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筆忘字、話到嘴邊說不出,出現「腦短路」是什麼徵兆?

2020-12-11 湘湘帶你看社會

來源:健康中國

你有沒有過下面這樣尷尬的「腦短路」場景?

和別人交談時,突然有個想法竄到腦海裡,而當你剛說完上一句話,或是聽完對方說的上一句話,想要用聲音呈現腦海中的想法時,這個想法——突然——不見了?

類似的情況還有,拿起筆卻忘記要寫什麼,某個熟悉的單詞只能想起首字母……科學家將這些稱為「舌尖現象」,形象地描述了話到舌尖卻沒能說出口的尷尬。有時候,大家會不客氣地將其戲稱為「腦短路」。

早在1890年,就有研究者在書中描述了這種心理學現象。直到1966年,哈佛大學的兩位研究人員研究證實了在知覺上體驗到「舌尖現象」的合理性,這為後續的現象研究奠定了基礎。

眾多研究表明,人群中「舌尖現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率顯著增高。同時,它的發生還與這個人的生活環境、精神狀況、心理因素以及此現象涉及的內容密切相關。另外,多語言人群、精神類疾病、器質性疾病也與「舌尖現象」有一定關聯。

張口就忘?

可能是為「超長待機」背鍋

「舌尖現象」背後的機制尚未被完全闡明。目前通俗的解釋就是,突然忘記上一刻的想法,或者對熟悉的東西突然想不起來,主要是由工作記憶下降引起的。

那什麼是工作記憶呢?工作記憶是一種對信息進行暫時加工和貯存的容量有限的記憶系統,在許多複雜的認知活動中起重要作用。比起長時記憶,工作記憶的特徵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容量有限、時間短暫、易變化。

形象地說吧!電腦或手機等電子設備都有運行內存和儲存空間,運行內存決定某設備的系統能同時運行多少程序以及運行程序的速度,儲存空間決定設備可存放文本、圖片、視頻等資料的容量。這兩者分別對應的,就是我們大腦的工作記憶和長時記憶。這下好理解了吧?

通過類比電子設備的運行模式,我們可以知道,大腦憑藉工作記憶(等同於電子設備的運行內存)處理當前的事情,但由於能力的限制,人們在同一時刻處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而研究認為,人類的長時記憶是無限的。當我們的工作記憶臨時或長期下降,舌尖現象就會出現,原因抑或是我們大腦當前處理的信息量巨大,已經超負荷了!

「斷片兒」?

重要的總會想起來

可以有把握地說,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感受過「舌尖現象」,尤其我們感到緊張、勞累,或是飲酒的時候,更容易「斷片兒」。

遭遇「舌尖現象」時,可能有人會感到尷尬、沮喪和焦慮,也可能在苦思冥想之後依舊沒能調取到記憶,甚至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難道我腦早衰?」「不會是中風或者痴呆症的前兆吧?」

事實上,偶爾出現「舌尖現象」完全正常,也不太可能影響我們與他人的交流。「哎呀,我忘記剛剛想說啥了」,說這麼一句,對方也能完全理解,多數人根本不會把這個小插曲放在心上。

當突然丟失一個想法時,人們可能會潛意識地誇大這個想法,認為這個想法很重要。而無法回想起來,會引起或進一步加重負面情緒。所以,如果我們平息掉緊張焦慮的心情,嘗試沿著相關線索去尋找我們丟失的想法,若是能「茅塞頓開」「柳暗花明」,當然最好;若失敗了,千萬不要停下手頭一切活動,絞盡腦汁去回想。還是該幹嘛幹嘛吧!

真正重要的事,一定會在某個時刻再次出現;而不重要的,忘了也罷。以考試為例,眼前明明是一道熟悉的題目,昨天複習剛見過的,解題方式卻「躲」在大腦深處不肯出來。這道題比沒複習過的題更容易讓學生產生緊張情緒,甚至由此自我否定。這個時候,明智的做法是及時「止損」,做個深呼吸,先跳過這道「舌尖題」,去完成後面的題目。

忘了又忘?

警惕是某些疾病的徵兆

有人會問: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或減少「舌尖現象」呢?答案是肯定的!

想要從預防角度處理問題,就要從大腦檢索過程入手。我們需要讓每一次的檢索完全而準確,關鍵在於建立起有效的檢索體系,平時要紮實地掌握知識,通過理解記憶、感官記憶,將線索和主要信息構建成穩固的知識網格,採取及時複習的方式鞏固所學知識,這樣就能在需要的時候將有關信息及時準確地提取出來,從根源上減少「舌尖現象」。

一般來說,這一現象的本質是在回憶的過程中出現暫時性遺忘,僅是記憶的一種特殊現象,跟記憶力下降無關。但當「舌尖現象」逐漸增多,達到一天數次的時候,我們就有必要引起注意了。生理性的一過性遺忘增多,可見於服用藥物、飲酒等情況。過多的類似現象也有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徵兆,例如老年人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阿爾茨海默病、腦部器質性病變等。

因此,當「舌尖現象」頻繁出現、突然出現及進行性增多時,你就需要及時到精神心理科或神經內科就診了。

人人都會遇到提筆忘字、話到嘴邊卻說不出來的情形,偶爾一兩次不必緊張。

第一步,保持冷靜。

第二步,藉助情境回憶,捋一捋你剛剛想到的那些人或事。

第三步,不行就轉移注意力,隨它去吧!說不定沒過一會兒,它又重新跳到你的腦海裡!

【來源:新聞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提筆忘字、話到嘴邊說不出……「腦短路」的尷尬瞬間你有嗎?
    看科普·懂生活 你有沒有過下面這樣尷尬的「腦短路」場景? 和別人交談時,突然有個想法竄到腦海裡,而當你剛說完上一句話,或是聽完對方說的上一句話,想要用聲音呈現腦海中的想法時,這個想法——突然——不見了?
  • 提筆忘字 忘掉的不僅僅是「字」
    譚景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辭書編纂研究中心副主任)提筆忘字現象很早以前就存在了,只不過近些年來更加普遍、更加突出。造成提筆忘字的原因,一是漢字自身的特點。漢字是一套符號系統,字形和字音、字義有一定的聯繫,但規律性不強,識字、寫字需要反覆記憶。有的漢字筆畫很多,比如「懿」字就有二十畫以上。二是學校漢字語文教育有所缺失。
  • 歷史上的古人寫文章時,提筆忘字,或者是出現不會寫的字怎麼辦?
    歷史上的古人寫文章時,提筆忘字,或者是出現不會寫的字怎麼辦?隨著計算機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我們現在對漢字的書寫越來越少。有時候偶爾提起筆想寫點東西,會發現一件比較尷尬的事情,有些字覺得很熟悉,但是就是想不起來該怎麼寫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提筆忘字」。一旦出現了提筆忘字,我們可以通過新華字典按照拼音、或者偏旁部首去查找,但是新華字典和漢語拼音是新中國建立以後才編寫的,那麼在沒有新華字典和漢語拼音的古人如果也提筆忘字或者遇到了不會寫的字該怎麼辦?
  • 「電腦失寫症」是什麼意思?提筆忘字該如何應對?
    很多網友反映,對著一張白紙,腦子裡想的字呼之欲出,卻怎麼也寫不出來。提筆忘字,指準備好了要寫字的時候,提起筆來卻忘了怎麼寫。曾有機構調查發現,94.1%的人都曾遇到過提筆忘字的情況,其中26.8%的人經常會提筆忘字,尤其在年輕人中更加明顯。怎麼看待今天提筆忘字加劇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看看失寫症是什麼意思?電腦失寫症的相關意思解釋吧。
  • 詞性遺忘:話在嘴邊說不出
    話在嘴邊說不出常常讓人傷透腦筋,但這一現象可以解釋人類記憶運作的方式。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話就在嘴邊,可是怎麼都想不起來,說不出口?絕大多數人都有過這種經歷:通常,你的措辭會莫名其妙地受到一種討人厭的思維阻礙。
  • 怎樣應對考試時「提筆忘字」
    我是鄭老師這一講給大家介紹的主題是「怎樣應對考試時『提筆忘字』」。恐怕我們每個同學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拿到試卷之後,發現題目都是自己平時見過或者做過的,心裡一陣狂喜,就開始拿筆,奮筆疾書。突然遇到一題,自己怎麼也想不起來做題需要用到的相關公式、定義、概念是什麼,或者怎麼也想不起來,某個英語單詞怎麼拼,只能握著筆,心裡又苦惱又難過,「辛辛苦苦背下的東西,怎麼考試就想不起來了呢?」
  • 「提筆忘字」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提筆忘字」英文怎麼說 2013-09-30 19:52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 大學生提筆忘字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我們應該放棄電腦打字嗎?
    但是,久而久之,上大學的時間久了,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這個字忘記怎麼寫了。提筆忘字的現象已經成為了所有大學生的通病。每個大學生在書寫漢字上面的能力可能還不如小學生,我們可能認識的字很多,但是能寫出來的字非常少。為什麼大學生經常會提筆忘字呢?這還需要從大學的作業方式說起。
  • 授課PPT作業交電子版提筆忘字成大學"流行病"
    當被問及提筆忘字的原因時,80人中有84%回答是:長期使用電腦輸入,造成提筆忘字。離開紙筆、親近鍵盤,闖入網絡時代的漢字書寫,讓大學生不會寫字。提筆忘字現象令人堪憂。提筆忘字頻遇尷尬世界上有四大古老文字,即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中國的甲骨文、埃及聖書體與瑪雅文字,目前僅有甲骨文經過書體的流變,至今仍在使用。
  • 網絡時代表達匱乏:提筆忘字 忘掉的不僅僅是「字」
    「敲字如飛」替代了傳統漢字書寫  光明智庫:很多網友反映,對著一張白紙,腦子裡想的字呼之欲出,卻怎麼也寫不出來。曾有機構調查發現,94.1%的人都曾遇到過提筆忘字的情況,其中26.8%的人經常會提筆忘字,尤其在年輕人中更加明顯。怎麼看待今天提筆忘字加劇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哪些?
  • 「提筆忘字」 用韓語怎麼說?
    你想看什麼詞,我們就發什麼詞,歡迎評論區留言~釋義:指準備好了要寫字的時候,提起筆來卻忘了怎麼寫。
  • 中學生不會寫常見字 提筆忘字低齡化趨勢堪憂
    中學生不會寫常見字 提筆忘字低齡化趨勢堪憂 一位高中語文老師無奈地表示,以前批改作文的標準是800字作文允許錯字為5個以內,現在這個標準已經被迫放寬了。  記者採訪發現,如今不少中學生已進入提筆忘字的大軍裡。一位高中生告訴記者,現在課堂上老師用課件的時候多了,寫板書的時候少了;平時看書基本上也就是瀏覽,「看著都認識,一寫就忘」。
  • 提筆忘字?寫對漢字有妙招
    □新時報記者 錢歡青  隨著手機和電腦的普及,手寫漢字在日常生活中用得越來越少,所以不少人會出現提筆忘字的現象,而對於廣大學生,尤其小學生而言,寫對漢字也是語文課的一個基本「要求」。那麼如何寫對漢字,寫字背後有哪些「妙招」?
  • 研究生提筆忘字能寫出「犄角」 卻忘了「旮旯」
    原標題:研究生畢業兩年也提筆忘字能寫出「犄角」 卻忘了「旮旯」新聞背景最近一項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12座城市進行的調查顯示,94.1%的人都曾有過提筆忘字,其中26.8%的人經常會提筆忘字。央視科教頻道8月2日開播《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錄製過程也是尷尬不斷。
  • 中國手寫體重視程度不如日韓 9成網友曾提筆忘字
    提筆忘字、錯字連篇、筆順混淆,如今的漢字手寫體,已經逐漸的被我們拋棄,取而代之的,則是電腦、手機裡的各種輸入法。  如果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手寫體的衰落,似乎是不可逆的現象,一如當年鋼筆出現之後,毛筆逐漸的被大多數人放棄一樣,當各種方便快捷的輸入法出現之後,紙和筆,似乎已經不再那麼重要。
  • 大學生提筆忘字成常態 有大學生一周不動筆寫字
    由於寫字少,現在的大學生提筆忘字、寫錯別字的情況很多,專家建議大學生提高對漢字的重視程度,多練習寫字。在招聘中選擇手寫簡歷的大學生不到10℅今年畢業於瀋陽某大學的小楊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但他仍對之前的經歷難以忘懷,「我字寫得還算端正,有次投簡歷寫錯了一個字,身體狀況一欄健康寫成了建康。」
  • 龑烎簴龖龘嫿紮…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麼老是提筆忘字了!
    /在網絡時代,我們提筆就忘字,轉頭就忘事某個字詞幾乎呼之欲出,卻怎麼也寫不出來我們線上談笑風生,線下一臉蒙逼拿起滑鼠指點江山,關上電腦還不如小學生據統計,近六成網友開始對漢字生疏,時常寫錯而剩下的四成還沒意識到這一點如果你覺得自己是特殊的那一個不妨看看下圖,自測一下:/全寫出來算我輸,打字不算/那麼造成提筆忘字的原因是什麼呢?
  • 網絡時代表達匱乏:提筆忘字怎麼樣才能改善
    「敲字如飛」替代了傳統漢字書寫  光明智庫:很多網友反映,對著一張白紙,腦子裡想的字呼之欲出,卻怎麼也寫不出來。曾有機構調查發現,94.1%的人都曾遇到過提筆忘字的情況,其中26.8%的人經常會提筆忘字,尤其在年輕人中更加明顯。怎麼看待今天提筆忘字加劇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哪些?
  • 中國手寫體重視程度不如日韓 9成網友提筆忘字
    提筆忘字、錯字連篇、筆順混淆,如今的漢字手寫體,已經逐漸的被我們拋棄,取而代之的,則是電腦、手機裡的各種輸入法。如果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手寫體的衰落,似乎是不可逆的現象,一如當年鋼筆出現之後,毛筆逐漸的被大多數人放棄一樣,當各種方便快捷的輸入法出現之後,紙和筆,似乎已經不再那麼重要。
  • 紙筆遠離主流書寫方式 「提筆忘字」現象趨頻
    又該如何看待越來越頻繁出現的「提筆忘字」?堅持手寫近30年的作家、以文字謀生的白領、字庫開發者和漢語言學學者,他們有著自己的故事和觀點。  數字時代,也該尋覓手寫之美  作家 海 巖  寫作30年,我的小說手稿應該有上千萬字了。不會鍵盤打字很遺憾,這也是我堅持手寫創作的原因。