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現象:為什麼話到嘴邊卻講不出來?

2021-02-23 襄陽比利夫心理諮詢中心

在平時的學習或考試中有時會出現這種現象,一些很容易的題目,答案就在嘴邊盤旋,但就是寫不出來,也就是考試中突然忘了。迎面碰見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感覺特別熟悉,但就是想不起來;考場上,一個問題明明記得很熟,就是答不上來;跟別人聊天,說起一個地方,明明經常光顧,就是說不出來。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這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經歷,主要是因為在回憶信息過程中出現的暫時性的遺忘,是一種短暫的記憶性受阻。這種感覺與徹底遺忘是不同的。有時候你明明知道自己能想起來、應該想起來,卻偏偏在即將湧現的時候,大腦臨時斷了網。你知道它的味道或者形狀,甚至能感知到它的氣息,只是,任你怎樣檢索都查找不到想要的那個詞。心理學上稱之為「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

認知層面下的「舌尖現象」

認知心理學研究發現,記憶活動包括編碼、儲存、檢索和解碼過程。在記憶過程中,人體的大腦像電腦一樣,先將各種外界學習材料自動編成形碼、聲碼和意碼,然後,再將這三種碼分別放到大腦組織中不同的部位去儲存。當人們需要回憶時,大腦便將這三種碼分別從不同的部位檢索出,解碼後再聯結出原來的形象、名稱和意義。記憶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記憶都會受到影響。如果在檢索過程中,形、聲、意碼中某一種碼無法檢索出或三者檢索後無法聯結,記憶中的物體就會變成「缺胳膊」或「少大腿」,差這麼一點點,就形成了「舌尖現象」。

有關「舌尖現象」的發現

1. 舌尖現象」的發生與年齡有關,相比年輕人,年紀大的人更容易產生「舌尖現象」。年輕人平均每星期發生「舌尖現象」的次數是0.98次,而老年人的平均次數為1.65次。

2. 負面情緒也會引發舌尖現象,當人處於壓抑的情緒時,會比處在中性情緒狀態時產生更多的「舌尖現象」。壓抑情緒越深,「舌尖現象」的狀態就越不容易緩解。

3. 大腦信息量過載,我們的大腦在一段時間內只能處理一定數量的信息,過多的刺激會降低它的處理速度。如果超過它能處理的範圍,就容易導致注意力渙散、新記憶難以鞏固等現象,從而導致「舌尖現象」的出現。

怎樣減少「舌尖現象」的發生

1. 努力想一些與之相關的信息,即使與話題的關聯不是很緊密也不要緊。比如,你跟朋友在談論最新發行的電影,這時他問起這部電影中某個男主角的名字,而令你鬱悶的是,你昨天才看過這部電影,甚至記得他的名字有幾個字,可就是想不起這個名字,而且越想越想不起。這時候,要想克服這種舌尖效應,你可以試著回憶這位演員在其他電影中演出的場景和情節,以及你在看電影的時候還幹什麼了,跟誰一起看的等細節,甚至回憶一下你們談論時是誰還評論了一下這位演員。把這些信息綜合在一起,很輕鬆地就可能想起那個名字了。

2. 實驗研究表明,我們對詞語的熟悉度、使用頻率都可能影響「舌尖現象」的發生率。在平時,我們要記紮實知識,切不能讓記憶「缺胳膊」「短腿」,之後及時複習、分散複習、系統複習等方式鞏固所學的知識.

3. 將知識點看作一盤秀色可餐的美食,充分調動自己的視覺、味覺多重感官去聯想記憶,由此及彼,聯繫的線索越多,卡殼的可能性就越少。

4. 當人們處在壓抑的情緒下,可能會比處在一般的中性情緒狀態時產生更多的「舌尖現象」。當真的發生這種現象時,平復下情緒,放鬆一下心情,給大腦放個「小假」,一會兒,記憶深處的那個詞就會找到正確路徑,從你舌尖上跑出來了。

襄陽比利夫心理專業從事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家庭教育諮詢,情感婚姻家庭諮詢,失眠,抑鬱,強迫,焦慮等諮詢,尋求諮詢幫助是熱愛生活,追求高品質人生的表現!美麗人生從心開始,把心打開,讓愛永駐!比利夫心理諮詢與您心靈有約,旅途的終點永遠是你的內心。

諮詢預約電話:15570605561     

地址:襄陽市樊城區長虹路谷山大廈

                  A座1105室

乘車路線:13、25、26、533、534路,到樊城區政府下車。或到襄陽供電公司,步行300米左右即到

相關焦點

  • 話到嘴邊卻忘詞兒是什麼病?
    看電影、電視劇覺得演員眼熟,脫口而出卻是,「他是那個、那個……啊我知道是誰但就是說不出來......」 考試的知識點背得滾瓜爛熟,到考場上要寫的時候突然寫不出來,出了考場就突然想起來了...... 這些經歷大家都有過吧,話已到嘴邊,就是怎麼也想不起,這短暫的失憶是怎麼回事?
  • 心理話‖話在嘴邊,可就是說不出來,是怎麼回事?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和人興致勃勃的聊著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但是卻突然卡住了,那個關鍵的詞怎麼也想不起來,感覺話在嘴邊,在舌尖,可就是怎麼也說不出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舌尖現象。何為舌尖現象?舌尖現象是因為大腦對記憶內容的暫時性抑制所造成的,這種抑制來自於多方面,比如對有關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徵的回憶掩蓋了所要回憶的那部分特徵,又比如回憶時的情境因素以及自身情緒因素的幹擾等等。
  • 中高考常見心理現象—1—「舌尖現象」
    他的學習成績原來一直名列前茅,但進入高三第二學期以後,情況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他從原來的尖子生變成了現在的中等生,證據是總複習後的兩次模擬考試總成績從班上的前五名掉到了二十多名。對此,他的父母傷心之極,一邊大罵他「不爭氣」「沒出息」,一邊找家教上門給他補課,以求他重新在班裡拔尖,爭取考上全國重點大學。
  • 提筆忘字、話到嘴邊說不出,出現「腦短路」是什麼徵兆?
    和別人交談時,突然有個想法竄到腦海裡,而當你剛說完上一句話,或是聽完對方說的上一句話,想要用聲音呈現腦海中的想法時,這個想法——突然——不見了?類似的情況還有,拿起筆卻忘記要寫什麼,某個熟悉的單詞只能想起首字母……科學家將這些稱為「舌尖現象」,形象地描述了話到舌尖卻沒能說出口的尷尬。
  • 提筆忘字、話到嘴邊說不出……「腦短路」的尷尬瞬間你有嗎?
    類似的情況還有,拿起筆卻忘記要寫什麼,某個熟悉的單詞只能想起首字母……科學家將這些稱為「舌尖現象」,形象地描述了話到舌尖卻沒能說出口的尷尬。有時候,大家會不客氣地將其戲稱為「腦短路」。 早在1890年,就有研究者在書中描述了這種心理學現象。
  • 記憶之謎:「舌尖現象」背後的真相
    話已到嘴邊、舌尖,就是怎麼也想不起這個詞或這個名字,可能並非是你記憶不好,而且,這個令人惱火的短暫失憶有簡單的訣竅可以預防。你曾有過怎麼也想不起別人名字的事嗎?或許你甚至能在腦海中看到這個人的臉容,如果朋友給你提示是某人,你馬上就會想起來。儘管一時想不起的事經常發生在人名上,但其實,這也會發生在任何一個單詞上。
  • 心理推送第25期:高三常見心理現象之——舌尖現象
    我們在平時的學習或考試中有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一些平時很簡單、很熟悉的字、單詞或公式等,仿佛就在嘴邊盤旋,但就是寫不出來,而過一會或者考試結束後就又想起來了。心理學上稱這種特殊現象為記憶的"舌尖現象",意思是回憶的內容到了舌尖,只差一點,就是無法憶起。
  • 備考策略,別讓記憶卡殼「舌尖現象」毀了考試,深度揭秘
    很多考生在考試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些平時很簡單、很熟悉的字、單詞或公式等話到嘴邊就是無法記起,考試過後卻突然憶起。借用電影《夏洛特煩惱》中的喜劇場景,仿佛你想說「馬冬梅」,可腦海裡卻是「馬冬什麼」,或者「什麼冬梅」,或者「馬什麼梅」。相信這樣的現象,在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時有發生,在心理學領域它被稱為「舌尖現象」。
  • 心理學家:這是「舌尖」現象,注意幾點
    突然忘記一個字怎麼寫,忘了一個人物的稱呼,明明腦袋裡對他的印象很深就是到嘴邊了,說不出來?當我們努力嘗試去找出它們時,有時預知它們的發音或長度,消除某些擺在它們位置上的障礙,或許能回想起來,但往往是怎麼想都記不起來,過了一段時間,某個時候又突然記起它們。
  • 英文單字就在嘴邊卻講不出來?這種時候你可以這樣說
  • 話在嘴邊想半天說不出來說的是你嗎
    話在嘴邊想半天說不出來說的是你嗎時間:2019-04-16 13:52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語言矮子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話在嘴邊想半天說不出來說的是你嗎 大家刷抖音總是能看到許許多多不同內涵的新梗,這些梗總是能帶給大家很多意想不到的含義。
  • 口語:It's on tip of tongue(話到嘴邊卻忘詞了)
    口語:It's on the tip of my tongue(話到嘴邊卻記不起來了)1) 如果我想表達「話到嘴邊卻想不起來了」,「咦,那個是怎麼說來著?」時,我是不會非得死記硬背英語It's on the tip of my tongue來表達不可的,因為我也不一定能瞬間記起這句英語表達。
  • 詞性遺忘:話在嘴邊說不出
    話在嘴邊說不出常常讓人傷透腦筋,但這一現象可以解釋人類記憶運作的方式。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話就在嘴邊,可是怎麼都想不起來,說不出口?絕大多數人都有過這種經歷:通常,你的措辭會莫名其妙地受到一種討人厭的思維阻礙。
  • 自己明明很在乎,話到嘴邊卻說不出口的4生肖,很難融入氣氛!
    尤其是這幾個星座,自己明明很關心對方,話都說到嘴邊了,卻還是說不出口。犬類:犬類通常都是循規蹈矩的,即使是在大型聚會上,也總是謹言慎行,生怕說錯話。這是因為狗類人平時就比較自卑,放不下自己,不知道展現自己的優勢。假如碰到了同樣認真的人,那就可以激發他們內心的活力,能夠毫無顧慮地暢所欲言,讓平時對他們冷淡一面的人驚訝不已。
  • 衝破艾濱浩斯遺忘規律,最高效的方法便是利用舌尖現象,強化記憶
    衝破艾濱浩斯遺忘規律,最高效的方法便是利用舌尖現象,強化記憶有一天,杜杜跟媽媽說:「今天月考,圓錐體的表面積公式我怎麼想也想不出來了,不得不把這道題放下先做後面的,等把整張卷子做完了,回過頭來再看這道題,還是想不起公式來。到最後自己就估摸著寫上了,結果還是寫錯了。」
  • 經常把以下話掛嘴邊的孩子,容易被「抑鬱症」找上門,父母別不知
    經常把以下話掛在嘴邊的孩子,容易被「抑鬱」找上門,父母可別傻傻不知。如果孩子經常說「我不該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就要提高警惕。想到最後,就是自暴自棄,要是我不來到這個世界就好了。他們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內心想法是「我真的很差勁,人為什麼要活著,我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而更深層次的想法是「救救我,我需要幫助。」所以父母在聽到孩子說這樣的話時,千萬不能坐視不理。
  • 英語聊天總是「話到嘴邊說不出」?學會這些讓你「脫口而出」!
    各位小夥伴們接觸英語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吧,可是我們總會覺得還沒有「掌握好」英語,時不時地會發生「
  • 混得越差的中年人,在飯局上越喜歡把這3種話掛嘴邊,希望你不是
    混得越差的中年人,在飯局上越喜歡把這3種話掛嘴邊,希望你不是人到了中年,就會回憶年輕時候的美好時光,也就免不了大家一起出來聚一聚,重溫大家的青春歲月。混得越差的中年人,在飯局上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希望你不是。一、這次我來買單大家一起出來聚會吃飯,結帳就是免不了的事,但是誰結帳,怎麼結帳也有個講究。雖然有些聚會,是在群裡發起,並且各自提前收了份子錢,再訂的飯店。
  • 男女之間「不單純」,才會總將這些話掛在嘴邊,別再不承認了
    但如果是關係不一般的異性朋友,那可以聊的內容就非常多了,生活,家庭,態度等等,都能成為他們口中津津樂道的東西,也正是因為關係不一般,所以他們才願意對異性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和隱私。那麼想法就不會主動去做,主動去做的話便證明心中有想法,也代表著兩人之間很可能有其它不為人知的關係。所以男女之間一旦關係不再單純,那麼就會經常將一些話掛在嘴邊,這樣的表達是騙不了人的。
  • 心理學:越喜歡把這四句話掛在嘴邊的人,說明層次越低,你是嗎?
    心理學:越喜歡把這四句話掛在嘴邊的人,說明層次越低,你是嗎?老話說,人比人氣死人。這話可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經過漫長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一句超精闢的話。我們生活中,有人優秀,有人平凡,還有的連平凡都稱不上的人。一對比,差別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