佐。
  • 《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從幼兒期到青春期的分階段教養法
    對待初戀,很多父母都如洪水猛獸,其實更多的時候是因為孩子處於青春期,對所謂的愛和好感、喜歡傻傻分不清,以至於一頭栽下去,耽誤了真正的大好青春。除去早戀,孩子青春期的各種問題都讓父母頭痛,而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和他們深入的交流溝通,讓他們像小時候一樣對我們無話可說,同樣是很多父母面臨的難題。
  • 青春期孩子「易燃易爆炸」?硬碰硬是下下策,父母應學會化敵為友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初中階段,也就是青春期時,自我意識會得到飛躍性的發展。很多父母都會吐槽自家孩子,怎麼步入青春期以後就跟變了個人似的!以前是個聽話的乖孩子,現在的脾氣變得又倔又暴躁,什麼事都喜歡和自己對著幹!
  • 陪女兒走過青春期
    隱性能力:我是只會說話的變色龍,對人對事均可,兒童期心理年齡,不願承擔家庭責任,尤其是不願承擔母親養育孩子的職責,這3年我的心理年齡已經成長了,開始站對自己的位置,履行自己的責任,並與孩子他爸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目前能做到彼此尊重信任,彼此包容。隨著我們夫妻關係的破冰,我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自信心和抗壓能力還會提升。
  • 感謝那個陪我走過三年的女孩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由於我家門口從幼兒園一直到高中,足足建了一串的學校,所以,我每年都能目睹幼兒園畢業,小學畢業,初中畢業,直到高中畢業。每到的這個月份,警察在高中門口拉起警戒線的時候,我還是會有一種緊張的感覺,就好像回到了我高三畢業那一年。回想起高考結束後,那些走下去又或者是分手了的情侶們。
  • 市第五中學舉辦家長「陪伴孩子走過青春期」心理講座
    (文/耿宇 圖/郝思偉)為進一步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家校聯合工作,11月24日下午,吉林市第五中學心理教研組長耿宇老師結合初中生青春期身心發展的特點耿宇老師以大量的心理案例,分別講述家長眼中青春期孩子的形象以及孩子眼中家長的形象,幫助學生家長在教育教養方面學會「自我澄清」。隨後,耿老師結合專業的心理學理論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幫助家長分析初中學生心理的特點、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徵及心理衝突表現,讓家長更了解青春期孩子的語言與行為特徵,從而減少親子矛盾。
  • 陪女兒走過初中三年(七)——研學散記
    我大學四年和讀研三年,都是睡的上鋪。「女兒,你這就不懂了吧,我讀書時候睡了七年的上鋪,上鋪可是好處多多呢。一是上鋪的空間相對獨立私密,你盡可以躲在一方小天地裡做自己的事,不容易受到幹擾;二是上鋪比下鋪整潔乾淨,寢室裡來人了,都是一屁股坐在下鋪;三是上鋪視野開闊,每天身居高處,一覽群芳啊!唯一不太方便的,就是需要爬上爬下。
  • 孩子上初中後,在班級裡的座位很「孤獨」,網友:說明還有希望
    學生時代學霸我希望離老師近一些,調皮的孩子希望和老師「保持距離」。但在家長心中,孩子的座位也代表著孩子是「有希望」,很在意孩子坐在哪裡。媽媽發現兒子的座位很「孤獨」崔女士的兒子聰聰正在上初中,成績在班上排中遊,原本按成績排名也是坐在中間一排。
  • 《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提升孩子素質能力,看這本書就夠了!
    如果孩子沒有母親的引導和助力,而只有要求、強迫、指責,那孩子的身心發展是扭曲的。正如教育專家孫雲曉的「對人一輩子負責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培養孩子健康發展的必要途徑!而現實生活中迫於應試教育的壓力90%以上的孩子都是很無情地被剝奪了這項教育,生活中所有的一切只有枯燥乏味的課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