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思政、新指南理念創新與實踐」研討會在長春...

2020-12-17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吉林) 訊 12月5日—6日,由長春科技學院、復旦新學術、復旦大學出版社、中國外語教學多維研究博士沙龍主辦的「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思政、新指南理念創新與實踐」研討會在長春科技學院舉行,與會嘉賓圍繞高校如何在教學與科研中正確解讀《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展開深入討論和交流。「中國外語教學多維研究博士沙龍」團隊專家,上海外國語大學陳堅林教授、哈爾濱師範大學的顧世民教授、山東大學楊港副研究員、齊齊哈爾大學雷丹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戴朝暉副教授、長春科技學院副校長高傑、語言文化學院副院長林罡及吉林省內各高校外國語學院院長及大學外語骨幹教師60餘人參加研討會。林罡主持研討會。

  高傑致開幕詞,首先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的感謝,隨後介紹了語言文化學院的發展與特色。復旦大學出版社總經理李華致辭中總結了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出版社為全國高校線上教學以及教師培訓助力情況。

  會上,顧世民作題為「《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的要點解讀與貫徹實施」專題報告,詳細地闡釋了新版指南與之前版本的區別,課程思政的起源與發展,重點以「英語國家概況」為例,剖析了文化教學與跨文化技能培養之間的關係。楊港從科學研究的含義入手,作題為「大學英語教學研究的方向與方法新探」報告,探究了近年來國內外關於大學英語教學的熱點話題,分析了未來大學外語教學研究的新方向,涵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數據挖掘、計算機話語分析、學習者因素、指導原則等內容。

  分論壇研討環節,戴朝暉、雷丹、楊港分別圍繞「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及研究」、「大學英語金課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大學英語在線教學的思考與展望」三個主題分組研討,專家們淵博的學識 、豐富的經驗和前瞻的思維令與會者醍醐灌頂,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學有所獲。尤其是陳堅林所作的「課程思政視域下大學英語教材建設與教學改革」主題發言,盡顯其博學與學術造詣,指導性可操作性強,對如何挖掘專業課思政育人元素,促進人才培養有著積極作用。

  林罡副院長代表長春科技學院作了匯報,展示了慕課建設以及課程思政方面取得的成果,引起與會者共鳴,贏得陣陣掌聲。

  與會學者表示,從研討內容來看,本次研討會的內容新穎豐富,涵蓋了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思政、新指南理念,為從事大學英語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臺,對推進吉林省大學外語教學改革和發展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研討會期間,與會專家和領導們參觀了長春科技學院校史館,了解了長春科技學院的發展變遷。

相關焦點

  • 江蘇大學召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資源開發與教學設計研討會
    外國語學院院長助理吳鵬就江蘇大學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資源開發和教學設計的背景、理念與方案做了總體介紹,重點探討了如何在大學英語課程中將提升學生語言基本技能與思政教育「無縫對接」,真正做到「潤物無聲」。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組組長吳媛媛、閱讀教學組組長朱小羽、聽說教學組組長李瑞和翻譯教學組組長蔡姍姍老師分別講解了各自組別對思政教育資源的挖掘開發現狀,示範了具體的教學方法,四位老師的教學設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為指導,充分挖掘現有主幹教材、中外英文媒體資源、中國文化典籍以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思政教育元素,精彩展示了如何發揮思政教育語言素材的課堂效用,在更好地完成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目標的同時
  • 廣東「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與改革研討會」在惠州舉辦
    原標題:廣東「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與改革研討會」在惠州舉辦12月5日,廣東「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與改革研討會」在惠州舉行。本次研討會由廣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指導,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學會主辦,惠州學院承辦。
  •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創新-千策科技-思政實踐教學
    平臺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實踐育人理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為宗旨,通過高校思政理論課、實踐課和專業課的不同實踐目標、實踐主題內容、實踐方式和實踐過程中不同實踐步驟的設置,注重實踐綜合能力的提高,實現思政教育實踐育人的目標。
  • 課程思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
    [摘 要]課程思政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是課程思政建設的科學指南,賦予課程思政建設理論認知、方法認知和精髓要義,同時推動新時代高校辦學治校的改革創新。
  • 全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推出課程思政教學指南,上海打造課程思政2.0升級版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上海新出臺《關於深入推進上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全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在國內首次推出課程思政教學指南,上海課程思政改革2.0升級版再出發。站在新的發展階段,上海此次出臺《關於深入推進上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從制度規範層面,進一步鞏固確立上海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先發優勢,重點解決教師不主動做、不知道怎麼做、不能長期堅持做的問題,著力將課程思政改革能夠內化到學校的治理體系和治理結構中,讓改革成果落地生根,逐步固化為現代大學制度內在組成部分。
  • 首屆全國課程思政教學研討會在昆明圓滿落幕
    新華網北京12月22日電 12月19日—20日,由新華網主辦,昆明理工大學與北京紅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全國課程思政教學研討會」在昆明圓滿落幕。本次研討會旨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幫助教師充分挖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資源,充分發揮教師作為課程思政建設「主力軍」的作用,發揮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助力提升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此次研討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200多位教師參會。  雲南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盧明、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束洪春、新華網教育事業中心內容總監商亮出席研討會並致辭。
  •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召開上海市課程思政「領航課程」教學大綱修訂...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召開上海市課程思政「領航課程」教學大綱修訂研討會 來源: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時間:2020-12-10  瀏覽:
  • 課程思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高等教育作了全面闡述,強調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使課程思政建設方向更堅定、目標更明確,課程思政的認識最終成型。近年來,全國高校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逐步深化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形成生動實踐,結出可喜成果。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帶來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實踐創新,開創了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 【課程思政 交大行動】教務處舉辦「課程思政理念的思考與實踐...
    11月12日下午,由本科生院主辦的教學系列高端報告會在錢學森圖書館星空報告廳舉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國家教學名師施大寧教授作了題為「明理、悟道、育新人——貫徹課程思政理念的思考和實踐」專題報告。本科生院各單位負責人,各學院教學工作負責人,通識課程和課程思政試點課程教師參會。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徐忠鋒主持會議。
  • 教學改革 「課程思政」 先行 吉利學院召開思政專題培訓與研討會
    為了全面落實目標,吉利學院改革部組織該校各學院教師和相關職能部門人員參加了「北京聯合大學課程思政實戰經驗分享」線上培訓專題會。此次線上培訓會圍繞課程思政的意義、定位、內涵,與思政課程的關係及與學科課程的自然融入等方面,從課程思政的理念與設計到課程思政的教學實施案例分享,借鑑學習了立體化育人的構建思路與實踐範式。隨後,吉利學院的各學院組織了本院全體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專題研討。
  • 《教育家》雜誌:「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理念創新與實踐...
    本站訊(記者 呂虹)9月29日上午,「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理念創新與實踐探索」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由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中國人民大學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主辦。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秦世成、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處副處長趙妍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京內外26所院校的專家、學者以及農大馬院師生等共100餘人參加了會議。
  • 【外研社暑期研修專題一】英語類專業綜合英語教學:提升思辨素養,融通課程思政
    8月5日上午,「英語類專業『一流專業』建設與課程教學」研修專題聚焦英語類專業綜合英語課程教學實踐,邀請教學名師,圍繞外語教學中的思辨能力培養、語言教學與課程思政的融合兩大主題,分享綜合英語課程教學理念、方法與模式。本專題研修由外研社高等英語教育出版分社馮濤副社長主持。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夏登山教授分享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思辨英語教學改革背景下的綜合英語教學經驗。
  • 會議通知|首屆「國家意識與外語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1號通知
    以下為正文:       課程思政是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政策,是我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重構,充分體現了高等教育課程建設的國家意志。從知識倫理學出發,知識與價值、知識與責任是共生共存的關係,知識天然地蘊涵了價值與倫理,而語言又是一種文化建構和社會實踐,這決定了外語教育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和挑戰性。
  • 教學研究| 混合式教學契合外語課程思政:理念與路徑
    混合式教學不能理解為線上與線下學習的簡單相加,否則會誤以為混合式教學悖離了課程思政的內涵。混合式教學反映出不同文化、不同背景對能力、人格、品性、情操的培養與教育都是高度一致與重視的。混合式教學在育人理念、育人目標、育人環境、育人路徑等宏觀層面與課程思政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立德樹人」「課程思政」與「混合式教學」具有內在的邏輯一致性與高度統一性。
  • 會訊 | 2021中國英語教學研討會徵文通知(1號)
    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英語教學面臨全新的挑戰;同時,教育部關於新文科建設、課程思政建設的一系列文件,以及新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與《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南》,也為各層級院校的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 外語課程思政(五)| 嶽曼曼、劉正光:混合式教學契合外語課程思政:理念與路徑
    摘  要:混合式教學不能理解為線上與線下學習的簡單相加,否則會誤以為混合式教學悖離了課程思政的內涵。混合式教學反映出不同文化、不同背景對能力、人格、品性、情操的培養與教育都是高度一致與重視的。混合式教學在育人理念、育人目標、育人環境、育人路徑等宏觀層面與課程思政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立德樹人」「課程思政」與「混合式教學」具有內在的邏輯一致性與高度統一性。
  • 我校承辦「第十七屆全國理工院校英語專業教學研討會暨第二屆院長/...
    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蔣洪新教授在題為《關於<英語類教學指南>實施的幾點建議》的主旨發言中強調,落實《英語類教學指南》應著重做好四個方面:第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第二,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第三,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第四,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法。
  • 堅持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全面領導的路徑
    新時代堅持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全面領導的根本要求是,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全方位和全過程中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既要關注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方式創新的全面領導,又要確保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內容選擇的主導地位,並最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工作全面領導的工作規制。
  • 課程思政在醫學生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課程思政是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選擇。基於醫學教育的特有規律,我們以「健康中國2030」和「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服務健康中國為指導,對臨床醫學專業生物化學課程的課程思政進行探索。通過加強教師「立德樹人」的綜合教育理念的培訓、建設生物化學的思政元素的資料庫、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密切關注國情社情,培養責任擔當等,來自師生的反饋表明課程思政有機融入生物化學教學已取得良好效果。
  • 弘揚工匠精神 創新思政實踐
    一、案例主題弘揚工匠精神 創新思政實踐二、育人理念學校作為以立德樹人為已任的先進文化組織,在辦學過程中,逐漸提煉出「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政實踐」的工作特色,融入於學校育人的全過程。而在工匠精神的內涵認知上,亦形成我校的認知體系與觀點——「無私奉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