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書「拆」開,讓繪本越讀越有趣-小聲音,大技巧

2020-08-28 出發吧肥皂

肥皂媽語:

繪本專題又來啦,上一期我們聊了開啟親子閱讀最重要的5個準備,群裡的媽媽們都反饋收穫不小,還積極的提出了很多問題。為此小璇老師在文末特別增加了家長互動小課堂的內容,歡迎大家多多參與互動啊!

或許很多家長會說,讀繪本有什麼難的,照著文字讀就行。其實繪本的閱讀要點、閱讀技巧、閱讀方式和閱讀延伸等等還是大有學問的,小璇老師後續會在出發吧肥皂公眾號定期做乾貨分享,一起期待吧!


繪本中的小秘密

親子閱讀,閱讀的是繪本,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繪本。繪本一般由封面、封底、書脊、蝴蝶頁、書名頁、內頁幾部分構成。

繪本封面的文字信息有三個,書名、作者名以及出版社,這三個信息一般也會出現在書脊上,親子閱讀之前,請一定把這三個信息用手點讀給孩子聽,敲黑板,這很重要!


這個小細節,可以讓孩子逐漸建立起對某位作者和出版社的偏好,可以幫助他們對即將閱讀的繪本留下最初印象,特別是對「漢字」的印象。當孩子帶著對書名的疑問聽你讀下去,慢慢就會了解故事內容和書名之間的聯繫,幾次閱讀之後,Ta會在某一次選書時指著封面對你說:「媽媽我要聽《月亮的味道》!」這或許不代表Ta已經認識漢字,但一定會為Ta後期的識字悄悄奠定堅實的基礎。

說到識字,父母們也不要過於著急,孩子的視覺印象和認知需要大量時間。除了封面之外,儘量不要將繪本書等同於識字書,將內頁文字也一一指讀,那樣會扼殺掉孩子對於圖畫的興趣,也會扼殺掉孩子最初的想像力。


目前圖書市場上的封面圖案,基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封面與封底圖案相對獨立,一類是封面和封底是一整個圖案。

繪本封底的文字信息比較多,一般是推薦人及推薦語錄、繪本內容的主題概括,和角落位置的條形碼與定價。

蝴蝶頁,繪本封面打開之後的前兩頁和封底之前的兩頁,因為形狀對稱狀似蝴蝶,所以叫做「蝴蝶頁」。大部分繪本的前、後蝴蝶頁內容一樣,是與繪本內容相關的圖案,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也會凝結在這兩頁。


書名頁一般在蝴蝶頁之後的右側頁,顧名思義,會有書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講完封面、蝴蝶頁之後,再明確的讀一下書名頁,會再次加深孩子對書名的印象。


內頁,是繪本的主要內容,主要由繪圖和文字組成,繪圖為主,文字為輔,大篇幅的圖案繪製,可能只有寥寥數語,但每一個字都是國內外繪本大師對於人生和世界的感悟;甚至有的繪本一個字都沒有隻有圖案,也叫做「無字書」,我們後期會做特別文章和大家共同探討。


小璇老師為了方便大家能快速get到繪本閱讀要點,簡單編輯了一首兒歌,希望能夠幫到各位:


親子閱讀不要怕,小璇老師有辦法;

閱讀之前要平靜,封面信息要指讀,

書名作者出版署,全部講到不要忘;

蝴蝶頁,很美麗,帶著問題看下去;

故事開始爸媽忙,演完老虎扮小羊,

故事講完不要慌,封底還有秘密藏!


了解了繪本的構成,我們再看家裡的繪本,是不是會覺得親子閱讀的準備更充分、心裡更有底啦。乾貨分享就到這裡,今天我們舉範例來講講親子閱讀中的繪本應該怎麼「讀」。


繪本小課堂-月亮的味道

本期出鏡嘉賓是《月亮的味道》,此繪本屬於情感故事類,適讀年齡2—8歲,作者:麥克·格雷涅茨,1955年生于波蘭,1996年以《月亮的味道》獲得日本繪本獎,現居日本專門進行繪本創作,被家長們熟知的《彩虹色的花》也出自麥克·格雷涅茨之手。


很多人會忽略書的封面,往往拿起一本書直接翻看內頁,但封面其實是作者傾注心血最多的位置,也是培養孩子審美能力的第一步,相比色彩搭配,排版可以說是封面的精華。

狹小的底部空間裡,只有一隻長頸鹿的小腦袋,因為長頸鹿最明顯的特徵是脖子很長,作者通過長頸鹿的頭部和月亮之間的位置與空間對比,悄悄地在告訴孩子,月亮距離我們非常非常遙遠。


這本帶有滿滿童趣的書,講的是一群小動物很想嘗嘗月亮的味道,於是想方設法、互幫互助,最後終於成功嘗到月亮味道的故事。

故事的畫面非常簡潔,只有深夜的野外和出場角色,看似簡單的畫面卻深藏了很多人生哲理,比如每當到了夜裡,小動物們都想要嘗一嘗月亮的味道,最後卻只有小海龜下定了決心去做;比如小海龜因為太小夠不到月亮,但它甘心做大家的墊腳石,幫助別的小動物;比如每次增加一個動物,月亮也會往上跳一次,雖然總是吃不到,但小動物們依然努力沒有放棄;再比如小老鼠體格最小,也正是這個特點,才能夠爬過所有動物最後幫大家吃到了月亮……


此處敲黑板!爸爸媽媽們請注意!以上這些道理不要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隨意發問,也不要主動和孩子提起,繪本故事是一粒種子,它經由你們的聲音種到孩子心裡去,至於這粒種子會發出什麼樣的芽,開出什麼樣的花,請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自己感受,父母不著急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理解,會直接關係到孩子在成長中是否擁有自我思考和表達的能力。


變身小動物-聲音有技巧

下面我將繪本中實操性最強的「動物聲音模仿技巧」,與大家分享。

本書一共出現了9種動物10個角色,建議將旁白和月亮作為同一個聲音出現,因為這個故事的基調是溫暖與力量,尤其睡前閱讀時,旁白更適合以柔和的聲音出現。

第一隻是最有好奇心的小海龜,海龜動作慢吞吞,聲音也要往慢靠攏,但它依然是一隻「小」海龜,所以動物寶寶的稚嫩聲線不能少;


第二隻是大象,大象體型巨大,聲音也要透露出力量的龐大與沉悶;


第三隻長頸鹿,因為脖子很長,所以模仿它時要像從高處往下說話,家長們可以低頭和自己的腳說話嘗試這種感覺;


第四隻斑馬,斑馬體態居中,先賦予它一個性格,開朗或者沉穩,家長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子,聲音更好駕馭;


第五隻是獅子,獅子和大象都是大型動物,但兩者聲音有明顯區別。大象是因為自身體型原因造成的寬厚聲線,而獅子,生而為王,雄渾張狂,模仿它的聲音一定要帶有森林王者的自信,甚至可以加上手部的動作強調,尤其是男寶家長,模仿同時用肯定的眼神注視孩子,孩子一定能夠感受到你對他的認可與肯定;


第六隻是狐狸,狐狸的聲音尖細,大部分故事裡的狐狸都是自作聰明、油滑狡詐的化身,而在《月亮的味道》裡,這些標籤都沒有出現,狐狸就只是一隻願意幫助大家的狐狸,所以用正常的女聲慢速即可;


第七隻是猴子,猴子動作靈活,它的聲音選擇輕快、調皮,或者熱情都可以;


第八隻是為大家帶來月亮的味道的小老鼠,沒有臺詞,但建議家長讀到分吃月亮時,拿起孩子的手,在說到的每一隻動物身上輕輕點一下,「分享」這一個概念的啟蒙,順勢就萌發在這個瞬間。


最後一個小動物是水裡的小魚,它的臺詞很特別,它認為月亮就在水裡,呆萌不解的聲音相信爸爸媽媽們都不會陌生,模仿起來肯定如魚得水。

關於動物聲音的模仿,以上技巧不止適用於該繪本,大家也可以舉一反三,用到其它動物角色的繪本故事中。比如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李歐·李奧尼經典繪本系列、《好餓的毛毛蟲》、《猜猜我有多愛你》、《逃家小兔》、《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等等,如果你的書架裡沒有這些書也不需要著急,只要是動物角色的,都可以嘗試用這些模仿技巧為孩子讀書。

小魚的話雖然呆萌好玩,但也指出了一個自然現象——倒影,月亮怎麼會在水裡?水裡的月亮可以吃嗎?還有什麼樣的影子?讀完繪本,我們就可以挖掘它的延伸活動了:水中倒影、牆上投影、圓月亮怎麼樣變成彎月亮,是不是可以用食物代替月亮去表示呢……單單一個月亮,就可以玩出十多種創意,期待家長們的精彩嘗試哦!


最後一定不要忘記展示封底:被小動物們團結協作吃掉了一大半的月亮。月食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暫時還無法理解的天文現象,但是作者麥克·格雷涅茨,卻能用一個溫暖有趣的故事,給孩子們帶來天文知識啟蒙。這,就是繪本的力量。


聽完繪本的孩子,雖然我不建議大家主動表達自己的理解和觀點,但是正確的引導式思考是要有的,如果是小齡寶寶,讀完繪本可以直接玩延伸遊戲;如果是大齡孩子,可以問問他們,你還記得故事裡出現了哪幾隻小動物嗎?小動物們用什麼辦法去嘗月亮呢?你也想嘗嘗月亮的味道嗎,那你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這些問題都是開放性的,既鍛鍊了孩子的專注力,也提高了他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最重要的是對孩子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本書,它封存了與爸爸媽媽一起共讀時的溫暖回憶。書有了溫度,孩子的小小人生也有了溫度。

家長互動小課堂

上一篇文章發出後,獲得了出發吧肥皂讀者們的大力支持,感謝每一位用心的讀者。有很多媽媽提出了疑問,今天開始,每期文章都會增加「家長互動小課堂」,用以解答媽媽們的疑問,我們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Q1:讀者旺多媽媽提問,小璇老師,我們家娃現在22個月了,自己睡前和睡醒後會主動看書,但就是自己隨便翻,不太聽我講呢。

Q2:讀者思思&樂樂媽媽提問,閱讀是孩子一生最有意義的事。我家有對龍鳳胎,現在剛滿一周歲,請問小璇老師,選擇什麼類型的繪本閱讀合適?在親子閱讀的時候,除了環境,還有什麼注意事項?

A:不到兩歲的寶寶睡前睡後就能有閱讀行為,這是非常好的一個習慣,媽媽要繼續幫他保持下去,為這個媽媽點讚哦!

隨便翻與孩子的年齡特徵有很大關係,兩歲寶寶好奇心重、好動,專注力在10—15分鐘時間,建議這個階段家長不要對寶寶有過高的要求,找到合適的方法慢慢引導,將孩子的專注力時間逐步提高。「翻」說明孩子喜歡動手,建議家長為孩子準備洞洞書、翻翻書等立體繪本,這類繪本特點,本身就能與孩子互動,書身上製作了非常多的小機關與特殊材質,睡醒後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起來,在玩的過程中釋放孩子動手的生理需求,提高手部精細動作能力,延長孩子「讀」繪本的時間,增加孩子下次閱讀的興趣。

睡前,建議媽媽可以選擇光線聲音適宜的環境,為孩子低聲朗讀故事情感類繪本,畫面不一定讓孩子看到,主要是熟悉媽媽的聲音,語氣語調儘量和平時朗讀區分開來,放慢速度,降低音量,為孩子營造心理安全的睡眠氛圍。也希望這個年齡段寶寶的父母們,都能多多關注孩子本身,針對孩子性格與特點,慢慢摸索,找到孩子喜歡的閱讀方式和閱讀時間,不要強硬介入,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文章所有圖片及內容,均為原創,未經同意轉載,必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不知道這幾點,繪本讀的越多,對孩子傷害越大
    孩子在出生十二個小時以後就會辨認媽媽的聲音了,這個時期叫前語言發展時期,此時給孩子聽覺上的刺激,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語言系統。經常讀繪本的孩子,會聽到日常生活裡不太經常聽到的詞語,越早聽到,聽得越多,越有利於孩子積累和豐富自己的語言系統。
  • 小繪本,大世界,教你打開親子共讀的正確姿勢
    而閱讀繪本,可以說是「小投入、高產出」的最佳方式之一。近十幾年來,中國父母對繪本的認識,也從不了解到重視。紐西蘭兒童文學研究學者羅西•懷特在著作《關於孩子們的書》中,曾說「繪本是孩子們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人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所讀到的書中最最重要的書」。
  • 書越讀越薄,人生越讀越厚
    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心靈之書」。一、有字之書:閱讀是涵養的來源何為有字之書?有字之書即是肉眼可見的,能夠用最直白的方式獲取知識的,有字之書所依靠的就是個人的文字理解力,能夠讀懂書中的內容,理解作者的觀點,提取對自身有用的知識。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是涵養的來源。一個人突然長大的標誌除了需要自己養活自己,除了開始替父母做決定,除了要獨自面對生活的瑣事,還有發現閱讀的重要性。
  • 3個方法讓孩子愛上繪本閱讀,越讀越快樂
    怎樣才能讓孩子越讀越快樂?今天,我們來分享3個方法。1. 儘量保證每天至少15分鐘親子閱讀時間很多家長知道讀繪本對孩子成長的積極意義,從不吝嗇給孩子買繪本,但是一些家長把書買回家之後,就把書往孩子面前一放:「這是給你買的新書,自己去看吧。」
  • 《小家越住越大》讀後感:有了你房子才是家
    今天是我的第一本書:《小家越住越大》。從節目的設計師口中,我知道了《小家越住越大》這本書,但是並沒有動力去讀。今年家裡裝修房子,我自己的房間可以自己設計,所以我找來這本書看了看。這本書是出乎我對「書」的印象的,文字敘述比較親切貼近白話,字體也更接近幼兒的手寫體,圖畫的佔比要比文字多得多。我覺得這更像一本有趣的繪本。作者在書中提到這是她公眾號的文章集結成書。
  • 4個小技巧,讓英語小白也能給寶寶順暢共讀原版繪本!
    其實,跟孩子共讀英語繪本,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難,就算是英語基礎不那麼好的家長,只要掌握些技巧,也能跟孩子進行高質量的共讀的。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4個小技巧,讓大家不用精通英語,也能順利進行英語繪本共讀。不過在分享之前先要說明的是,如果你本身已經可以全英語給寶寶共讀和演繹繪本內容,平時也能提供良好的英語環境,那接下來的內容對你來說意義不會太大。
  • 越大開始學越覺得枯燥,《A Quiet House》這本繪本很有趣
    今天我們讀的是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二級上的《A Quiet House》。Emma plays the guitar. It is very loud. 艾瑪在彈吉他,聲音很大。Dad can’t hear the TV. 爸爸聽不見電視裡的聲音。
  • 繪本是孩子愛上閱讀的啟蒙老師,讀的越早,收穫越多
    那時候他剛剛會說一些簡單的詞句,看著繪本的圖案,聽著我給他讀的內容,樂的不可開交。有趣的是,聽過繪本之後,哥哥對「嗯嗯」非常感興趣。那段時間,只要有空就讓我讀給他聽。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對於繪本的需求也更多,每年都會購買很多孩子喜歡的繪本,家中有專門屬於他們自己的書架,放滿了兄妹倆想看的繪本。而後來我開書苑,也是希望更多的孩子可以有繪本看,像哥哥妹妹一樣,每天都能讀上新的繪本。這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 最適合親子共讀的有趣繪本——《章魚小香腸雙胞胎》
    文中說:父母在給孩子閱讀繪本或者故事書的時候可以不要「講」,要「讀」,父母就按照書中的文字原原本本的一個字不落也一個字不加的讀給孩子聽,重複閱讀幾天之後,父母可以有意識的把書中的某個字換掉或者省掉,看看孩子是否能夠發現並且指正家長。如果孩子指正了就說明孩子具備很強的記憶力,說明孩子很聰明。
  • 給孩子讀完繪本,需要延伸嗎?——教你幾個讀繪本小竅門
    說到育兒,很多話題都離不開親子閱讀、親子共讀。媽媽們不禁會想:一本書讀完了,還要不要繼續聊點什麼?繪本讀完了要延伸嗎?下面,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下我對繪本具體是怎麼個玩法:一、配音遊戲玩配音遊戲有個前提,那就是你真的需要練練嗓子。練嗓子並不是說需你的聲音要多優美多好聽,其實就算不好聽也沒關。,但是,不一樣的角色要用不一樣的聲音和語氣來讀,這一點非常重要!!所謂繪聲繪色,就是這個道理。
  • 0-3歲繪本閱讀啟蒙怎麼做?選書、讀書的秘訣都在這裡
    在選書方面,因為要同時選出6-12月、1-2歲和2-3歲三個階段的繪本,老師們下了特別大的功夫,歷時好幾個月才最終選定。相對而言,紙板書有個特別大的好處:翻開一頁的時候,下一頁會自動翹起來,就算小寶寶的拳頭伸展不開,也可以把書翻開。
  • 原來英文繪本這樣讀,家裡那堆書真能物有所值了!
    的確,買書其實很容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好;而書到手之後,面對眼前這個懵懂的小孩兒,要怎麼「伴讀」才是最難的。尤其英文繪本,除了如何講解,還會有中英文怎麼處理的問題。 每個寶寶接觸英文繪本的時間不同,下面分月齡講講我的經驗,大家可以下拉找到自己所需。很多技巧在閱讀中文繪本時同樣適用哦!
  • 50本書|《小家越住越大》|有了你房子才是家
    今天是我的第一本書:《小家越住越大》。---------------------------------------------第一次聽到這本書的名字應該是在兩三年前。那時候我有一段時間瘋狂沉迷家具改造。因為自己沒有能夠實踐操作的條件,所以在網上看到了不少舊居改造的視頻。從節目的設計師口中,我知道了《小家越住越大》這本書,但是並沒有動力去讀。
  • 看不膩的益智遊戲繪本,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本益智遊戲類圖畫書——《勇闖迷宮大冒險》。越玩越喜歡的迷宮大冒險在這個遊戲的過程中,孩子也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樂趣,當真是越玩越喜歡。豐富的圖畫內容,讓孩子越「玩」越聰明繪本中的圖畫內容是非常豐富的。
  • 什麼書,讓我和毛豆三年反反覆覆一起看,越看越佩服?是育兒書,更是兒童繪本
    是什麼書,讓我覺得,家長們其實可以拋下市面上的育兒啟蒙書,看這套書就足夠作為家長的育兒教材了呢?什麼書,讓我買下這套書,和毛豆一讀就是三年半,也是毛豆幾年來最愛捧起來讀的書之一呢?三年半前毛豆4歲,我為他讀這套書;三年半後毛豆7歲,他樂此不疲地,每隔幾天就讀這套書給我聽。
  • 0-1歲「小書蟲」養成記之如何陪讀+高性價比地挑選繪本
    要麼過早得希望通過親子閱讀給孩子灌輸知識;要麼把親子閱讀當成一個任務來完成: 每天一定要讀多長時間,讀幾本書;或者一心想要給孩子「磨耳朵」;再或者只是把繪本當成書來逐字閱讀。這些方法都只會把0-1歲這一階段的親子閱讀變得沒意思。
  • 4個小技巧,輕鬆讀英文繪本
    接下來我們就來介紹幾個如何講英語繪本的小技巧吧。圖片來源自網絡像讀中文繪本一樣讀英文繪本給孩子讀中文繪本的時候是不是特別的順暢輪到英文繪本就感覺張不開嘴?其實這只是你的畏難情緒在作怪,而對於小朋友來說中文繪本和英文繪本都是一樣的,畢竟中文他們也不認識。繪本通過形象的圖畫來描述故事內容,小朋友很容易就可以通過書中大量的圖片了解故事從而引發對繪本的興趣。
  • 小步親子:0-3歲繪本閱讀啟蒙怎麼做?選書、讀書的秘訣都在這裡!
    01、精選合適的繪本在選書方面,因為要同時選出6-12月、1-2歲和2-3歲三個階段的繪本,老師們下了特別大的功夫,歷時好幾個月才最終選定。相對而言,紙板書有個特別大的好處:翻開一頁的時候,下一頁會自動翹起來,就算小寶寶的拳頭伸展不開,也可以把書翻開。越越老師還透露,出版社名氣大,並不代表他們所有的童書質量都高,所以為了選到合適的繪本,小步合作了8家品牌和出版社。「合作方越多,溝通成本、物流成本就越高,但小步特別希望為家長和孩子優中選優。」不計較成本,對家長負責,對孩子負責,我想這就是繪本課最大的魅力吧!
  • 如何讓孩子愛上繪本、愛上閱讀?——讀《當孩子遇見書》
    這本書的封皮也類似繪本一樣,有著卡通的花紋,中間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坐在草坪上的樹樁上,坐在兩人中間和旁邊的是穿著的衣服的小豬、小兔子、小狗還有一隻大白鵝。幾個小傢伙面帶微笑地看著彼此,仿佛在討論著什麼。圖畫和文字的區別在於,圖畫給人們更多的想像空間,也就多了更多屬於個人的樂趣。這或許就是繪本魅力所在。而書中,作者也講述了自己對於繪本的理解。
  • 越學越吃力?幫孩子突破英語學習瓶頸!
    大概學會了百來個單詞的讀音,根本開不了口,一停課,基本上全忘光光了。各式各樣的教輔、DVD、動畫片光碟堆積如山,總想著,不定哪天會聽,不定哪天會讀。結果呢?落了一層灰!贊成磨耳朵的重要性,從小聽英文兒歌,看原聲動畫!結果呢?孩子瞎學了幾句荒腔走板的詭異發音。為什麼有的孩子越學越輕鬆,我的孩子越學越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