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房地產行業未來十年演變趨勢之房地產代建的萬億紅海市場

2021-01-07 鳳凰網房產

來源: 鳳凰網房產廣州站

12月17日,有消息指出,由綠城管理牽頭、與中原建業、雅居樂房管、金地管理等五家代建企業計劃組建「輕資產聯盟」,意在進一步探索房企輕資產戰略下的新思路。

「輕資產聯盟」的籌建,預示著代建發展逐漸受到企業和市場的重視。雖然「房地產代建」這一業務領域對於外界來說還比較陌生,資格最老的綠城管理從成立到上市也不過是14個年頭。但在傳統房地產行業增長空間持續放緩的形勢下,房地產代建有可能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回顧2020年,新冠疫情自年初爆發,轉瞬之間席捲全球,隨之而來的是全球經濟急轉直下。中國因防控得當,在前三季度中成為全球首個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GDP累計實現72278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0.7%;累計增速由負轉正。

在嚴峻的背景下,國內在調控上卻並未對房地產行業「放水」。「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三道紅線」等政策時刻督促著房地產行業轉變重資產、高槓桿模式,加速了房地產行業「洗牌」。

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從今年一次次的政策發布可見,房地產行業依靠融資、利用高槓桿,拼規模圈地為王的時代已然落下帷幕,房企轉型迫在眉睫。

「在這樣的新的政策背景下,有可能房企的運作就會去資產化,而更多的走向經營房地產、運營房地產、建設房地產的這樣一個本源上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助理教授張宇表示。

不參與投資僅負責開發、運營、營銷、服務的代建市場就此應運而生。

房企轉型「由重轉輕」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起源至今不過70個年頭。

1980年1月,深圳市房管局組建深圳經濟特區房地產公司,國內第一家房地產企業正式成立,這才揭開了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帷幕。直到1998年,在經歷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後,中央強力叫停住房實物分配,啟動商品房市場。

從1998年至2013年,國內房地產市場進入「大建設」時期,房地產市場逐漸從增量房時代走向了存量房時代。

增量時期,房企多以「重資產+高周轉」為經營模式,土地是房企發展的核心,「圈地」成為房企熱衷的發展手段,而高昂的土地價格也給房企帶來了較高的負債,並且這一時期的房企包攬了前期拿地、中期建設、後期銷售或運營的全過程,以至於一旦遇到市場「寒潮」便會因為高負債率致使企業資金鍊斷裂。

如今,房企急需從以融資高槓桿為主的高周轉模式到依靠運營管理、產品力、投資為主的「輕資產」轉變。

在即將到來的存量房時代,房企「輕資產」優勢體現在專業細化上,投資與運營管理分離。

各大企業將商業地產輕資產化的方式主要可以分為四種,主要包括:1.以萬科、龍湖為代表的和金融機構進行合作以及財務投資;2.以萬達為代表的純管理輸出;3.以紅星美凱龍為代表的租賃以及售後回租方式;4.以凱德、綠地和越秀為代表的以基金或者REITs退出的形式。

目前,房企需要做的是選擇一條路,投身投資領域or專注於運營管理。

萬億代建從藍海轉向紅海

今年7月,綠地管理集團赴港上市,代建為主的房地產運營管理模式自此展示了其發展的可持續性。

代建市場一直被認為是一個萬億級的藍海市場。隨著綠城管理今年上市,中原建業11月份在港交所IPO,這片市場逐漸轉「紅」,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其中。據智研諮詢測算,房地產未來市場容量362億㎡,中指院代建藍皮書保守預計2030年代建業務佔比10%以上,意味著未來整體代建市場容量高達40億㎡。

代建的優勢在於讓資產在更短的時間內形成穩定的現金回流。這意味著,更少的資本、更短的融資期限,可以得到的是更高的投資回報。而代建在此前10年的發展過程中,經過了早期以政府代建為主的時期,已漸成體系。目前,國內主流的代建分為政府代建、商業代建、資本代建。其中,商業代建又可分為純輕資產的項目代建和「小股操盤」的股權式代建。

「代建行業拼的不是規模,而是管理。」雅居樂房管集團總裁樊紅雷認為,以專業管理提高項目成功率,打造良好品牌口碑和優秀盈利能力,即使規模不是很大,但未來的想像空間尤其是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依然值得期待。

2018年雅居樂正式入局房地產管理代建市場,入局兩年,7月3日,雅居樂公布,公司累計籤約29個代建項目,貨值突破千億,項目遍布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京津冀等重點城市群以及中西部地區。

雅居樂作為房管新秀,和多數代建主業的房管企業一樣,雅居樂將房管的業務側重進行了分化。

按照雅居樂房管的設想,其主要以商業代建、政府代建和資本代建三種代建模式發展,目前主要業務在商業代建這一塊,深受國內一些二、三線城市的合作方認可。以將品牌價值和管理能力與中小房企、政府平臺和金融機構的資源整合在一起的策略,達到多贏局面。

隨著房地產存量時代的到來,房地產行業的洗牌也在加速進行中,除了傳統的房地產企業,越來越多的金融、網際網路等企業參與其中。房企如何在接下來的房產十年中立足發展,2019年至今的分拆物業上市是一條可行之路,而房管代建領域或許是房企重塑行業影響力的又一「利器」。

相關焦點

  • 陳晟:中國房地產經紀行業的趨勢與展望
    5萬億元的規模,房地產經紀行業擁有數百萬從業者、數萬家門店、數千家中介公司,發展規模成績顯著。最新機構調查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約有7成房地產經紀公司預計2020年經營收入將出現下滑,其中近2成認為下滑比例超過30%。房地產經紀行業再次面臨新一輪洗牌和迭代更新期。 在此背景下,中國房地產經紀行業未來要關注幾個發展趨勢。
  • 2020年北京市房地產市場行情分析與趨勢預測 - 中國北京市房地產...
    **年北京市土地成交宗數共為106宗,**年北京市土地成交面積為709.52萬平方米,**年北京市土地成交價款共17979.81億元;  **-**年北京市土地成交宗數走勢圖  《中國北京市房地產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主要研究分析了北京市房地產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北京市房地產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 住房租賃市場:政策與未來——房地產周期系列研究之二十六
    中長期(2017-2031年),分流20.8億平商品住房銷售,佔新增住房需求的10.7%;增加房地產新開工面積6.1億平,佔新增住房新開工面積的3.14%;增加房地產投資2.7萬億,佔新增房地產投資78.9萬億的3.4%。2)對房企:未來商品住房市場空間雖然將減少20.8億平,但打開年度GMV高達1.8萬億-1.9萬億的租賃業務新藍海。
  • PropTech 3.0:房地產的未來
    很多科技行業人士進入這個領域,試圖改善和顛覆現有的房地產市場參與者(開發商、賣家、買家、租戶、投資者、設計師),影響房地產行業的設計、建造、營銷、交易、管理、抵押等環節,並形成了住宅地產、商業地產、工業地產等細分領域的應用科技。
  • 「保利周期論」中的房地產:未來的變與不變
    通過深度研究行業邏輯和趨勢,在保利周期論的分析框架下,保利在過去幾年較準確地判斷了地產行業的諸多未來走勢。 從實際情況來看,近三年全國商品房銷售規模分別為13.4萬億、15.0萬億、15.9萬億,保持歷史峰值;連續兩年百城一手住宅價格環比低於0.5%,波動收窄。房地產行業的整體運行情況與保利之前的預判大體趨同。
  • 洗牌、轉型、創新——房地產行業分析與展望「K50專稿」
    以下內容節選自直播實錄:本文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1、從三個維度分析房地產行業現狀2、20年樓市路線以及三大市場表現3、房地產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去年全國財政收入27.5萬億,其中房地產大概是9.2到9.3萬億,土地出讓金是6萬多億,稅收大概近2萬億。同時,因為房地產行業還會有些隱形的貢獻,比如說帶來基礎設施的改善,帶來學校的建設,帶來的保障房,帶來的公園綠化等沒有在土地出讓金和稅收收入裡面體現。
  • 2020-2026年中國房地產人才行業發展全面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2020-2026年中國房地產人才行業發展全面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對我國房地產人才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全面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房地產人才市場發展動向進行科學預測,還根據房地產人才行業的發展軌跡對房地產人才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
  • 中原建業首次遞表,或為國內代建行業第二股
    中原建業或為代建行業第二股據招股書顯示,中原建業由建業集團分拆而來,若成功上市,中原建業將成為建業集團旗下繼建業地產、築友智造科技、建業新生活後,第四家上市公司。中原建業專注於房地產商業代建業務。另據中指研究院數據,按2019年新合約建築面積計,在國內前五大房地產代建公司中,中原建業以12.2%的市場份額排在行業內第二。自今年以來,伴隨著房地產監管趨嚴以及行業頻頻爆出的債務危機,分拆地產公司旗下子公司上市融資成為了行業趨勢。繼分拆物業管理業務後,分拆代建業務上市也成為了地產公司擴充融資平臺的又一新玩法。
  • 負債1.46萬億 近300家房企破產 如何防範房地產債務危機?
    作為房地產市場最重要的主體,房地產企業的穩健經營和規範發展將直接影響甚至決定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017年以來,在中央一系列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政策安排下,國民經濟各行業各部門的槓桿率呈現出一定下降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業特別是房地產開發企業長期以來形成的高槓桿運行模式,在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背景下並未得到顯著改觀。
  • 鏈家左暉:我所理解的房地產行業
    左暉認為,分析房地產行業,應該建立在以下四個維度之上:第一維度:B端,當下中國房地產行業核心集中於C端,B端前景可期;第二維度:人口分布,通過對未來人口分布的預判提前布局市場;第三維度:將房地產行業進行分類,分為製造業、交易平臺、房後市場與房產金融服務市場;第四維度:線上與線下,各行業均存在線上推動線下的機會。
  • 宗子新:未來十年房地產支柱產業地位難撼 需穩定政策
    本屆年會主題為「中國房地產未來十年」,從思想、政策、產品、創新四個維度對中國房地產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度思辨,尋找中國樓市的可持續成長之路,建設中國樓市更美好的明天。年會現場舉辦了由搜房控股董事長莫天全主持的互動論壇「中國房地產十年展望·思想、政策篇」。
  • 中國房地產金融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二是未來樓市的發展方向是簡政放權,逐步取消房地產融資的行政管制,充分尊重市場。三是房地產行業自身的抗風險能力也在不斷提升,行業併購整合的步伐在加快,在兼併重組的過程中,一些有問題的、經營不良的中小房地產企業可能被淘汰。四是資產證券化時代的到來和利率市場化的發展,將進一步推動房地產貸款的增長。未來**到**年,房地產貸款在整個銀行信貸中的佔比有可能會達到30%。
  • 2021年房地產市場的定義還是「灰犀牛」嗎?
    一號君根據2020年房地產的各維度表現,以及下半年密集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措施,對今年的房地產走勢總結了一個字:跌!2021年,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是一場「誰跑得快」的遊戲。跑得快的遊戲大家都玩過,誰跑慢了,意味著市場份額的失去、行業競爭地位的失去,更嚴重的,就是貨砸手裡了,現金流斷了,這就關乎到生死存亡了。
  • 拆分代建業務,胡葆森又想在資本市場博一把
    地產規模爭霸賽、物業上市潮,房地產商們不斷地在探索未來生存的方式。現在,房企們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輕資產代建上市。繼代建第一股綠城管理集團登陸資本市場後,河南建業正在分拆代建業務平臺CCMC,試圖成為第二家上市的代建公司,建業實控人胡葆森或將擁有第四家上市公司。
  • 房多多曾熙:中國房地產經紀行業迎來平權時代
    來源:金融界網站我國房地產經紀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變革,行業規則的重構、商業模式的調整、房源客源的演變。國內房地產經紀行業應對當前變化的破局思路是什麼?房多多總裁曾熙給出的答案是——平權共生。1月9日,第六屆房地產經紀行業峰會暨2020產業博覽會在成都落下帷幕。
  • 《保利2019-2020年房地產行業白皮書》正式發布!
    來源: 風財訊綜 述新世紀新十年開啟,保利行業白皮書的發布,已進入第4年。歲序更替,方法不易。十二年來,保利研究院團隊持續探尋市場和行業的發展規律,深化完善房地產長短周期理論,敬畏市場、讀懂城市、遵從邏輯,建立理性獨立的研究觀。拒絕框架式、羅列式、片面感性的研究思維,堅持總結完善市場規律,即短期看市場預期、中期看運行周期,長期看生命周期。
  • 2020-2026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二、房地產行業細分結構特徵分析    三、房地產行業細分市場發展概況    四、房地產行業市場結構變化趨勢預測分析  第二節 我國房地產細分行業市場分析預測    一、商業地產市場分析預測      1、商業地產技術發展進程      2、商業地產市場規模分析      3、商業地產市場結構分析
  • 2020年中國秦皇島房地產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年中國秦皇島房地產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對秦皇島房地產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秦皇島房地產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秦皇島房地產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秦皇島房地產技術標準、秦皇島房地產市場規模、秦皇島房地產行業潛在問題與秦皇島房地產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秦皇島房地產行業投資價值、秦皇島房地產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
  • 2020-2026年中國珠海房地產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前**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實現53萬億元,名義增長8.65%,實際增長6.7%,剔除上**年度金融業大幅波動因素後,實體經濟回暖特徵明顯。狹義貨幣供應量穩步增長,融資規模有所擴大;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回落,商品房銷售較好;市場消費增長平穩,居民消費價格上升;居民收入增速略有回落,就業形勢穩定。
  • 2019年南京房地產市場現狀與前景 - 中國南京房地產市場調研與發展...
    對於市場上旺盛的購買需求,**年以來,南京從多層次加大住宅市場的供應。**年1-**月,全市商品住房累計供應面積為109.59萬平方米,較**年同期102.53萬平方米增長6.9%.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南京房地產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18年)認為,南京房地產市場的未來前景光明,除了一般城市要素的分析,南京市更有可能支持起來未來蓬勃發展的房地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