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繪本怎麼選?
性價比和質量都很重要
要做好親子繪本閱讀,第一步就是選擇合適的繪本。書沒選對,不僅會浪費錢,還有可能影響孩子的閱讀興趣。
01
精選合適的繪本
在選書方面,因為要同時選出6-12月、1-2歲和2-3歲三個階段的繪本,老師們下了特別大的功夫,歷時好幾個月才最終選定。
小步繪本課書本清單(部分)
書庫一角
「一慢老師有10多年的親子閱讀研究經驗,是國家新閱讀研究所的專業研究員,對繪本的材質、內容選擇等等都非常有心得。」越越老師舉了一個例子:
6-12月齡的繪本,一慢老師選的都是厚材質紙板書。這個階段的寶寶,手的控制力並不精準,喜歡用口啃咬紙張,不適合用材質薄的平裝書。相對而言,紙板書有個特別大的好處:翻開一頁的時候,下一頁會自動翹起來,就算小寶寶的拳頭伸展不開,也可以把書翻開。
翻起一頁,另一頁會自動翹起
不計較成本,對家長負責,對孩子負責,我想這就是繪本課最大的魅力吧!
02
死磕繪本的質量
「給孩子選繪本,是不能馬虎的。」繪本課的研發老師們特別關注繪本的質量。
6-12月齡段,老師們挑中了一本會發聲的繪本,一開始覺得內容很不錯,於是從出版社調了樣書,書裡有一個鈴鐺,可以配合故事情節搖動。老師們試著搖了幾下,鈴鐺總是會卡住,發不出聲音。
儘管內容很好,老師們最終還是放棄了這本書。「對於小月齡寶寶,視、聽都是很重要的,鈴鐺發不出聲音,繪本就損失了很多意義。」
小步繪本課裡的發聲書《噗噗音樂會》
錙銖必較的選品要求,讓選書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期間為了找到高質量的繪本,越越老師還利用周末時間,泡在北京2個最大的圖書館——西單圖書大廈和王府井圖書館,一坐就是一整天。
越越老師在圖書館選書
「可能是時間不夠,或者經驗不足,不少家長朋友在選書方面容易踩坑。我想小步做繪本課的價值之一,就是幫家長少花冤枉錢,選到性價比最高的繪本。」
是的,小步請到了最專業的主講人,有最負責的教研老師,當然要為家長和孩子,選到最合適、最有質量的繪本。
02
親子繪本怎麼讀?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小步繪本課中,系統地講述了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越越老師說道:「0-3歲階段,讀繪本的主要目的不是學東西,而是培養閱讀興趣和習慣。」
01
閱讀狀態很重要:分齡閱讀和分階閱讀
要想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首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閱讀狀態。越越老師和我們科普了一組概念:分齡閱讀和分階閱讀。
分齡閱讀很好理解,就是劃分年齡段,比如小步繪本課有3個年齡段:6-12月、1-2歲和2-3歲。
分階閱讀,是在考慮孩子年齡的基礎上,進一步考慮孩子的閱讀狀態。越越老師講了一個繪本課的拍攝故事:
那些家長經常陪著看書的孩子,就算在拍攝狀態下,也能坐下來認真聽家長讀繪本,拍攝過程很順利;而那些不經常接觸繪本的孩子,家長拿出繪本,還沒讀兩句就跑開了。
所以說,哪怕是同一月齡段的孩子,閱讀基礎不同,閱讀狀態也是不一樣的。而狀態不好,興趣也就無從談起。
越越老師的建議很中肯:繪本課不一定要按年齡段買,也要結合孩子的閱讀狀態。比如一個2-3歲的孩子,如果之前很少或者從沒有接觸過繪本,直接買2-3歲的繪本課並不合適,從1-2歲階段的繪本讀起,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02
重在家長引導:合適的狀態、時間、環境
在越越老師看來,家長是親子閱讀的引導者,家長狀態很重要。
在選繪本的時候,家長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繪本」,只有家長對繪本有感情,才能調動孩子的感情。
「比如小步繪本課裡有一本《屎殼郎的禮物》,老師們和拍攝團隊都特別喜歡,喜歡是一種難得的感情,它能幫助我們變得更加投入和專注。」
《屎殼郎的禮物》
其次是閱讀時間,時間也會影響閱讀狀態。越越老師分享了一個拍攝小故事:
在一次拍攝遇到一個有午睡習慣的寶寶。因為拍攝時間在下午,寶寶沒有睡成午覺,拍攝的時候沒辦法靜下心來聽故事。於是老師決定讓寶寶先休息,寶寶大概睡了2個小時,醒來後狀態特別好,和媽媽順利完成了繪本共讀和互動。
所以說,在閱讀時間方面,儘可能選寶寶狀態好的時候,長此以往還會形成一種「秩序」,到了某個時間點寶寶自然就會想看書。
閱讀環境也同樣不可忽視。「常常有家長問,為什麼我們家寶寶不愛看書,其實不如想一想:我們有沒有創造更好的家庭讀書環境。」比如說,家裡有沒有為寶寶準備一個小書架或者閱讀角,或者家長自己有沒有閱讀的習慣,這些外在的「閱讀氛圍」,都會影響寶寶的閱讀興趣。
03
開放的心態很重要:更少期待,更多自由
親子閱讀是開放式的,沒有固定的答案。在大人的世界裡,很多問題必須有準確答案,但是在孩子的世界裡,問題的答案是多元的。
《誰的家到了》這本繪本裡有一副畫面:三隻小動物從車窗裡伸出手,給校車撐傘。拍攝的時候,媽媽問越越老師:小動物們為什麼要給校車撐傘呢?越越老師沒有回答,而是讓她去問寶寶,寶寶的回答特別有趣:因為車漏雨了,小動物要幫車子撐傘,這樣大家就不會被雨淋溼了。
《誰的家到了》:小動物們給校車撐傘
你看,孩子的想法就是這麼奇妙,我們要做的不是為孩子尋找答案,而是鼓勵他們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
親子閱讀也是自由自在的,沒有固定的方法。
有家長問:繪本課裡的書,我一天該和孩子讀多少本呢?如果要讀四五本書,準備課程的時間就太長了!可是,誰規定一天要讀那麼多書呢?重要的是興趣和習慣,而不是數量;
有家長問:我總是誇張地給孩子演繪本裡的故事,但是這樣做我好累怎麼辦?可是,誰說講繪本總是要那麼誇張呢?溫和的方式也可以;
有家長問:我給孩子讀繪本,以前他還挺興奮的,現在怎麼表現得很平淡了?可是,閱讀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飯、喝水一樣,是輕鬆自然的事啊。
在親子閱讀中,家長和孩子都能有放鬆自在的感覺,才是最可貴的。
03
後記
「蹉跎莫譴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我們對書本懷抱著許多美好的期待,希望孩子也能成為一個愛閱讀的人。
其實在閱讀面前,我們自己也像個孩子一樣,總是在開始和放棄之間掙扎,在渴求知識和無能為力之間徘徊,我們最大的遺憾,就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曾有過一個人、一堂課,系統地教過我們如何閱讀、如何對待書本。
我們不斷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彌補這種「閱讀教育」缺失帶來的遺憾。轉眼為人父母,我們又開始思考:怎樣才能讓孩子們,不再走我們當年走過的彎路?
幸運的是,現在小步就有這樣一門繪本課,幫助孩子在一生最初的時候,開始建立閱讀的興趣,培養閱讀的習慣。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讓我們一起探索,一起學習小步親子繪本課,幫助孩子用更好的方式,叩開閱讀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