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楊思超
如何為嬰幼兒選書?怎樣給孩子讀繪本?親子共讀應該掌握哪些技巧?近日,兒童閱讀幹預專家、嬰幼兒閱讀倡導者王健櫪在心喜閱童書直播間裡,圍繞「如何用童書引導孩子探索世界」的主題,針對0-6歲的家庭給出了一些選書建議,並通過講讀向家長示範了親子共讀的正確方式。
嬰兒出生之後,他們生活的半徑很小,主要圍繞家庭和社區,童書可以幫助孩子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王健櫪指出,在童書裡,孩子可以通過色彩、形狀、線條,看到各種各樣的不同事物,童書為孩子提供了超出家庭和社區所見事物的視野範圍。嬰兒在出生後便可以接觸童書,當爸爸媽媽給寶寶讀書時,孩子聽到豐富的詞彙,他們的想像力和視野範圍會隨之增加。
王健櫪建議在家庭中每日都應該進行親子共讀。她表示,嬰幼兒的閱讀對孩子的認知發展、情緒發展、社會發展都有極大的好處。如果在家庭中每日進行親子共讀,親子間會有非常好的互動,可以建立起安全的親子依戀關係。
越早開展早期閱讀的孩子,他們和書籍之間的感覺會非常親密,也為未來入園、上學做好準備。大部分有過早期閱讀經驗的孩子,他們未來的學業表現也會更加地好一些,學業之路會更加順利。
此外,在嬰幼兒階段共讀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給孩子指認畫面,描述具體的場景。如「寶寶你看,太陽,黃色的太陽。葉子,綠色的葉子。」引導孩子關注畫面的細節,而不只是把書上的字讀一遍。
如何為嬰幼兒選書
0-2歲的孩子通過五感感知世界
如何給嬰幼兒選書?王健櫪表示,0-2歲的階段,寶寶是通過五感去聽、看、摸、聞、嘗,去探索世界,所以童書裡專門有觸感書、洞洞書這一類的書籍,這些書能夠很好地促進寶寶感知覺的發展。
以多年做嬰兒故事會的經歷,王健櫪向0-2歲的階段的家庭,推薦了《英國學前教育金獎玩具書》,這套書可以給孩子創造更多玩起來、動起來的機會。
以這套書中《看聽說玩》為例,寶寶出生之後,給他看一些黑白對比強烈的圖,可以促進視覺發展。除了視覺發展,這本書右下角有小鏡子的設計,可以讓寶寶看一看自己。另外,滾動小火車、撥動車輪、拍紅色的小鴨子,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
此外,《英國學前教育金獎玩具書》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封底有一個二維碼,設置了給0歲寶寶的家庭早教第一課,從孩子的視覺激發、聽覺刺激、觸覺發展等方面設置早教課。
0-3歲的孩子一定要讀過翻翻書
王健櫪表示,沒有玩過翻翻書的小朋友,童年是有一塊缺失的。0-3歲的孩子,一定要讀過翻翻書。並分享了《0-3歲邏輯思維啟蒙玩具書》。
《0-3歲邏輯思維啟蒙玩具書》這套書的翻頁設計有上翻、下翻、左翻、右翻……充分鍛鍊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能力。每本書既有可互動的設計,又有有趣的故事情節。孩子在玩翻翻書的時候,可以先玩大的翻頁。因為翻頁越大,對孩子而言,就相對容易一些,更容易獲得成就感。
小百科類童書幫助0-4歲的孩子擴大生活半徑
小百科類的童書,可以讓孩子足不出戶就可以認識到很多內容。《0-4歲幼兒認知小百科》值得和孩子一看再看。《0-4歲幼兒認知小百科》這套是中英雙語繪本,很符合爸爸媽媽對孩子中英雙語啟蒙的要求。
如何引導孩子認知?王健櫪表示,爸爸媽媽需要給孩子提供機會多看、多指認,幫助孩子建立圖片和爸爸媽媽發出的聲音之間一一對應的關係。小百科類的童書,內容很多,王健櫪建議家長可以根據孩子近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自由切換地讀。
對於講書順序可以照從左到右、從大到小,從最顯眼的物體開始給孩子講。在描述的過程中,把書上的圖片和孩子的實際生活經驗連接起來,比如:「西瓜,大西瓜,寶寶喜歡吃西瓜,我們還可以拿西瓜榨汁喝」。熟悉的物品會讓孩子產生很安全的感覺,也會讓他更有成就感。
用親子互動開啟0-3歲孩子的語言啟蒙
在和孩子讀書的時候,一定要有互動,通過互動調動寶寶的積極性,進入到閱讀的情境中,讓孩子感受到很多的樂趣。在親子互動裡,帶孩子觀察,引導孩子思考很重要。《五味太郎啟智互動繪本》值得低幼家庭收藏。
這套書一共6本,作者日本的繪本大師五味太郎給孩子建立了水的概念、火的概念、顏色的概念、衣服的概念、交通工具的概念、形狀的概念,並且把簡單的概念做了進一步延伸,和孩子的生活經驗發生聯結,用好玩有趣的方式調動孩子的認知,讓孩子更好地理解、運用和表達詞彙。
以《形狀》這本為例,「圓圓的孩子喜歡圓圓的球,有大球,有小球。圓圓的頭,圓圓的眼睛,圓圓的嘴巴。」在這本書裡,五味太郎把不同的形狀進行拼接組合:圓圓的孩子、圓形的家。
開闊眼界,要給孩子看多元視角的童書
開拓孩子眼界和思維邊界,幫助孩子去世界各地旅行,認識不同的家、不同的自然、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職業,《0-4歲世界認知紙板書》則一定要看一看。
《0-4歲世界認知紙板書》這套書適合2歲以上的孩子讀,整套書做得非常高級,每一個單頁都可以當做一幅畫作收藏。除了畫面配色講究,語言也很有特點,符合小寶寶的認知規律:有開心的、傷心的,引導孩子去更好地觀察左右畫面的不同。
以這套書中的《不一樣的我們》為例,這本書告訴孩子: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王健櫪表示,這種多元視角在童書裡是非常珍貴的,讓孩子的世界觀從小的時候就能得到有更多元的視角,讓孩子看到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方的人:不同的皮膚、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住所……
在書的最後,書中每一頁出現的人物會再一次登場,這個很重要,說明作者非常懂嬰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對於嬰幼兒的學習而言,當我們跟孩子講完一個事物,我們需要重複、回顧。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說說看:「寶寶,我們來看一下,這上面是什麼呀?你來找一找,頭髮整齊的是哪一個人?戴帽子的是哪一個人?肉嘟嘟的是誰呀?滿臉皺紋的是誰呀?」把剛才念過的話語,在最後一頁和孩子做一個回顧,幫助他加深印象,這個特別地重要。
責任編輯:李淑平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